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南美做国王 >

第167章

重生南美做国王-第167章

小说: 重生南美做国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国缺少能够输入粮食的海外殖民地,本土粮食进口又掐在沙皇俄国这个潜在敌国的手里,单凭英国人的好恶,就让德国断绝与汉国的联系确实得不偿失,因此德国皇帝威廉一世授权戈特里布伯爵,希望借助德国军官团对国防军的影响,劝说李明远妥协,主动与英国协调解决阿根廷争端。

    “国防军上下没有人愿意与英吉利国为敌,但是汉国与阿根廷的矛盾必须用战争解决。

    就像德意志国与法兰西国的战争一样,只有打败一个,另外一个国家才能够崛起。”

    吴凤典对戈特里布的解释不置可否,他只是负责护送他们到长安(科尔多瓦),后面的事情就与他无关了。……

    “殿下,兴安县工业基地二期建设计划初步完成,从兴安县县城到瓜伊巴河一带的三十里重工业厂区内,目前已经建成包括冶炼厂、锻造厂、生铁厂、贝色麻钢厂、士钢厂、压钢厂、钢轨厂、铁货厂、熟铁厂、机器厂、铸铁厂、打铁厂、钉厂、扬州兵工厂、火药厂、针钉厂、第一枪炮厂、炮弹厂,一共十八个大型钢铁、军事工业厂区,以及相关配套的数百家大小工厂。

    汉华1878式步枪、弹药、步枪生产线实现本土化生产。

    55毫米迫击炮、加特林机枪、65毫米小型山炮、75毫米野战炮等武器生产线的改进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需要两年能够达到西洋国家平均水平。……”

    会议厅内,一名主管重工业和武器生产的官员汇报道。

    “使用钢铁联合集团制造的生产线,生产55毫米迫击炮“、加特林机枪等武器的成本比欧洲列强出多少?”

    “成本比英国高出三成,比法国高出两成半,比德国高出两成。”

    “暂时削减从钢铁联合集团购置武器生产线的数量,国防军需要换装的机枪、火炮等重武器按照7:3的比例,等到英国解除海上封锁后,7成重武器从德国、法国购买,3成利用本土仿制的武器生产线和原有的武器生产线生产。”

    “胡大人上次出使欧洲回来,跟下官说过,奥地利帝国的商人们也愿意和汉国做生意,他们的武器和一些生产技术都可以卖给我们。”

    “奥匈帝国嘛,”李明远脑海中思虑一会,继续道“新京城那边还有不少奥匈帝国的商人,派人联系他们,就说汉国愿意和他们做生意,等到南美洲恢复和平后,汉国政府先期会派遣代表到奥匈帝国考察,考察结束后再谈合作交易的事情。”

    “是,殿下,职下这就回去安排。”

    处理完有关钢铁联合集团建设的事务,目光转移到书桌上面的一叠公务奏折,光是从奏折的封面上面看,李明远知道,里面的内容大部分是关于英国海上封锁,本土农业、畜牧业、轻工业等行业遭受损失的事。

    没办法,这个时候的英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动了英国人在阿根廷的利益,汉国也只能承受由此带来的损失,不过英国海上封锁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李明远也是到了必须尽快带领汉国走出封锁,寻求妥善解决方案的时候了。

第三百零一章 外交事务安排() 
“静观其变,顺势而为。”相继从巴拉圭和其他渠道收到巴西局势即将失控的消息,李明远与手下官员、将领商讨两天,做出了冷静的决定。

    汉国刚刚占领阿根廷,近一半主力部队分散新占领区各地威慑当地白人,如果贸然介入巴西局势,一是面临兵力不足、部队疲惫的窘境,二是战备物资所剩不多,过早向巴西内陆深入,后勤物资难以保障,因此综合汉国自身处境和英国方面对待佩德罗二世尚未分明的态度两个主要因素,李明远选择将重心转移到国内方面,先将已经到手的阿根廷、乌拉圭战果消化,然后视巴拉圭与巴西两国的战争形势变化,再决定是否出兵抢夺巴西南部的巴拉那州。…………

    “玉玑先生,坐。”

    “谢殿下。”

    胡亚基坐在椅子上,将侍卫亲兵端来的茶推在桌子一端,开口道“殿下召见臣下,是否为英吉利国封锁一事?”

