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月下侠骨柔情 >

第6章

月下侠骨柔情-第6章

小说: 月下侠骨柔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偶尔轻拂而过的山风轻抚着小白的毛发,把新生的绿叶吹得摇曳舞动。

    微小的虫鸣衬托着黄泉的欢声笑语,还有些不知名的花蝶围着这对挚友翩翩起舞,路过的飞鸟则疑惑的看着他们,随后鸣叫两声便匆匆寻食。

    它不懂这是一副多么动人的画卷啊。

    ……

    这次黄泉回去得要格外迟,已是星夜时分,才推开家门。

    黄裕坐在屋内的板凳上,似乎等他很久了。

    “爹爹,还没睡啊。”黄泉问候道。

    “嗯,等你很久了。”

    “爹爹有什么事吗?”

    黄裕站起身来,沉默片刻,开口问道:“你与虎子,平日里究竟是去了哪里?”

    黄泉知道这件事终究瞒不过父亲,答道:“我们平日都去天阴山上找小白去了。”

    “小白?”

    “嗯,是一只白猿。”

    “白猿?那虎子今日的表现,是不是和它有关系。”

    “我也不清楚,不过想来……恐怕是与那物有关系。”

    “什么?”黄裕疑惑。

    黄泉则把玉液的事情说与了黄裕。

    黄裕听了黄泉的描述,久久没有言语,许久后,他突然拍掌,满脸震惊的表情,道:“难道是玉精?!”

    “玉精?”黄泉从来没听说过这种东西,疑惑问道。

    “不错。”黄裕依旧是一脸惊容,道:“玉精乃是玉吸收了天地精华,而后玉心化水,传说此物香甜无比,闻着便能让人无法自拔,而且此物非常难得,数千年来也只出现不过两三次,可每次出现,都会引起腥风血雨,甚至兵荒马乱!”

    黄泉有些震惊,他虽然怀疑过这个东西不简单,可却没想过这么不简单。

    黄裕接着道:“此物极其神奇,病重的人饮一滴便可痊愈,寻常人饮一滴可清洗骨骼,长命百岁,习武之人引上一滴,境界便可突飞猛进,被称为仙药。可是此物不可求多,据说千年前有人无意中得了数滴,他原本二品的实力三天内便直追大宗师,可后来却是因为贪心,饮得多了,落得个爆体的下场,由此可见此物有多么神奇,霸道。”

    “那玉精那么神奇,可以解了天绝脉吗?”黄泉听见父亲如此说,眼中忽然爆出希望的光芒。

    “当然不能。”黄裕摇摇头:“我说过,天绝脉是命,既然是命,只能靠自身去改名,任何外物,都是解不了天绝脉的。”

    黄泉失望地低下头。

    “等等”黄裕突然想到了什么,他看向黄泉,问道:“你说你每次去都要饮上三滴?”

    黄泉乖巧的点点头。

    黄裕心头默算黄泉出去的次数,算来算去,恐怕饮了足有上百滴,他担忧地看着自家的儿子,心想难道不是玉精,可根据他的描述,那不是玉精又是什么?

    他担心问道:“你除了先前我和你说的那些外,身体还有什么不适吗?比如心跳得快?或者脉搏有些涨跳的感觉?”

    黄泉仔细感受了一下,感受了半天,摇摇头。

第九章 一路向南别临安() 
黄裕松了一口气,道:“还好还好,恐怕应该不是玉精,只是一定要谨慎,你马上去告诉虎子,让他不要再喝了。”他看了眼黄泉,继续问道:“那个东西,能不能告诉为父在哪里?我想去证实一下。”

    黄泉没有回答他,只是摇摇头,随后出了门去,他心里清楚,父亲的描述,虎子和自己身体的变化,都证明了一点,那就是玉精。

    黄泉知道自己和虎子捡到宝了,可宝贝捡的太多,仿佛有些会吃不消?黄泉管不了那么多了,他要去告诉虎子此物不能再喝,黄泉想了想腥风血雨,兵荒马乱这两个词,背后凝起数滴冷汗,得让虎子更加谨慎,不能告诉任何人,还得让小白尽快转移地方才是。

    屋内空余黄裕一人,他看着黄泉的背影,摇摇头,似乎否定了心中的某个想法,然后走到桌前,提笔,不知在写些什么。

    等黄泉交待完虎子回来的时候,黄裕已经在收拾衣物,父子俩将衣物收拾好,装进包裹,黄裕叮嘱他早些睡,明早便要赶路,黄泉应了一声,匆匆洗洗便躺在床上,只是这一夜他又如何睡得着。

    清晨,天空已经放晴,月亮还没来得及藏得起邪魅的脸,父子俩便起了床,由于昨夜行李都已收拾好,两人只是洗漱一番就匆匆上路,没有惊动任何人。

    铺子交给了虎子一家人,说是让他们帮忙卖出去,其实和送给他们没什么两样。

    两人走了约莫有小半个时辰,日头才懒洋洋地升起,赠予大地的第一束阳光照向两人一马,阳光下的黄泉则是回头看了看这个生活了十年的地方,临安城已经与地平线重合,只能看见黑色的影子,他叹了一口气,默默在心里说了句再见临安。

