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跨国巨头 >

第254章

重生之跨国巨头-第254章

小说: 重生之跨国巨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所有在这些领域投资和收购的消息,都不如2月底,汇众和阿里巴巴联合对外宣布的,汇众以25亿美金入股天猫,占股10%的消息来的震撼。

    从去年年中,为了反击来往,汇众对外放出消息,要给京东开放微信二级入口后,国内电商行业就开始暗流涌动,及至后来阿里服软,派天猫负责人张勇带领团队跟汇众接触,洽谈天猫接入微信二级入口的事。

    从去年9月份到现在经过5个多月十几轮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准备签署正式的合作协议。

    2月28日上午10点,燕京汇众公司总部,记者发布会厅,方哲和马总,汇众和阿里巴巴两家公司的数名高管,以及数十家来自国内外的知名媒体记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汇众和阿里巴巴合作的历史时刻。

    “首先,我代表汇众和阿里巴巴两家公司,欢迎各位媒体朋友来参加我们两家公司的合作签约仪式,下面分别有请我们汇众公司的方总和阿里巴巴的马总向大家讲话!”

    在现场数百名充当临时观众的媒体记者们热烈的掌声中,方哲面带微笑着走上主席台。

    “各位媒体朋友,记者朋友,受邀见证这次签约仪式的合作伙伴,以及马总和阿里的诸位高管,欢迎大家来到汇众。

    过去我常听人说,汇众就像互联网行业的一颗新星,突然就异军突袭,短短几年就成为与百度,阿里巴巴这些成名已久的老牌互联网公司齐名的公司。

    同时,也罕见的打破了国内互联网公司难以出海的魔咒,在世界互联网行业做出了一些成绩。

    行业内有许多人都在研究,也有不少人问我,汇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专家们和我自己给出的答案是一致的,那就是时势。

    许多人都说,汇众的成功是因为抢了腾讯的社交机会,我不否认这种说法,但我更愿意说是,汇众比腾讯更早的抓住了移动互联网上的社交机会,因为机会就在那里,它不属于任何一个人,也不属于任何一家公司,谁先拿到它,谁就是它的主人。

    很幸运,汇众抓住了微信这个机会,也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守住了这个机会。

    现如今,微信的全球总用户数即将突破10亿,中国大陆总用户数接近4个亿,微信已经名副其实的成为全球第一大移动社交软件。

    如此庞大的用户数据,是一笔难以想象的巨大财富!

    熟悉我和汇众的朋友都知道,汇众从来不是一家吃独食的公司,也从来不是一个什么都要自己做的触手怪公司。

    也许有不少媒体朋友注意到最近这段时间,汇众在文娱领域动作频繁,进行了大量布局和投资。

    但实际上,汇众做的大部分投资,都是为了用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去扶持和培养这些公司,去跟我们的合作伙伴,共同分享和挖掘微信和汇众庞大的数据等资源。

    这次,我们跟天猫的合作也不例外。

    阿里巴巴是国内电商行业的领先者,天猫又是阿里巴巴旗下核心的b2c业务平台,微信二级入口接入天猫以后,我们两家公司将会在数据流量,社交化电商等多个领域携手并进,共同探索。

    我相信我们两家公司的合作,一定能帮助两家公司更上一层楼,同时也能为国内的微信用户提供更好,更方便的电商购物服务。”

    方哲简短的发完言后,进入了媒体提问环节,一位来自新浪网的记者率先幸运的被方哲抽到提问:

    “您好方总,我是新浪网的记者,我想请问一下,在贵公司已经于几年前投资京东的情况下,现在又投资入股天猫,这是否意味着汇众将退出京东的投资,或者贵公司将减弱对京东的支持力度?”

    这位记者的提问,也是在场大多数记者心中的疑问,他们都很好奇,汇众投资了天猫,京东该怎么办?

    方哲面露微笑,一脸轻松地回答道:

    “你好,我觉得你们大家可能陷入了一种思维误区,就是天猫和京东两个竞争对手,微信只能支持一个。

    但实际上,微信更多的是作为一个用户平台,包括这次二级入口的开放,也不仅仅局限于天猫,包括京东和其他知名电商平台,都会接入,具体的接入方法我们之后会公布,至于行业内的具体竞争,我们不便干涉太多。

    我们对京东的支持力度,也保留在所持股权应尽的义务以内。”

    “那,请问汇众之前是否跟京东沟通协商过,京东刘总对此持何种看法和态度?”这名新浪记者又追问道。

    “沟通当然是有的,所有接入的电商平台,我们都已经逐步进入了合作签约阶段,这次专门召开记者发布会,是因为天猫是跟我们合作接入的第一家,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家。

