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妃比寻常:萌妃十三岁 >

第32章

妃比寻常:萌妃十三岁-第32章

小说: 妃比寻常:萌妃十三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淑妃忽然敛了笑,悲痛的看着夏绾,“妹妹的心怎能这么硬?难道皇上的心,你看不到?你知不知道,这后宫之中,多少人盼着皇上能看她们一眼,却连这一个小小的愿望都实现不了……你当真是不识好歹!”

    杨淑妃最终还是软了声音,坐下来,握着夏绾的手,有些落寞的叹了口气,“妹妹莫怪,我只是一时昏了脑袋,你们的事,我是无权干涉的,我只是替皇上心疼,他那么冷硬的一个人,何曾这么放低过姿态去迁就一个人?”

第138章 佳丽三千2() 
夏绾侧过脸,面无表情的接了句话,“我从想过他去迁就我,我也早告诉过他不必,注定是一场错误,何苦双方都沦陷?”

    杨淑妃握着她的手僵了僵,“没有试过,怎知是个错误?求妹妹,体恤一下皇上吧!”

    ……

    杨淑妃又说了半晌劝说的话才起身离开,走的时候眼角还挂着泪,似是十分痛心夏绾的顽固不化。

    夏绾有些琢磨不透她的意图,姑姑曾经告诉过她,这后宫之中,笑未必是笑,哭未必是哭,步步都是算计,时时都在诛心。

    夏绾想了一会儿,觉得头痛,她向来不擅长跟人勾心斗角,也算计不过旁人,她觉得后宫的妃子们其实都挺可怜的。

    没过多久夏绾就得了消息,说萧影夜宿杨淑妃的宁曦宫,杨淑妃早上来给太后请安的时候,夏绾正好就在旁边。

    后宫皇后之位一直空缺,协理六宫之事,一直由杨淑妃代为掌管,她是个聪明的人,懂得进退,一向做的很好,太后对她也比旁人亲近。

    问完安,太后说道,“听说皇上昨夜去了你宫里,他许久不召人侍寝,哀家还一直担心呢,现在可好了,你也要争点气,争取早日怀个龙胎,哀家就能彻底放心了。”

    杨淑妃面色微赧,垂下头,恭顺的说了声“是”,显得有些娇羞。

    下午的时候,莲妙过来说,萧影知道她去凤潇宫听到了他夜宿宁曦宫的事,震怒,吩咐下来,今后不许她踏出昭阳殿半步,连凤潇宫都不许去。

    其实去不去也没有关系,萧影下了封口令,姑姑到现在都不知道萧影是在软禁她,只当是萧平遥不在,她来宫中暂住。近来姑姑的身体一直不好,夏绾自然也不愿意跟她说实话,惹她恼怒烦心。

    莲妙跟她说:“小公主,你不觉得奇怪吗?皇上软禁您,这么大的一件事,太后怎么可能不知道?可是太后一向疼你,知道了为什么不帮帮您?奴婢真是想不通。”

    想不通,这世界上想不通的事太多,何必要想破脑袋的去参详。

    她抿了抿唇,“那就不要想了。”

    晚上萧影过来了昭阳殿,他穿一件深紫色的常服,上面的金丝龙绣夺人眼目。

    他似乎是很疲惫,眉目倦怠的轻皱着,坐在了软榻上,夏绾正在灯下看书,头都没有抬。

    隔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口:“绾儿,如果我说,昨夜什么都没有发生,你信吗?”

    夏绾终于瞥了他一眼,声音清淡,“这是你的事,我信不信都没有什么关系。”

    他嘲讽的笑了笑,低喃了句,“跟你没关系……”

    他嚯的起了身,靠近她,捏着她的下巴迫使她抬起头来,“朕到底要怎么做你才能明白,朕是你唯一的依靠,朕把一颗心都交与你,你为什么就不知道珍惜?”

    夏绾的目光有些空洞,看着他,又不像是在看他,“谁能依靠得了谁呢,最后不都还是要靠自己,我曾经那么相信萧平遥,到最后还不是伤心伤肺。”

    萧影愣了愣,指腹摩挲着她的下巴,语调变得轻柔,“朕和他不一样!绾儿,不要再拒绝朕。”

第139章 佳丽三千3() 
夏绾垂下眼,说:“你让我想想。”

    萧影松开了手,看着她眼里的松动,缓缓勾出一点笑意,“好,你慢慢想,但别让朕等太久。”

    ……

    夜风起了,湿冷的风后,下起了雪,养了这么多天,萧平遥的伤还是不大好,脸色一直显得苍白。

    他披着墨色的大氅,兜帽遮住了他的半张脸,跨立在马上,面容沉静。

    墨琛驱马上前了一步,和他并排站着,担忧道:“王爷,我们还是再等几天吧,你的伤还没好,现在又下了雪,现在赶路,你的身体会吃不消的。”

    萧平遥略抬起头,隔着一片看不见的虚空望向皇宫的方向,他抿了抿唇,“等不及了,不能再拖下去。”

    墨琛也顺着萧平遥的目光看过去,他知道,王爷做的决定,从来不会变过。

    谈不上为了谁,总有些事是心甘情愿去做的,墨琛已经大约能够体会,王爷为什么到现在这地步还在为皇上和太后考虑,有些责任,是必须要承担的。

    事情凶险,结局是怎样谁也不能料定,所以才会对小王妃说出那样的话吧!

