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啃老时代 >

第14章

重生之啃老时代-第14章

小说: 重生之啃老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我担心的问题,我比较看好造纸厂,造纸厂生产的产品一直都销售的比较好,但是还要再好好考虑考虑”王文虎道。

    “海鹏你看怎么样?”陈淑瑛问道。

    “姐,姐夫,这毕竟不是一件小事,让我回去也好好想想,明天再给你们答复”陈海鹏说道。

    “那你先回去吧,今天你跟着我也跑了一整天”王文虎说道。

    陈海鹏出门就将摩托车骑到了杏花镇中心小学门口,打算将情况说给王强,听听王强的想法。

    王强放学一出校门,就看见了校门口站在摩托车旁边的舅舅。

    “舅舅,你怎么来了?”王强开心的道。

    “今天你爸找我有点事,我拿不定主意,过来找你给点意见”陈海鹏说道。

    “什么事?”

    “镇政府有三家集体企业,造纸厂,泡沫厂和农械厂,政府打算甩包袱,要处理这三家企业,你爸问我有没有搞头”

    这件事王强上一世听说过,只不过那时候家里没钱,所以王文虎没有关注这些,但是造纸厂最后因为污染问题关门了,泡沫厂和农械厂都被现任厂长自己租了下来,农械厂维持了一段时间也倒闭了,泡沫厂倒还一直维持生产着。

    “这三家企业都是打算租出去吗?”王强问道。

    “可以租,也可以买,但是买下来要负责债务”陈海鹏道。

    “农械厂就在农贸市场旁边,位置比较好,可以买下来,就算经营不好,盖成商铺也可以租赁,收点租金。造纸厂和泡沫厂位置都比较偏,造纸厂不用考虑,泡沫厂的市场应该还可以”王强说道。

    “造纸厂为啥不考虑,你爸比较倾向造纸厂,说是厂里的纸质量很好”陈海鹏说道。

    “造纸厂每天都要排出大量的废水,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不处理废水肯定做不长”王强说道。

    “废水处理后行不行?”陈海鹏问道。

    “一套废水处理设备要几千万,而且处理废水会增加生产成本,厂子大的话还好,厂子小的话根本养不活”王强说道。

    “你比较倾向哪家企业?”陈海鹏问道。

    “我也不太了解这两个行业,但是做产品要有一定的销售半径,这两家企业都不大,产品就要尽量在周边消化掉,越销售的远,竞争力越弱,要看看一直以来都生产哪些产品,还要看看产品的销售情况再做决定”王强解释道。

    “如果一直以来的产品都不愁销路,就不用担心销售问题,厂子接过来之后只要关心价格和回款就行了”

    “那如果销售情况不好呢?”陈海鹏问道。

    “销售情况不好,就要看看原因,产品没问题,就是市场需求不旺,需要更换产品。市场需求没问题,质量有问题就抓质量”王强说道。

    “这下我明白了,我会给你爸说的,让他再去泡沫厂和农械厂打听打听”陈海鹏说道。

    舅舅离开后,王强也回到了家里,家里的生意父亲王文虎的学徒已经开始上手,父亲王文虎正坐在门外的排椅上发呆,应该还在考虑那三家厂子的事情。

    王强没有打扰父亲,反正明天舅舅过来会将自己的想法转述给父亲,自己只要在父亲以后遇到问题的时候再想办法就行了。

第三十一章 合营() 
随后的几天父亲和舅舅两个人找人打听了泡沫厂和农械厂两家企业的具体情况,一周后王强放学又看到舅舅在校门口等着自己。

    “舅舅,打听的差不多了?”王强问道。

    “是的,我和你爸花了两三天时间,请了两家厂子的几个员工吃了几顿饭,终于了解到一些情况”陈海鹏笑着说道。

    “说说看”王强道。

    “泡沫厂主要生产简单的泡沫板材,销路都还可以,但是产品附加值不高,盈利不是很好。农械厂主要生产压面机和播种机,压面机是从计划经济开始时就生产的东西,主要销售到三秦的农村,质量还不错,主要是因为太过笨重,近几年的销量有所下滑,播种机是用在拖拉机上,随着国家提倡农业现代化,这几年销量还可以。”陈海鹏道。

    听了舅舅陈海鹏的话,王强想了想抬头道:“你们是怎么看的?”

