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电子风云 >

第326章

重生之电子风云-第326章

小说: 重生之电子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一亭笑而不语,带摄制组返回自己办公室。

第562章 无病无灾良心满足() 
“接下来你一般干什么?开完会。晨会时间挺长,一个多小时,平时也这么长?”小崔问道。他坐回胡一亭办公室里打开的折叠椅,带着老记者的本能,提问灵活而麻利。

    “干活呀,每天开完会就接着干。今天会议长了些,平时半个小时。”胡一亭像上紧发条的钟一样在办公桌前坐下,打开电脑继续看设计图。

    “我们在这儿不会影响你吗?”小崔的语气不知是担心还是讽刺,却永远是那么一副礼貌的微笑表情。

    胡一亭抬头对他笑道:“对不起,我对采访不太熟练,接下来是不是要问我些问题?”说完胡一亭拿起桌上电话命令秘书“给客人倒茶。”

    小崔拦道:“可乐就行,刚才会议上体验过重光的脉搏,现在我们再尝试一下胡总的趣味。”

    “崔老师真幽默。”胡一亭笑着从桌下取了可乐出来,分给摄制组四人。

    “感觉胡总你是个挺随意的人,在办公室里喝可乐,我看别的老板很少喝这个。”

    “一般喝茶是吧?那也得喜欢啊,我也喝茶,不过喝可乐比喝茶过瘾。”

    小崔看了眼摄像张章常,见他一直在录,便继续道:“我刚才在会议上记录了一些,重光96年利润,会上已经公布的就高达178亿多,我祝贺你。”

    “谢谢,我非常高兴,今晚我请大家吃饭,庆祝一下。”

    小崔看胡一亭神态平和,一点也没有狂喜的样子,看来要么是早就知道了,要么就是真的宠辱不惊。

    “我刚才下楼时在想,生活真的很不公平,像你这样聪明绝顶的人,却又这么有钱,简直富可敌国,究竟为什么?”

    “哈哈。”胡一亭笑了出来:“你说的是那些大洋上的小岛国吧?呵呵呵,真的,这钱不多,你知道如今一个先进晶圆厂要投资七八十亿人民币,而且还有可能亏损,我们重光这点利润哪有翘尾巴的资本,投资两个晶圆厂失败就得打水漂。”

    小崔认真地点头:“照你这么说,芯片制造行业是个高投资高回报的行业,那你们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建晶圆厂?走芯片设计路线不好吗?”

    胡一亭耐心给小崔解释了一番,最后道:“如果中国没有自己的一整套完备的芯片制造产业链,就会被人牵着鼻子走,在国际上没有定价权和发言权,还要时刻被人威胁制裁,你想想,一旦美国制裁中国,不出售一些关键芯片给我们,那会怎么样?打个比方,手机基站里的高速数模转换芯片,美国要是不卖,我们是不是要大规模限号?大幅提高目前手机话费?”

    小崔听了胡一亭这番解释,认可地点头道:“你说的特别好,把我说服了。”

    胡一亭笑道:“道理简单,你又是这么聪明的人,一听就明白。”

    “不过我还是让你总结一下,你成功的关键在哪里?”

    胡一亭皱了一阵眉头,终于不耐烦道:“我也想不出哪里最关键,要胡乱说一个出来骗人,我也做不到。”

    小崔对胡一亭的话意外的满意,若有所思地道:“你是个很真实的人,你这样的人能取得成功,我很意外,但也觉得合情合理,这世界本就该让你这样的人一帆风顺,不过我见过的现实大多与之相反。”

    “谢谢,不过我是真的想不出。”胡一亭苦笑,心想我就是说出来你能信吗?

    “想不出也没关系,我们节目拍出来,让观众自己想。”小崔笑道。

    “谢谢。”

    “我们还打算采访一些你的同学和老师,还有你父母,这样多角度的来反映你的成长经历。”

    “那辛苦你们了。”胡一亭无奈道,他内心有种抗拒,隐隐觉得自己像是地窖里被人用放大镜观察的葡萄酒,那些琐碎的沉淀会被翻上来代表自己的本质。

    “我换个说法,如果要你给年轻人,尤其是读书的学生提个建议,你怎么看?”

    “崔老师你这问题和那个成功的关键差不多啊,不过倒是让我觉得好答了,只是说出来未免让人反感,毕竟我年纪小,这种话本不该我说。”

    “没关系,你只当随口说。”

    “那好吧,我觉得还是先学做好人吧,毕竟成功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在里面,可不管成不成功,一辈子总是要过的,所以要学会做个好人,所谓好人,我觉得就是不伤害别人,不给社会添麻烦。”

    “你这愿望很单纯,也很好,这就是你的生活原则吗?那你觉得这样会幸福吗?”

    “差不多吧,我觉得幸福其实很简单,第一没病没灾,第二不受良心的谴责,这样的人难道不幸福吗?”

