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聊斋之剑仙 >

第4章

聊斋之剑仙-第4章

小说: 聊斋之剑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王元宏走在前面,自己作为二哥理应第二,没想到王元行直接走在了他前面。王元凌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

    王元丰拖着粘人的小翠拍了拍王元凌的肩膀说道。

    “走吧,二哥。三哥他才不会管这些呢。如果他们打得过父亲,估计走在父亲前面的可能性都有。”

    “哈哈”,王元凌笑了一声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也是,四弟请。”

    王元丰也想先走,但后果就是他给自己上政治课,这却是自己最头疼的事,就笑了一下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

    “还是二哥先请吧。”

    王元凌朝着前面王元行的方向大声的说道,“好,还是四弟懂事。”

    王元宏摇了摇头,这二弟啥都好,就是有点迂腐了,明显这种礼貌在侯府没什么市场。

    走在前面的王元行冷酷的面容上也有了一丝笑容,但很快又压了下去。继续的跟着老大走着。

    王元丰见惯了他这样子,也没什么奇怪的,看着他那副道貌岸然的样子,虽然迂腐了一些,但对自己挺关心的,又看了两位兄长,感觉这样也不错。

    自己兄弟六人,还有两人都是十岁以下的小孩,不过兄弟几个感情很好,自己两世为人,感觉这一世有这么几个兄弟也不错。

    自己如果有啥事,跑的最前面的肯定是自己的兄弟。

    只要能平平安安的在这世界生活着,其实也不错,至于修仙之道,那得看缘分了,前世历代修成仙的也就那么几人,犹如万人过独木桥,几率不到千万分之一。

    自己虽然前世得传剑仙之法,直指天仙,但就是传自己剑仙功夫的老剑仙也只是小还丹境界。

    自己修了多年也只炼出一把本命飞剑,而且只能藏在剑匣。

    真是学道者多如牛毛,修道者犹如凤角。

    跟着三位兄长,拖着小翠向着家务厅走去,王元丰一路对着小翠甩了好几次,连内家功夫抖劲都用上了,哪怕用尽全身元气,就硬是没把她抖下去,无奈的看了一眼很兴奋的小翠,摇了摇头不再去管她。

    准备给父亲说一声别让她在自己面前晃荡了,王元丰默默的想着。

    …………

    李公子一脸阴沉的带人回到了家后,就一言不发的坐在客厅中,手下一干人大气都不敢出。等了许久,才挥了挥手说道。

    “都下去吧。”

    一群侍卫如盟大赦,争先恐后的出了门。

    等所有人都散了之后大厅中只剩下一脸阴沉的李公子,这时从外面走进来一个方士打扮的人,对着李公子说道。

    “小王爷今日可是心情不畅?”

    李公子本来要开口大骂,但看到来人是自己本家李喜,平复了一下怒火,说道。

    “本王今日没想到比武输给了一个小孩。”

    李喜一想,自家小王爷堪称武学奇才,可是化劲高手,盛京之中前少有敌手,除了武安侯一样的人仙高手之外,基本都能对付的了,就问道。

    “是哪家出了如此少年高手,竟然连武功如此之高?”

    李公子摸了摸脖子上的一道伤口,阴沉的说道。

    “是武安侯府四公子。”

    看着一脸阴沉的小王爷,他也知道武安侯府四公子,李喜问到。

    “可是那个行为古怪,喜欢胡言乱语的王元丰?”

    “就是他,没想到这小子被武安侯隐藏的这么深,所看到的都是假像。此子今年才十四岁,我在他手里,一招都走不过,在长上几年,那又是一个人仙高手,说不定会成我们的绊脚石。”

    李喜一听,也感觉就是武安侯刻意隐藏起来的,武安侯已经是人仙高手,他几个儿子也都天赋不错,盛京自家已经渗透的差不多了,就剩下武安侯一系人马在跟九山王唱反调。

    人仙武者在千军万马之中虽然作用不大,但如果要刺杀一个人,那基本很少有人能挡住。这样的人只有修道供奉才没有办法。但修道供奉也不是风刮来的,自家也就只有一个姓胡的老者。

    盛京有潜力的大部分都被破了心智,以后也就废了,这王元丰绝对不能让他成长下去,不然这就是天生的武安侯一系,对自家也是一种潜在的威胁,想到这里,就说法。

    “是不是找人将他………”

    说着还手放到脖子面目狰狞的上做了个切的手势。

    李公子看了看李喜,想了一下说到。

    “这样不行,武安侯府戒备森严,如果不成。反而会打草惊蛇,反而不美。”

    “不,小王爷,前街有个卦道人,法力高深,神通广大,能使鬼神,请他出手,保证让他毫无痕迹的死去。”