    “我和你爸商量了之后,觉得可以接手农械厂,压面机现在销量不行,我们就可以重点销售播种机,而且农械厂的地理位置不错,临街的地方可以改建很多商铺”说完有些不好意思得看着王强。

    王强知道这是因为建商铺这个想法是自己当时先提出来的,只是王强没有表示什么不满,亲人之间不必要计较这些。

    “可以试试看,现在接手农械厂的人多不多?”王强问道。

    “人倒是不多,现在只有原农械厂厂王邦国长打算租赁,每年租金五十万”陈海鹏说道。

    “每年五十万!王邦国肯定这几年在农械厂没少捞”王强说道。

    “那当然,这次处理的三家厂子,都是亏了企业富了领导”陈海鹏一脸愤慨道。

    “王邦国能出这么多钱,农械厂肯定可以赚的更多”王强分析道。

    “那是肯定的,毕竟谁也没有他了解农械厂的具体情况”陈海鹏也点头道。

    “要想建临街商铺肯定要买下整个农械厂才能操作,政府报价多少?”王强问道。

    “政府报价八百万”陈海鹏说道。

    “这么多!现在厂子入不敷出,政府这帮人还要这么多?”王强说道。

    “听说王邦国买的价格在五百万,其实我们只要比他多就行了,但是他毕竟在农械厂当了那么多年厂长,和政府的关系比较好,所以政府要求我们报价高很多”陈海鹏苦笑道。

    “华国就是个人情社会,这种事肯定在所难免”见舅舅还在耿耿于怀,王强安慰道。

    “既然舅舅您和我爸都倾向农械厂,那么就多做些准备,可以开始试着和镇政府的人接触一下了”

    “我这不是过来问你的意见吗?”陈海鹏道。

    “这种事情我也不懂,但是买下来肯定有利可图,只是你们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注意”王强说道。

    “什么东西?”陈海鹏问道。

    “一个是整个厂子的债务问题,别人欠农械厂的就不说了,大部分肯定收不回来,主要看看农械厂欠别人的,像银行和原料厂家啊”王强说道。

    “我知道了,接手前我会好好看看的”陈海鹏道,“还有什么?”

    “还有一个,就是厂长王邦国”

    “关他什么事?”陈海鹏疑惑道。

    “王邦国做为农械厂的原厂长,肯定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他不想让你们接手农械厂,你们就算从政府手里买到所有权也不一定能真正掌控整个厂子”王强说道。

    “那怎么办”陈海鹏说道。

    “你们可以和他商量商量,最好双方能够达成共识,实现双赢”王强说道。

    “具体应该怎么做?”陈海鹏虚心道。

    “没有会和钱过不去,你们相互竞争,只会两败俱伤,可以试着两家合营,按资金算股份,管理可以让他继续进行,但是财务方面必须有我们的人”王强说道。

    “我明天再和你爸商量一下,你脑子灵,具体可能遇到的问题,你有空帮我们好好想想”陈海鹏说道。

    “放心吧,想到什么,我会随时和您联系的”王强答应道。

    “那好,我这儿没别的事了,我先回去了,明天再去找你爸,你也早点回去吧”陈海鹏拍了拍王强的肩膀道。

    “知道了,舅舅,您也路上小心哦”王强见舅舅戴上头盔,骑在摩托上准备发车,也叮嘱道。

    目送着舅舅远去,直到看不见了,王强这才转身回家。

    这件事情随着王强的关注而持续推进着,第二天,陈海鹏就来找姐夫王文虎,说了自己一晚上想到的东西,然后两个一同去找王邦国,最终父亲王文虎和王邦国双方各出资三百万、两百万,买下了农械厂的所有权,王文虎占百分之六十的股份,王邦国占百分之四十,王邦国继续管理整个农械厂,王文虎这边负责厂子的财务。

    农械厂的东面靠近一条南北街道,南面和北面也都靠着一条街道,只有西面因为紧挨着农贸市场所以没有做临街商铺的条件。

    农械厂到手后,王文虎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王邦国,王邦国也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两个人一拍即合,除了东面的建筑因为样式老旧需要重建外,南面和北面的商铺只需要重新装修就行了。

    随后的几个月,农械厂的销售人员开始四面出击,除了消化库存的压面机外,主要销售现在重点生产的拖拉机用播种机,而农械厂周围的商铺也开始重建或者装修,等到97年年底的时候,农械厂所有的商铺都已经装修成了陈海鹏买农贸市场那十间商铺的风格,农械厂的商铺租金也翻了一番。

    虽然王文虎投资了三百万(大部分是借大舅子的),但是他还是将自己事业的重心放在修理铺这边。现在他开始慢慢将所有修理铺的生意移交给自己的徒弟们管理,每个月他只负责定期查账和收钱,出师后的学徒也都开始拿到了生活费,只有当他们真正独当一面的时候,如果还想继续跟着王文虎干,王文虎才会给他们工资,如果想自己出去单干的,王文虎也会放他们离开。

第三十二章 转变() 
随着农械厂的生产步入正轨,王强家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

