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唐冢 >

第248章

唐冢-第248章

小说: 唐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缃穸嘁恍┕鄄欤埠猛腹┲胨柯砑#治鱿露苑降哪芰Α

    扬州太守府衙的牢房,就在太守衙门西北见的一处大院内。扬州府衙本就是当年杨广总督江南时驻帐的地方,喜好豪奢的杨广即使连这军营般的所在,也修建的富丽堂皇,到最后还是便宜了后来人。

    牢房占地颇广,独门独院,原本乃是一处杨广用以关押南陈皇族的押房,空间很大,并且与前院相连。到了晚间休息时,杨广也没少来此地“慰问”一番破国的皇室遗民,尤其是那些年轻貌美的妃嫔……

    只是入唐以后,历任的扬州太守便修了一道墙,将这个院子与前院给开,彻底做了一处牢房。

    也是借此,倒方便了周康的夜访。绕过太守府衙大门,从院墙边的巷子一直向北,走了好一会儿方才遇到个狭窄的小门。

    小门处,此刻已然有一人在等候着。

    谢安迎了上去,直接将一大袋足有十几斗的粮食递到了那人手中。那人接过后,慌忙打开袋口,伸手就往里面一捞,捞出一把雪白的大米。颤抖的双手,渗人的目光一直盯在手上的大米上,片刻间,那人竟飞快的将手中的大米塞进了口里,竟是要生吃!

    “咳咳”剧烈的咳嗽声传来,那人也被这并不大的声响惊吓的左右四顾。

    稍息后,那人这才将嘴里还没吞下的白米,一粒不剩的全部又再吐到了布袋中,且弯下腰来,将青石板上那洒落在地的白米一粒一粒全部捡起,使劲扎好布袋口子,宝贝似的抱住。

    这才打开了角门,将这几个全身黑袍的人领了进去。

    大抵各处的牢房都是如此,尽管这处院子有着不凡的过往,但这么些年下来,还是成了一处潮湿阴暗的所在。

    好在华清比较特殊,自从七宗五姓败退之后,童钰便迁怒与他,立马将其捉拿下狱,关到了牢房最里头的一间独立的屋子,受到的待遇自然也是独一无二的。

    牢房的门打开,满身黑袍的周康走了进去,自顾自的找了一处地方坐下,随后直视着对面蓬头垢面的华清。

    华清显得有些麻木,周康进来好一阵子了,却依旧一点反应也没有。

    周康见状笑笑,随后便开口道:“我可以给你一个机会!”

    华清依旧没有反应。

    周康接着说到:“一个从这里走出去的机会!”

    周康没有用逃,因为若只是逃,那现在就可以了,没必要多费唇舌。

    许是周康的用词让华清有了想看一看来人的冲动,于是,华清抬起了头。

    华清没有开口,但周康依旧从他的双眼中看出了他的疑惑,于是周康便自我介绍道:“我叫周康,王策是我三哥!哦,他以前叫王铁牛!”

    华清的眼神一瞬间便锐利起来。

    周康却只是淡淡的笑笑,带着一丝歉意说道:“之前走得太急,后来事情又太忙,一时间没顾得上你。但我三哥对你的承诺,依旧有效!”

    “呵呵……”华清的嗓子似乎出了些问题,声音显得越发的嘶哑,配上那阴渗的眼神,便有了一丝诡异。

    “我知道你不信!”周康坦然说道:“但不管你是否答应,明天李易都会到牢房来一趟。李易这个人你应该认识,扬州城这些天发生了什么,想必你也定然知晓了。那么如何把握这个机会,你心中清楚,毕竟要论把握时机,你很在行!”

    周康说完后,并没有急着离开,他在等。

    华清也知道他在等什么,虽然心中有着怨恨,但自由的魅力却只有失去过的人才更懂得珍惜。

    “你需要我做什么?”华清开口问道。

    周康笑了起来,说道:“不是很难的事,和你之前对童钰做的差不多,接近李易,取得他的信任,然后让他挥军南下,打到升州城去!”

    “呵呵,还真是一点儿也不难啊!”华清讥诮道。

    周康坦然而笑,回道:“李易的确比童钰聪明得多,但如今他们真是用人之际,你这么聪明的人,就算李易有怀疑也不会放过。何况我们会帮你把材料准备齐全,保管李易找不出一点儿不信任你的理由。”

    “另外,我们也不需要他全军出动,有一支偏师兵临升州城下也就足够了。”

    华清沉默了,但却只沉默了片刻,便出声道:“我答应你!”

    周康笑的更灿烂了,只是牢房内光线不佳,那抹灿烂看上去倒更像是死神的微笑。

    “出去之后,回你原来的家,在你家床底下会埋着一箱金子,有一千两,足够你打通李易身边的人脉。哦,对了!你的那个老婆还没死,只是已经不在扬州了,你要是想把她找回来的话,我们可以帮你,不管她去了哪里,只要活着,我们就能把她回来,只是找回来之后成了什么样,这个我们可不敢打包票!”

