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女帝亦菱 >

第28章

女帝亦菱-第28章

小说: 女帝亦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亦菱问道:“走?去哪儿?九……不,皇上不是要我们回怀远么?”

    皇甫祉并未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亦菱。

    亦菱看着皇甫祉的眼睛,片刻,什么都明白了,她点了点头,握紧了手中的两块兵符,“好,三哥放心,我会尽力的。”

    皇甫祉点点头,“三哥相信你。”

    “对了,三哥,”亦菱想起来之前皇甫祉交与她的任务,从怀中拿出那一叠书信,递与了皇甫祉,“这是你让我回去取的。”

    皇甫祉接过那一叠书信,随手翻了翻,翻到其中的一封时,他的手不禁一顿,眼中流露出一丝思念与哀伤,他抽出了那封信,递与了亦菱,“小妹,这个给你,听倩云说,你与濯玉宫的人有些交情,还请小妹帮我把这个转交给濯玉宫的宫主。”

    嗯?亦菱疑惑地看向孟倩云。

    孟倩云在皇甫祉身后,对亦菱使了个眼色。

    亦菱方才点点头,收好了信,道:“好,等我遇到了故人,一定交与她。”

    皇甫祉笑道:“好。小妹,我们这就走了,你安排好这里,也尽快回怀远吧。”

    “嗯。”亦菱点头,心中涌出不舍,却未曾表现出来。

    孟倩云道:“我还有几句话,要与七妹说。”

    “好,”皇甫祉看向孟倩云的眼中满是爱意,“我先去备马,在外面等你,你与小妹聊吧。”

    皇甫祉掀开帐帘走了出去。

    大帐中只剩下亦菱和孟倩云两人。

    孟倩云走过来,拉住亦菱的手,道:“小妹,你听五姐说,那封信你收好。方才祉问起我是怎么遇到你的,我对他说是在定南王府门口遇到的,顺便问他你回去做什么,他说是他要你回去取一些重要的书信,他还提起其中有一封是他已故的母妃临走前交与他让他转交给濯玉宫宫主的信,所以方才我就对祉说你与濯玉宫的人有些交情,不如让你帮忙转交。现在信已经给你了,你什么时候回濯玉宫的时候就交给大姑姑吧。”

    “嗯。”亦菱点点头。五姐大概还不知道自己就是新一任的濯玉宫宫主。亦菱看着孟倩云,眼中满是不舍。

    孟倩云也十分不舍,她握着亦菱的手,“七妹,五姐走了,你要保重。若是有什么事,就与五姐联系,还是用我们的老方法,五姐有事也会与你联系的。”

    “好。”亦菱点点头,声音中有一丝哽咽,“五姐,你和三哥路上要小心。”

    “会的,七妹放心。”孟倩云点点头,握着亦菱的手又紧了几分。

    亦菱送二人至军营大门,望着两人共骑远去的身影,心中不免感到一阵孤寂。大哥走了,二哥走了,二姐走了。如今三哥和五姐也离开了,只剩下自己了,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了。

    亦菱轻叹口气,低头看了看手中的两块兵符,那两块兵符已被她手心沁出的汗水沾湿,她弯回手指,握紧了手中的兵符,再抬眼时,已不见了两人的身影。她转身眺望不远处的怀远城,城楼上已经燃起火把。自己也该回去了吧。

    亦菱把兵符放入怀中收好,牵过自己的战马,她把背在身上的包着濯玉剑的布又系得紧了紧,跨上战马。“驾!”战马会意,驮着主人奔驰起来。一人一马沿着官道,向怀远城的方向而去。

第三十七章征丁募将初点兵() 
元宁三年。

    六月廿七,怀远政变,九王爷皇甫?夺皇位,囚元帝皇甫?于天牢。睿王皇甫?下落不明,定南王皇甫祉不知去向。

    六月廿八,九王爷皇甫?登基,是为宁昭帝,年号昭宁。昭帝为定南王皇甫祉、大将军岳悠然、军师赵子安三人平反,恢复定南王王爷封号,追封岳悠然、赵子安为侯,赐岳悠然谥号“烈襄”,赐赵子安谥号“烈和”。

    宁国。

    怀远。

    将军府。

    七月的太阳一早便升了起来。

    亦菱穿好了武将官服,走出了忆安阁。

    一侍卫迎上来,道:“将军,马已经备好了,您要快些了,早朝要迟了。”

    亦菱道:“本将军今日不上早朝。”

    “啊?”那侍卫一愣。

    亦菱又道:“本将军昨日向皇上告了假,今天去城郊军营。”

