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女帝亦菱 >

第225章

女帝亦菱-第225章

小说: 女帝亦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亦菱总觉得那帷幔后传来的神秘公子的声音似乎也染上了淡淡的哀伤之意。

    “我不怕死,”亦菱缓缓地道,她的目光穿透随着夏夜轻风飘摇的帷幔,落在那神秘公子的身影上,“我怕在我活着的时候,不得不看着周围的亲友一一死去。因为太痛苦,所以才害怕,怕得要死。”

    “难道……公子不怕么?如果公子——抱歉,在下是说如果——如果公子不得不看着亲密的挚爱的亲友在自己的面前离世,公子还会像此前那样,说自己不怕么?”

    亦菱的问话似是方才那一曲低柔和缓的乐曲,随着夏夜的风久久地盘绕回荡在整座亭子内。

    帷幔后的公子沉默了好久,久到亦菱以为他不会回话了。

    “不会。”许久后,帷幔后的公子方才开口,缓缓地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三章。河灯辉映灿夏夜(十)() 
亦菱仍旧蒙上了眼睛,在方家小少爷方子语还有几名方家家丁的陪同下,出了方府,坐上了来时的马车。

    马车一路前行,亦菱竖起耳朵仔细地听着,周围十分安静,除了马车轮压过路面发出的轻轻的沙沙声外,一点其他的声音也没有。

    亦菱眼上覆着绸带,一片漆黑,她微微侧头,凭着感觉对陪同她坐在一旁的方子语道:“子语小兄弟。”

    方子语闻言一怔,随即笑道:“子语小兄弟?殿下才多大?就称呼我为‘小兄弟’?”

    亦菱不服气地道:“怎么啦?你长了一张娃娃脸,还不让别人称呼你‘小兄弟’了?那要是我正儿八经地称呼你为‘子语兄’,你不觉得别扭,我还觉得别扭呢,旁的人听见了,都得乐掉门牙。”

    话音未落,亦菱就感到马车忽然不正常地晃动了几下,随后她似乎隐约听到了马车外传来的极力压制但还是不小心笑出来的“哧哧”声。原是驾车的方府车夫和随行的方府侍从听到了车内的谈话,被逗乐了。

    亦菱也跟着笑起来。

    方子语无奈地笑了笑,抬手摸了摸脸,比之同龄的少年来说,他这张脸确实稚嫩了一点,但总不至于被说成是娃娃脸吧?方子语无奈地翻了翻白眼儿,随后正色道:“殿下方才唤我,所为何事?”

    亦菱道:“哦,对。我刚想问你呢,随我一道去夏国的事情,你有没有同你大哥说啊?我们再过几日就要出发了。如果你大哥同意了,你这几日最好就开始做准备,届时我派人来府上接你。”

    刚说到此处,亦菱忽然想起方府究竟地处何处她还不知道,而且方府的人也不可能告知她,遂又道:“或者到时候我派人去锦绣阁联系你,我们一起出发。离开朔城。”

    方子语闻言淡笑道:“我已经同我大哥说了,他自然同意。不过……”

    亦菱一听方子言这么痛快就答应了方子语同她一道去夏国的事。不免有些疑虑,再一听方子语拉长了音调说“不过”,亦菱心里一沉,难道情况有变?又或者……方家的人都太聪明了。猜到了她相邀的意图?

    “怎么?”亦菱轻快地笑道,“子语小兄弟忽然又改变主意了?”

    “哦,那倒没有。”方子语道,“只不过是我大哥知道我要离开朔城,临时交与我一项任务,我恐怕不能同殿下一道前往夏国了。”

    “原是这样。”亦菱点头道,表现出并不在意的样子。

    方子语又道:“我届时会同殿下在夏国朝凤会合。”

    亦菱笑道:“那我就在朝凤恭候子语小兄弟了!”

    马车稳稳地前进着,两人在车里闲聊着,亦菱还时不时地出言逗一逗子语小兄弟。一路上很是欢快。

    也不知过了多久,亦菱忽然听到马车外传来阵阵喧闹声,遂问道:“到什么地方了?”

    话刚一出口。她就想咬掉自己的舌头,人家蒙着自己的眼睛呢,不就是为了不让自己知道通往方府的路怎么走么?她现在问这些有什么用?根本得不到答案。

    正当亦菱悻悻地靠回坐垫上时,忽听得一旁轻轻掀起马车侧面小窗子上帘子的声音,随后又是轻轻放下的声音,“快到城南护城河旁的市集了。”方子语说道。

    亦菱挑了挑眉。她没想到方子语这么大方就告诉了自己,许是这里已经离方府很远了。没必要再隐瞒着了。于是亦菱得寸进尺地凑上前,对着方子语声音传来的方向,恳求地道:“我今天本来是出来逛市集的,结果半路上被你家大哥给拉走了,我还没逛够呢,哎,子语小兄弟,要不你就在这里把我放下吧,我一会儿自己回去。”