    “让玉玑先生猜对了,英吉利人封锁我海上运输,本土与海外各地联系中断,这几日一直在为这件事情烦恼。”

    “殿下,依臣下看,阿根廷、乌拉圭两国皆已被汉军占领,从本土北部各地迁移的百姓正络绎不绝的填充阿根廷、乌拉圭故地,阿根廷战争的目的业义达到,而且观英吉利人主动退出阿根廷沿岸港口基地之举,可推测英吉利远征舰队目前正处于进退两难境地,英吉利政府想必也为其远征舰队处境犹豫不决。

    所以,臣下认为,朝廷不妨利用当前时机,主动派遣官员接触英吉利人,初步提出和谈的条件,即使谈判不成,朝廷也可探一些关于知英吉利国远征舰队和其国内的情况。”

    “我也有这种想法,所以今天专门把你请来,就是想听听你的意见。”

    “依照当前局势,和谈宜早不宜晚,如果殿下同意,臣下这两日便准备对英吉利和谈事项。”

    “玉玑先生今年有六十岁了吧?”

    李明远没有立刻同意胡亚基的请示。

    “嘉庆二十一年,至今年刚好64岁。”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

    李明远暗自推算了胡亚基的出生年份,犹豫道“玉玑先生六十有四,对英吉利和谈之事本不想麻烦先生,可是眼下本土缺少熟识外交事务的官员,再让先生以花甲之龄劳顿国事,明远心中不忍呐。”

    “殿下体贴之心,臣下感激不尽。”

    胡亚基心中感动,开口道“臣下的身子康健的很,就是再为殿下效劳十年也没有问题,当前国内正是用人之际,切不说臣下不过六十有四,就是八十有四,臣下也不差姜太公之志,愿意为殿下和大汉国尽职效忠!”

    “好好好,有玉玑先生这样的贤才辅助,何愁南美汉国大业不成!”

    李明远扶起躬身行礼的胡亚基,勉励道“汉国立基尚短,国内事务繁杂,都需要你我君臣操劳保持,玉玑先生要保持好身子骨,本王还想二十年后,再与诸位开国老臣开怀畅饮呢。”

    “臣下一定记在心上。”胡亚基感动至极,眼角禁不住的救下一滴泪水。

    出商入仕,胡亚基由南洋一个普通华商,不到十年时间,转变为汉国举足轻重的政要高官,父子三人从政,次子操持南洋黄埔公司事务,本人又即将被賜封为世袭子爵,人生际遇如此,胡亚基除了感激李明远的知遇之恩,还有的就是庆幸与满足。

    将胡亚基的表现看在眼里,李明远也不好再刺激这个年龄不小的老华人,亲自扶着对方坐下,李明远勉励道“外交部一直是由先生操持,本王准备等到局势稳定下来,委任先生为外交部总长,全权负责汉国对外交涉事务。”

    “殿下……”

    “哎,玉玑先生莫言推辞,先生在外交部几年的表现本王和政府官员们都看在眼里,由先生主持外交部事务再合适不过。”

    立国建制之后,十部两院一共十二个中央要害部门都需要大量的中高级官员,为了避免揠苗助长和手下官员职位过高,胡亚基、陈金钟等从南洋地区投奔的华商、士人,最初只是授予司、局级官位,数年时间过去,大部分官员职位上升,比如胡亚基官位升至副部级,在外交部高官总长缺位的情况下,他这个副总长与总长的权力差不多大,因此,听到李明远准备将其扶正的安排,胡亚基推辞几句后,便半退半就的答应下来。

    “殿下,臣下有一件事情要向您汇报。”

    “先生请说。”

    “那臣下就直说了。”

    胡亚基从升官和激动等情绪中平复下来,很快代入外交官总长的角色,开口道“国家建制立基将近十年,但是阿根廷战争之前,朝廷的重点一直放在本土扩张、工业建设、海外华人移入等事务上面,虽说外交部在十二部院中职责重大,但是外交部设立在美利坚国、德意志、法兰西等国的外派机构,都是以商务驻点的名义,在国家法理依据上,大汉国没有与一个欧罗巴大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殿下,满清朝廷早于汉国七年与欧罗巴大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我大汉国若是想在阿根廷战争结束后,缓和与欧罗巴列强的关系,完善外交部职能,明确与诸国正式的外交关系十分有必要。”

    “玉玑先生所言很有道理,政府以前忙于本土事务,在外交事务方面,确是有不小遗漏。”

    李明远点头赞同胡亚基的建议。

    “德意志国、法兰西国、英吉利国三国实力强大,在工业和商业往来上面,与本土也有重要的影响。

    对于战后驻三国外交公使,先生有什么建议?”

    “外交部中,论对外交涉能力和经验,有几个驻英吉利国、法兰西国公使的人选,倒是熟悉掌握德语,对德意志国内情况有一定了解的外交部官员不多。”

    “国内派出的公费留学生近一半集中于德意志国,本土与德意志国的工业、军事往来也最为密切,驻德意志公使人选很重要,确实要慎重挑选。”

    “殿下,您认为王有田王大人怎么样?

