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唐冢 >

第220章

唐冢-第220章

小说: 唐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安禄山的目的,也只需对方做到这一步便可。

    “这是自然!”史朝英笑着说道。

    正事一谈完,刚刚退下去的胡姬再次鱼贯而入,丝竹管弦再次响起,觥筹交错,酒宴照旧。

    却说,汤文博离了酒宴,送走史朝英后,便迫不及待的冲到那三架马车上,打开车厢内载着的大木箱子,顿时金光闪闪!

    “我的天啊!竟然不是银子,竟然全是金子!”突如其来的狂喜瞬间将汤文博笼罩。

    然而,狂喜没有维持太久……

    回去的路上,坐在马车里,许是受了身边金光的刺激,方才在酒肆里没有抓住的思绪,一下子便再次清晰起来。

    “安禄山……范阳节度使……”

    “哦!我记起来了!范阳节度使不就是前不久被贬之后莫名其妙死掉的张守珪吗?我记得好像说是张守珪诬告了谁……”

    “是谁呢?”

    “哦!记起来了!”汤文博双掌一击,说道:“那张守珪诬告的不就是这个安禄山嘛!”

    “后来听说是圣上让吉温跑了一趟平卢,这才翻案的!”

    想到这里,汤文博脑中的头绪顿时理顺了,同样是阴谋论者,汤文博一想到这里,心中立刻便下了个结论:“呵呵,诬告?这个吉温只怕是在平卢让他安禄山喂饱了,这才炮制出这么一个结果来!”

    “如果这么说的话,那么当初张守珪的事就是这安禄山一手操办的了!那如今,他又如此急迫的想要拿下范阳节度使一职……”

    “这个安禄山所图非小啊!”

    联想起安禄山这一回的大手笔,汤文博心中隐隐有些不安,方才骤得大笔富贵的激动心情也开始渐渐平静下来。

    “这件事……不好办啊!”

    汤文博的直觉告诉他,这件事只怕不像他预料的那般轻松。

    然而转头一看,满车的黄金,汤文博一时间又实在做不出断然拒绝的决定。

    “唉!操心这些干啥!接不接,那还不得国舅爷说了算呀!到时回去之后,把一切如实告知国舅爷,让他去拿主意便是!”

    汤文博心知,以那杨国忠那见钱眼开的脾性,一旦见了这么一大笔钱财,哪还会拒绝!

    这番话,不过是他实在不忍割舍,从而掩耳盗铃罢了……

第十九章 夺职(三)() 
【立政殿乃是太宗时期长孙皇后的寝宫,玄宗王皇后的寝宫没找到……姑且牵强一下了~至于长生殿的建成时间应该早于李白的《清平调》,不然也写不出来,《清平调》虽然据说是在兴庆宫沉香亭附近所作,但兴庆宫乃是一处宫殿群,唐代皇宫主体有三大宫殿群,具体位置,小的实在考究不出来……各位大大,饶了我吧~】

    汤文博预料的果然没错,市井出身的杨国忠一见了那锦盒里的东珠,眼中便无他物。

    汤文博也有些小聪明,见杨国忠这般模样,便趁机将自己猜测到的一些事告之杨国忠,将风险提前讲出,如此一来,今后万一出了事,杨国忠也不好说他什么。

    如此,钱到手了,风险又被摊薄了,在汤文博看来,实在是两全其美的秒招了!

    俗话说,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杨国忠既然收下了礼物,便要为人办事。

    故此,第二日,杨国忠便往皇宫赶去。

    话说去年中秋,杨玉环被封为贵妃,杨氏一门,鸡犬升天,当时尚叫杨钊的杨国忠一跃成为朝廷新贵。那时的杨钊也趁机为玄宗皇帝办了几件称心的事,龙颜大悦之下,杨钊被御赐改名为杨国忠,至此,圣眷更甚从前。

    马车在朱雀门前停下,虽然没有如徐番一般的专用肩辇,但我们的国舅爷出入禁宫也是无需通传的。

    入宫之后,杨国忠径直向后宫走去。

    杨玉环如今已是名副其实的后宫之主,然毕竟不是皇后,当初王皇后居住的立政殿也就没资格入住。好在李隆基又为其专门兴建了一处长生殿,富丽堂皇,尤盛于立政殿。

    “外臣杨国忠,见过贵妃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杨国忠一进长生殿便大礼拜下。

    “起来吧!三哥,你又来这套,此间又没外人!”看见杨国忠那副一本正经参拜的模样,杨玉环便觉好笑。

    朱颜轻展,满堂生彩。

    “好一个绝代的尤物!”杨国忠并不是杨玉环的亲哥哥,只能算个表哥,对这个倾国倾城的表妹,杨国忠心里未尝没有些别的想法。

    然而,杨国忠也不是当初蜀中的那个无赖少年了,只失神片刻,便恢复过来,遂一本正经的说道:“君臣有别,礼不可废!娘娘不忘家人,那是外臣之幸,外臣又岂敢挟恩侍上呢?”

