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唐冢 >

第212章

唐冢-第212章

小说: 唐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番笑着说道:“圣上放心,臣定会竭尽全力!一如当年!”

    李隆基看着这位曾经算得上自己好友的臣子,心中那份久远的情谊似乎又回到了身上,继而展颜笑道:“不错!一如当年!只要咱们联手,就没有打不倒的敌人!”

    徐番见李隆基重新振作,也欣喜道:“只要有圣上在,大唐便跨不了!”

    “嗯!”李隆基重重的点头,说道:“下去拟个折子,该怎么做都写清楚,回头呈上来给朕看看!”

    “臣,遵旨!”徐番躬身道。

    徐番随即出了含元殿,见到了在殿外等候的焦急的高力士,高力士方才只听见皇帝在大殿内大声的咆哮,以及那杯盘落地的清脆响声,对大殿内的事却一无所知。若不是他与徐番也是相识多年,深知其绝不可能对皇帝有害,怕是早就提剑冲进去了。

    如今一见徐番出来,便赶忙迎了上来:“徐相,这是怎么了?”

    徐番正想说几句,却听见含元殿内,李隆基正大声唤道:“高将军何在!”

    高力士只好匆匆拜别徐番,走进殿去。

    高力士走后,徐番便径直朝余下的宫人走去,却在一人身前停下,正是孙德胜!

    “奴才讲过相爷!”皇宫大内,孙德胜也不好坦承自己与徐番的关系。

    徐番点了点头,低声说了一句:“尽快来我府上一趟!”

    说完,徐番便转身离去。

    余下的宫人早已转过了身子,对这一幕视若无睹。

    孙德胜看了徐番的背影一眼,心中不得其意,正好此时殿内传来李隆基的召唤,孙德胜只好压下心中疑惑,走进殿去。

    几个时辰之后,孙德胜换了一身便服,嘴唇上贴了假须,受了许辰指点后,也在那白嫩的脸上抹了许多颜料,枯黄枯黄的,与寻常的老汉没有多大的差别。

    孙德胜从侧门进了徐番的府邸,在书房中见到了徐番。

    “不知先生找我何事?”孙德胜一进门便直接问道。

    徐番看着他,微微一笑,问道:“几个月前去豫章,那臭小子帮你赚了多少钱啊?”

    “啊?”孙德胜诧异的看向徐番,心中却在思量对方这话的深意。

    “实话实说就成!”徐番深邃的双眼放佛能将孙德胜的心思全部看穿一般。

    孙德胜想了片刻,先生有此一问,便定然也知道自己决计不可能只赚了那带回宫来的区区三百万贯。然而到底要不要实话实说全部报出来,心中却着实寻思了一会儿,毕竟这事说起来实在有些大逆不道,一旦事发,圣上岂能饶了他们。

    “行了!别动歪脑筋了!那臭小子的本事我还是知道的,你们这回到底拿了多少我也不管,毕竟你身为宫人,老了也没个养老之人,多留些钱财也好!”

    “把心放在肚子里,就算不为你,我也得为那臭小子想想不是?你们手上的钱应该还在那臭小子手上吧?那么多现钱,你怎么可能带的回来?”

    徐番笑着宽慰道。

    到了这一步,孙德胜也只好苦笑一声,说道:“不是存心想要期满先生,实在是这一回我们……”

    “拿的有些多?”徐番笑着问道。

    “没关系,尽管说!铜钱,我在臭小子那见得多了!”

    孙德胜无奈,只好说道:“此次共赚了两千多万贯,拿回来的只是零头!”

    徐番没有意外,听完后只是平静的点了点头。

    “如此也好!如今朝廷有难,你”

第七章 升州的许辰() 
公元589年,隋灭陈。隋文帝遂下令荡平建康城,以石头城为蒋州治所,隋炀帝时改为丹阳郡。

    此后隋、唐两朝相继采取抑制南京的策略,将扬州治所自金陵迁至广陵,曾一度取消南京州一级的建制。唐初,杜伏威、辅公祏义军占据丹阳郡,归顺唐廷,唐改丹阳为归化。杜伏威入朝被扣不返,辅公祏起兵反抗,建立宋政权。其后唐平江南,置升州。

    玄宗年间的升州尚无六朝古都的底蕴,风头为扬州所掩,空有虎踞龙盘的地势,却无冠绝天下的繁华。

    龙藏浦,又被笼统的称为淮水,诗人杜牧的《泊秦淮》还要等上近百年,那令人迷醉的十里秦淮如今却只是升州城外一条依城而过的护城河。

    没有画舫、没有佳人,有的只是岸边长长的水草和那在水中、空中,嬉戏翻转的水鸟,虽也有一番别样的野趣,然而在许辰看来确是满目的荒凉和无尽的失落……

    “唉!怎么就没给穿回明朝去呢?我的秦淮啊!……”

    升州城外,龙藏浦边,一座巨大的农庄在数月间拔地而起,此刻,农庄内各种工人正在热火朝天的忙活着。

    而庄子外,那宽敞的码头上,许辰正独自坐在木板桥边沿,双腿晃悠着,随手扯下一根水草,对着空荡荡的龙藏浦作感慨叹息状。

    许辰身上,两个守卫的少年听见了大哥的叹息声,迷茫的对视一眼。

    “大哥刚才说什么呢?情怀?什么情怀?”一个少年望着同伴,不解问道。

    另一个同伴作低头苦思状,片刻后抬起头来,一副心中有数的模样,说道:“当然是作诗的情怀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大哥可是才子啊!”

