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跨国巨头 >

第244章

重生之跨国巨头-第244章

小说: 重生之跨国巨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好利于我们快速打开市场!”

    “印度吧,印度的人口数量跟我们差不多,市场潜力非常大!”

    “印度太穷了,我倒是觉得,我们第一站更应该选择隔海相望的日本市场,日本人口过亿,电子产品市场发达,人均消费也非常高。

    日本手机市场的风向跟发达国家差异不大,只要我们能打开日本市场,后面再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就会容易很多!”

    在高管们争论不休的声音中,雷总再次放出大招,请方哲发言,方哲的权威和高瞻远瞩是毋庸置疑的,雷总相信,方哲给出的答案和理由,一定能说服在座的大多数高管!

    “我选印度!”方哲一开口,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个答案,出乎了大多数在座小米高管的预料,就连雷总,也皱了下眉头,他心里的第一答案,是东南亚,他本以为,方哲也会抱有同样的看法。

    在高管们不解和热切的目光中,方哲缓缓道出了自己的几点理由:

    第一,印度拥有足够多的人口,这代表了它拥有非常大的消费潜力和市场空间,足以支撑我们小米在海外市场上五到十年的快速增长,而不管是俄罗斯,日本,还是泰国,越难以及东南亚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具备这种长期的增长潜力!

    第二,东南亚虽然整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市场,但是整个东南亚市场包含太多国家,各个国家从市场,关税到投资政策等各方面都各有不同。

    我们就算进军东南亚,也得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来,这个过程花费好几年时间都是正常的,所以我们第一站并不适合选在东南亚。

    第三,大家可能都觉得印度穷,但那是整体平均而言,对于拥有十多亿人口基数的印度来说,它的中产阶级人数也非常庞大,并且还在快速增长着,正因为市场足够大,所以我们更要更早的进入摸索市场。

    第四,我们小米和红米品牌的手机本就走的性价比路线,对于消费水平不高的印度来说,应该有很大的吸引力。

    去年印度市场手机销量超过2亿部,其中智能手机占比才不到2000万,所以我判断,印度手机市场,会跟国内市场一样,迎来一个智能手机的快速爆发期,尤其是低端智能手机市场,在这点上,我们红米系列的手机拥有强大的竞争力。

    第五,印度手机市场,同样没有比较出色的本土品牌,它跟一两年前的国内市场一样,主要还是三星,lg等韩国品牌把持着智能手机销量,所以在我看来,进军印度市场,无非就是国内市场的翻版复制而已!

第五百一十九章 印度的“硅谷”() 
方哲接连说出的五点理由,让雷总和小米的高管们陷入了沉思,虽然没人怀疑方哲的高瞻远瞩和权威,但本着民主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从雷总到其他小米高管们,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方总,我们第一站就选择印度这样庞大的市场,恐怕不太好吧,而且印度各地方邦政策混乱,吃拿卡要问题很严重,不像国内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

    过去我们国内的企业拓展印度市场,也基本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陷入泥潭,我们第一站就选择印度,恐怕风险很大!”

    这位小米高管的疑惑,得到了大多数高管的认同,在座的都算是这个行业的精英,对于印度市场的环境也并非一无所知,大家之所以不支持首站选在印度,就因为过去中国企业出海印度,几乎没有成功的案例!

    就在这时,雷总也说道“我也觉得首站选在印度有点太冒险了,我们出海选择的第一站,更应该选择成功率高点的国家和市场,如果嫌东南亚整体的市场太分裂,我们可以先选择其中市场最大的国家,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拥有两亿多人口,在世界各国人口中排第四,它的人均消费水平比国内差一些,但却比印度强很多,而且只要打开印度尼西亚市场,整个东南亚相对一体化的市场都会容易打开很多!”

    很明显,即使方哲说出五点理由,雷总和小米高管们,依然对首站选在印度持怀疑和否定态度,方哲笑了笑,对他们提出的疑惑一一解释道

    “印度市场的确分裂严重,比较混乱,甚至各个地方邦的税收政策都不统一,这也导致了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许多大企业都很难进入印度市场,但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我们与这些企业有着完全不同的经营模式!

    其他企业进入印度市场,基本都依赖线下的销售模式,需要在各个地方邦打通渠道商和销售链,对地方邦的政策环境,交通物流等各方面都要求很大。

    而我们根本不需要去跟印度的每个地方邦政府搞好关系签订合同,只要选择在印度某个城市创办分公司,通过线上渠道销售手机即可,这样以来,整个印度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统一的市场!”

