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跨国巨头 >

第265章

重生之跨国巨头-第265章

小说: 重生之跨国巨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晓斌解释道:“耳机,移动电源,数据线,咱们都有做,这些都是手机的配套产品,我们肯定得做这些!”

    方哲拍了拍手:“那就对了,除了这些,往后小米的产品线还得不断地扩大,从电视电脑,手表空调,所有生活中常见的电子类产品,小米都应该逐步涉及!”

    雷总和林晓斌面面相觑,要按照方哲的说法,那小米的摊子铺的太大了,岂不成了一个杂货铺?

    没等雷总二人追问,方哲便先问道:

    “我问你们,你们觉得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手机行业,硬件行业,以及互联网行业,会有哪些未来趋势?”

    二人沉默片刻,思索着回答道:

    “手机行业,大屏手机是一个趋势。”

    “未来随着4g,5g的普及,手机的速度肯定会更快。”

    “还有就是ar,vr,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物联网,无人驾驶,人工智能,这要一个个说下去,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林晓斌如数家珍的说道。

    “整体上,手机,硬件,互联网三个行业的连接越来越紧密,甚至将来物联网时代,万物互联,包括家具,电视空调这些,都会接入互联网!”雷总说到这,便明白了方哲是什么意思。

    “所以你们明白我什么意思了吗?”方哲问道。

    雷总和林晓斌两人同时点点头,说道:“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我们跟三星苹果的竞争,将从手机领域延伸到未来的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甚至整个物联网领域!”

    方哲满意地笑了笑:“对,在手机行业,小米跟三星,苹果这些老牌巨头差了太多,但是在新兴的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物联网领域,小米跟他们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如果我们现在不抓紧时间布局,等将来可能又面临跟手机行业一样落后的差距!”

    “方总,你说的这些我们都懂,其实早在今年it峰会上,你和百度李总他们辩论过可穿戴设备以后,小米内部就有声音希望小米也进入这些领域。

    可是我和雷总都认为,只有专注才能成功,小米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手机上,若是做的产品太多,恐怕什么都做不好!”林晓斌思量着解释道。

    方哲认同的点点头,说道:“的确,很多时候只有专注才能成功,但是这次不一样,你们想想,即便是将来智能家居,物联网兴起,除了手机,还有什么设备,会成为整个网络的核心设备和载体?”

    “所以你的意思是,利用核心的手机业务,打造一个围绕手机形成的智能物联网?”雷总追问道。

    “差不多就这个意思,核心的手机业务必然要掌握在小米手中,而其他的手机周边,智能家居产品,则可以投资扶持一批创业公司。

    或者跟这些领域的老牌公司合作,帮助他们把现在的电视,空调等产品智能化,接入以小米手机为核心的物联网中,打造一个围绕小米手机铺开的智能物联网!”

第五百六十四章 苹果库克的道歉() 
“智能物联网”

    雷总和林晓斌二人对于方哲的这个说词充满了幻想,但二人可不是那些头脑发热的创业者,智能物联网虽然看起来很美好,但就像方哲当初在IT峰会上说的那样,这个领域想要成熟,最少要等到5G时代,等到5…10年以后!

    换句话说,如果小米真打算涉及这个领域,那小米必须做好这块业务5…10年内只出不进的心理准备,想要做到行业内顶尖甚至世界顶尖,更是不知道要砸进去多少真金白银!

    看着雷总和林晓斌二人有些犹豫的表情,方哲不解的追问道:

    “怎么,我都说的这么明白了,但我看你们两个,好像还有心结?”

    雷总和林晓斌对视一眼,无奈的回答道:“主要还是钱的事,你也知道,小米创办时间短,卖一部手机又赚不了多少钱,这半年小米又进军国际市场,还在印度投资建厂,研发华米手机,也花了不少钱,实在没有多余的钱来做你说的这些东西!”

    方哲听罢一愣,是啊,在自己这个重生者的推动下,小米今生的发展速度比前世快了很多,这也就导致了小米的资金链一直很紧张,要不然方哲也不会怂恿雷总和小米,进入利润很高的高端手机领域。

    可是,就算华米手机发布后能一炮而红,缓解小米的资金压力,但那也是四五个月甚至小半年以后的事了!

    方哲拍了拍脑袋,这事儿办的,按照方哲的印象,原本在前世这个时候,小米开启了生态链战略,投资和扶持了大量手机周边和智能硬件领域的创业公司,为小米进军智能物联网提前做好了准备。

    可是现在,因为自己推动小米国际化和进军高端手机市场研发华米手机的关系,小米反而没钱做生态链了,这让方哲心里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

    “得,自己的黑锅自己背!”方哲挑了挑眼皮,笑骂道:

    “行了,你俩不用在我面前哭穷了,我可以以公司借款的名义,先让汇众借给小米10亿,等到华米手机发布后资金链回笼,小米再慢慢还回去!”