    顿了一下又说到。

    “据探子查看,王元丰所住之地,在侯府外院,地处偏远,离外面只有一墙之隔,就是随便派一群刀手从墙上跳过去都能到他住的那个地方。”

    李喜考虑了一下对李公子说到。李喜想了一下这卦道人的神通,以前自己就让卦道人去杀过一个准备去告状自家人,就是自己找到卦道人将这人杀死的。死后官府找不到任何线索,而且身体毫发无伤。想着这次神不知鬼不觉的让王元丰死亡,那这个就可以。

    自己都准备在过几天就向小王爷引荐此人呢。

    而且谁让王元丰住的太偏远,连自己都能从墙上跳出去跑到他的院子中。

    “侯府高门大户,鬼神难容,这种有修为的修道之人又如何进得来。”

第六章 李公子的反击() 
李公子闪过一丝疑惑,京师之地为国之重地,气运隆重,积一国之气运在此,有国运笼罩,虽然其他地方常听说有造孽为祸,但盛京之地却没有,就是大梁王朝崇尚道教,所有道宫都在城外建立,没有一个在城内的,妖邪之气根本不能靠近,怎么这卦道人可以用法术,心中疑惑就问了一句。

    李喜看到了有些疑惑的李公子,解释了一下。

    “虽然鬼神进不了高门大院,但这卦道人可不一样,用的是纸人纸马为载体,侯府在怎么高门大院,能挡得住鬼神,却挡不住有形体的物件。”

    看着李公子还有些犹豫,李喜又开口说到。

    “上次来盛京告状的那事,就是卦道人帮忙的。”

    李公子一听感觉可行,上次有人掌握了自己父亲九山王造反的证据,和兵马人数情况,来盛京告御状,派来好多杀手都失败了,最后李喜不知道从哪找来一个街边算卦的花了几百两银子,那人就莫名其妙的死了。

    当时都以为是意外,自己也就没注意,但如果真那样一定要将那个算卦的请来,如果迟点,说不定出什么变故。

    就点了点头,说道。

    “好,就按你说的办,告诉他,只要能成,本王绝对不会亏待他。”

    ……

    王元丰正跟兄弟们玩的开心,成叔来找自己,成叔叫王成,是跟父亲同辈的旁系子弟,由于办事牢靠,再加上武功仅次于父亲,所以现在任侯府管家,也是父亲的左臂右膀。说侯爷找他。

    王元丰也一阵疑惑,自己父亲武安侯,这两年来自己一个月才见他一次,怎么突然就要见自己了,就赶紧将小翠扔到母亲那里,跟着成叔去了书房。

    王元丰母亲贾氏,为武安侯三夫人,娘家就是富可敌国的贾万钱,对自己儿子极其疼爱,但王元丰一般不到母亲那里去,就是因为被母亲抓住就像自己弟弟王元青那样,抱住再也不放,就当自己儿子是玩具。

    自己弟弟王元青九岁,到现在还被母亲贾氏带在身边。

    大梁王朝律法,三品以上官员,都可以娶三妻四妾,一正妻,一平妻,四妾室,如果在娶,就没有名分,只能当小妾,朝廷不会承认。

    武安侯刚好三妻四妾,不光如此,每个妻妾都背景不凡,尤其是三个妻子。都是选择家庭背景很强的家族联姻。所以这些也就成了武安侯的政治资本。

    王成将王元丰带到书房后后就离开了。而书房中只剩下王锦和王元丰父子。

    武安侯府书房内,这时武安侯王锦的私人地方,平时没有武安侯同意没有人敢进来,属于侯府禁地,武安侯王锦年轻时为先帝重元十一年状元,后来官居太常寺太常,弃文从武,后来作战勇猛几年后封为将军,那时正值皇子夺嫡,王锦跟三皇子一派,为支持三皇子上位娶镇元将军刘显之女刘氏为妻,联合镇远将军,助三皇子上位,后被三皇子李地煌,也就是当今圣上,封为武安侯,官居一品,位高权重。

    不光如此,他还是一位武道高手,人中之仙,也是武道人仙。

    武道修炼,分为全身合一整劲筑基,再蓄养劲力锻炼筋骨皮膜,可称为劲力源自于全身筋骨,可称为锻体,也叫作明劲,之后悟通阴阳,通过震荡劲力锻炼内脏,可以称为炼脏,劲力可阴可阳,能打阴劲,所以也叫做暗劲,最后能控制劲力入微,炼入血液,通过血液锻炼骨髓,这层次叫做换血炼髓,劲力生机勃勃,可凝劲成丝,浑然一体,劲力已通达全身,故也可以称为化劲。如果后能悟通生死,生死只见自由控制,小死大活,结成人元大丹,可称人仙。

    虽形质坚固,八邪不能害,多安少病,但魂魄已固,不悟天道,不明体内生神,止于此,天年之后,寿命终结,最后只得轮回转世。

    大梁王朝武安侯王锦就是一位人仙强者,此时坐在书房中拿着一本《手札》

    正慢慢的翻着。

    书房中古色沉香,有百步长短,放着几排高大的书架,上面摆满了书,怕是有几万侧。

    楠木桌子,上面碧玉笔筒,紫金镇纸,沉香木笔架,紫黑色青阳石的砚台,里面发出让人闻有幽香提神醒脑墨钉,一切的都显得此地主人的尊贵。

    王元丰看着其实威严的父亲,说了一句。

    “父亲,您找我?”