    至于京东刘总的看法和态度,我觉得您有机会可以当面问他!谢谢,下一位!”方哲回答完这位记者的问题,又接着点起了一位来自香港《南华早报》的记者。

    这位记者的提问,可谓是有点煽风点火的意思,因为他并没有问这次微信和天猫的合作,而是问:

    “方总您好,我是南华早报的记者陈雯,我想请问一下,大家都知道,去年阿里巴巴推出来往跟微信竞争,二者之间打得火热。

    现在汇众又入股天猫,这是不是意味着,来往跟微信的竞争已经彻底认输,汇众入股天猫,算是阿里巴巴的割地求和!”

    哗,这位记者的提问简直惊呆了不少人,真不愧是来自香港的记者,什么都敢问,看看马总和其他阿里高管们尴尬的脸色,在座的媒体同行们都感觉,《南华早报》吃枣药丸!

第五百四十一章 阿里为什么要跟汇众合作?() 
方哲脸上笑容不减,因为体制的问题,历来香港的媒体记者要比内地的媒体记者敢写敢说。

    若是这位记者随便在香港说这种话也就算了,可是在大陆,在今天这种场合,这位记者的问题就有点挑拨离间,不合时宜了。

    “这位来自南华早报的美女记者,请你出言慎重,汇众和阿里巴巴两家公司都有很多业务,其中有竞争也有合作。

    关于你所提到的来往和微信的竞争,属于正常的商业竞争行为,良好的竞争能促进双方共同进步,而在竞争中求同存异,相互合作,也是常有的事。

    天猫和微信的合作,是基于我们双方存在巨大的共同利益,并不存在你说的什么割地求和,阿里是一家前景广阔的大公司,不需要向任何公司割地求和!”

    方哲的回答赢得了现场的一片掌声,阿里一方,马总的脸色虽然稍有缓和,但心里仍然有些不舒服,纵然如今hbat中,汇众排在阿里巴巴前面,但有着核心电商业务做支撑的阿里巴巴,并不需要看汇众的脸色行事,更不会发生什么割地求和。

    这个南华早报的记者为了自家报纸的销量,为了吸睛,竟然问出这种恶劣的问题,在心底里,马总已经把南华早报拉进了阿里公关的黑名单,甚至打算找机会敲打敲打它。

    方哲看着台下脸色略有缓和的马总,心中舒了口气,汇众入股天猫事关重大,他可不希望因为南华早报的记者一个跳梁小丑,影响到两家公司的关系,在心底,方哲也把南华早报拉进了黑名单。

    转眼间,方哲又想到,前世阿里巴巴也是因为在媒体行业舆论公关能力薄弱,先后投资和收购了多家报纸等媒体公司,而南华早报,正是其中一家,不知道这一世,有现在这个插曲,阿里巴巴还会不会收购南华早报。

    现场一些心思缜密的记者,已经向陈雯投去了怜悯的目光,甚至站在她周围的几个记者,还有意跟她拉开了距离。

    许多经验丰富的老记者都知道,干他们这一行的,不怕得罪名人明星啥的,就怕得罪一些有资本有实力的大企业,香港虽然与内地体质不同,但香港恐怕没什么大老板,愿意为了一个小记者同时得罪汇众和阿里巴巴两家大公司。

    现场的掌声重新归于平静以后,方哲又点起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媒记者,这也是今天签约仪式上,方哲打算回答记者的最后一个问题。

    这位外媒的男记者长相英俊,声音富有磁性,他来自cnn,被方哲抽中以后,他先是向方哲道了声谢谢,随后用英文缓缓说道:

    “方哲先生你好,请问微信是否打算在中国以外的地区也开通类似的二级入口,如果开通的话,是否会选择接入亚马逊,ebay等海外平台,还是只接入中国电商公司?”

    方哲对于这样的问题早有预料,他胸有成竹的回答道:

    “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我们有这样的打算,如果合作条件成熟的话,我们非常乐意跟亚马逊和ebay等任何一家海外电商平台合作。

    不过现阶段,因为政策环境,用户体验,支付渠道等各方面问题,我们只能先在中国跟国内的电商企业进行合作尝试。

    等摸索出合适的经验,并且海外时机和条件也成熟后,我们会在微信海外版也加入类似的二级入口,让海外的微信用户,也能更方便的享受电商购物服务。”

    这位记者得到方哲满意的回答后,便安安静静地坐下了,方哲跟台下的马总对视一眼,两人心照不宣。

    对于刚才这个问题,除了方哲说到的这些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为了给阿里巴巴,争取足够的出海时间,微信海外版类似二级入口推出的越迟,阿里巴巴的出海计划也就准备的越充分,而这点,也是天猫愿意接受汇众投资的条件之一。

