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只让你取暖(重生) >

第2章

只让你取暖(重生)-第2章

小说: 只让你取暖(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募廴匆渤还2毛钱一斤。严希看着满头大汗的高敏君,思量这一百来斤的玉米竟只能换个20块钱左右,不禁有些无语,又催促着母亲往前走。

    市集上,好多摊位都摆好了,还有些位子人没在,只是放了凳子袋子之类的东西占着地盘。严希扫了眼周围情况,选了个丁字路口,太显眼的位置没了,好歹这也是个路口,只是路小点,况且眼所能及的没看见有卖玉米的。

    把东西卸下倒在地上,高敏君再三叮嘱了半天才走。严希看看手腕上的表,才六点半过,此时街道上只是稀稀落落的些许人,大概是家住在附近而上班又不太远的,上班之前出来买点菜。看看那杆秤,好多年没玩过了,心下有些突突,随便拿个玉米称了下,怎么看怎么别扭,称陀还差点掉下来砸脚。这么笨拙的动作,估计也没几个买家有那耐心买了。

    “哎哟,阿妹,你这样早晚要砸脚的。看你那么乖个小孩,怎么不读书跑出来卖东西啊?”循声望去,是个三四十岁的大姐,啊不,现在的年纪应该称之为阿姨,嗓门可真大,引得好多人都瞧了过来。严希笑了笑,也不答话。

    想起后世玉米大多论个卖,两块钱一个,5块钱三个,只管收钱,那才轻松。不过现在这价钱可差到天上去了,贩子估计会卖到两毛五到三毛钱一斤,按刚才称的看,小个的三四个能有一斤,大个的也就两个左右。

    严希决定把玉米分成三堆,小个的三毛钱五个,大个的三毛钱两个,不大不小的四毛钱三个,先按这个价格卖。不过得把玉米收拾得干净漂亮点,不能这么带着厚厚的衣和须,影响视觉不说,城里人爱干净,人家那么带回去还收拾出一堆垃圾出来;为人省点事吧。

    于是,一个个只穿着薄薄几层近乎透明的的衣服,顶上偶尔钻出那么几根须子的玉米静静地躺在各自的队伍里,看上去比旁边那堆没脱衣服的显得赏心悦目多了。拿起一个轻轻一拨顶端,黄灿灿地闪着亮泽且饱满圆润的玉米粒,忽地就蹦进眼里,移不开去,闻一下还若有似无的飘着特有的香甜。

    太阳渐渐升高,人也陆陆续续多起来,吆喝声声入耳。

    严希实在不合格,也不知道从哪找来砖头,给玉米堆标上价,自己只管坐着,双手抱着膝盖,下巴顶在手臂上,微抬着头,顶多能看见她的小半张脸,那样子看上去,柔弱无依,倒是一副十足的可怜相。

    “小妹妹,你这玉米怎么卖的啊?”印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双深棕色的老年胶凉鞋,丝袜裹着干巴的脚。严希抬头甜甜一笑,“奶奶,这小的三毛钱五个,大个的三毛钱两个,中间的四毛钱三个。”

    “你这玉米整的倒挺干净,不过,你这价钱太高了吧,别人家才卖2毛钱一斤,你这两个就要3毛钱?”老太太穿着整套的的确凉面料衣服,整齐的齐耳短发,面容和善的蹲在玉米堆前,这个捏捏,那个捏捏,眼里却闪着精光。

    “奶奶说笑呢,批发都得2毛钱一斤呢。再说了,您睢瞧我家这玉米,粒大饱满,颜色多好看啊,这可是不打农药的,吃着放心着呢。”

    “看着都差不多了,我就是看你小孩子家家的,出来卖东西也不容易,你看都没人来买,就是你卖太贵了,便宜点卖完好回家去玩啊,我看了都舍不得呢。”

    “矮油,奶奶,我觉得您应该是识货的人啊。看您满脸富贵相,有好的也不会去吃那差的啦,对不对嘛,要么您身体那么棒呢,走起路来虎虎生风,肯定会长命百岁的。您闻闻这玉米,这香味,清香甘甜,我都愿意不吃饭光吃它了,不过,妈妈不让我多吃,说要卖了换钱。”严希说到后面声音越来越小,还低下了头,真有几分惹人怜。要说她真是那么点年纪的纯真小丫头,哪里会通过看老太太的装扮联想身份,只能说她多活那十几年不算白活罢了。

    “小丫头倒是会说话啊,也是怪可怜的,你便宜点,我给你多买点吧!”可不就是看着年纪小,好砍价呗。

    “奶奶,我家这样的好玉米,就是4毛钱一斤都有人买。要不这样,我另外送您一个小秘方怎么样?”还凑到老太太耳边悄声说,真像那么回事。

    “什么小秘方啊,有什么用?”