    “我觉得你说的挺有哲理的,不过人要是有理想得不到实现,就算没病没灾也没干坏事,也不会幸福吧?你怎么看?”

    “有理想没实现的话为什么不去努力呢?那样即使一辈子没达到目的,但追求的过程也挺充实的吧?”

    “那要是我的理想不可能实现呢?”

    “哈哈哈,崔老师你理想还挺野。”

    小崔笑道:“假如我理想是赚一个亿,你说这怎么实现?”

    胡一亭笑道:“也不是不可能,不过我知道你的意思,这就难办了,人毕竟要现实一些,有句话不是叫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吗?要是做不到这种豁达,又有个很高的期望,那估计是很煎熬,很难幸福,这种情况我真的没法提建议。”

    小崔笑道:“你意思是说,我这就是自找的不痛快对吧?”

    “哈哈,崔老师你总结的特别好,你要是这么钻牛角尖,早晚有一天得抑郁。”

    “行,那我接受你的建议。”小崔标志性地歪嘴笑道。

    接着胡一亭又回答了一串节目组事先准备好的问题,然后小崔终于带着摄制组出了他办公室,开始在公司里即兴拍摄。

    一边走,小崔一边对制片人唐彛溃骸拔揖醯煤煌ふ馊诵奶乇鸷茫蟾耪饩褪浅晒Φ拿鼐鳎俊

    唐彛溃骸耙残硎歉龉丶蛩兀袼饷瓷倌昀铣傻娜凡欢嗉!

    胡一亭送走摄制组四人总算松了口气,开始认真工作直到中午,和摄制组一起吃午餐。

第563章 家访() 
重光的工作午餐照旧是附近假日酒店送来的,虽然价格比路边盒饭贵了许多,但四星级酒店的餐饮卫生与口味能满足全公司的需求。作为长期客户,酒店方面也给了重光优惠的折扣。

    小崔和摄制组成员围着胡一亭,在三楼一角的休息区吃着热腾腾的午餐。

    “你们重光一直是从四星级酒店订餐?贵不贵?”

    胡一亭笑了笑:“还好。”

    “是不是因为我们来了,才特意订的这么丰盛?”小崔追问。

    胡一亭和旁边姬盈盈等三楼工作的员工都笑了起来,姬盈盈认真对小崔解释道:“每天都这样,每顿伙食标准是20块,全公司都一样。”

    小崔:“这么贵,吃的确实不错。”

    胡一亭:“不算贵了,酒店方面还打折了呢。”

    姬盈盈:“等我们南边新楼盖好,里面规划有食堂,到时候成本未必能降低,但种类一定比现在多。”

    小崔笑着道:“听你这么一说,我都想来这儿上班了。”

    胡一亭笑道:“那我们热烈欢迎啊。”

    小崔笑而不语,环顾三楼休息区,所有员工都放松的品味着午餐,靠墙的橱柜上放着两台商用咖啡机,就餐的员工三三两两的上前冲泡咖啡。

    “你们公司环境真的不错,还有免费咖啡,就是吃饭地儿小了点,我看不少人都在自己位置上吃。”

    胡一亭点头:“暂时的,新楼盖好就好了。你们要不来,我平时也在自己办公室里吃。”

    小崔点了点头,和制片人唐彛锪思妇洌值溃骸昂埽砩衔颐谴蛩愀牡侥阕〉牡胤娇纯矗恢婪讲环奖恪!

    胡一亭抬头看了下周围:“嗯方便童牧出去开演唱会了,就我一人在家。”

    小崔眼中闪过一抹八卦之光:“你和童牧一起住?”

    胡一亭闭口不答,只从鼻腔支吾了一声,慌忙换了个话题:“姬盈盈你下午带崔老师他们在公司里走走,配合他们对公司员工做一些采访,我下午有个代码要赶。”

    见胡一亭不好意思地岔开话题,小崔心里得意,觉得事前调查果然准确,只是播出时得含蓄些,带过即可,不能深究,否则台领导那边怕是不给过审。

    下午,姬盈盈带着摄制组继续采访,胡一亭认真忙手头的设计,下班时间刚到,小崔就带着摄制组堵了上来,要跟着胡一亭回家。

    胡一亭开公司那辆大奔,载上小崔和摄像张章常,唐彛土硪晃簧阆穹呀芸阒谱榈某底乖诤竺妫迦死吹酵猎诒毯拥墓ⅰ

    “原来你住这儿,风景不错,对面就是朝阳公园。”

    胡一亭拉上手刹连忙道:“可别拍门牌号码呀。”

    小崔:“不会不会,这你放心。”

    等后车挺稳,人齐了上楼,进屋后胡一亭给大家介绍了房型和房间。

    “地方小,大家随便坐别客气。”

    制片人唐彛溃骸巴猛谩!

