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唐冢 >

第168章

唐冢-第168章

小说: 唐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说,卢宗保一行人,一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于晚间赶到了吴越镇。

    包下了吴越镇上最大的客栈后,卢宗保的宣传却依旧没有停止,让身边第二百一十一章正戏…应对之妙

    的伙计尽数出门,在吴越镇的大街小巷中不断的宣传着一亩地四十万贯的天价,不断地在吴越镇中引起一阵又一阵的热议。

    吴越镇不属于城市,虽然他比很多的城市都要大,但是豫章本地豪族与东南海商们却从未向户部申报将其升格城市,因为那样无疑会降低他们在吴越镇的权力。

    于是,吴越镇也没有宵禁,来自各地的商人们在此彻夜的狂欢着,这一个属于商人们的城镇,一个商业的传奇。

    “等着吧,很快这里就属于我们了!”客栈二楼,卢宗保冲着并肩站立的杨凡,看向窗外那繁华似锦的夜色,有一种十分肯定的语气说道。

    第二日,当他们再一次启程的时候,车队竟然再一次扩大了一倍!却是昨晚听完卢宗保派出的伙计们的宣传后,执意要跟随而去,一探究竟的吴越镇的商人们。

    黄凯的脸色依旧冷漠,但是却没了昨日的阴沉,看上去似乎在昨晚想通了什么,又或者家中给他传来了什么消息。

    总之,这支声势浩大的队伍便这样一路朝着青衣伙计的家行去。

    一路上惊动了不少乡间劳作的农人,引得他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驻足观看起来。

    车队经过小镇,特意在小镇上停留了许久,尤其是青衣伙计换上了在吴越镇置办的一身华丽的衣衫,俨然一个风度翩翩的贵公子,再次出现在曾经工作过的酒肆内。

    衣锦还乡的味道实在妙不可言!

    曾经受到过的苦难、苛责、非议、嘲讽,就随着这一身华丽衣服的转变,变得烟消云散了。

    看着那些曾经欺负过自己的同行,还有那个以前高高在上的酒肆掌柜,卑躬屈膝、战战兢兢的站在自己面前,青衣伙计心中一时说不出话来的畅快。只是,看了片刻后,却又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索然无味!没意思!真的没意思!彼此之间已经毫不相同了,曾经的那些看上去比生命还重要的不快,此刻却变得那么的无趣。

    青衣伙计心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微笑着和曾经的同伴们说话、告别,也和自己的过去告别。

    随后,众人来到了青衣伙计的那间小土院子,来到了这间豫章郡最贵重的土院,价值整整一百二十万贯铜钱的土院!

    又是,同样的一幕上演,震惊、惊讶,完了之后便是夸赞,人总是这样,当你成功之后,所有曾经否定过你的人便仿佛忘了之前说过的话,开始大发赞扬起你来。

    “哇!小青果真有出息啊!”

    “一百二十万贯啊!我的天啊!”

    “看吧!我第二百一十一章正戏…应对之妙

    就说吧!小青这孩子从小就聪明,长大了一定有出息!”

    ……

    青衣伙计平淡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平淡的去扶起了卧榻上的老娘,平淡的抚摸着妻子额头上那个肿大的伤口,没有去理会屋子外面那些喧闹的人群。

    随后,青衣伙计走了出来,却当着所有人的面,做出了一个重大的选择。

    “卢公子,你曾说过,出三十一万贯一亩买我的地,还说会为我在扬州准备一份活计以及一套宅子,不知这条件变了没有?”

    卢宗保闻言也是一惊,他看着一脸淡然的青衣伙计,沉默了许久,这才出声说道:“没错!”

    青衣伙计闻言,笑了笑,伸手从怀中掏出一个布袋,将其递给了卢宗保,说道:“这里是地契,请公子收好!”

    “这……”卢宗保接过地契,一时间竟不知说些什么。

    青衣伙计的决定更是将在场的所有人惊的说不出话来。

    许久后,才响起,一阵阵的惊讶之声。

    “什么?不是说好了四十万贯一亩吗?怎么成了三十一万贯一亩了!”

    “你知道什么啊!四十万贯一亩那是这位黄公子出的价钱,那位卢公子出的价钱就是三十一万贯一亩!”

    “啊?那他干嘛要把地卖给这位卢公子啊?”

    “就是!那可是整整二十七万贯的差价啊!”

    “你家伙难道疯了?”

    ……

    喧哗的众人无法掩盖智者的光芒。

    只是片刻,震惊过后的那些精明的商家便立刻明白了青衣伙计的用意。

    黄凯自然也明白了!

    “该死!这家伙反应好快啊!这么一来家里准备的后手就用不上了!”

    “如何?卢公子这地您还要吗?”青衣伙计问道。

    卢宗保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收下了地契,对着他说道:“你放心,我说过会保你一家富贵,便一定说到做到!”