    “当然,要是你不想找回来,那么你家床底下就会多出一箱金子,你可以拿着,去找过一个老婆……”

    周康一直面带微笑的述说着这些,倒是与他以往在操练少年时铁面无私的面容有着很大的不同。

    “我要多一个箱子!”华清想也没想,便说道。

    “好的!明日李易便会出现在这牢房里!”说完周康便站起身来,推门离去。

    二人的会面没有持续多久便结束了,时间短到就连那拿了粮食的牢头都有些不好意思。

    聪明人之间的谈判不需要花费多久,说得越多反倒失了底气。

    原路返回,没在牢房里花费多少时间的周康一行人谁也没惊动便悄无声息的回到了南门外,河岔口土堆后面的龟船上。

    周康刚上船,领队的少年便迎上来说道:“四哥,扬州联络站的兄弟来了,还带了些人来!”

    “哦?把人叫来!”

    周康有些疑惑,一般联络站的人都只负责传递消息,打探消息则由彭泽设立的货栈办理,扬州城虽乱,但李易复市之后,货栈也重新开门营业了,那并不对外的联络站又怎么会带一些陌生人来呢?

    不一会儿后,一个少年便领着一个中年人走进来周康所在的船舱。

    “四哥!”少年打了个招呼,随即便为同行的中年人介绍道:“这一位是镇海帮的帮主叶轩!这一位便是我家四哥!”

    “四公子,久仰大名!”叶轩抱拳道。

    周康洒然一笑,说道:“你连我名字都不知道,怎么久仰啊?”

    叶轩一愣,相对无言。

    “哈哈,好了,说笑了!”周康“哈哈”一笑,随即认真说道:“叶帮主的大名在下倒是久仰!不管是在太白楼,还是在这扬州南门外,又或是豫章城外的陈家村外,叶帮主和我们这帮人倒是颇有渊源啊!”

    望着周康嘴角那抹玩味的笑容,叶轩坦然道:“这说明我们确实有缘!诸位屡次三番救我,这份恩情,叶轩及镇海帮上下莫不敢忘!”

    叶轩恭敬的冲周康行礼。

    “屡次三番?扬州城南那次,我三哥他们可不是有意救你的,何况我们杀了你几个手下,陈家村外,宋清他们也是。”周康对叶轩的恭敬有些诧异,按理说叶轩若是说的反话,那么脸上绝不可能有这般的真诚,那是一种带着强烈执念的真诚,是做不得假的!

    于是,周康便将疑惑的目光转向了联络站的那位少年。

    少年会意,便回答道:“叶帮主是扬州沦陷那天,逃到我们联络站来的。”

    是的,那一日,镇海帮被秦刚破门之后,叶开重伤临死。在几百位帮内好手的拼死拦截下,叶轩这才带着几位心腹和重伤的叶开退出了扬州城。

    面对着紧随而来的追杀,叶轩举目四顾,却不知该往何处去,只好一路往北,不多时便来到了王策年前驻扎的那处农庄。

    这一处农庄,并未荒废,王策走后,许辰在布置联络站的时候,便将这处农庄当做了扬州联络站的所在之地。

    于是,当叶轩带着一帮残兵败将退到这里的时候,便再一次看见了严阵以待的少年们。

    不同的少年,却拿着同样的武器,排着同样的阵型,叶轩一眼便认出了眼前的少年来。

    瞬间,一道亮光便划开了叶轩心头浓厚的阴霾。

    于是,叶轩便留了下来。

    于是,联络站的少年们便转移到了城外另一处备用的基地。

    “所以,叶帮主这是要投靠我们?”周康听少年人说完,便开口问道。

    叶轩坦然点头:“不错!”

    周康眼珠一转,笑道:“叶帮主莫不是开玩笑吧?我们这伙人不过是群半大的孩子,你要投靠也该找个靠谱一些的靠山吧?”

    叶轩没有笑,也没有解释什么,只是平淡的望着周康的双眼。

    与之对视片刻,周康止住了笑,肃然问道:“扬州城沦陷的消息已经传到长安了,朝廷派来平叛的将领李伦也到北边的淮阴郡了,这些叶帮主可还知晓?”

    叶轩点头:“知道”

    “那你为何还要选择我们?”周康问道。

    “从能力来说,比起那个自大的李伦我更相信你们;从实力来说,理论手上的五千兵马恐怕连你们五百人马都拦不住。至于说朝廷的大义……我想身为当朝宰相的学生,投靠你们应该也是站在朝廷这边的吧?”叶轩说完后便看着周康,看得很认真,似是要看穿周康的目的。

    周康却只是一笑,片刻后便问道:“你能给我们什么?”

    到了这一步,便算是同意了,那也就到了谈价钱的时候了!

    叶轩傲然道:“我有船!”

    周康一愣,随即便笑了起来,笑了一阵后,方才有些好笑的说道:“我们也有船!而且你看看这些,就该知道我们的船显然要比你们的好!”