    再转过头时已是不再留恋,一路向南。

    长安城。

    阴霾的天空像是一樽巨兽,俯视这座世上最大的城池,城池北方有一座城中城,朱红色的高墙隔绝着世人的视线,似在向世人宣示着这里是唐国权力集中的禁地,大唐皇宫。

    宫内有一湖,湖边有一处花园,园旁有个大小要逊色于其他宫殿的房子,这里便是唐国皇帝读书写字批阅奏章的地方—御书房。

    此时御书房中只有两人,一个身着龙袍,面容普通,可他那双看上去有些疲惫的眼睛却是不怒自威,他正是唐国甚至整个大陆最为尊贵的男子,当今皇帝李修阳。

    他身后站着一人,那人头发发白,看似老却不显老态,是一个太监。

    李修阳站在案前,手持上等的软毫,似在面前的宣纸上作画,突然他头也不抬地问道:“确认是他?”

    老太监低了下头,轻声应是。

    李修阳仍是不抬头,道:“沉寂了十年,终究要做些事了吗。”

    头发发白的老太监不敢出声。

    许久后,皇帝陛下终于作完了画,道:“你不方面露面,让魏竺去一趟,我倒要看看他到底想做什么。”

    他看着纸上墨迹未干的美丽女子,眼神有些复杂。

    三日后,父子两人过了云州,来到桑干河。

    也不知付了多少银子,搭上了一条商船,顺流直下,不消五日,便来到了幽州。

    幽州是唐国的军事重镇,仅次于长安的交通中心,又是商业都会,所以甚是繁华。到达幽州已是傍晚时分,父子下了船,离了港,黄泉从未见过如此大的城池,街道四通八达,虽然天色将黑,可两边仍皆是商贩,行人络绎不绝,好不热闹,他左顾右盼,看到新奇的东西还要驻足一会,黄裕只是由着他,心道还真该让他见见世面才是。

    待黄泉逛够了之后,两人随处找了家清静的客栈,要作歇息。

    黄泉有些意犹未尽,可心中却是有些担忧,他不解地问向父亲:“爹爹,我们不是该走些偏僻的地方吗,这么大一座城,若是暴露了行踪,让那些不好的人找到我们怎么办。”

    黄裕哈哈一笑,道:“你这小子心思倒是缜密,不过无妨,有人会来接我们的。”

    黄泉仔细想了想,父亲用了“接”这个字。

    第二天,父子两人却是难得睡了个懒觉,两人南下看似轻松,可黄裕何时敢放松神经,在临安他暴露了行踪,以后的日子便不能平静,路途也会凶险,只是他们动作实在太快,又是走了水路,一路上倒也是有惊无险。

    然而到了幽州,黄裕却是放宽了心,因为他知晓那个人恐怕已经来了,甚至已在暗中看着自己。

    果然,当黄裕刚刚睁开眼睛,房内便响起了敲门声,黄泉睁开惺忪的睡眼,却是一脸戒备之意,黄裕示意他安心,微笑,穿上衣服,打开了门。

    门外站着一位满面笑容的书生。

    黄泉盯着这个约莫二十来岁,鼻子两边有些雀斑,面相普通,一身朴素白衣,手里攥着一册书籍的年轻书生,有些疑惑。

    那书生却是朝着黄裕行了一个晚辈之礼,喊道:“师姑父。”

    黄裕哈哈大笑,道:“这些年不见,你这个黄毛小子倒是长大了。”

    书生羞涩一笑,看向还在床上的黄泉,才搭话道:“连当年还在襁褓之中的小师弟都长这么大了,我又如何不长大。”

    “泉儿,还不过来见过你三师兄。”

    三师兄?黄泉还在迷糊,随即突然想到孔夫子,不由大惊,传言孔夫子收了些徒弟,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徒弟的姓名,性别,甚至连收了几个徒弟都鲜有人知,可这站在这里的莫不是活生生的孔夫子的三徒弟?

    黄泉想到这里,慌忙地下了床,也不管头发还是乱糟糟的,躬身作辑,乖巧喊道:“三师兄。”

    那书生满眼笑意地看着面前这个头发蓬乱的少年,将他扶直了身子,自己却是作辑回礼道:“小师弟。”

    黄裕看着这两人,笑着道:“小鼻涕,我看你这副德行再给你十年你也改不了。”

    书生有些委屈地看着黄裕,小声道:“这都十年了,您不还是学着小师姑那样叫我……”

    黄裕眼神一黯。

    书生知道自己不经意间提了忌讳,觉着自己真是个书呆子,这才变了话题,道:“师姑父和小师弟收拾一下,等会便上路吧,怕是师傅他老人家等得心急。”

    “好,那你先等一会。”

    书生行礼关门。

第十章 万世师表孔仲尼() 
书生没有在门口等的太久,黄泉便穿好了衣服,洗漱完毕,父子二人拿上行李,三人下楼退了客房,在那书生的带领下来到了偏僻巷子里的一辆马车旁。

    马车是很普通的马车,马却不是很普通的马。

    黄泉怪异地盯着这匹灰色的马,它通体灰色,没有哪怕一丝别色的杂毛,这样当然还不足以让就连通体白色的小白都见过的黄泉如此惊讶,只是…这匹马未免也太小了些?