    “杨大哥,这位兄弟我就交予你来安排吧!务必妥善安排好他们一家!”卢宗保侧身冲着杨凡说道。

    杨凡笑了笑,说道:“没问题!放心吧!像这位兄弟这般聪明睿智的伙计可不多见,正好我手下也缺人,你就跟着我吧!我弘农杨氏定会保你一家一生富贵安康!”

    “多谢公子赏识!小的江小青,拜见东家!”说完,青衣伙计便朝着杨凡大礼参拜了下去。

    一个小人物的挣扎!

    有舍便有得!

    江小青虽好赌,却不笨!通过这两天来在豫章第二百一十一章正戏…应对之妙

    城在吴越镇看到的东西,他明白自己已经无意间卷入了一场豪门世家间的争斗中,而看黄凯那气急败坏的模样,怕是自己已经坏了他们的事,虽然他们家可能在豫章城名声不错,但是要真的一直留在他们家,那等待着他的便是不可预测的命运,那一百二十万贯的钱再多,恐怕他会没命去花。

    所以,他选择了另一方,无论他们之间的胜负如何,他已经跳出了这个漩涡,凭借自己展现出来的智慧,已经受到了应有的重视。

    他,一个小人物!在大乱来临之际,用自己的智慧应对了一次危机,用自己的选择为自己的未来创造了一个新的可能……

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戏…长安来人() 
话说,皮肤白嫩的孙管家出了西城门后,沿着抚河一路往南走去,不多久便到了桃苑,在徐番的小院门前停下。

    轻叩院门,徐番的管家老徐打开了大门。

    “劳烦通禀一声,孙德胜求见徐先生。”孙管家拱手冲着老徐说道。

    老徐看着来人,思索了片刻,这才恍然道:“原来竟是孙公公啊!”

    “徐大哥,好久不见!”孙德胜直起身笑着说道。

    老徐也笑了起来,颇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喜悦:“哈哈,的确好久未见了!来!快请!老爷正在房中,我这就去通报一声。”

    “有劳徐大哥了!”孙德胜笑道。

    老徐进屋去了,孙德胜便站在小院中四处打量着,只见这只是个一进的小院,西边乃是厨房以及老徐的住处,东边却是一排窗明几净的厢房,走近一看,能看见里面并排摆放着几排在豫章城中才看到过的新式座椅,座椅前方却是一个一尺来高的台子,上面竟还挂着一块黑色的木板,也不知作何用处。

    北边正对着大门的便是客厅了,客厅的西面就是主人的卧房了,十分简陋的布局,不提长安城里的那些豪宅,就是在这豫章城内,也显得过于单薄了。

    “唉!真是难为先生了!”孙德胜感慨道。

    “有什么难为的!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最是养人了!”一身麻布衣衫的徐番从房中走了出来,听见孙德胜的感慨后,便出声说道。

    孙德胜一听这熟悉的声音,连忙转过身来,冲着徐番大礼参拜了下去:“奴才孙德胜,拜见先生!”

    这一幕将身后的程教头吓了一跳,别人不知道孙德胜的身份,他可是知道清清楚楚。

    要说终李隆基一生,在宫中最得宠的太监是谁,怕是只能有高力士一人了!

    高力士,本名冯元一,祖籍潘州,曾祖冯盎、祖父冯智玳、父为冯君衡,曾任潘州刺史,受人陷害而死。高力士幼年时入宫,由高延福收为养子,遂改名高力士,受到当时女皇帝武则天的赏识。

    自小便与尚是幼年的李隆基相识,在玄宗幼年时给与了很多帮助,可以说是自小患难与共的交情,后来又帮助玄宗平定韦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深得玄宗宠信。且本人武艺高强,精通兵法,被玄宗唤为“高将军”,即使当时名将也无人对此异议,同时老于世故,从不嚣张跋扈,朝廷上下,无人敢于动摇他的地位,乃至后世史书称其为“千古贤宦第一人”。

    这么一个和玄宗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资格老、底子硬,忠心耿耿,又会做人,自身本事又不错的太监,自然垄断了玄宗一朝的太监市场,哪怕后来玄宗西逃蜀中,再重回长安,高力士一生相随,对于玄宗来说,高力士已经不是一个奴才,而是他的朋友,一个高高在上的孤家寡人难得的友谊。

    当然,如今的高力士年级渐长,皇宫大内之中杂事繁重,所以在他这个当之无愧的老祖宗之下尚还有着几个具体做事的总管太监。

    而孙德胜便是其中排名最高的那一个,不然玄宗皇帝这一次也不会将大内里几乎全部的家当都交给他。可以这么说,在皇宫大内之中,除了玄宗李隆基和高力士外便数他孙德胜了,就连进宫几个月的贵妃娘娘也不见得能撼动他的地位。

    就连政事堂里的几位宰相,见了孙德胜也会善意的点点头,以示正视。

    可如今,这个在长安叱咤风云的人物竟然如此恭敬的拜倒在一位看上去年纪与之相仿的乡野村夫般的人物面前,你让程教头又如何能不震惊呢?

