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只让你取暖(重生) >

第23章

只让你取暖(重生)-第23章

小说: 只让你取暖(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好了,周末再学的话我就成书呆子了。周末就由我来负责,上漆啊,交货啊,这些事情就留给我,妈妈你负责把活派出去,再把货收回来就行,等你熟悉了再由你去做。爸爸,你哪天有空咱们一起去看看,能不能干你说了算。”

    严振华点头表示赞成,看向自己老婆的目光充满鼓励,事情初步就这么定下了。

    有了大人的考察方便很多,经过再三比较,选择了一家资格较老的厂,虽然他们的研发队伍并不那么年轻,设计出来的产品形式上没有那么俏丽,不会特别引人注目,但是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有相对固定的客户群,占有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对于刚刚进入这个领域的自己来说,这是很重要的,起码可以保证不会做白工,还有一点就是,这家厂的原材料柔软适中,编织起来不费劲,不会经常断裂,意味着不会影响进度不会浪费过多材料也不会影响成品的美观,更可以避免劳作者随意受伤。

    夫妻俩对于自己的女儿能有如此认知大感惊异,这似乎和现阶段的学习内容无关啊。

    “拜托,我这些日子去了多少地方啊,跑的我的腿都细了,还能学不到点东西,那我不是白受累了。”严希撒娇的说,还指着自己的脸嚷嚷都晒黑了。

    接下来什么签合同,交订金就没严希什么事了,她只叮嘱妈妈第一批活要选些相对简单易编的小物件,毕竟现在农忙还没完全过去,大活没多少人会有耐心和精力去做。

    不得不说严希有先见之明,鸣炮开张之后,本来抱着来看看热闹的乡亲,瞧见活计外形简单容易上手,一般人全心投入的话,二十多分钟左右就能完成一个,都跃跃欲试,半天时间,活就派出了大半。高敏君不停吩咐离去的众人,“大伙别赶工啊,慢慢干,这是第一回,咱们得把活干漂亮了,不然拿回来我可让你们翻工的啊。”

    “老妈不错,这话就得说在前头,免得到时有人不服。”严希放下手里的笔,呵呵的看着人群,轻声在高敏君耳边说。

    “哎,这么大群人,到时你不在的话,真不知道我能不能应付的来。”高敏君手上的动作不停,满脸唏嘘的叹着。

    “这是咱们刚开张,人一哄而上,平时哪能总这么多人啊,你倒是想得美,那样钱不就像是哗哗的水流往咱家掉?”严希故意挤眉弄眼的朝上一脸憧憬。

    “你这孩子,我这还担忧着呢,你倒开起玩笑来。”高敏君想想也是,不由地一乐,再看见另外两个女儿站门口数着人玩呢,招呼道,“诶,小九、小十,别在那儿数人头了,进来帮忙数东西啊。”

    这种活并没有严格的期限,可以全部做完了一起交,也可以做一部分交一部份,为避免记录混乱,严希严格奉行必须上一次的货全部交完才可以领取新活,所以,近几日内应该是会清静的。

    高敏君看着装修好的新房子、摆好的新家俱,水管、电路都已经试过,再想想早就激动念叨有新房子住的孩子,索性去请人来看了风水,选好黄道吉日,就等着举行乔迁仪式了。

第四十二章 乔迁之喜〔1〕() 
高敏君早就准备了好几盏煤油灯;吉日前三天就点亮了;每个房间都摆上一盏;还得时不时的查看;拨一下灯芯,一直点到搬家完成。

    吉日当天一大早;大家就意思意思的开始收拾东西,其实需要搬的东西并没有多少,家俱都用新的;只是搬些衣服用品之类的,加上离的也近;随时再搬也可以;要收拾的只是仪式里需要用的罢了,那些东西也不关小孩子的事;姐妹三人清闲的把自己的东西放袋子里,看着高敏君一边点着东西,一边念念有词,“这米桶、水桶是先要进屋的,得放在前头,碗筷什么的也要放前头,不知道妈妈他们的礼什么时候送来,到时可别忘记了。”“这鞭炮是搬之前要在新房里点的,得单独给老严,这些是搬进去后再放的。这些香烛纸钱是下午拜宅神才用到,这些是晚上祭供祖先的,就更不用急了。哎呀,还有红包,差点忘了装,我这脑子。”“老严,老严,干嘛呢,来把你一会要用的东西拿走。。。。。。”

    严希直咋舌,搬个家,还有那么多琐碎的讲究,可真是麻烦,放挂鞭炮,把东西一搬,再请亲戚朋友吃顿饭不就行了嘛。偏偏自己还帮不上忙,看着妈妈在穷折腾,爸爸也一早就去市场买肉买菜,准备招待客人的饭食。

    “敏君,收拾的怎么样了?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大伯母拢着头发走进来,三嫂跟在后边,看着乱烘烘的屋子,收拾出来的衣服装好就随意的摆着,她走到妈妈身边接过手里的东西,快言快语的说:“小婶子,你找个大簸箕来,我把这些东西按用的先后顺序给你排着,你就不会乱了,你再去收拾别的。”