    “殿下……今天,逛市集?”方子语有些不可置信地道,但随后也没有再问什么,又道,“殿下就在这里下车?可是现在天已经黑了,会不会……”

    “没事的,没事的!”亦菱连忙摆手道,“现在朔城这么安全,不会有问题的,我不会逛太晚,一会儿就回去了,子语小兄弟不要担心。”

    “也好。”方子语顿了顿道。

    下了马车,亦菱摘下覆在眼上的绸带,深吸了一口气,觉得这外面的空气真是清新无比,充满了自由的味道。

    随后,亦菱转身,将绸带递与方子语,抬手行了一礼,笑道:“那么,子语小兄弟,我们朝凤见,告辞了。”说罢,潇洒地转身离去,再没有回头,不一会儿便融入了前方熙熙攘攘的人流中。

    方子语手里拿着绸带,站在马车旁,望着少女离去的背影,一扫平日里顽皮幼稚的孩童形象,光影交错的脸上,多了几分肃然和深思,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亦菱同方子语告辞后,转身向不远处的人群中走去。背对着身后的方子语等人,她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缓缓地勾起嘴角。继荆先生一事之后,她再次用了这一计“将计就计”。

    去岁深冬,在那个地处喧闹市集之中的百里小酒馆中,她敏锐地察觉到荆先生不着痕迹地想要引起她的注意,于是她便主动流露出相邀之意,将荆先生请到府中,实则是为了暗中顺藤摸瓜地调查荆先生以及那位幕后之人的意图。

    这一次,她听出方子语话里隐含的意思,遂主动提出邀请,实则是为了那位神秘的公子。她记得,这两次见到那位公子,那位公子都是坐着的。他甚至都没有露面,一下都没有。

    什么人会不愿意露面呢?

    或者是身份比较特殊的人。不便让人知道他的相貌。可是,就算她知道了他的相貌又如何?难不成她还会多嘴多舌地告诉别人自己救过一个长什么什么样的公子?

    又或者,是不情愿让人看到他的样子。比如……坐着轮椅的样子……

    亦菱脸上的笑意加深。如果她的猜测没错,那么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虽然荆先生被人毒害了,莫凉给她的重要资料也被人偷走了,但是她还是偶然间再度握住了线索。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出了这条热闹的巷子,一转弯,亦菱不禁顿住了脚步。

    面前是一条并不算宽的河流。缓缓地从西边向东边流去。这是朔城外护城河的一条支流,恰好穿过这片繁华的市集。河上每隔一段便架有一座石桥,供两岸行人来往通过。

    令亦菱感到惊讶的是,此时此刻,天色已暗。整条河上却布满了一盏盏的荷花灯,随着水流慢慢地流去。

    满河的河灯,照得整条河流灿若天河。

    亦菱怔怔地定在原地,望着面前壮观美丽的景象,许久方回神。

    难怪方才方子语听到她说自己今天逛集市的时候那样惊讶,今天竟是中元节。

    中元节这一天的晚上,大多数人是不外出的,而此时此刻,走在自己身边的行人。皆是出来放河灯,寄哀思于故人的。

    亦菱又在巷口旁站了许久,随后苦笑了一下。沿着河岸向东走去。

    今天很奇怪,不知道为何,她总是能想到筠如,方府的荷花池,这满河的荷花灯,还有那一桌南江一带风味的菜肴。她还记得。那个怀远城郊外的夜里,筠如曾经答应过她。要亲手为她做几道菜……可惜,她永远都吃不到了……

    一阵夜风吹过,亦菱猛地感觉到脸颊上泛起湿寒之意,这才惊觉自己竟然流泪了。

    前方不远处是一座石桥,桥头有卖荷花灯的小贩在叫卖,亦菱顿了顿,向着那小贩走去。

    小贩正冲着来来往往地行人吆喝着,一转头,忽然见一名眉清目秀、清丽脱俗的少女向他走来,顿时一怔,叫卖声戛然而止。

    亦菱走到小摊前,微笑着道:“我要买一盏荷花灯。”

    小贩顿时回过神来,看少女的衣着打扮、谈吐举止,定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他自然不得怠慢,于是热情地招呼道:“小姐好眼光,我这荷花灯是咱们朔城最有名的,小姐要是再晚来一会儿,这荷花灯都要卖光了。”

    亦菱垂首一看,见小摊上果然空出了大半的地方,只余了三四盏荷花灯。亦菱伸手拿起一盏,仔细端详,这荷花灯是用上好的白纸扎成,做工精美,不用手去摸的话,还真让人以为是真的白荷花呢。

    小贩又热情地道:“这边还有笔墨,小姐若是需要,可以在河灯上写点什么。”

    亦菱顺着小贩所指的方向看去,见小摊的另一边果然备有笔墨,遂拿着荷花灯走过去,提笔蘸墨,刚在河灯的一瓣花瓣上写下“筠如”二字,就顿住了,她怔然地望着眼前灿若天河的美丽景象,竟忽然不知要同筠如说什么好了。

