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唐冢 >

第130章

唐冢-第130章

小说: 唐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此,虽然杨钊如今品轶不高,但是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却要比杨玉环那几个亲哥哥大的多。

    加上经常出入禁内,得见天颜的机会比常人多得多,对玄宗皇帝的影响自然也要比普通的臣子大的多。

    所以,在这一次的斗争中,杨钊才会成为双方争夺的关键所在!

    马车缓缓而行,花了近一个时辰,终于来到了杨钊的府上。

    “老爷,江东钱氏家主钱孝憬在府门外求见!”杨钊的管家进来通报道。

    “哦?江东钱氏?”杨钊闻言,挥手示意正在给他更衣的婢子退下,口中诧异道。

    上元刚过,虽已算是春天,但是长安城积雪却没有丝毫要融化的样子,天气依旧寒冷,屋子地板下面的火龙烧的旺盛,褪去了身上裘衣的杨国忠,身上虽然只着一件绸子长衫,却也不会感到寒冷。

    杨钊身长七尺有余,身材修长,一张国字脸上蓄着三寸短须,一双丹凤眼中透出阵阵精光。

    “这个江东钱氏很大吗?”杨钊的这话却是对着屋内的另外一人说的。

    “很大!”答话的人是一位身穿藏青色儒衫的中年文士,姓汤名文博。

    名字是不错,可惜此人的文采却实在算不上高明,科举参加了多年,却依旧没有丝毫收获。正当杨钊发迹之时,此人便主动前来投靠,杨钊见这人读过书,加上自己身边连个读书识字的人都没有,便收下他当了一个幕僚。

    后来汤文博也为杨钊出过不少的主意,为杨钊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故深得杨钊信任。

    “多大?”杨钊眨巴着眼睛冲着汤文博问道。

    汤文博知道这是杨钊势利的老毛病又犯了,也没去介意,随后便回答道:“江东钱氏最早可以追溯到吴越王钱鏐,如今的钱氏却是第六十世祖,在东汉历任东宫舍人,太子洗马,黄门侍郎,高密太守,徐衮二州刺史,越骑校尉右将军的钱京传下来的。”

    汤文博轻摇着脑袋,慢慢的吊着书袋,享受着杨钊崇拜的眼神,这是他最乐意干的事。

    “那就是有五百多年了!”

    杨钊的算术还是不错的!

    汤文博微微颔首。

    “那他今天来是为了干撒子?”杨钊歪着脑袋想了想,不自觉的便将蜀中方言说了出来。

    汤文博这回可不敢乱说了,便只是一脸神秘的冲着杨钊说道:“东主不妨去看看,说不定会有些特别的收获哦!”

    汤幕僚也不容易啊!一把年纪了还得装神弄鬼,不然手里的饭碗可就砸了!

    杨钊笑着用手点点他说道:“先生还是这般喜欢神神秘秘,让某家一阵好猜啊!”

    “好!那某家便去会会这个江东钱氏!”

    说完,杨钊便让侍奉的婢女给他再换了一套华服,去客厅会客去了……

    半个时辰之后,杨钊便回来了。

    一进屋门,杨钊便兴冲冲的对着汤文博说道:“先生真是神机妙算啊!”

    汤文博一听,心中暗喜,脸上却依旧保持着那副神秘的微笑,对着杨钊淡淡的说道:“东主,不知此人前来所为何事?”

    “哈哈!先生心中既已知晓,又何必再卖关子呢?”杨钊笑道。

    “我知晓个俅俅!”汤文博心中暗骂道,脸上却依旧是那副高深莫测的表情,平淡的对着杨钊说道:“在下不过是个下人,这些事自然还是要东主亲自来说才妥当!”

    “哈哈!”汤文博这话可算是大大的满足了杨钊的虚荣心,杨钊听完后,仰头大笑两声,这才对着汤文博说道:“先生猜的果然不错!这个钱孝憬的来意和之前王家的那位一样!”

    “都是为了邹润的那封折子来的!”

    汤文博点了点头,一副早有所料的模样,随即斟酌着开口说道:“那这个钱孝憬是为了……。”

    “没错!这个钱孝憬为的就是那个劳什子市舶司来的!不过他的目的可正巧和王家的那位相反,他想请我去向圣上建言不设市舶司,如果要收税的话还是让户部衙门来收!”杨钊不等汤文博把话说完,便一股儿脑的把事情交代了个清楚。

    这下倒省得汤大幕僚去瞎寻思了!

    “先生,你说咱们应该答应谁啊?”杨钊冲着汤文博问道,随即又自言自语道:“按说太原王家来的那位只是个晚辈,但是人家上千年的世家总是要比这才五百多年的底子厚不是?”

    “但是这姓钱的可真不愧是姓钱啊!先生你猜人家一出手给了多少?”杨钊满脸得意的看着汤文博,却见汤文博只是微微摇头,便伸出了右手在汤文博面前比划道:“足足五万贯啊!这还只是定金!无论最后结果如何,事成之后还有十五万贯!”