    “是吗?什么诗啊?”先头那人眨巴眨巴眼睛追问道。

    同伴伸手挠了挠后脑,努力回忆道:“好像是烟什么水什么,情怀什么酒家,后面两句好像还有亡国和女人什么的!哎呀!大哥做的诗那都是顶好的,我哪能记得清啊!”

    却见先前那人瞥了他一眼,满脸不信的说道:“你就吹吧!什么亡国呀!这离前朝都过去上百年了,亡的哪门子国啊!”

    同伴见其不信,连忙气急败坏的说道:“你知道什么啊!大哥这叫做追忆!”

    “追忆?追忆什么啊?”先前那人问道。

    说到此处,同伴左右看了看,虽知道这附近压根没有外人,然而却依旧放低了声调,一脸神秘的问道:“你看大哥像是个普通人吗?”

    “哪能啊!要是大哥都算是普通人的话,那我们还算人吗?”先前那人连忙说道。

    “这不就对了嘛!”同伴傲然道。

    “对什么?”先前那人问道。

    同伴忙又压低了声音解释道:“大哥一看就不是凡人,现在作的这首诗,估计就是在追忆过去!”

    “什么过去?”先前那人刚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在同伴那神秘的眼神下,却猛然间想起,连忙惊叫出声:“亡国的过去?”

    “你小点声啊!”同伴连忙出手捂住了他的嘴巴,同时低声告诫道:“知道就行了!别瞎传啊!”

    先前那人嘴巴被同伴捂住,说不出话来,只好使劲的点头,伴随着频繁的眨眼。

    “你们俩搞什么鬼!”就在二人抱在一起的时候,身后却突然传来一声轻声呵斥。

    二人慌忙分开,见了来人,赶忙躬身见礼道:“二哥!”

    “你们刚才在干嘛?”来人便是陆浩。

    “我们在说……”先前那人正准备大声说出来,却感觉到同伴正在一旁使劲的拉扯他的衣角,只好回头问道:“你拉我干吗?”

    同伴白眼一翻,直接无视对方,随后又赶忙冲着陆浩回答道:“二哥,刚才他背后钻进去一只虫子,我正帮他抓呢!”

    陆浩疑惑的看了二人一眼,摇摇头,板着脸训道:“站岗就要好好站,虫子来了也不能动,队列怎么站的!”

    “是是是!二哥教训的是!”二人忙点头哈腰道。

    陆浩来此本有急事,说了两句之后,便也就不去理会了,快步走到许辰身旁,弯腰唤道:“大哥!大哥!”

    唤了好几声,许辰都没有反应,却听见大哥正在低声嘟囔道:“这河上怎么就没姑娘呢?”

    “姑娘?”一听大哥的疑问,陆浩竟鬼使神差的答了一句:“姑娘,青楼酒肆里多得是啊!”

    哪知许辰听了,脸上突现浓浓的鄙夷,说道:“那里的姑娘能跟船上的比吗?”

    “啊?船上?”陆浩一听,顿时脑洞大开,心中却恍然道:“怪不得大哥从来不找姑娘呢!原来口味这么独特啊!”

    于是,陆浩本着为大哥分忧的精神,脱口而出道:“那还不容易!找几个姑娘放船上去不就行了!咱家要什么船就有什么船!”

    许辰这回可算是回过神来了,转过头来,看着陆浩,意味深长的笑道:“行啊!我这才只说了姑娘,你就马上能想到酒肆、青楼里去。说吧!去过几回了?”

    陆浩听了,老脸难得一红,连忙咳嗽两声,随即便一脸严肃的说道:“说到船,咱们的新船出问题了!”

    “什么?”许辰听了,也顾不得调侃,连忙站起身来追问道:“出了什么问题?烘干室不是已经建好了吗?难道没效果?”

    陆浩答道:“不是烘干室的问题,运来的木料已大多烘干完毕,桐油也刷了好几遍了!”