    “那行,喏,用这个装吧,我先去把对联贴上,这些就交给你了。”三嫂一向对乡下这一套一套的东西熟记于心,让她操持是最放心不过了,妈妈乐意之极,抽出红对联转身之前问大伯母,“嫂子,你看见咱家老太太了吗?也没在屋里,一会吉时到了可别不出现。”

    “看见了,好像说是去找插门上的什么草去了,一会就该回来了吧,”大伯母随意翻着东西,心不在焉的说,忽然又语气一变,八卦起来,“敏君,我听说老太太不愿意去你那新房住,你知道什么原因吗?我听到她嘀咕什么搬进去这些东西就不好搬出来了,不会是她又寻思把什么东西往她闺女那里送了吧?真是,整天抱怨不够吃不够用,给她的钱都贴补闺女去了……”

    “妈,你说这些干嘛,小婶这会忙着呢,你就别扯着她说些没用的了。”三嫂在一旁不耐烦的打断大伯母。

    “我赶紧去新房把这贴了,这里就麻烦大嫂和三媳妇了啊,对了,一会要是我娘家人到了,你们帮着先招呼一下。”妈妈看了眼讪讪的大伯母,交待一声急匆匆的走了。

    “妈,老太太那样又不是一天两天了,你整天说这些事有什么意思,小婶今天够忙的了。”

    “我不是纳闷吗,那么好的新房子老太太她不去住,非要住这老房子里。”

    “老太太她想住哪里就住哪里呗,兴许住习惯了不愿意动弹呢,再说,住哪不都是小叔叔的房子吗,你别整天想些不着调的。”

    大伯母被三嫂一眼扫视有些不好意思,沉默片刻,又梗起脸说,“怎么就不着调了,他们搬出去了,这里不就空着,你看小四他们家好几口人挤在两间房子里。”

    三嫂拧着眉停下手里的动作,然后看着自己的婆婆,“妈,小叔叔他欠咱们家的吗?他帮的已经够多的了,小六的事花的钱几乎都是小叔掏的,要没有那些钱,小六说不准早已经被崩了,还能在里头好好呆着?你倒好,还整天算计着人家。小六也是个混蛋,上次说要学英语,严希正用着的复读机都给他捎去了,还嫌是旧的用过的,他以为他家有金山银山呢,整天开口向家里要这个要那个的,他是去那享福的吗?你别说,我知道你想什么,小叔叔现在是赚了点钱,可他有家有孩子的,不都得花钱啊,严希现在考上了县一高,那以后是要上大学的,学费贵着呢。”

    “一个丫头片子,上什么大学。你小叔叔自小没有了老子,不是你爸爸和我,他能有今天?帮帮咱家怎么了。”

    看着大伯母不以为然的神情,三嫂冷笑一声,终是忍不住又开口,“是呢,听说当初老太太到处去借钱给小叔叔交学费,咱爸在平台上晒被蛀了虫的钱,然后被风吹的满地跑。”

    姐妹三人在隔壁房里听的津津有味,严丹还好奇的问,“姐,大伯父家以前那么有钱哦,还能被虫蛀了?”

    “有故事听你就听,那么多问题。”严彥淡淡瞟妹妹一眼,继续看手上的射击训练指南。

    严丹不以为意继续提问,“那,大伯母的意思,是想要咱家这房子吗?”

    “这是大人的事,咱们不要管。”严希双手抚上严丹的脸,手拿下来脸上已经留下了两个灰灰的手印,随即咯咯的笑起来,惹来严彥的附和,严丹不明所以的看着两个姐姐,也跟着傻傻的笑。

    自行车的铃声,摩托车的油门声阵阵传来,然后是说话声。

    “姐,乔迁大喜啊,我们贺喜来了。”

    “等等,让我下来你再下啊,不然我这把老骨头要摔碎咯。”

    “高嘉琪、高嘉然、高嘉宇,别跑啊,先扶着你奶奶爷爷。”

    “妈,这担子里的东西是先解下来还是直接带到新房去啊?”

    “一会问你姐吧。”

    二舅妈、外婆、小姨、大舅,人人的声音里都透着喜庆,房间里的人纷纷跑出门,打着招呼,姐妹三人更是上去搀老人的搀老人,拿东西的拿东西,严丹还跑到小姨那里去逗小宝宝。

    “亲家,你们都来了,快进来坐,敏君去新房子贴对联去了,这就回来,你们先喝口水。”三嫂招呼众人进屋,摆上杯子却找不到水壶,抬头发现严希已经跑了出去。

    严希提着壶走回来,掀着盖子往杯里倒茶,“大家喝茶吧,妈妈都泡好了。”

    三嫂微笑的点头,“还是小婶想的周到。亲家公、亲家母身体还硬朗吧?气色看着倒是不错。”