    孙德胜没去理会程教头的惊讶,恭恭敬敬的叩完了三个响头,这才站起身来,微笑看着徐番。

    徐番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你啊你,这么多年了还是老样子!”

    孙德胜笑道:“没有先生当初的教导,我孙德胜如今不过就是个不识一文,在宫中打杂的阉人罢了,哪能有如今的地位呢?只恨老奴身体残缺,做不得先生的弟子。”

    “那当初让你拜师,你怎么又不同意呢?”徐番佯装怒道。

    孙德胜坚定地摇头,说道:“先生乃名儒弟子,愿意教导老奴已是邀天之幸了!老奴一残缺之人,岂能坏了先生的师传!”

    徐番无意在这个话题上聊下去,说道:“快进屋吧!”

    孙德胜恭敬的伸手:“先生请!”

    主客落座后,老徐沏了一壶茶,便退下了。

    孙德胜拿起茶盏,只见其中只有少许青绿的茶叶,在清澈的沸水中上下起伏着,那茶叶颗颗分明,每一颗都是一长一短两瓣嫩芽,看上去让人顿感一股清新之意迎面而来。

    “先生这里的茶看上去和别处的,有很大的不同啊!”孙德胜笑着说道。

    “先尝尝,第一回喝可不一定能适应的了!”徐番笑道。

    孙德胜闻言,端起茶盏,浅浅的抿了一口,感受着那股清香在口鼻中回荡,别有一番风味!

    “初觉苦涩,后有甘甜,回味无穷,回味无穷啊!”孙德胜赞道。

    “你能喜欢就好!”徐番笑道。

    “先生,不知这茶从何而来?”孙德胜问道。

    “此茶名为西湖龙井,乃是杭州西湖边狮峰山下所产。”徐番回答道。

    “哦?杭州竟有如此名茶吗?”孙德胜问道,随后却又恍然道:“先生学识渊博,竟能寻到这等好茶!”

    西湖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最早记述此茶的乃是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其中便有关于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

    只是如今,茶圣陆羽还只是个十三岁的小屁孩,那本闻名于世茶经还得过好多年才能面世呢!

    徐番闻言,脸色一僵。

    孙德胜察言观色的本事炉火纯青,徐番脸部肌肉一动,他便发现了异样,连忙轻声问道:“先生?可是老奴说错了什么吗?”

    “不关你的事!”徐番一想起那个让他又爱又恨的大弟子,便气不打一处来,却也不会去贪墨徒弟的功劳:“这茶不是我搞出来的,是那臭小子搞出来的!”

    孙德胜自然是个机灵人,不然也无法从数万的普通太监之中杀出重围,一听徐番发的这顿牢骚,再回忆下之前得到过的消息,随即笑道:“可是先生的那位弟子?听说先生去年破例,在这豫章城收下了五个学生,不知这几位少年才俊现在何处?”

    “哼!别提那帮臭小子!那帮臭小子一天到晚不务正业,竟忙活些乱七八糟的事!你看看,东厢那间教室,桌子上的灰都能写字了!”一聊起这帮弟子来,徐番的火气蹭蹭的就上去了!

    孙德胜微笑的看着依旧在那絮絮叨叨抱怨个不停的徐番,知道先生这是关爱到了极点才会有这般表现。

    “先生言重了!老奴可是听人说,那洋洋洒洒近千言的《滕王阁序》就是先生的弟子所作,这么一篇注定名扬千古的名篇可不是个不学无术的人能做的出来的!”孙德胜笑着说道。

    “哼!那有什么用?诗词不过是小道罢了!不读圣人文章,终究难成大事!”徐番依旧板着个脸,只是语气却没有那么生硬了。

    “哈哈,先生这是对弟子寄予厚望啊!别着急,慢慢来嘛!毕竟他们还是少年,先生想让他们传您衣钵,还得多花些时日才好!”孙德胜说道。

    “哼!那也得这帮臭小子愿意来上课啊!三天两头旷课,还有两个臭小子满天下的乱跑,如今我这个做老师的都不知道他们跑哪去了……”

    孙德胜听得有些震惊,只是还未等徐番解说,院子外面就传来了一位少年的声音:“老师,隔了老远就听见您骂人!您不是常教育我们背后说人话不好吗?再说了,我那不是忙嘛!也不是存心不来上课的啊!你看我这不就来了嘛!”

    伴随着声音,走进来的是一帮少年人,却是许辰等人。

    “哼!你个臭小子还知道来啊!”话说如今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