    “嗯。”

    武安侯只是轻轻的回答了一句,就继续翻看着那本《手札》。

    王元丰站在桌子旁边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的样子。好像周围就自己一个人存在,神游外物的站在那里。

    一刻钟后,两人还是这个样子。

    两刻钟后,还是一个拿着书看着,一个安静的站在旁边。

    武安侯放下《手札》,看着自己这个四儿子,想起自己六子五女,位高权重,也算是有福之人。

    大子二子为正妻所出,大儿子心性不错,现已是三品将军,二儿子王元凌为平妻张氏所出,虽然武学一般,但能观大局,也是人中之龙。三子王元行,四子王元丰,六子王元青都为平妻贾氏所生,三子虽然有点阴沉,不苟言笑,但文武双全,做事干净利落。

    六子才九岁,还算聪明伶俐,但被自己平妻贾氏带在身边,年龄还太小,现在也看不出来怎么样。

    五子为妾室王氏所出,五子王元庆喜好武道,天赋也很好,只要以后多加培养就能成大器。

    但这四子少时经常说一些出格的话,行为最为古怪,竟是惹事。一次小翠没看住他,让他将九公主扔水里后,惹怒圣上,自己自罚俸禄三年,才争取到一个让他囚禁侯府改过自新的机会。即使自己不在乎那三年俸禄,但为了他可是连面子都不要了。

    只有这两年才稍微有些好转,心性有一点成熟,做事还是有些鲁莽。不但不学无术,而且游手好闲,如果不是小翠来给自己说,自己还不知道他纠集兄弟几个在他院子里挖了一个能通到外面的洞。

    在武安侯看来这就是不走正道,竟走些歪门邪道的表现。

    王锦看到上官穿云这个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真想给这小子两脚。看着旁边神游天外的四儿子说到。

    “我听手下来报,你说小翠是我派来的间谍?”

    王元丰差异的看了一眼父亲,这事他能听到是正常的,但叫自己来问这事就有点奇怪了,自己虽然小翠有点奇怪,但也没怎么她,因为每次自己做个啥都是打小报告的,对于小翠,不喜欢也不讨厌,只是她有点喜欢粘自己罢了,就如实说道。

    “是,父亲。孩儿是这么说过。”

    武安侯点了点头,间谍这个词本来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自己本能猜测,在结合实际分析就是细作的意思,他以前从嘴里冒出来的那些词自己都做了详细记录,仔细分析过。现在桌子上放的这本《手札》,就是对他做的所有不合常理,说的所有不合理的话的记录。

    因为不正常,又加上关心,所以才记录下来,刚开始自己也有些不理解。

    但后来慢慢的明白了,知道这种现象,叫宿世慧根,从典籍上了解到,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修道之人身上,自己几经确认,才发现他确实有修道之法,但不管怎么说都是自己儿子。

    古代传说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也有,但自己对他那样子,可没抱什么大的希望。只希望他能有点出息就行。

    但武安侯觉得,他对谁有偏见都可以,唯独不能对小翠有偏见,就说道

    “你可知小翠那丫头的来历?”

    王元丰一听,自己确实不知道,有种种猜测但都不确定,就说道。

    “孩儿不知。”

    王锦索了一会,慢慢的说道。

    “为父年轻时带兵路过一地,刚好救了一只受伤的狐狸,没想到那狐狸已经有了灵性,而且修为不低,并能化成人形,由于将她藏在大军之中,也就躲过了她仇家的追杀。而那时她因为有了生孕,接近临盆,才法力大减,打不过仇家,最后在军营中生下一个女婴。

    说要报答我,我当时意气风发,根本什么都不需要,想要什么都会凭借自己努力得到,也就拒绝了她。

    看着小小的一点大的女婴,想起了你母亲也快要生你了,心生欢喜,就把为你准备的玉佩放到了女婴身上。

    最后这狐狸化成的妇人也给我留下一只玉佩。说以后用线香通过此物可以联系到她,

    然后就抱着孩子消失了。

    回家去之后,你已经出生,一问才知道你也是在那一天出生的,准备将玉佩放到你身上,但一想那妇人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