    “是。”那侍卫抱拳道。

    亦菱跨上马,看了一眼“将军府”那三个在晨光下熠熠生辉的烫金大字,不禁微微撇了撇嘴。

    皇甫?这字写得还真是不错,行云流水,矫若游龙,甚是大气,与他往日的一副游手好闲,玩世不恭的样子真是大相径庭。

    这将军府,不光这字是皇甫?题的,连整个府邸都是皇甫?赐予亦菱的。这富丽堂皇的将军府恰好位于相府和太尉府之间。也不知这样的安排是皇甫?无意之举,还是故意为之。

    亦菱摇了摇头,对身后的几名随从道:“我们走!”然后扬鞭打马向城郊方向而去。

    “是,将军!”几名侍卫齐声应道,打马紧随其后。

    城郊军营。

    大帐。

    “怎么样?”亦菱问。

    “一切都很顺利,将军。”陈格答道,不久前与云国一战,宁军虽然大败,但剩余将领仍临危不慌,努力减少宁军损失,况且宁军大败,诸多将领阵亡,军中空缺甚多,故昭帝即位后加封众多归都将领,陈格被封为正二品振威将军。“此次招新兵,前来应征的足有三十万人,再算上地方的驻军和我们原来的宁军,再与云国一战,不成问题。”陈格继续道。

    亦菱闻言却蹙了蹙眉,“这么多?”

    “多?”陈格不禁一怔,“将军还有嫌兵多的么?”

    亦菱道:“等兵都招好后,我要对他们进行集训,再从中挑出五万人来,组成一支精兵。”

    “五万?”陈格不禁一阵诧异,他一脸不敢置信地看着亦菱,“将军是想以五万宁军敌那上官绝尘的五十万大军?”

    “没错。”亦菱嘴角勾起一丝微笑。上官绝尘,您老人家就先快活几日,用不了多久,本将军会有一份大礼奉上,届时还望您笑纳。

    陈格依旧是一脸不敢相信的表情。

    亦菱对陈格道:“陈将军不妨拭目以待。”

    陈格笑了,“好,那我就拭目以待了,相信将军定有锦囊妙计。”

    亦菱站起身,整了整身上的官袍,对陈格道:“走,我们去征兵大帐看看。”

    两人来到城郊军营临时搭建起来的征兵大帐。

    帐外一片黑压压的应征人群,喧闹至极。这些人大多都是山村野夫,虽没念过什么书,但是皆满怀一腔报国之情。

    亦菱与陈格悄悄走过去,听到那些人中有人在说着什么。

    有一身高八尺的彪形大汉粗声粗气地道:“啥?你问俺为啥来参军?那还用说!咱大宁都被那云国欺了,俺在家还呆得住吗?地都种不下去了!扔给俺媳妇就来怀远了。”

    亦菱闻言不禁笑了。她又听到一身穿着粗布衣,头戴斗笠的农人道:“俺听说新皇封了那个以前立过奇功的宣武将军为大将军,那将军可只有十五岁啊!真是稀奇啊!”

    有一人应道:“大叔难道没听说过那句‘自古英雄出少年’么,那只有十五岁的大将军定是位少年英雄,有什么可稀奇的呢?”

    亦菱闻言看向那人,只见是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年,那一身粗布衣裳竟硬是被他穿出了书生的儒雅之气。亦菱不禁感到好笑,这少年许是读过书的,此时却来应征,不知是何缘由。

    这时,亦菱又听到一少年唤那少年,“小虎!你怎么也来了?”

    那书生气的少年回身,惊喜道:“小马哥!你也在啊!”

    两人热络地聊了起来。

    亦菱笑了笑。原来是老乡在应征现场相遇了。

    亦菱走进了应征大帐,陈格紧随其后。

    正在招兵的几位将领见亦菱与陈格走进来,纷纷起身抱拳行礼道:“将军,陈将军。”

    亦菱伸手示意,道:“你们继续。”

    “是!”那几位将领又落座,继续招兵。

    “下一位!”一将领冲帐外喊道。

    只见一少年走进来,正是方才那位颇有书生之气的少年。亦菱此刻坐在一边仔细地打量着那少年,竟觉得有几分面熟。在哪里见过呢?亦菱仔细地想。哦,对了,这少年不正是那日她回怀远时遇到的那个拦住一老者问话的小茶贩么?

    “姓名。”为首的招兵将领头也不抬地道。

    “小的姓王,名休,王休。”那少年不卑不亢地拱了拱手道。

    “王休?”亦菱在一旁不禁插了一嘴,“方才我怎么听到别人叫你小虎呢?”

    那少年闻言笑了笑,转过来对亦菱道:“那是小的以前的名字,小的现在名休。”

    “哦。”亦菱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那少年却反问道:“不知将军可是皇上新封的镇国大将军赵将军。”

    “大胆!”一将领正要呵斥,却被亦菱抬手制止。

    亦菱微笑着点头道:“正是。”

    王休笑着对亦菱拱手行礼道:“将军,小的愿入军做一名小兵为国尽忠,还望将军成全。”

    亦菱道:“准!”

    王休道:“谢将军!”