    “对老人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您肯定喜欢。”

    这一笔生意,严希送出的小秘方,就是玉米须的作用,哄得老太太一愣一愣的,最后嗔笑的走了,还招来了好几个顾客。

    真正应了那句话:哪里热闹哪里挤。哗啦啦的一拨人围着,挑挑拣拣散了之后,然后隔老半天又来一拨人。这好在是论个卖,要让她笨拙的举着称杆,还真应付不过来。

    高敏君赶到的时候,正看到严希被包围着,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米须含有大量硝酸钾、维生素k、谷固醇、豆固醇和一种挥发性生物碱,有利尿、降压、降血糖、止血、利胆等作用,还可以强心、开胃、止喘等,没有任何副作用。在大城市里,好多人经常用玉米须煮水当茶喝呢,强身健体。”

    “玉米须还能治那么多病?囡囡你可别和人家乱说,有些人会当真的;真把人吃出个好歹来,可不是小事。”人群散去后,高敏君递给严希两个热气腾腾的包子,不无担忧的说。

    “我哪有乱说啊,那都是书上有记载的。反正喝了也不会有什么害处,当茶喝呗。”严希咬一大口包子,含含糊糊地说道。

    “妈妈,这包子真好吃啊!”猪肉豆角馅,大爱。在外生活多年,吃到的包子要么纯肉馅,要么纯素馅,这味道 多少年没吃着了。这回,可要好好的享受享受。

    “慢点吃,小心噎着了,像是几顿没得吃似的。”看着那饿狼吞食样,高敏君心底有些泛酸。小时候,经济宽裕,严希是想吃什么有什么。随着小九小十相继出世、长大、上学,花销增加,加上三个孩子住一屋睡一张床,再大点就睡不开了,总想着存点钱盖房子,平时零售糖果能少买就少买,这孩子又懂事,有什么吃的都先让给妹妹。现如今,两个包子,就能让孩子那么满足的叹气,做父母的,岂能不难过。

    殊不知,严希那是满足于心底深处追寻多年未果的记忆。

第三章 心事重重() 
下班高峰,人潮汹涌,一堆堆玉米相继被人挑走,剩下的多半卖相没那么好看了。高敏君想着还有事,索性降价都处理掉了,反正收获比预想的要好。

    过两天就是端午,包粽子的米和豆子已经泡上,粽叶和肉却还没备好,严希原本要跟着高敏君一起去买,因为要打吊针,被赶回去了。

    打完吊针回到家,已是三点多。看着母亲团团转的准备东西,严希挎了个小篮子去竹林里摘蒌叶。

    这蒌叶并不常见,有一股很独特的香味,只知道包粽子的时候用来裹着肉,粽子吃起来香而不腻,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用途。严希自小就对它很好奇,曾上网查过,好像是有助消化的作用。

    平日都是一片片长的很茂盛,根本没人理睬,每年端午将至,却是供不应求起来,来的晚的人只能摘到点刚冒的小嫩叶,这东西却是老些味道更香。

    高敏君是个急性子,过年过节需要的东西都是早早着手准备,所以,但凡这些野生的东西,得到的都是好的。这次也不例外,严希应该是第一个摘的人,不知不觉就满载而归。

    六月的天,孩子的脸。刚刚还艳阳高照,这一刻已经乌云密布,天边的黑云整片整片地翻滚着卷过来,直压头顶,豆大的雨点紧跟着噼里啪啦往下砸,转眼就已经织成一片细密的雨帘。

    看眼着家就在前面,还是没办法,闪身躲进旁边的屋檐下,夏天多是阵雨,大概一会儿就能停了。

    “哟,八妹呀,这是从哪回来呀,听说你昨天还晕倒了,怎么出门来了?”严希听到声音不再研究雨水,回头看看来人,喊了声“九姑奶奶”。

    这九姑奶奶,按辈分本来应该是伯母的,偏巧她也姓高,不知怎么扯上的关系,打记事起,严希姐妹就按着高敏君那边的辈分,把她称作姑奶奶。好笑的是,严希根本就已经有一个亲的九姑奶奶了,这个顶多也就是个伪九姑奶奶!整个一事妈,谁家有点什么事,她都非凑上去。严希一向不喜欢和她说多余的话,小时候曾被她唠叨说过嘴巴太笨。

    “哦,这是蒌叶啊,你家这么早就包粽子啊。你妈总是这样,你跟她说做事要随大流了,不要搞异化。你大伯母总说你们家好吃呢,要注意影响,我们老高家可不是那样的人。”据说妈妈刚结婚那会儿,她没少到外婆面前打小报告,说妈妈不会做媳妇,不合群云云,妈妈为这事没少被外婆教育。现在又开始说教了,严希忍不住微微皱眉。

    “九姑奶奶,不好吃我能长这么大吗,不好吃您能活这么一把年纪吗?”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不是昨天晕倒把脑袋摔坏了吧?”可不是吗,严希以前从没顶过她的话呢。

    “呵呵,九姑奶奶别担心,要是摔傻了我现在就不认得您了!对了,您要不要蒌叶?我分点给您,省的回头我嫂子还让您跑一趟。”总爱到处指指点点别人,在家倒让自己的儿媳妇制的死死的。

    “不用,知道你是个好的,你妈有福了。”

    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背地里说我妈生不出儿子,只会生几个赔钱货,谁不知道你的嘴脸。严希心里冷笑,面上照旧:“那行,到时我家的粽子煮好了,先拿两个让九姑奶奶您偿偿。”