    方哲提到的经营模式的不同,犹如当头棒喝,让不少小米高管们都感觉,或许进入印度市场还真有戏!

    至于雷总提到的印度尼西亚,依然被方哲用有力的数据否定了

    “去年印尼手机出货量不到4000万部,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不到700万部,就算我们能在一年内拿下30的市场,也不过两三百万的销量,对我们海外市场的整体增长不大。

    我们进军海外市场,在考虑成功率的同时,更要考虑市场的大小和增长潜力,现在海外智能手机市场被三星lg等韩国品牌把持,发达国家因为专利政策等问题我们暂时进不去,但是作为海外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印度,我们必须尽快进入,积累经验。

    就跟国内市场一样,在大市场上差一两年就是差几千万的手机销量,而在小市场上,无非是几百万的差距而已!”

    方哲的言论,让雷总和小米高管们陷入了沉思,不管是雷总还是小米其他高管,都太过看重首站开拓海外市场的成功率,这也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士气问题,讲究开门红!

    但是用方哲的思维来讲,印度市场是早晚都要进去的大市场,早一步进去,就能早一步抢占许多先机,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经验最重要!

    况且,身为重生者的方哲,又怎么可能会打没把握的仗?

    前世小米在印度成绩辉煌,甚至超越老巨头三星成为印度市场销量第一的智能手机品牌,小米在印度市场的产品竞争力可见一斑!

    在方哲的说服和以往建立起来的威望下,雷总和小米最后选择听从方哲的意见,将小米进军国外的首站选在印度。

    当然,为了稳妥起见,除了印度之外,包括印度尼西亚,俄罗斯以及越南和泰国等几个国家,同样在备选方案内。

    方哲和雷总此次亲赴印度,正是为了考察开拓印度市场的难度和投资环境,如果情况实在不如意,那小米也只能选择备选国家作为出海的第一站。

    新德里时间10月12号下午,方哲雷总一行人乘坐的飞机,降落在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国际机场。

    班加罗尔是印度南部地区的工业和商业中心,同时也是印度的高科技中心,它是印度第五大城市,在印度的地位,相当于国内的深市。

    班加罗尔拥有全印度乃至全亚洲最发的it信息产业,其在某些方面的发达程度甚至超过中国的深市,被誉为“亚洲的硅谷”。

    也因此,班加罗尔拥有全印度,人数最多的it从业人员,如果问小米最容易在印度哪个地方打开市场,那么毫无疑问,这个地方就是喜欢追求手机性能和性价比的印度码农宅男之都,班加罗尔!

    方哲等人之所以将印度之行的首站选在班加罗尔,而不是新德里,孟买等印度更大更有地位的城市,就是为了考察这里的市场环境和投资环境。

    早在方哲和雷总等人来印度之前,小米新成立的国际市场部,已经联合国际和印度等多家信息咨询公司,对新德里,孟买,班加罗尔等印度主要城市和整个印度手机市场做了详尽的市场调查。

    现在方哲和雷总亲自来,一则是为了亲自摸一下市场环境,二则是为筹办印度分公司,跟当地政府洽谈投资合作事宜。

    像小米这样做手机的制造业公司,想要大规模进入某国市场,在当地投资建厂,跟当地政府谈优惠政策谈条件等,几乎都是必须的,否则不管是进口关税成本还是税收成本等,都会让小米手机的竞争力和利润大大降低!

第五百二十章 汇众印度分公司() 
方哲一行人到达班加罗尔的第二天,雷总和林晓斌等小米高管,先陪同方哲,一起去视察和参观了汇众印度分公司。

    汇众印度分公司成立于去年年底,它的前身是汇众印度办事处,伴随着微信印度用户突破2000万,汇众印度办事处也被升格为印度分公司。

    方哲之所以判断印度智能手机市场这两年将迎来爆发期,一方面基于印度近几年手机销量数据和前世的记忆,另一方面也基于微信印度用户的快速增长。

    如今微信在印度智能手机中占据着80以上的市场,微信印度用户的增长速度,几乎跟随着印度智能手机的增长速度波动!

    虽然微信印度用户才2000多万,占微信全球总用户数不到四十分之一,但是汇众印度分公司,却是汇众除中国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外,唯一一个员工人数破百的分公司,由此可见方哲和汇众中国总部,对印度市场的重视!