    王休又行了礼,然后大方地走出了营帐。

    “下一位!”一将领又对帐外喊道。

    这时,却又有一将领走进来,是李沐阳将军。不久前,李沐阳与陈格等人一同被昭帝加封,晋升为从一品辅国将军。

    李沐阳看到亦菱,道:“将军,原来你在这里啊。太尉大人下早朝后,来军营了,此刻正在大帐中,要见将军。”

    “知道了。”亦菱站起身,抬手阻止了那些正要起身相送的将领,“你们继续忙吧,辛苦了。”

    亦菱走出了营帐,同李沐阳一道向大帐走去。

    大帐中,邹敬贤果然在那里来回踱步,看到亦菱、李沐阳走进来,忙迎上前。

    “邹太尉,”亦菱笑道,“今日早朝,还顺利么?”

    “顺利,没什么要紧的事。”邹敬贤笑道,“这几日军中招新兵,将军辛苦了。”

    “哪里哪里,”亦菱客气道,“倒是新帝即位,朝中事务繁多,太尉近日辛苦了。”

    “没有没有。”邹敬贤道,“今日我来是告知将军一声,今晨早朝皇上吩咐了,此次征兵众多,若军营规模不够,需要扩建,将军只管扩建便是,朝廷各部均会全力相助。”

    亦菱闻言笑了,“军营倒不需要怎么扩建,只是增加些住所即可,训练场地倒是个问题,以前这军营最多容纳十五万人,现在扩招的新兵多出了一倍,原来的训练场是容不下了,需要开辟一处新的场地。”

    邹敬贤道:“将军说哪里适合做新的训练场呢?”

    亦菱指着营帐外一个远处的较高的山丘道:“要我说,以那山丘为中心,方圆五十里都划给我们做训练场地为好,离这军营又近,很方便。”

    邹敬贤顺着亦菱手指的方向望去,点了点头,“好,那我今晚就写好奏折,明日早朝呈给皇上。”

    “那就有劳邹太尉了。”亦菱拱手道。

    “哪里,这本是我份内的事。”邹敬贤笑道。

    ……………………………………………………………………………………………………………………………………………………………………………………

    次日清晨。

    宁国怀远皇宫。

    勤政殿。

    百官皆身着官服立于大殿之中,龙椅左边是文臣,右边是武官。亦菱与邹敬贤列于武官之首。不一会儿,昭帝的近卫首领余昕从殿后走入,高喊“皇上驾到——!”

    百官皆下拜,“臣等叩见皇上。”

    皇甫?从殿后走入,一身龙袍,金冠加顶,一挥衣袖道:“平身。”随后在龙椅上落座,绝美的脸上全然不见往日的玩世不恭与漫不经心,而是一脸的认真严肃,颇有帝王之风。“众爱卿有何事上奏?”皇甫?开口道。

    整个大殿安静了片刻后,言熙明率先站出来道:“启禀皇上,不久前与云国一战,惠州多处城池沦陷,民不聊生,惠州刺史软弱无能,柳州城失陷后便携家眷逃走,目前惠州刺史之位尚空缺着。”言熙明顿了一下,又道:“臣以为现任扬州刺史张泽文武双全,才智过人,忠心义胆,守法持正,可调其到惠州填补这一空缺。”

    皇甫?闻言点点头,“甚好,就按丞相说的办。”

    这时,亦菱身边的邹敬贤又对皇甫?说了城郊军营训练场地扩建一事,皇甫?闻言看了一眼亦菱,道:“准奏。”

    有了言相和邹太尉开头,百官纷纷上奏各项事宜,都城的、地方的、财政的、税收的、官员调任、升迁贬谪的……有时皇甫?在官员上奏后就直接决断,有时还要与群臣商讨一下再做决议,这样一来,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殿外的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

    许久后,众官员都渐渐停止了上奏,皇甫?又问,“众爱卿可还有事上奏?”

    这时,站在言熙明一旁的孙泽瑞孙御史站了出来,“启禀皇上,臣还有一事上奏。”

    “孙爱卿请讲。”皇甫?直了直身子,看着孙泽瑞。

    孙泽瑞缓缓道:“皇上即位以来,元帝一直被关在天牢中,臣以为此事应当早些处置。”

    亦菱听后心中不禁一惊。

    闻言,皇甫?微微蹙了蹙眉,犹豫了半晌,方开口道:“那孙爱卿认为此事当如何处置?”

    孙泽瑞一字一句地道:“臣以为皇上应当效仿太宗。”

    什么?!亦菱不由地大惊。效仿太宗?!当年皇甫世家夺取容氏一族政权,改祁国为宁国之时,宁太宗就将祁太祖囚于天牢,不出几日便赐予一杯毒酒,令其自尽了。孙御史这意思莫不是要皇甫?一杯毒酒赐死皇甫??!

    皇甫?不置可否,转向邹敬贤:“邹爱卿认为如何?”

    邹敬贤拱了拱手,道:“臣同意孙御史的看法。”

    皇甫?又转向言熙明,“丞相呢?”

    言熙明开口道:“臣也同意……”

    “启禀皇上!”亦菱突然打断了言熙明的话,“末将以为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