    “我们还就乎,烦心事少想,这把老骨头就能舒坦点,不过跟你们家老太太是不能比了,她的精气神才让人羡慕呢。诶,她没在呢?”外婆喝口茶润了润嗓子,回应着,外公只顾在一旁逗他的小外孙,舅舅舅妈小姨姨夫表弟表妹们各抓一把瓜子花生嗑着。

    “老太太说是去帮婶子找点东西去,一把年纪非得老往外跑,劝也劝不住。”

    “老人家闲不住,一闲就心慌。今天倒是辛苦你们大家了,没有你们帮忙,我那傻闺女指定兜不住这一摊子事,敏君她大嫂子,你可是娶了个能干的儿媳妇啊,以后有得福享了。”

    “呵呵,你也一样啊。”被点到名的大伯母傻呵呵的笑着,三嫂端了杯茶放到她手上,转回头又笑道,“亲家母您别说客气话,都是一家人,婶子平时也帮我们不少。您也别埋汰我了,您看您这一家子哪个不比我能干?就连小辈也比我们的强,严希这上了县一高,就是个准大学生了,听说您孙子孙女也考上县一中,这是我们都不敢想的。这是小外孙吧,我都还没见过呢,这大眼长的还真好看,水灵水灵的,有点像舅舅吧?”

    “那是,我们老高家出来的,就没有差的,你看流着我们血液的孩子,哪个长的不好了?”三嫂那翻话算是说到外公心窝里去了,他扬着脸得意的说,手上逗孩子的举动就更起劲了,捏着宝宝那肉嘟嘟的小脸蛋,大概手上的皮太粗糙,登时就把孩子逗哭了,使劲扭着脸抗议。

    一干人对外公的话不置一词,三嫂呵呵直笑,“亲家公就是直爽人!”

    “爸,你差不多就得了,说那种话也不会脸红,就不怕别人笑话。”高敏君在门口的绳上抽毛巾擦了擦滴水的手,走过来接过小宝宝,轻拍着他的背,“来,抱抱我的小外甥,来大姨家玩高不高兴啊,第一次来,大姨给你个大红包啊,你这小不点也拿不住,一会就得让你妈给顺走了,你还是快点长大吧。”

    高敏君看了眼桌子上的钟,吉时差不多了,遂把孩子又递还给老爷子,从娘家带来的东西里翻找马上要用的物品,“小弟不是说会赶回来吗?”

    “估计得下午了,他就专门踩着点来吃饭的。”外公没好气的说,这回倒是不再捏宝宝小脸蛋,只哄着说话。

    “他能赶回来我就很高兴了,又没有什么需要他做的。”妈妈好笑的说

    “就是,他回来了你可别拉着你那张老长脸对他,回来一趟容易吗,再把他吓跑了。”外婆提前给外公打预防针。

    “你们就惯着他吧,在家就没有工作吗?非要在外面折腾。”外公没什么底气的说,眼神偷偷看向小姨,其实大家都明白他,谁都没有出声。

    作者有话要说:高敏君早就准备了好几盏煤油灯,吉日前三天就点亮了,每个房间都摆上一盏,还得时不时的查看,拨一下灯芯,一直点到搬家完成。

    吉日当天一大早,大家就意思意思的开始收拾东西,其实需要搬的东西并没有多少,家俱都用新的,只是搬些衣服用品之类的,加上离的也近,随时再搬也可以,要收拾的只是仪式里需要用的罢了,那些东西也不关小孩子的事,姐妹三人清闲的把自己的东西放袋子里,看着高敏君一边点着东西,一边念念有词,“这米桶、水桶是先要进屋的,得放在前头,碗筷什么的也要放前头,不知道妈妈他们的礼什么时候送来,到时可别忘记了。”“这鞭炮是搬之前要在新房里点的,得单独给老严,这些是搬进去后再放的。这些香烛纸钱是下午拜宅神才用到,这些是晚上祭供祖先的,就更不用急了。哎呀,还有红包,差点忘了装,我这脑子。”“老严,老严,干嘛呢,来把你一会要用的东西拿走。。。。。。”

    严希直咋舌,搬个家,还有那么多琐碎的讲究,可真是麻烦,放挂鞭炮,把东西一搬,再请亲戚朋友吃顿饭不就行了嘛。偏偏自己还帮不上忙,看着妈妈在穷折腾,爸爸也一早就去市场买肉买菜,准备招待客人的饭食。

    “敏君,收拾的怎么样了?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大伯母拢着头发走进来,三嫂跟在后边,看着乱烘烘的屋子,收拾出来的衣服装好就随意的摆着,她走到妈妈身边接过手里的东西,快言快语的说:“小婶子,你找个大簸箕来,我把这些东西按用的先后顺序给你排着,你就不会乱了,你再去收拾别的。”

    “那行,喏,用这个装吧,我先去把对联贴上,这些就交给你了。”三嫂一向对乡下这一套一套的东西熟记于心,让她操持是最放心不过了,妈妈乐意之极,抽出红对联转身之前问大伯母,“嫂子,你看见咱家老太太了吗?也没在屋里,一会吉时到了可别不出现。”

    “看见了,好像说是去找插门上的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