    许久后,亦菱轻叹一声,撂了笔。

    “小姐,不写了?”小贩小心翼翼地问道。

    亦菱淡笑着摇摇头,道:“不写了。”随后付了钱,向着河岸边走去。

    将手中的河灯放至水面上的刹那,泪水再度夺眶而出。模糊的视线里,亦菱注视着自己放的河灯缓缓地随着水流流向远方……直到同一片河灯混在一处,再也分不出那一盏是她的,她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轻声道:“筠如,愿你在那里一切都好。”

    随后,她转身,沿着来时的路离开了。

    亦菱心中哀伤不已,因而始终都不敢回头再看一眼。

    而正因为她不曾回头,所以她也不曾看到,在她转身离开后不久,她亲手所放的那一盏河灯竟缓缓地随着水流飘向了岸旁,最后,一双修长如玉的手将那盏河灯从水中拾走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四章。争先斗奇献寿礼(一)() 
夏都朝凤皇宫里的永寿宫,今日是格外的热闹。

    永寿宫坐落在夏都朝凤皇宫的轴心线上,正位于女帝所居的永安宫之后,是整座夏都皇宫内最华美大气的宫殿之一,由此不难看出长寿宫主人尊贵无比的身份。长寿宫正是已经退位的世宗女帝冷浅露所居之处。

    永寿宫主殿分前中后三座,前殿万寿殿,为世宗女帝接见外臣或举办宴会之用,中殿长寿殿,为世宗女帝接见皇戚或近臣所用,后殿福寿殿为世宗女帝日常起居之所。

    今日正是九月初九重阳节,也是世宗女帝八十大寿的日子。宴会尚未开始,世宗女帝尚未到场,万寿殿却已是聚满了皇室子弟、朝堂权贵、百官命妇,众人相互寒暄、彼此问候,等待着宴会开始后向世宗女帝贺寿。

    酉时一到,主管宫廷筵席的女官步入内殿,众人见了,纷纷按照事先安排的次序入座,恭敬地等待着,方才热闹非凡的大殿顿时静得鸦雀无声。

    不多时,忽听门外宫侍高声道:“上皇驾到——!女帝驾到——!皇夫殿下驾到——!”

    众人纷纷起身,跪拜于席位旁,齐声高呼万岁。

    殿门口,女帝冷若雨和她的皇夫一左一右地搀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妇人在一众宫女侍从的簇拥下步入了大殿。满头白发的老妇人着一身暗红色淡金线绣九尾羽凰并福禄寿喜纹样的宫装。宫装上淡金的图案纹样衬得她那一头银白的发也好似染上了一层淡金色一般。许是因为今日是她的寿辰的缘故,老人家格外的高兴,眯着眼睛咧着嘴不住地笑着就步入了大殿。看见大殿内跪着一片黑压压的人群,不由地笑道:“快起来吧,都起来吧!”

    一旁的冷若雨见状连忙道:“老祖宗发话了,都平身吧。”

    众人连忙谢恩起身。

    老祖宗一路往殿内玉阶上的主位走去,一边左右顾盼,嘴里不停地道着“好、好”,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一旁搀着老祖宗的女帝见了。不由地笑着对另一旁的皇夫李汐道:“看老祖宗高兴的,今天大办就对了。来的人多就热闹,热闹了老祖宗自然欢喜。”

    李汐闻言笑着微微颔了下首。

    抬眼望去,殿内众人皆是一脸喜色,所有的人都在老祖宗经过的时候一边作揖一边说着吉祥话。一直走到快到主位的时候。老祖宗看到了右首第一席位旁立着的两人,正是她的曾外孙杜亦风和曾外孙女杜亦芮,不由地笑得更慈祥了,“亦风和亦芮都来啦?哈哈,好,好啊!”

    “老祖宗吉祥!”两兄妹一个抬手作揖,一个屈膝福礼,齐声道。兄长丰神俊朗、玉树临风,妹妹美丽端庄、高贵大气。老祖宗见了自然是欢喜不已,连声道着好便往玉阶上走去。

    女帝冷若雨正扶着皇外祖母踏上石阶,却听皇外祖母问道:“对了。怎么没见菱儿那孩子?不是说她要回来么?”

    女帝冷若雨闻言连忙笑道:“可能是路上有点事耽搁了,应该就快到了。”

    “哎呀!”老祖宗一听,不由地担忧地道,“上回你说菱儿她是从哪儿往回赶来着?朔城?这一路上还挺远的,你也没派人护着点?”

    女帝冷若雨笑道:“老祖宗不用担心,随行的护卫可多了。定能保证一路上的安全,再者说了。老祖宗又不是不知道,您那位曾外孙女儿可是濯玉宫的女弟子,这世上能害得了她的人能有几个啊?”

    老祖宗闻言顿时放心下来,笑道:“我净瞎操心了,在我的记忆里啊,这菱儿还是襁褓里的小婴儿呢。这一晃啊都过去十多年了,也不知道这丫头长得什么样了,我总觉得她还是个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