    “10亿,恐怕太少了吧,这有点不符合你首富的身份啊!”被方哲拆穿的雷总和林晓斌二人,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为难,反而脸皮厚的得寸进尺道。

    方哲给了他们一个白眼,说道:“少吗?那干脆一分也不借给你们了,还是按老规矩,比银行利率低两个点。

    10亿作为小米智能物联网业务的启动资金,足够了,等到后续华米手机挣了大钱,你们想砸多少钱我都不拦着!”

    雷总和林晓斌二人有些哭笑不得,这华米手机还没发布,方哲就先替他们想好了华米手机赚的钱该怎么花,难道方哲就这么自信,华米手机一定能大卖特卖?

    不过想起华米手机上搭载的各种黑科技和与之配套的高端服务外,雷总和林晓斌心底都多了几分自信,他们相信,华米手机的问世,一定能惊艳世界!

    方哲在小米呆到晚上才离开,在这期间,他跟雷总和林晓斌三人,详细的讨论了小米对智能物联网布局的三步走计划。

    首先是撒豆成兵,投资和扶持一批初创企业,用小米的品控能力和品牌效应,打造一系列小米产品,构建小米生态链。

    接着再联合格力,长虹等传统电子厂商,帮助他们完成智能化,互联网化的过程中构建物联网。

    最后,依托于海量的小米用户数据,硬件数据,将AI融入物联网构建真正的智能物联网!

    一番畅想下来,方哲和雷总三人,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二十年内全球电子硬件行业的未来和小米的光明前景。

    深夜,刚刚跟雷总三人吃完饭回到家的方哲,却意外地接到了现任苹果CEO库克打来的跨洋电话。

    “这是打了小的老的亲自出马了!”方哲有些调侃和意外苹果的效率,但是内心并不担心库克和苹果的责难。

    只是,令方哲没想到的是,库克给自己打这个电话,竟然是为了道歉。

    “方,很抱歉这么晚打扰你,现在不是工作时间,我以朋友的身份给你打这个电话,为戴维早上的无理向你道歉!”

    电话里的库克语气委婉,诚意满满,他虽然不像乔布斯那样跟方哲是忘年之交,但早在汇众创立之初他就跟方哲结识,几年交往下来,二人倒也算得上是朋友。

    “硬的不行来软的么?”方哲嘴上跟库克笑着打马虎眼,内心却非常理智,他既已答应帮小米撑腰,必然要说话算话。

    不想,库克绝口不再提让小米推迟华米发布会的事,只是言及会让戴维亲自登门汇众致歉,说罢便撂了电话。

    放下电话,方哲细细沉思了片刻,才想通其中的关节,眼下汇众上市在即,苹果身为汇众的股东,自然不愿意得罪方哲影响苹果在汇众的利益。

    而库克绝口不提小米的事,等于是在告诉方哲,汇众是汇众,小米是小米,苹果不希望跟汇众交恶,而小米的事,也不希望汇众插手。

    “哼,你说不插手就不插手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我这个重生者的帮助,我就不相信小米斗不过你!”方哲毫不在意的想了想。

    扶持小米等国内手机厂商的崛起事关汇众在全球业务的稳定性,就算没有小米,方哲也会扶持华为或者oppo等国内企业进军海外,已然身为跨国巨头的方哲,又怎么会被库克的三言两语恐吓住?

    时间进入五月中旬,汇众上市团队依然在忙碌着尽职调查等相关工作,方哲则和秘书李文,以及几名随行人员,飞了一趟杭市,参加年初跟阿里商谈的物流信息公司,菜鸟网络的成立仪式!

第五百六十五章 阿里马总的致词() 
年初,方哲派汇众从顺丰挖过来的高级骨干徐文斌去杭市跟阿里巴巴和三通一达等公司,商谈筹建物流网络公司的事。

    原本在汇众介入之前,阿里巴巴和三通一达等公司已经谈了个大概,但是在方哲七分厚脸皮,三分要挟的商谈下,马总答应了让汇众入伙。

    而以方哲的野心和胃口,又不可能满足于百分之几股份的参与股,因此三通一达和其他早先谈好的银泰集团,复星集团等投资方,只能捏着鼻子重新跟阿里和汇众谈判。

    经过三个月的谈判,几大投资方终于敲定了即将成立的菜鸟网络的投资金额和股权协议。

    阿里巴巴投资34亿占股34%,汇众投资26亿占股26%,银泰集团投资22亿占股22%,富春和复星两大集团各投资7亿占股7%。

    另外三通一达外加顺丰,则各出资1亿,占股1%,总的算下来,各大投资方共计对菜鸟投资100亿人民币!