    小崔调侃道:“地方是小了点,和胡总你日进斗金的身份有点不相称,我来之前怎么都以为你住的是大别墅,楼上楼下十几间,英式管家带着一帮子佣人站在门口,见我们来了先给鞠个躬,说句‘外耳康姆,铺里史康命,’然后引我们进个金碧辉煌的大厅,不说像故宫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的气象,起码也得像凡尔赛宫镜厅。可你这儿比我家还小些,跟唐彛也畈欢啻螅馐翟谌梦颐蔷醯锰跃耍闼滴颐窃趺淳驼饷瓷莩弈兀〉谋戎泄赘换购谩!

    大家听了小崔的调侃都笑,胡一亭也笑了起来:“也许以后吧,反正现在我住得挺舒服的,这么大够了,打扫卫生累老半天,现在请了钟点工才好些。”

    小崔笑道:“我看那间房里放的都是乐器。”

    “童牧的。”胡一亭取了茶叶给摄制组众人泡上,“我和她一起住。”

    “同居?”小崔很不婉转的直接道。

    “嗯,同居。”胡一亭很真诚地回答。

    “你们都挺开放的。”小崔笑道。

    胡一亭见摄制组都善意微笑看着自己,只好解释了一番。

    小崔:“你父母都挺开明的。”

    胡一亭笑了笑:“还行吧,法定结婚年龄要22,他们也怕我等不了。”

    小崔笑道:“童牧去西安开演唱会了是吧,真不凑巧,不然我还想采访一下她的。”

    胡一亭连忙道:“别别别,我脸皮厚,她不行,还在上大学呢。”

    小崔:“你不也在读高中吗?”

    胡一亭连忙摆手:“不行不行,另外,你们节目可别播出这些啊,不健康,回头误导青少年,这锅我不背。”

    接下来,应小崔的要求,胡一亭开始下厨,摄制组拍摄了胡一亭做晚饭的场景。

    胡一亭下了一锅番茄鸡蛋面,新鲜番茄是钟点工阿姨一早买来放在冰箱里的,他有时回来晚了就不做晚饭,今天难得露一手,成了他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证据。

    录完之后,大家分着吃完面条,小崔道:“胡一亭你生活挺朴素的,我本来以为你应该跟如今那些新贵族似的,果然还是要眼见为实。”

    胡一亭笑道:“什么新贵族?你是说大款吧?其实我也就是做给你们看看,平时我懒得弄,累了直接就睡了。”

    小崔:“和平常人一样。”

    胡一亭:“和平常人一样。”

    小崔:“是不是因为你刚富起来的。”

    胡一亭老实道:“大概吧,过些年你采访我,也许我就是很奢侈了,那也说不定。”

    大家都笑了起来。

    每人吃了一小碗面条,胡一亭问:“吃不饱吧?我请大家下馆子去。”

    小崔连忙拒绝:“不用不用,我们也不是为了吃饭来的。”

    于是大家回客厅落座,摄像师看似漫不经心的继续摄制,小崔也开始对胡一亭提问,一开始问题都是些关于怎么明u盘的,怎么解决庞加莱猜想的,怎么想起来开公司的,采访到后面,问题开始发散起来。

    “你对中小学教育有什么看法?结合你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

    “没什么看法,我不是干这一行的。但我觉得教材应该越厚越好,能够让不听课的孩子自学也能掌握,毕竟不是每个老师讲课都生动,很多老师讲课又罗嗦又乏味,根本没法让人专注的听45分钟,更别提有些老师讲课还抓不住重点,分不清主干和枝干,分配不好时间,这对那些没钱补课的孩子很不公平。”

    小崔:“你说的有道理。”

    “还有就是考试,课本上的例题不考,专门转着弯子考一些偏门的,既然你要考这些拐弯抹角的题目,为什么课本上没有?为什么不把课本加厚,把类似例题加进去?结果偏不!就是要考这些只有靠补课才能学会的东西。”

    “有的学生不补课也考的很好,你不就是个例子吗?”

    “教育不是面向大众的吗?难道是专门为我这样的特例服务的?

    要知道大多数学生读的都是非重点中学,遇不到特别高级的教师,做卷子啃习题册都抓不到重要考点,说难听些,平时学校发的刷题卷子都不如重点中学出的好。”

    “你觉得不公平?”

    “当然不公平了。”

    “那你觉得怎么解决?”

    “把课本加厚!加厚三到五倍,确保所有考题都在课本里。”

    “这么厚的课本,学校课时怎么讲得完?”

    “按我想法,把题型收录在课后扩展里,并不增加知识点。这样一来,学生有上进心就去把这些题型十遍八遍的反复做,没这个心就算了,但起码保证学生获得了公平,所谓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我明白你意思了,你说的也有道理,愿意学的只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吃透课本就能考出高分,这对那些在一般学校就读,却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