    随着周康伸出的手,叶轩看到了这几艘龟船,他认识这些模样奇怪的船,正是这些船,当日只用了一轮攻击,便击垮了双鱼岛的几艘巨舰。

    叶轩理解的点了点头,想了想后,又再说道:“我还有人,开船的人!”

《旧唐书》本纪十一()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讳亨,玄宗第三子,母曰元献皇后杨氏。景云二年乙亥生。初名嗣升,二岁封陕王,五岁拜安西大都护、河西四镇诸蕃落大使。上仁爱英悟,得之天然;及长,聪敏强记,属辞典丽,耳目之所听览,不复遗忘。

    开元十五年正月,封忠王,改名浚。五月,领朔方大使、单于大都护。十八年,奚、契丹犯塞,以上为河北道元帅,信安王祎为副,帅御史大夫李朝隐、京兆尹裴伷先等八总管兵以讨之。仍命百僚设次于光顺门,与上相见。左丞相张说退谓学士孙逖、韦述曰:“尝见太宗写真图,忠王英姿颖发,仪表非常,雅类圣祖,此社稷之福也。”二十年,诸将大破奚、契丹,以上遥统之功,加司徒。二十三年,改名玙。二十五年,皇太子瑛得罪。二十六年六月庚子,立上为皇太子,改名绍。后有言事者云:绍与宋太子名同,改今名。初,太子瑛得罪,上召李林甫议立储贰,时寿王瑁母武惠妃方承恩宠,林甫希旨,以瑁对。及立上为太子,林甫惧不利己,乃起韦坚、柳勣之狱,上几危者数四。后又杨国忠依倚妃家,恣为亵秽,惧上英武,潜谋不利,为患久之。

    天宝十三载正月,安禄山来朝,上尝密奏,云禄山有反相。玄宗不听。十四载十一月,禄山果叛,称兵诣阙。十二月丁未,陷东京。辛丑,制太子监国,仍遣上亲总诸军进讨。时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由是军民切齿于杨氏。国忠惧,乃与贵妃谋间其事,上遂不行。乃召河西节度使哥舒翰为皇太子前锋兵马元帅,令率众二十万守潼关。

    明年六月,哥舒翰为贼所败,关门不守,国忠讽玄宗幸蜀。丁酉,至马嵬顿,六军不进,请诛杨氏。于是诛国忠,赐贵妃自尽。车驾将发,留上在后宣谕百姓。众泣而言曰:“逆胡背恩,主上播越,臣等生于圣代,世为唐民,愿戮力一心,为国讨贼,请从太子收复长安。”玄宗闻之曰:“此天启也。”乃令高力士与寿王瑁送太子内人及服御等物,留后军厩马从上。令力士口宣曰:“汝好去!百姓属望,慎勿违之。莫以吾为意。且西戎北狄,吾尝厚之,今国步艰难,必得其用,汝其勉之!”上回至渭北,便桥已断,水暴涨,无舟楫;上号令水滨百姓,归者三千余人。渭水可涉,又遇潼关散卒,误以为贼,与之战,士众多伤。乃收其余众北上,军既济,其后皆溺,上喜,以为天之佑。时从上惟广平、建宁二王及四军将士,才二千人。自奉天而北,夕次永寿,百姓遮道献牛酒。有白云起西北,长数丈,如楼阁之状,议者以为天子之气。戊戌,至新平郡。时昼夜奔驰三百余里,士众器械亡失过半,所存之众,不过一旅。己亥,至安定郡,斩新平太守薛羽、保定太守徐,以其弃郡也。庚子,至乌氏驿,彭原太守李遵谒见,率兵士奉迎,仍进衣服粮糗。上至彭原,又募得甲士四百,率私马以助军。辛丑,至平凉郡,蒐阅监牧公私马,得数万疋,官军益振。时贼据长安,知上治兵河西。三辅百姓皆曰:“吾太子大军即至!”贼望西北尘起,有时奔走。戊申,扶风人康景龙杀贼宣慰使薛总等二百余人,陈仓令薛景仙率众收扶风郡守之。由是关辅豪右皆谋杀贼,贼故不敢侵轶。

    上在平凉,数日之间未知所适,会朔方留后杜鸿渐、魏少游、崔漪等遣判官李涵奉笺迎上,备陈兵马招集之势,仓储库甲之数,上大悦。鸿渐又发朔方步骑数千人于白草顿奉迎。时河西行军司马裴冕新授御史中丞赴阙,遇上于平凉,亦劝上治兵于灵武以图进取,上然之。上初发平凉,有彩云浮空,白鹤前引,出军之后,有黄龙自上所憩屋腾空而去。上行至丰宁南,见黄河天堑之固,欲整军北渡,以保丰宁,忽大风飞沙,跬步之间,不辨人物,及回军趋灵武,风沙顿止,天地廓清。

    七月辛酉,上至灵武,时魏少游预备供帐,无不毕备。裴冕、杜鸿渐等从容进曰:“今寇逆乱常,毒流函谷,主上倦勤大位,移幸蜀川。江山阻险,奏请路绝,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