    “啧啧啧,好家伙!只不过是说几句话就能白捞二十万贯,这可比中个满堂彩还要赚得多啊!”杨钊满脸兴奋的说道。

    “先生,你说咱们该答应哪边呢?”杨钊眼见汤文博依旧不言不语,遂再次出声问道。

    汤文博伸手摸了摸下巴上那稀松的几根长毛,做出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开口幽幽的说道:“东主,咱们两边都应下来!”

    “啊?”杨钊惊讶的忙追问道:“这要怎么做啊?”

    汤文博却依旧不慌不忙,坚决要将神算的姿态做足,最后才缓缓开口道:“太原王家在长安的势力咱们可得罪不起,既然王家的家主长子亲自来了,咱们要是不帮他,吃罪了王家,东主以后在长安城可就难做了!”

    “但是那个姓钱的不一样啊!江东钱氏的势力大部分都在南方,隔着上千里呢!就算得罪了他们,东主身为当朝国舅还用怕他们吗?”

    杨钊闻言连连点头,随后又问道:“先生不是说,咱们两边都答应吗?这姓钱的送的五万贯某家这可收下来了,这要是还回去,这……”

    汤文博自然知道杨钊的德行,见状连忙开口宽慰道:“东主莫急!这钱是他心甘情愿送的,咱们哪还有还回去的道理。而且在下刚才说要应下两边,便是告诉东主,咱们可以答应两边,但是却只为王家人办事,至于这钱家人嘛……钱收到了就成!”

    “啊?这样……这样不妥吧?某家可是讲信誉的!”杨钊两只眼珠乱转,口是心非的说道。

    “你个泼皮要是还讲信誉,这天下早就大同了!”汤文博心中暗暗鄙视道。

    “唉!好吧!毕竟这王家咱们得罪不起啊!”杨钊一脸沉痛的做出了出卖钱家的决定。

    次日,也就是元月十七日,杨钊以给贵妃娘娘送些家乡土产为由进了皇宫大内,待了整整两个时辰才出来。

    再次日,元月十八日,结束了春节和上元节假期的百官们正式恢复工作,按照惯例,这一日也有一次大朝会,毕竟这么多天来无人理政,百官们也要借此了解下朝堂大事,皇帝也要做个新年动员之类的。

    所以,历年的这次大朝会开的时间都比较长,但是官员们好歹休息了半个多月,所以也不会觉得累,权当为接下来一年的工作热身了!

    但这次的大朝会却与众不同,因为基本上每一个人都知道将要发生的大事是什么!

    户部员外郎邹润在年前上的那道奏折经过半个多月的时间,非但没有被人遗忘,反而愈演愈烈,所有人都能清晰的感觉到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一直在为提高阅读体验而努力;喜欢请与好友分享!

第一百六十七章 廷议(三)() 
金殿之上,玄宗皇帝李隆基于御座上落坐后,众臣随即山呼万岁,之后便分文武两列站好。

    “半月未见,诸位卿家这个年过得可还好?”李隆基看上去似乎精神头不错,新年的第一次朝会倒有些唠家常的味道。

    皇帝这话是对着百官问的,但是能站出来答话的自然便只有当朝左相李适之了!

    “全赖圣上隆恩,这一年我大唐四方安宁、府库充盈、国泰民安,这一切都是圣上的功劳!”

    毕竟是新年第一天上班,怎么也得说点喜庆的话不是?所以我们的左相大人便选择性的遗忘了今年在西边王忠嗣和皇甫惟明打的那几场“小仗”。

    谁说老实人不会拍马屁了?老实人拍起马屁来更加直白也更让人舒坦!

    “哈哈,适之你什么时候也学得这么油滑来了?”李隆基开怀大笑道,神态中却看不出丝毫的责备。

    李适之闻言微微躬身,脸上挂着矜持的微笑,算作是回应。

    寒暄客套的话说完了,虽然满朝堂的大臣就一个跟皇帝说了话,但是你也不能让人皇帝一个个去慰问不是?

    所以,接下来便算是进入主题了。

    李隆基笑完之后,双目扫视了一遍殿中的文武百官和公卿贵族们。

    店内的大臣无一不感受到御座之上的那两道深不可测的目光,君与臣,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将要发生什么。

    “好了,年前邹润上的那道奏折,政事堂也都看过了,今日便是要在这大殿上让诸位卿家一起议一议!邹润,你先来!把你的奏章再给大家伙儿说一遍!”李隆基举起手轻轻遥指了下左手边文官队列里靠后的地方,平淡的说道。

    “是!圣上!”

    邹润随即便走出了队列,躬身向着李隆基和满殿的大臣述说着他所奏之事。

    金殿很大,但是建造的时候便经能工巧匠处理过,虽然邹润的声音不大,语速也很缓慢,但殿上的大臣也能听见,再说他的这封奏折,在场那些在意的大臣们估计早就能倒背如流了!