    考虑到印度民族众多,语言体系复杂,汇众在印度运营着英语,印地语,被不少北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运用的乌尔都语等多个语言版本。

    同时,也有不少使用人数过千万的语言版本的微信,在陆续被开发和上线运营中,微信的愿景之一就是,沟通世界上每一个人!

    方哲等人的到来,受到了汇众印度分公司上上下下每一个员工的欢迎,尤其是看到方哲本人的时候,不少员工脸上都露出激动而又热切的笑容,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第一次在现实中见到方哲,要不是领导有严格规定,他们恨不得凑上去抱抱方哲,跟方哲合影拍照。

    方哲的名字,早就伴随着微信和汇众的传奇发展史,传遍了世界的许多角落,在印度,尤其是在班加罗尔这个it产业发达的地方,许多it从业者为了挤进汇众印度分公司争得头破血流。

    这儿的每个岗位,应聘者都多达数千人,可以说能进入汇众印度分公司的员工,他们每个都是班加罗尔乃至全印度it行业的精英,在这儿工作的每一名员工,也都以此为荣!

    雷总和林晓斌等小米高管,被汇众印度分公司员工们的热情震惊和感染,他小声的跟身旁的林晓斌议论道“咱们印度分公司将来要有这股热情劲,我相信用不了几年我们就能进入印度市场前三!”

    印度分公司90以上的员工都是印度人,只有少数几个外籍和中国高管,方哲用英语,在所有员工面前进行了一段简短的演讲和互动,表达了自己和汇众总公司,对他们过去做出的成绩的肯定,对未来印度市场的看好,以及对他们未来工作的期许和嘉奖承诺!

    方哲的演讲,引起了在场员工的热烈掌声和激动,按照方哲在演讲中的说法,他非常看好未来印度市场的增长潜力,不仅仅局限于微信所在的移动社交领域,还包括游戏,电商,o2o等所有跟移动互联网有关联的行业。

    未来,汇众印度分公司将会继续扩招,在他提到的每个领域投资或者开展相关业务,在这个过程中,在场的每一名员工都可以抓住机会,快速晋升,从普通职员到汇众全球总裁甚至ceo,都有可能。

    而如果员工个人想出去自主创业,公司也尊重他的想法和意愿,甚至于如果能被公司和众赢资本看好的话,还有机会得到投资和各种创业资源帮助!

    在员工们一个个心情激动的情绪中,方哲和所有员工合完影,便叫上印度分公司的两名主要负责人和雷总等人进了会议室。

    进入会议室后,方哲看向印度分公司的总经理杨益,杨益是中国人,在印度工作生活十多年,对印度有着足够的了解,也因此被方哲委以重任,掌管汇众印度分公司,在他身旁的另一名负责人加拉瓦,是他的副手,同时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印度人。

    “杨益,你先简单的把印度这边的情况跟我和雷总说一下。”方哲看向杨益问道。

    杨益看了眼方哲,又扫了一眼旁边的雷总和几位小米高管,见方哲没有介意,便直接开口说道“好的,方总,雷总。

    印度这几年发展非常迅速,连续几年gdp增长率都在5以上,并且伴随着这几年我们中国劳动力下降,劳动成本上涨,很多跨国公司和中国企业,都把企业和厂子从中国迁移到东南亚和印度这些地方。

    这几年印度政府也在竭力改善投资经商环境,从制造业到服务业都在快速发展,人均收入不断提高。

    不过目前印度承接的都是从中国和其他国家转移过来的低端制造业,虽然消化了大量过剩劳动力,增加了不少就业,但是整体收入水平偏低,消费能力不发达,人均月收入不到1000多块钱,普通老百姓对价格非常敏感,大部分人用的都是几十到几百块钱的老式功能手机。

    不过印度人口基数庞大,公务员,大学生,医生还有it等许多职业的收入也还算可观,他们的平均消费水平,已经达到国内三四线城市的消费水平,算是印度的中产阶级。

    他们也是现在印度市场上智能手机的主要消费者,我听说在班加罗尔大学,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已经用上了智能手机,相信用不了几年,印度主流大学的大学生,应该都会用上智能手机!

    ”

    方哲和雷总对视了一眼,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印度,大学生都代表了准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虽然大学生很少有收入,但一般能上得起大学的家庭条件都还算可以,起码为自家上了大学的孩子买一部几百块钱的手机还是消费的起的。

    而且大学生,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印度,都属于中高等偏上的教育水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