    墨琛叹了一口气,小王妃,山长水阔,但愿还能相见。

    孟逸轩走在萧平遥的右侧,落后半个马的距离,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没能说出口,那天太后来找过他,说是能把萧平遥从天牢里救出来,让他安排一下之后的事宜。

    然后就有了这一切,其实当时他们也有了计划,但太后此举,毕竟为他们省了不少事,于是就同意了。

    后来,太后问他,是不是要出城去避一避,他想了想,太后真是太不了解王爷了,王爷什么时候为了这样的事折过腰,但他想,的确算是要出城的吧!就点了头,太后说:“哀家想去送送平遥,你们走的时候支会我一声,你大可以放心,哀家不会做伤害平遥的事,我只是害怕,这一别,会是永远,他毕竟是哀家亲手带大的。”

    她说这话的时候表情哀哀的,透着股说不出的惆怅,他莫名的心软,就答应了下来。

    可是,要不要告诉王爷?

    他想了又想,还是没能开口。

    转眼到了城门,夏宁瑜等在城门前,看见萧平遥,弯起唇角笑了笑,像很多年前一样,宁静温婉,带着股平和让人安定的气息。

    萧平遥抿着唇不说话,也没有下马的意图,夏宁瑜裹着白色的披风,风雪落在她的周围,悄无声息。

    她上前了一步,在马前站着,伸手安抚着马,“平遥,哀家只想来送送你,过往的恩怨,都不要再提了,一路保重……别再回来了。”

    萧平遥最终还是下了马,站在她的面前,他身形高大,比夏宁瑜高了一头,垂首看着她。

    他想起小时候,站在她的面前总是要仰着头,她习惯蹲着身子和他平视着说话,她总担心他不会照顾自己,不断地嘱托他该如何如何加减衣服,该如何如何吃饭,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话,总也说不厌。

    而现在,他已经比她高了这么多,却早已没了往日的情分。

第140章 佳丽三千4() 
她伸出手,像小时候一样替他整理着衣服,“好好照顾自己,别总是逞强,什么事你都要做到最好,但其实做不好也没关系,又没有人会怪你。哀家只盼你能活的开心,只是身在皇家,毕竟许多的身不由己……好了,哀家不说这些废话了,从小说到大,想必你都听烦了,你快些走吧!走的越远越好,再也别回来了。”

    萧平遥默默的看了她一会儿,最终给了她一个拥抱,他说:“母后,你的心,我能够体会。”他的声音有些叹息,“你不过是从来不信任我罢了!”他推开她,“今日一别,再见无期,保重!”

    他转身跨上了马,城门已经打开,他疾驰而去,身后只有墨琛和孟逸轩两个人。

    夏宁瑜看着他离开的方向,直到他的身形消失了很久,她才回身,对着远处侯着的林嬷嬷说了句:“走吧!回去。”

    林嬷嬷伸手招来软轿,扶着她走了上去,她叹了一口气,“太后,你别太伤心了。”

    夏宁瑜坐在轿子里,整个人仿佛老了十岁。

    林嬷嬷走在轿子外,掀开轿子侧面的帘子看她,“太后,您对九王爷也算仁至义尽了,不必伤怀。”

    夏宁瑜目光有些空洞,“他说……哀家不信任他!”

    “怎么会呢,太后把他当做亲生儿子,****挂在心上,九王爷不懂太后的心罢了。”

    夏宁瑜摇着头,“不,不,哀家总觉得他话有所指。罢了,他只要人好好的哀家就放心了。”

    “太后费心了,九王爷若明白您的苦心,就不会对您生分了。”

    ……

    回到凤潇宫的时候已经是半夜,萧影在她宫里侯着,看见她,起身迎了过来,扶着她坐了下来,“母后身体不好,半夜出去也没人拦着点,宫人们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夏宁瑜觉着累,揉着眉心坐了下来,“大半夜的,你来母后这里,想必是知道了吧!何必跟母后绕这弯子,你从小就是这样,做什么事都是不动声色,有时候连母后都不知道你在想些什么。”

    萧影收回了手,笑道:“你是朕的母后,朕想什么,母后怎么会不知道?”

    “母后向来偏袒九哥,朕都明白,母后认为,没有朕的默许,九哥能从天牢里出来?”

    夏宁瑜笑的有些牵强,“你果然是知道了,影儿,答应母后,放过你九哥,别再追究了,好吗?”

    萧影的目光有些冷,“母后,他才是你亲生的吧?”说完,他嘲讽的勾了勾唇,“罢了,朕最后放他一次,他若再跟朕作对,朕不会再放过他。”

    说完,起身离开,凤潇宫的人从他来就战战兢兢的守着,此时都跪着送他离开。

    看,所有人都怕他,也只是怕他,真正把他放在心上的又有几个?连他母后都偏袒那个逆臣,真是可悲!