    邹润讲的很仔细,把奏折中设想的每一条都再次做了一回推演和完善,以求能让圣上和在场的大臣们听的明白。

    那些心中坦然的大臣们自然听的认真,也真心是在考虑邹润的建议是否可行,而那些心中自有一番计较的大臣们听的就更加仔细了!

    毕竟邹润的方案要是有什么漏洞的话,这群人可是会很激动的!

    反对的兴高采烈,支持的就得赶紧想办法补救了!

    只是邹润的设想本就源于许辰对于南宋和明代已经完善的海贸管理衙门的回忆,再加上邹润在户部多年的实践经验,如今邹润说出来的这个设想早就完善的无可挑剔,至少在场的这些第一次接触的大臣们是很难找到什么漏洞的。

    如此一来倒是让支持的人暗喜,让反对的人着急了!

    邹润足足说了小半个时辰,才将自己的设想阐述清楚,时间虽长,但是在场的文武百官却没有一个不耐烦,那些心系于此自不必说,哪怕是那些没有丝毫关系的勋贵武将们,早就知道今天有一场好戏要上演,所以早就养足了精神头在那候着呢!

    邹润,退回朝班之后,李隆基便再一次张开金口,道:“想必诸位卿家这一回该是听得很明白了!”

    “那大家现在便开始议议吧!”

    这一回,三位宰相没有再开口,只是老神在在的坐在那里,发言的时候可以积极些,但是这种要表态的时候,身为大佬的宰相们自然是最后才说话的。

    百官们自然也不会不懂规矩,李隆基话音刚落,随即便有一道绯色的影子“唰”的一下闪过,一个身着浅绯色官袍的瘦小中年便站了出来!其余刚想要站出来的官员见状只好悻悻的将步子迈了回去。

    只是这个迫不及待抢位成功的人却不是争斗双方任何一方的人,准确的说,他是一个投机者!

    “臣太常丞朱铉有本要奏!”

    “讲!”

    “回圣上的话,税赋是为一国之本,朝廷收税乃是天命所归的事!这重新厘定商税既能让国库增收,又能减去百姓身上的苛捐杂税,乃是大大的好事!就是鬼神也无法反对的!”朱铉一脸理所当然的说道。

    “哈哈,朱爱卿想必今日出门的时候已经占过一卦了吧?”李隆基笑着问这个掌管祭祀的不大不小的官吏。

    太常丞是太常的属官,太常是掌建邦之天地、神祇、人鬼之礼,吉凶宾军嘉礼以及玉帛钟鼓等威文物的官员,乃九卿之一。

    说太常丞大,是因为他掌握的权力不小,皇帝一旦要祭祀,总也少不了这么个人,再者和神灵的沟通全靠着他了!这要是有个别有用心的人借着鬼神的口来说些什么话,不都得靠着太常丞来“翻译”嘛!这么关键的位子自然算不得小官!

    说它小,也小!从五品下的官职,才堪堪达到了进入大殿的资格,至于那些再小一些的官,都站在门口吹风呢!

    “回圣上的话,微臣今日的确占卜了一卦!”朱铉马上顺着李隆基的话头说了下去,反正这东西没人可以证明,全靠它两张嘴皮子,也不怕被拆穿。

    “哦?卦象如何?”李隆基大感兴趣的说道,虽然其心中早已有了答案,但是在场的其他人也得亲自听一遍不是?

    朱铉自然不是蠢人,连忙开口说道:“回圣上,吉卦!乃是大大的吉卦啊!”

    “哈哈,不错!不错!爱卿有心了!”李隆基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大笑着说道。

    高兴的不只李隆基一人,大殿上跪在那的朱铉听见李隆基亲口说的“有心了”三字,早就激动地快要混了过去,还是强忍着颤抖的手脚,哆哆嗦嗦的爬了起来,站回原来的位置,心中不停地狂喊:“赌对了!哈哈!终于还是让我赌对了!”

    这一幕短暂而又近乎闹剧般的表演结束后,真正的大戏才刚要开始。

    在大戏开始之前,让我们先将视线转回千里之外的豫章城。

    豫章城,少年们的小院,许辰待在温暖的屋子里,正在和陆浩计算着接下来的步骤。

    “今天的大朝会已经开始了,这个时候怕是已经吵开了吧?”许辰看了看旁边的小型日晷,喃喃的说道。

    虽然计划的很周详,成功的把握也很大,但是这一次的计划对于许辰来说太重要了!

    要是不能借这次机会将大笔的铜钱凑足的话,就无法开展下一步的计划,如果那样,在那未知的危险来临时,他将依旧没有丝毫的抵御能力,性命攸关,容不得他不在意!

    陆浩也能感觉到大哥心中那丝淡淡的忐忑,却不知道许辰忐忑的真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