    黄泉约莫着它的大小恐怕还不如驴子,若是坐上一个八尺男儿,恐怕脚都得着地!它这身子板和它身后的马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至于自己三人坐上车后,它能否拉得动,黄泉持怀疑态度。

    那匹马看着眼前这个半大小子瞧向自己的目光,心想这货竟然敢看不起本大爷,马爷我可是山上数一数二的人物,啊呸,马物!除了那个糟老头和耕地的老牛,怕过谁?咦?这小子面相怎么那么熟悉,它的脑海里突然蹦出了一个女人,顿时心头一颤,再不敢轻视这个小孩,本来就要喷出的响鼻硬是被它憋了回去,那表情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黄泉当然不知道这匹马心中所想,只是看着它表情似乎很生动,再加上它这与马这种生物严重不符的身高,觉得甚是可爱滑稽,不由问道:“三师兄,这匹马儿怎么如此之怪?”

    书生面色腼腆笑答道:“它叫板砖,是师傅的马。”

    黄裕释然,果然是仲尼先生,品味独特,只是这名字真是怪了些,他上前摸了摸那匹小马的头,后者温顺地低下马首,它才不敢反抗。

    黄裕和那书生目光复杂地看着这一人一马,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片刻后,书生对那称作板砖的马躬了躬身,道:“如此,便要辛苦板砖先生了。”

    板砖却是不给它好脸色,哧了一声,扭过头去,后蹄在地上磨了磨,催促他们快点上车。

    黄裕笑着摇摇头,率先上了车,二人随后,关上车门,板砖也也不需要引路,在黄泉一脸不相信的表情中,快速拖动马车,出了巷子,走上人少的街道,只是一会儿便出了城去。

    还真是快啊,黄泉透过被风带起的窗帘,看着飞快后退的树木,这样想道。

    他看着上了车后便开始低头看书的三师兄,恭敬问道:“不知三师兄尊姓大名?”

    书生抬起头来,羞涩答道:“我姓许,叫许自在。”

    “那……”黄泉有些迟疑,随后好奇问道:“仲尼先生他到底收了多少弟子?”

    “老师他收了六个弟子,不过,很快就有第七个了。”许自在微笑道。

    “三师兄能否给我说说其他五位师兄?”

    “这倒不必,等上了山你自己见过后便会知道了。”许自在面色有些古怪。

    黄泉不再问,向许自在行了个礼,后者回礼,便继续看书。

    板砖的速度着实是快,白天赶路,晚上歇息,不消几日便过了棣州,遥遥就能望见黄河。黄泉越发觉着这匹马不普通,普通的马能在几日就能从幽州到了棣州?恐怕马不停蹄还得日夜不停,没有五六日都看不见棣州的影子,由此可见板砖恐怖的速度。

    此时两大一小都在车内看着各自的书籍,许自在却是忽然抬起头,掐指不知在算些什么,然后扭头对黄裕说道:“前面恐怕会有些麻烦。”

    黄裕冷笑:“没有麻烦才奇怪。”

    许自在偏头,心想还真是,道:“我去看看,师姑父与小师弟在此等一会,我很快便回来。”

    “快去快回。”

    许自在收起书籍,攥在手里,行了礼,打开车门再关上,也不知去了哪里。

    黄泉疑惑的看着父亲,问道:“三师兄独自一人,会不会有危险?”

    黄裕微笑:“无妨。”

    黄泉不再担心,继续看书。

    只是连一页还没看完,黄泉感到一股强风袭来,他抬头一看,原来三师兄竟已回到车内。

    黄裕倒是很习惯,道:“小鼻涕,你还是那么快啊。”

    许自在羞涩一笑,拍了拍衣衫,拍去了些尘土。

    黄泉看着他,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这座由板砖拉着的风驰电掣的马车,似乎就没停过?三师兄就这样随意地上车下车,他是怎么做到的?黄泉不禁对面前的这个书生另眼相看。

    许自在感受到他的目光,只是报之一笑。

    黄泉却是注意到他的衣衫下摆有一丝血迹。

    麻烦消去,道路自然就会畅通。黄泉看着这条前所未见的大河,想着那句黄河迅还浊,汤汤不可陵还真是应景,突兀问道:“武当张真人一指断了黄河水是真事?”

    许自在难得没有看书,站在船头任风吹拂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