    不知不觉又到了昭阳殿外,夏绾已经睡了,当值的丫鬟看见他,吓了一跳,他挥手制止了她见礼的动作,悄悄的进了内殿。

    夏绾正睡的熟,眉目轻轻的皱着,他伸手帮她抚平了,摸着她触手温软的脸颊,缓缓的笑了。

第141章 佳丽三千5() 
夏绾醒来的时候窗外是一片银装素裹,大地一片宁静,寒鸦的叫声显得特别凄厉。

    殿外的腊梅树在雪地里泛出点点的红,夏绾披着披风走了出去,站在梅树前发呆,呼啸的冷风打在脸上,微微的涩疼。

    披风边上的狐狸毛轻柔的扫着她的脸颊,她的眼睛湿漉漉的,像静止了一样一动都不动,看的莲妙莫名的心慌。

    她从内殿出来,捧了碳火放在殿中央,又拿了手炉给夏绾,“小公主,天太冷了,快进去吧!坐在窗子前看也是一样的。”

    夏绾缓缓的侧头,看了她一眼,不说话,又回头去看,过了好久才出声:“我小时候挺晚慧的,整整一岁才学会走路说话,喊的第一声是姑姑,那时候是我的一岁生辰,先皇为了姑姑能开心,大宴群臣,替我过生辰。

    我被嬷嬷们抱着去先皇和姑姑面前,先皇抱了我,把我放在桌子上,让我抓周。

    桌子上摆的琳琅满目,好多是后妃们图个好玩随意放在上面的,我在桌子上爬来爬去,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就是不下手,姑姑实在看不过,就小声的哄我,说绾绾看中哪个,要抓在手里的。

    先皇笑她,说一个小娃娃能听懂什么,抓周靠的是天性,不用教。

    后来我终于抓了一个,不,是同时抓了两个,左手是一条金制的鱼坠子,右手是一块玉佩。”

    有人说,金玉结良缘,将来我一定能找个好人家。

    有人说,鱼和玉都是好兆头,说不定将来能交好运。

    还有人应和,说什么年年有余,鱼跃龙门的,总之夸的挺离谱的。

    先皇也很高兴,因为那个鱼坠子是先皇送给姑姑的,先皇龙颜大悦,说我和他有缘分,赐了公主的名号给我,我的生母生我的时候难产死去了,姑姑顾念我爹爹一个人照顾不好我,就留了我住在凤潇宫。

    我在凤潇宫长到八岁,与萧影最为亲近。

    我小时候顽劣,总是闯祸,先皇女儿极少,对我很纵容,总说女儿就是拿来宠的,怕什么闯祸。

    有了靠山,我觉得脊梁骨都硬了,那时候开心不开心都写在脸上,什么都不怕。

    小时候最爱吃鱼肉,萧影总是拿抓周的事来笑话我,因为我一岁生辰的宴会他也在,那时候听一帮大臣和妃子们夸我将来必然是人中龙凤,觉得那逻辑实在好笑。

    我生气了就不理他,要么搞恶作剧气他,他总是笑着逗我,哄我开心,那时候虽然总气的想揍他,可却知道,他待我是极好的。

    我喜欢黏他,他去哪我都跟着,可他是太子,有许多的东西要学,许多的事情要做,不可能总陪着我玩。

    他见我不开心,索性把我带着,后来去太学院学习,也带着我,我最烦那些迂腐的老学究,一听他们之乎者也就打瞌睡,我跟他坐在一张桌子上,我睡着了他怕我不舒服,就把我的头放在他的腿上,太傅们看见,气的都恨不得把我剁吧剁吧喂狗去了。”

第142章 佳丽三千6() 
“不知道什么时候,事情就变成了现在这幅模样,按辈分,他要问我爹爹喊一声舅舅的,我从来没动过那样的心思,他却说,要我当他的皇后。

    我知道后都吓傻了,跟他闹,把**殿的东西都砸了个遍,他却沉默的看着,不说话。

    我一直怕,怕这一天真的会来,深宫大院,太过可怕。”

    莲妙听着夏绾哀叹的声音,觉得心里也堵的难受,安慰她说:“小公主,后宫争斗虽然可怕,但皇上那么宠你,总会替你铺好路的,他怎么会忍心看你受委屈?”

    夏绾又看了莲妙一眼,湿漉漉的眼睛里带着探究,“你也觉得我应该接受他?”

    莲妙低了头,“奴婢不忍心看小公主受苦,既然改变不了,何不试着接受?您也应该相信皇上,奴婢看得出来,皇上真的是喜欢您的。”

    夏绾轻“呵”了一声,“喜欢?……什么是喜欢?”两个人处在绝对不平等的状态下,谈什么喜欢,不过是占有罢了。

    而占有这种心情,越是得不到越想要,真正得到了,反而就该丢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