    说话间,雨慢慢转小,白茫茫的、厚重的雨帘,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成细细的雨丝,纷纷扬扬。严希不想再待,道了再见,一路沿着屋檐边往家走。

    在井边洗好蒌叶,刚走到厨房门口,正好听到高敏君脆脆的声音,“你囡囡早上卖玉米,竟是论个卖的,我都没看见有人那么干过,也不知她哪来的点子,不过,倒是挺省事。”

    “她大概就是懒的呗,你还不知道吗,犯起来懒来,她那小脑袋就灵活异常!”是爸爸的声音,久违的满含宠溺的调调。

    “我姐那是聪明,我们老师经常会说‘四班的严希同学,是大家学习的榜样,特别严丹同学,你姐姐年年是三好学生,你怎么就从来没拿过奖?。。。。。。’,爸妈,你们把我姐生的那么聪明,怎么我那么笨?”严丹同学说到后面,已经很懊恼了。大姐简直就是她们学校的风云人物,老师喜欢同学羡慕,都毕业一年了,好多老师还常常以她举例,鼓励大家学习,偏偏还和自己比较,太郁闷了。

    “那是你不好好学习,和笨不笨有什么关系。咱们家就没有笨的人。”说到严希,确实让高敏君两口子骄傲,小学六年,老师只家访过一次,还是因为严希个子小,来和家长反应情况,怕孩子营养跟不上。相对于那些每学期老师都要来家访,说孩子调皮捣蛋、成绩不好、不爱学习的家长,他们根本就不需要操心。

    “什么嘛,我认真学一天,都比不上我姐学一节课的,肯定是小时你们把好东西都给她吃了,她才那么聪明的。” 严丹同学嘟着嘴不满的嚷嚷,看见严希进门又嘻嘻笑起来,“看,一说我姐就回来了,生怕我说她坏话呢!”

    严希好笑地睨了严丹一眼,“你学习的时候想着玩,玩的时候想着学习,这是因为笨吗?”

    把东西放桌上,严希扭头对着严振华喊一声爸爸。看出父母的诧异,严希心里也很纠结,其实也想像小时候一样,凑上去抱着严振华的胳膊撒娇腻歪,可一想到自己骨子里已经快30岁的人了,那样的画面只在脑子里闪过都让她觉得掉鸡皮疙瘩,实在是做不来。

    高敏君的爆脾气,动不动就咆哮如雷,惹急了她随手什么都可以当做武器,从小也没少打严希,每次都是严振华护着,连大声喝斥都舍不得。尽管现在高敏君动手的频率极低,父女俩的革命友情却是很深了。所以,打小严希就和爸爸亲,每天傍晚都会在路口等爸爸回家,老远看见了就叫‘爸爸你回来了,我回家给你盛饭!’然后一溜烟跑回家,把饭菜往桌上摆好,等严振华进家门,就可以吃饭。后来是三姐妹一起等,一起抢着盛饭,严振华还是偏爱她多一点。严丹就经常指责爸爸偏心。

    严振华轻轻皱皱眉头 ,“囡囡,你怎么样了?你妈说你生病了,还有疼吗?还是你生气爸爸没带你去二伯父家?你知道爸爸是去接奶奶的,照顾不了你,再说,你也快期末考试了,我……”

    “哎呀,爸爸,你想哪儿去了。人家生病了,医生说好多东西都不可以吃了,太让人郁闷了。饿了也不行,太饱也不行,这不是折磨人么!”严希装出一副馋鬼相。

    严振华看她嘟着嘴,闷闷不乐的,纯粹就是一小女孩模样,也没多想,乐道,“你以前就是瞎吃东西,才会生病的。忌忌口,很快就会好了,到时爸爸给你买好吃的!累吗,要不你去睡会。”

    “嗯,不要了,一会就该包粽子了。”

    “你就别管了,去吧快去吧!你爸心疼着呢。”高敏君看严希也确实累,笑着拿胳膊肘儿推她。

    严希看这情形,也乐的自己呆会儿,她实在是不知怎样和她们自然相处,生怕露出什么破绽来。

    在床上烙了半天饼,还是爬起来,站到镜子前。装着白底大红团花圆领连衣裙的瘦弱身躯——嗯,小时候的衣服还是蛮好看的,以裙子居多——略显苍白的肤色,水润的眼睛因为单眼皮显得不是那么大,皮肤细腻光滑……一下子从青春的尾巴又窜回到了豆蔲年华之初,有窃喜,可更多的是茫然,今后的日子要怎么过?上学、考试的日子可要比上班辛苦多了,还没有可爱的毛爷爷!哎……

第四章 畏罪潜逃() 
吃过晚饭,一家人围着桌子分工包粽子,严希铺粽叶并往上拧祝系じ涸鹩幂湟毒黼绾玫娜庠偃矫椎闹屑洌呙艟玫聂兆樱蠌┯孟干右蝗θΦ叵灯鹄矗创棵椎幕故羌恿硕棺拥淖黾呛牛险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