    方哲下台后,阿里马总同样上台,进行了一段简短的致辞,同时接受在场的记者提问。

    “很多人跟我说,你们阿里巴巴那么大公司,在国内电商行业是这个(马总伸出大拇指),no。1,占那么大市场,为什么会甘心接受汇众的投资。

    阿里巴巴创办于1999年,到今天已经是个有十四年历史的大企业,而汇众成立于2008年,到现在成立不到5年,比我们小了将近十岁。

    他们说,被这样一家才创办几年的创业公司投资,你们不嫌丢人吗?

    是不是阿里巴巴快不行了,什么每年gmv百分之多少多少的增长,都是假象。

    甚至于刚才那位南华早报的记者,说我们是割地求和。

    呵呵!

    我想对这些人说的是,你们看问题太简单,太幼稚,太古板!

    阿里巴巴在国内是电商行业的这个(马总伸出大拇指),no。1,在全球,在国际上呢?亚马逊,ebay,我们在国外还有好多竞争对手,也有好多市场和机会。

    别看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如果按照人类的年龄算的话,不过是个14岁的毛头小子,如果阿里巴巴未来真能做成一家102年的企业,14岁不过是刚刚开始。

    而汇众呢,我有时候真的觉得,时势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十多年前互联网进入中国,百度,腾讯,还有我们阿里巴巴三家公司虽然都诞生在那个时候。

    但是一开始我们都懵懵懂懂,没有头绪,不懂什么叫时势,就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估摸着哪个方向可能是对的,然后就朝着那个方向努力,朝那个方向飞。

    直到十几年过去了,我们才成长到今天这个规模,今天这个高度。

    可是汇众,从08年它诞生之后,对时势的把控就跟开卷考试一样,不仅仅是国内的时势,还包括国外的时势,都很好的被汇众踩在点上了,所以它仅仅用了5年的时间,就成长到今天,远超我们另外三家公司的规模和高度。

    早一点,晚一点,汇众都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所以我觉得,汇众这家公司,就是应运而生的,整个时代的命运都站在它背后推动它前进,我们跟它合作,说不定也能感受下划船不用桨,全靠浪的感觉!

    感受下汇众发展的火箭速度!”

第五百四十二章 阿里马总的三个回答() 
马总一句“划船不用桨,全靠浪”的戏言,引得全场的观众笑声一片。

    这也是国内许多人崇拜马总,喜欢马总的原因,他的人格魅力和幽默风趣,让许多人都感觉亲切和接地气。

    致辞过后,现场的媒体记者们,一个个争先恐后的举手想要被马总抽中自己。

    “刚才方哲是从国内媒体点到国外媒体,那这次咱们就先从国外媒体开始好了!”马总说了一句,随即抽中一位棕色短发的外国美女记者。

    这位美女记者站起来,先介绍了下她来自BBC,随后向马总提问道:

    “马总你好,我想请问一下,阿里巴巴近两年内有没有新的上市计划,天猫与汇众合作以后,是否打算利用汇众在海外的资源优势,加快国际化进程?”

    听完这位美女记者的问题,马总轻轻点头,斟酌着说道:

    “阿里巴巴未来肯定会重新上市,但是具体的上市时间和上市计划,暂时还不方便透露,我们现阶段的主要工作,还是稳定的向移动端转型,探索移动端独有的电商模式。

    之前方总已经说过,天猫和汇众的合作,一是为了从数量庞大的微信用户中挖掘和培养更多的电商用户。

    二是为了探索新型的社交化电商模式,在双方的合作过程中,天猫可能会更占便宜一些,所以是汇众投资天猫,而不是我们投资汇众,为的就是尽可能让双方有个公平的合作环境。

    汇众在海外的资源,包括数亿的微信海外用户,数量庞大的游戏玩家,91助手这些在许多国家流行的app,都是大多数中国互联网公司没有和羡慕的。

    包括我们阿里巴巴,在这方面也有短板,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们未来肯定会跟汇众在海外加强合作,不过现阶段,我们的主要工作还是我刚才说的第一点。”

    马总对于这位外媒记者的提问,可算是说的非常详细和认真了,在这位外媒记者落座以后,马总重新点起了一位国内媒体记者。

    一位看起来有些斯文,穿着格子衬衫,戴着眼镜的年轻男子,按照他的自我介绍,他来自腾讯科技,以汇众和腾讯的关系,很难想象他之后的报道会不会有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