    王文虎的修理铺因为有徒弟们帮忙,所以夫妻俩都不怎么忙,母亲陈淑瑛就去农械厂那边负责财务,厂子被王文虎接收后,很多原来的关系户都离开了,空出很多房间,王文虎就占了三间房子,自己夫妻一间,王强一间,王强的姐姐王静和妹妹王清合住一间。可以说是把家搬到了农械厂,但王文虎每天还是去修理铺的时候多。

    随着日子越过越好,每年过年前母亲陈淑瑛总是要去县城给孩子们买点衣服,今年虽然花出去三百万,但是王文虎夫妇还是觉得过年前给孩子们准备新的衣服是一项必须做的事情。

    因为已经放了寒假,王强三兄妹被母亲带着一起去了县城,父亲王文虎在家没去。

    杏花镇属于扶柳县,扶柳县管辖有九镇两乡,扶柳县城所在的城关镇离杏花镇有十五公里左右,坐大巴车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上一世自己三兄妹以后高中都会在县城求学,所以王强对县城还是比较熟悉。

    县城中有一条河流穿流而过,河流名叫七星河,传说是当年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被追兵追至这里,慌乱中手里的七星宝刀掉入河中,因此得名。

    县城应该是以前为了躲避战乱,所以地理位置不是很好,整个县城被围在一处山凹中,县城里的主街道基本上位于一处斜坡上,因为位置所限,所以县城的发展不是很好,直到上一世王强上初中的时候,县里来了个有魄力的领导,才将县城移到了平原上。

    现在整个县城已经基本成型,以后几十年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母亲带着王强他们在县城的主街转了转,快过年了,到处是卖年货的小摊,对联,年画,鞭炮烟花,还有很多糖果炒货摊。陈淑瑛给三兄妹一人买了一个糖葫芦,然后带着他们去童装店转,最后给三兄妹一人买了一身衣服,后来又每人买了双皮鞋,然后自己去一家手工裁缝铺,给自己量了量尺寸,打算做一身西装(那时候流行这个),说是隔几天父亲过来也量身做一套。

    母子四人又在县城吃了点饭,就又一块回去了。

    回来的时候父亲去修理铺还没有回来,母亲安顿了兄妹三个,就去农械厂的财务室上班了。

    下午五点半的时候,母亲回来给家人做饭,父亲也早早回来了。

    “文虎,今天中午我们母子四个没回来你去哪吃的饭?”陈淑瑛边洗菜边问道。

    “我还能去哪,只能去饭店要了碗面解决了一下”王文虎没好气道。

    “你就不知道自己做点吃,面和菜都是现成的”陈淑瑛说道。

    “那不是没有老婆你做的好吃嘛”王文虎笑着说道。

    “你给孩子们买了什么东西?”

    “一人一身衣服,还买了小皮鞋”陈淑瑛笑着说道。

    说着起身擦干双手,拿出今天给孩子买的衣物展示给丈夫看。

    “现在小孩的衣服做的真好看,我们那时候都是把大人的衣服改小了穿,这几个家伙,我小时候吃都吃不饱,相比起来,现在他们真幸福”王文虎感慨道。

    “你去我家提亲的时候,都穿的破破烂烂的,小时候什么样,一看就能想的到”陈淑瑛说道。

    “那你不是最后还是选择了我,说明你当时就有眼光,看中我的发展前途”王文虎自豪道。

    陈淑瑛笑了笑没有说话。

    “你在农械厂也有段时间了,感觉怎么样?”王文虎问道。

    “什么怎么样?”陈淑瑛问道。

    “现在这家厂子,咱们家占大股,你就以自己的角度说说对这家厂子的感觉”王文虎鼓励道。

    “我感觉厂子里的员工都不忙,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喝茶聊天,可能是以前是集体企业的原因,生产效率不是很高,但是也可以满足销售需求,也可能是因为销售情况一般吧”陈淑瑛想了想说道。

    “你觉得这家企业有没有要改进的地方?”王文虎问道。

    “有是有,但是咱们毕竟把管理权给了王邦国,而且咱们也不懂这些,再说刚接手就想要改进生产,不好吧”陈淑瑛担心道。

    “这家企业投资这么多,一年出去成本盈利只有一百万左右,企业开了这么长时间,员工的技术都很高,工人闲着就是极大的浪费,既然可以改进生产,又可以赚得更多,为什么不能试试?”王文虎说道。

    “这件事怎么给王邦国说,还是要好好想想,最好和海鹏商量一下”陈淑瑛说道。

    “这个我知道,我也是这段时间经常看到工人没事在里面抽烟聊天,所以问问,既然入股了,当然希望这家厂子能够越做越好,盈利越来越多,我可不希望几年后厂子倒了”王文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