    美利坚国国内排华舆论沸腾,阿根廷战后,政府与美利坚国的外交关系很难维持,到了战后王大人回国述职,那时候倒是个合适的时机。”

    “美国排华事件可能比先生想象的更严重,王有田另有重任在身,却是抽不开身到德意志。”

    李明远摆手否决了胡亚基的提议。

    “王有田另有任用,还有哪个人在能力和资历上面能够担任驻德意志公使呢?”

    胡亚基思索半晌也没有得出合适的人选。

    “本王记得先生的三公子胡敬德熟识英吉利语、德意志语、东瀛语三种语言,先生没有考虑过将他放到德意志历练一番吗?”

    “小儿只是早年跟随臣下经商时掌握了几门外国话,让他担当驻德意志公使和德意志人打交道火候还是差了许多。”

    “贵公子年过三十,四年前又主动报名到德国留学,政府里面像贵公子这个年龄和经历的人,不少已经担负大任,胡先生要相信贵公子的能力,给晚辈一个锻炼的机会。”

    “可是敬德没有独当一面的经历,贸然授予大任,可能耽误政府与德意志国合作的大事。”

    “那先这样安排,胡敬德职位提升半级,任命他为驻德意志副公使,级别定为正局级,暂时在本土熟悉驻德意志公使工作安排,战后如果有了合适人选,再做调整。”

第三百零二章 女性移民() 
肆虐了一夜的暴风雨渐渐停歇,三十余艘大小不一的船只趁着转晴的天气,沿着索马里海岸向南航行。

    运输船队的甲板上挤满了出来透风的华人,一阵海风吹过,弥漫在甲板周围的馊臭味被吹散大半,只有在人群中央,还能够闻到异样的味道。

    海上漂泊近三个月,能够走出甲板,呼吸新鲜空气是一件值得珍惜的事情,平常时候,普通华人们只能呆在船舱底部遭受颠簸之苦,而甲板和上层船舱却是留给佛山航运总会和那些随船监督的汉国水兵们住的,也只有每月的上旬、中旬、下旬,普通华人们有机会来到甲板上面换换气休息三次。

    运输船队的主人不是汉国远洋航运公司,而是隶属于由两广地区十多家小有实力的小公司组成的佛山航运总会,鸦片战争以后,借着南方沿海开放的机遇,两广、福建等地掀起一股出国谋生的浪潮,南洋、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秘鲁等地遍布华人的踪迹。

    日趋庞大的海外移民人口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两广地区的广州、佛山、汕头,福建地区的福州、厦门等地涌现出一批从事海上航运、出国务工中介,乃至人口拐骗、买卖的行业。

    在广东、福建的乡下地区,人口贩子们会以不到5美元,约合7。5汉元的价格从穷苦的农民手里买下他们的女儿,然后这些人口贩子再把买来的小女孩转手卖到广州、福州等沿海港口,接着几经转手的小女孩们被卖给与洋人、官府勾结的买办集团,买办集团们再贿赂满清海关人员们一笔钱,那些可怜的华人女孩们便被像货物一样运送到南洋、美洲,沦为妓院里被人发泄的工具抑或者是有钱人家里的私人奴隶。

    走私、贩卖华人女孩是一项利润十分丰厚的生意,抵达美洲以后,平均每个华人女孩能在旧金山卖到200到500美元的价格,而姿色出众的姑娘甚至能卖到1000美元的高价。

    沦为妓女的华人妇女不但遭受着身体上的伤害,美国社会严重的种族歧视也使华人妇女们丧失了最后的尊严,1862年美国旧金山发生天花疫情,虽然华人生病比例占比不到5%,但美国政府主导的调查委员会依然把天花归咎于唐人街的妓院,美国舆论赤裸裸的宣称“传染病的实验室就在我们城市的心脏,夜以继日的排放致命毒素,污染我们富有、聪慧的街道,必须连根拔除这个中国毒瘤”。

    甚至就连以科学、严谨、仁慈自称美国医学界,也十分无耻的污蔑华人妓女的到来引发了梅毒流行,因为“中国女人的**是横着长的。”

    海外华人尊严被践踏到泥土中,这个时候满清政府丝毫不在意他名义上的子民的处境,反而接受美国政府的条件,承认美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辱华法案,而汉国方面,李明远一方面制定了与美国闹翻时,撤离美国华人的应对方案,一方面从源头入手,利用利诱、收买等手段扶持依附汉国的利益群体,借助他们在南方地区的关系网络,截流被拐卖到美国的华人妇女。

    佛山航运总会本质上仍然是买办阶层的一员,只不过因为他们的雇主是南美汉国,因此华人百姓在运输船上的待遇稍稍好了一点,当然,与一般服务于外国公司的买办阶级相比,华人百姓的待遇高出一点,但是与隶属于政府指挥的汉国远洋航运公司相比,华人移民们的待遇还是差了许多。

    汉国政府每年拨付给远洋航运公司的经费是一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