    100亿人民币,这个金额,比三个月前汇众介入时几大投资方约定的投资金额整整翻了一倍,而在汇众财大气粗的谈判下,几大投资方只能咬着牙一边让股份,一边追加投资金额。

    杭市国际会议中心,到场的嘉宾和媒体记者济济一堂,主席台上,组织牵头成立菜鸟网络,并且也是菜鸟网络第一大股东阿里巴巴的一把手马总,侃侃而谈。

    “首先我代表阿里巴巴,代表菜鸟网络的各位投资方和即将成立的菜鸟网络,欢迎各位嘉宾,朋友,和媒体记者的到来。

    我们阿里巴巴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在跟快递,跟物流打交道,淘宝,天猫和中国电子商务,从无到有,从一棵小幼苗成长到今天的参天大树,这背后,离不开快递行业,离不开物流行业成百上千万快递员和货车司机的贡献。

    电子商务的壮大,哺育了快递和物流行业的壮大,而反过来快递和物流行业的壮大,又提升了电子商务的配送服务和配送效率,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如今,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已经是一个数万亿的大市场,物流行业,也同样做到了数千亿的市场规模。

    可是,我们在肯定这份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中的不足。

    十几年前,中国做物流和快递业务的,只有一家国营的中国邮政,后来政策放开,全国各地冒出了许多家快递公司和物流公司。

    直到今天,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快递公司和物流公司多达数千家,其中有很多,都属于地方性质的本地物流公司,可能整个公司资产加起来就十几辆车,业务范围基本也就在一个市甚至一个县以内。

    这也就导致了,我们今天整个物流行业快递流转效率低下,信息不畅通,许多顾客都跟我们淘宝和天猫抱怨快递送的慢,抱怨快递有破损等等各种各样发生在快递流通环节出现的问题。

    这事儿,一直让我和所有的阿里人都头疼,因为我以前说过,我们阿里自己不会做物流,不会进入快递行业跟现在的快递公司抢饭吃。

    直到今天,我依然坚守这句话。

    而这次我们几家投资方联合三通一达和顺丰成立的菜鸟网络,它也并不是什么纯粹的,有多少货车飞机之类的重资产物流公司,而是一家统筹和调配优化快递物流数据的公司。

    一件快递从卖家手机发货,直到最终交到顾客手里,它中间可能得流通几千里,十几个省,几个中转站和好几个人的手,而菜鸟网络要做的就是,将整个过程信息化,标准化,不断地提升快递流通效率和配送效率。

    举个例子,你比如一件快递要从中国最南边的深市卖家手里发送到最北边齐齐哈尔的顾客手里,它中间最少都要中转5次。

    第一次是卖家将快递交给收货的快递员,第二次是快递员将快递交到统一的集中配送站,第三次是从配送站,直接发往齐齐哈尔,当然在现在国内的物流体系中,第三个环节很难做到一步到位,中间可能要中转几次,不过我们现在只算一次。

    第四次第五次,是反过来重复前面两个环节,第四步是快递到达齐齐哈尔地区的配送站卸货,第五步,也就是最后一步,快递员从配送站拿货,送到顾客手里。

    总共五个步骤,已经是大多数快递最基本的五个步骤,而菜鸟网络要做的就是,将每个环节都信息化,统计和明了快递在每个环节流通的时间,经手的物流过程,人员等等,然后再根据这些集中起来的信息,优化整个快递流通的效率。

    你比如说我们发现,齐齐哈尔以及再往上的整个东北地区,每个月在网上购买的牙膏牙刷等产品,大概是100万支,那么我们可以提前在东北地区的建立仓储系统,周期性的往里面补充50万到70万的牙膏牙刷,这样客户的快递配送距离,就直接缩短了三分之一。

    现如今,其实我们淘宝,天猫的很多商家已经在运用各自的仓储系统这样搞,但是因为我们阿里自己不做物流仓储,所以各个商家各自为战,信息很零散,配送效率很底下,而今后菜鸟网络要做的就是,跟几大物流公司合作,整合这些资源。

    再比如说,我们又发现,从东北地区的仓储发货到齐齐哈尔的配送站只用了两个小时,但是快递到达配送站后,直到两个小时快递员才来拿货开始配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