    此时的杨国忠空有一个国舅爷的名号,实权却不大,只是御史台内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圣眷虽不错,然而多止于一些宫闱小事。

    按理说,这样的一个人本不应被安禄山寄予厚望,然而,官场之上,一个人的能量与其职位、品级,往往关系不大。

    杨国忠深知他的一切都源自于他这个当贵妃的妹妹,为此,对这个妹妹又岂敢不重视?

    这一回杨国忠之所以接下安禄山的请托,一方面是安禄山出的价的确很高,另一方面也是杨国忠想要借机增强自家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力,让朝中大臣们都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能量,还有什么比帮安禄山拿下范阳节度使一职更有说服力呢?

    杨玉环的权威终归是她的,杨国忠虽然出身市井,却也知道只有握在自家手里的东西才最实在!为此,他急于拓展自己的政治力量,好让这个国舅爷的称号名副其实,毕竟,朝中的国舅爷不止他一个,杨玉环还有两个亲哥哥呢!

    “好了,好了,越说越离谱了,三哥今日来此,可有事吗?”杨玉环莲步轻移,懒散的靠在卧榻之上,轻启朱唇,如是问道。

    对自家这个三哥的脾性,杨玉环也了解通透,乃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今日特意来此,必定有事相求。

    杨玉环虽说对这些事也有些厌倦,然而既已成妃,有些事便身不由己了。自己孤身一人在这皇宫中,虽说有着皇帝的宠爱,但这皇宫大内,百年来,又有多少曾经得宠不弱于己的妃嫔,死的不明不白。杨玉环早就不是天真烂漫的豆蔻少女了,宫闱中的这些事也早在寿王府上便有所了解。

    为此,自从受封以来,杨玉环也在慢慢的培养一些自己的势力,不求其他,唯自保耳!

    但宫中早被太监、女官们经营的铁桶一片,她杨玉环又不是正统的妃嫔,为此,在宫中的进展十分缓慢。

    如此,杨玉环也就需要一个外援,能时刻帮衬一下自己。但,自家那两个亲哥哥,一个性格懦弱,一个嚣张跋扈,没一个能成事的。于是她便看上了这个行事沉稳的三哥。

    为此,对于杨国忠的请求,杨玉环绝大多数都会照办,毕竟杨国忠实力强大了,自己在宫中的地位也就越发的稳固。

    见杨玉环开门见山,杨国忠也就不再拖延,直截了当的说道:“平卢节度使安禄山想要兼领范阳节度使一职,不知圣上属意何人?”

    杨玉环一听,便立马皱起了眉头:“安禄山?你怎么和他搅合在一起了?”

    想起前几日在含元殿酒宴上,那安禄山色眯眯的眼神,杨玉环便心中不喜。

    “啊?”杨国忠诧异的看向杨玉环,对自家妹妹会认识安禄山并似乎对其还有不小的成见一事有些奇怪。

    杨玉环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于是便回答道:“节度使乃是朝中重职,任免皆需通过政事堂,由几位宰相共同商议才行,凭我一个妇道人家,恐怕拿不来下吧?”

    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杨玉环对朝廷里的事能了解到这个程度,已经很让杨国忠吃惊了!看来皇宫大内果真是个大熔炉,不管多单纯的人进去了,用不了多久都会变的精明的!

    因为,不肯改变的人,只怕早就不在了……

    “虽说要经过政事堂,然而宰相只有提名的权力,最终决定用谁,还是由圣上说了算的!”顾不得惊讶,杨国忠赶忙解释道。

    眼见杨玉环开始沉思,杨国忠随后又说道:“要是帮安禄山拿下了这个位子,今后三哥我在朝上能做的事也就更多了,那……”

    杨国忠的话没有说完,但杨玉环又岂会不知?

    “好吧!那我便试一试吧!”想着可能得到的政治上的好处,杨玉环没有犹豫太久,便答应了下来。

    见状,杨国忠大松口气,随即从宽大的袖中取出一个精致的小锦盒,递给杨玉环,说道:“刚从渤海国运来的东珠,想着娘娘的项链上还少了一颗像样的珍珠,便给娘娘送来了。”

    谈完了正事,自然要讲报酬了,亲兄弟还得明算账不是?