    “既然木料好了,那就开工啊!”许辰脸色不虞的喊道。

    自从来了升州以后,许辰便忙的脚不沾地,没有一天得空。

    当初随着少年们一起离开豫章的人,有少数是少年们的家眷,还有彭泽的一干乡民除了年迈实在不能远行的外,绝大部分都选择跟随,再加上洪州船厂一半的船工以及跟随的家眷,林林总总算下来竟有了五千余人。

    人一多,麻烦事就多!许辰虽然脑子里装着很多管理的经验,可是理论和实践之间还需要时间去磨合。他尚且如此,更别提剩下的一帮少年了。

    在刚开始的时候,三百多少年几乎放下了一切的操练,全部动员起来。

    现实平整土地,然后规划各功能区,再是建房、建厂、建码头。好在当初买地的时候,这一片本就是一处现成的农庄,屋舍齐全,不然这五千号人怕是连个晚上睡觉的地方都没有。

    在经过艰难的开头后,如今的农庄总算有了个样子,一旦安定之后,许辰便立马将造船厂的事提上了日程,毕竟这直接关系到自身实力的提升,许辰哪敢马虎。

    可是造船厂又哪是轻易间能够设立的起来的?尽管手上有了洪州船厂一半的工匠,但造船的工序繁多,光是木料的问题便困恼了许辰多时。

    江南东道多时平原丘陵,缺少深山老林,适合建造海船的木料就近难寻,许辰只好花大价钱从别地运来。

    可是木料运来之后,接下来的处理又是个难题。能够用以建造海船的木料无不需要年余时间的自然风干,同时经过多道工序的处理才行。

    别的倒没什么,只要花钱,什么用料弄不到?可是这木料风干一事本就是耗费时间的活计,再加上正好遇上了江淮的雨季,十天里倒有九天见不到太阳,哪有功夫让这木料风干啊!

    无奈之下,许辰只好花费巨资在船厂附近又建了个巨大的室内烘干场所,地下铺着一溜的火炕,昼夜不已的燃烧,光是耗费的煤炭每天就得一整船,至于这些煤炭自然也是许辰让彭泽手中的货栈商行给找来的。

    没想到,好不容易解决了木料风干的问题,此刻竟然又出了麻烦!

    “这回又怎么了?”即使以许辰的沉稳,这连着两个多月来的麻烦事也够让他头大的了。

    “江工头……罢工了!”陆浩看了一眼许辰的脸色,这才小心翼翼的说道。

    “果然又是他!”许辰咬牙切齿的说道。

    “也不知道老三和郑泰怎么招的人,把这么个祖宗请回来,这是要老子供起来当菩萨吗?”许辰气急败坏的叫道。

    能让许辰如此大失方寸的人自然也不是个一般人,这个工头姓江名流,在洪州船厂的时候便是分管一个船坞的老人,论资历就连船厂里那些个地位超然的老匠人也要唤他一声“师兄”。

    只是这个江流中年丧子,从此性情大变,与洪州船厂的一干同僚间相处的越来越差,手上的技术虽然有,也能设计出不错的船只来,然而却越发的不愿动手,整日间只愿在他人身旁念叨,摆出一副老资历来指点小辈。

    这么个人自然不受同僚待见,没过多久便惹得匠人们怨声载道,纷纷向船厂东家反应。东家们无奈之下只好将其调离,又念其上了年纪,曾对船厂立下过不少功劳,不忍看他老无所依,流落街头,便打发他到船坞上做了个工头,监督一干工人施工,设计的事更是想也别想了,从此之后,江流便愈发的消极,整日间借酒消愁,也不怎么理会船坞上的事。

    那一日,王策和郑泰前往洪州船厂挑人,二人牢记大哥的教诲,只选那些个年纪轻轻的熟练工人,至于那些上了年纪、有设计才能的匠人一个也没要,随同而去的万家人见了自然也乐意如此,毕竟比起那些熟练工人来,这些能够设计图纸的匠人才是船厂真正的宝贝。

    最后,轮到江流的时候,王策、郑泰二人看了他的年纪本是不愿要的,哪知那帮子工人们听说要二人要把他们带走,一个个心中难免不定,想着,这一旦出了些事,他们就连一个拿主意的人都没有,那还不得被东家欺负死?

    于是乎,众人便扬言必须带上江流,王策、郑泰见了,再听万家人说了江流的遭遇后,动了恻隐之心,于是便将其带了回来。

    哪知却带回来一位大爷儿!

    许辰随即厌烦地摆了摆手,说道:“走!去船厂!”r1058

第八章 船厂之争() 
沿着龙藏浦往下游走数十里地,在其汇入长江的一片开阔地带上,十几个新建的巨大船坞上,上千名工人正在忙碌着。

    由于水文状况与后世相差甚大,以如今的技术水平想要准确的勘探沿海水文地貌几乎不可能,加上沿海风浪对船厂施工影响巨大。为此,许辰只好放弃了在海边建船厂的预想,将其放到了龙藏浦与长江交汇的地方。如此,离着农庄也近,护卫起来也要方便许多。

    一辆宽大的马车拉着许辰赶了过来,一直驶到了船厂之内。

    许辰一下马车便看见船厂中央的空地上一群人围在那里,一个粗犷的声音传来:“姓刘的,你算个什么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