    人家杨玉环冒着被人说成后宫干政的风险去为你办事,总不能用些虚无缥缈的将来利益就给打发了吧?虽然,相比安禄山给出的数量,杨国忠的确是在打发杨玉环……

    看着锦盒内那颗硕大的东珠,杨玉环满意的笑笑,女人对于这些闪闪发光的东西总是毫无抵抗力的。

    于是就在李林甫秉着“为国为民”之心与徐番上演了一出“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戏码之时,杨玉环却跑到李隆基身旁大吹枕头风……

    转天,正是朝会的日子。

    金殿之上,文武百官齐聚一堂。今年上半年,大唐海晏河清,边关又无大的战事,至于那些小打小闹,臣工们早已习以为常。

    粮食危机的事,如今又只有有限的几人知晓。为此,整个早朝的气氛十分的融洽,议事效率自然也就很高。

    眼见今日的气氛不错,加上昨日安禄山送来的消息也说万事俱备。为此,首相林希烈也就乐得送安禄山一个人情,毕竟安禄山出手还是很阔绰的。

    “圣上,前些日子,河西节度使皇甫维明、范阳节度使张守珪相继犯事离职,如今河西、范阳两镇节度使空缺,军中不可一日无将,还望圣上早做定夺呀!”林希烈也是个老手,知道如果单独只提范阳节度使的事,那未免过于明显,正巧自从皇甫维明出事以来,河西节度使一职同样空缺,林希烈瞅准机会,正好在这一次朝会上一同提了出来。

    如此,有了一个伴后,安禄山的事就不那么明显了。

    果然,林希烈一提这事,金殿之上便响起一片附和之声。毕竟边关军情紧急,首将之位老是空缺也不是个事儿。

    “左相所言极是,河西、范阳二地皆是我大唐屏障,万万不可有失,望圣上早择良将才好!”

    “不错!如今东北的希人,西北的吐蕃时有异动,河西、范阳两镇若是长时间无人统领,恐怕这帮番人又要闹起来了!”

    ……

    文官这边由林希烈开了个头,于是便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武将那边却比文官还要激动,毕竟一镇节度这样的封疆大吏,可要比在长安当个赏花遛鸟的将军痛快的多。

    然而,这种事哪有毛遂自荐的道理,还不得由各自的老大前去分说呀!

    于是,一个个五大三粗的汉子,纷纷将脖子伸的老长,盯着队伍前面那几位上了年纪的硕果老将,期盼他们能够适时站出来说几句话,好将这两个肥差拿下。1058

第二十章 夺职(四)() 
武将们不说话,文官们也无非说些老生常谈的东西,大多只为在皇帝和上官面前露个脸。

    御座上的李隆基,精神有些萎靡不振,许是前一夜贵妃娘娘的舞姿过于妩媚。好在今日早朝并无大事,半梦半醒之间的李隆基也成功应付过去了。

    眼看就要下朝了,没想到宰相又抛出了这么个议题。眼见群臣马上就要讨论完毕,该轮到圣上发言了,一旁侍立的高力士见了,赶忙端了杯茶,假意走到李隆基身旁,趁着弯腰的功夫将其唤醒。

    李隆基配合的接过茶杯,抿了一口,看向座下百官,百官也看向他。

    金殿之上,为之一静。

    “糟糕!忘了向圣上说什么事了!”已经回到原位站好的高力士顿时大急,然而此刻,高力士与李隆基离了近丈远,即使再送一杯水也来不及了!

    好在李隆基反应也很快,面对着百官们带着期待的眼神,李隆基淡定的问道:“宰相,你怎么看?”

    李隆基问的乃是徐番,此前,这种帮自己打掩护的事,李隆基找的都是李林甫。但,自从徐番来了后,这种事便由徐番代劳了。

    另外,此前李隆基称呼几位宰相一般都是“左相”、“右相”、“林相”……

    可自从徐番来了后,私下一点的地方都是以表字相称,在朝会上,却直接以“宰相”相称。如此明显的厚待,但凡长了眼的人,没有瞧不出来的。

    皇帝的举动等于将徐番置于风口浪尖,但无奈李林甫柄国十余年,根深蒂固,徐番初来乍到,虽说有一些当年的人脉在,但想要和李林甫相争,也只能默认皇帝给予的种种厚遇。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办法,逐渐改变朝臣对其实力的看法,好让徐番在以后可能出现的决战中,聚拢到足够的力量。

    徐番听见问询,便非常体贴的说道:“左相提议早日将范阳、河西两镇节度使定下,好使边关无忧。臣初登相位,对行伍之事不甚了解,圣上还是征询左相、右相吧!”

    李隆基一听淡淡的点头,徐番果然还是之前的态度。随后便向林希烈问道:“左相可有合适的人选吗?”

    林希烈分管兵部,提名权自然要以他为首,想起昨日安禄山传来的消息,再看今日徐番果真一言不发,林希烈便抽空瞅了李林甫一眼,却见李林甫同样毫无表情。

    林希烈心中暗自点头:“看来这安禄山的功夫做的很足啊!”

    到了他们这个位子的人,做什么事之前都要考虑风险。安禄山出的价钱虽然足以打动林希烈,但若是毫无把握,林希烈自然也不会去做。如今见现状果真像安禄山所说的一般,林希烈自然乐得顺水推舟一把。

    “臣以为,如今河西、范阳两镇虽说表面平静,然边境却时有异动,若是从别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