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奋斗在盛唐 >

第617章

奋斗在盛唐-第617章

小说: 奋斗在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某日,玉素便在粥里放了毒药后送给他。

    郭正一喝了粥以后有所察觉,大叫道:“此婢害我”。万幸,此药的毒性不大,郭正一被抢救了过来。

    此时婢女玉素已经不见,并且丢失了十几件金银器物。

    不良人的大首领魏昶奉命查案,找了几个人询问:这十天以内,有什么人打听过郭正一的家。

    有人说,有个归顺的朝鲜人找过,并给一个马夫留下一封书信。

    来到那马夫的家,派人将那封信搜出来,只见上面写着:“金城胡同里有一所空宅院。”

    果然,不良人在那所空宅院内找到了婢女玉素和那马夫,将二人一起斩首。

    玉叶冠虽然和那个案子不同,但思路是一样的。幕后主使之人要让素玉动手,必须得给她一个指令。

    太平公主家规森严,素玉自己想出来,完全没有正当理由。那么,无论让她偷东西,还是杀武攸暨,都必须主动联络他,甚至,要帮她把后路安排好。

    既然如此,只要查查哪个外人,联络了太平公主的家仆就行了。倒也不一定是素玉,只要能跟素玉联系的人就行。

    想到这里,崔耕转换思路,询问最近有谁往府里递过书信,或者传过口信什么的。

    这一查还真查出了点线索,有人称,最近素玉和一个叫李二娘的药婆来往颇多,兴许她传过什么口信。

    所谓药婆,就是用药物给人看病的婆子,乃“三姑六婆”之一。

    虽然大唐年间妇女的地位没明清时那么低,但一些妇科病症还是不能给男大夫看的,这就有了药婆生存空间,连太平公主的府邸都不能杜绝。

    崔耕大喜,赶紧命人提审李二娘。

    那婆子听说名闻天下的崔青天要审问自己,直吓了个体如筛糠,道:“崔大人明鉴啊,老婆子啥都都不知道,我不过不过是”

    “你到底干啥了?”

    “我给素玉带了口信:玉叶冠玉清观,往日恩情一场还。”

    “是谁让你带的口信?”

    “我不知道啊,人家主动找到我,给钱办事而已。”

    “那三个月前,也就是吴国公临死之前,有没有人让你给素玉传过口信?”

    李二娘连连摇头,道:“没有,绝对没有。老婆子就给素玉传过这一次口信。但有半句虚言,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

    “这样啊”崔耕沉吟半晌的,道:“来人,传本官的命令,兵围玉清观。”

第963章 主使另有人() 
大唐崇尚道教,长安有三座规模宏大的敕建道观,分别为太清观、上清观、玉清观。

    太清观的观主就是史崇玄,道家高人,太平公主的忠实走狗。玉清观的观主朱法满,也是位有道之士,和相王李旦过从甚秘。

    其实这年头,哪个高官贵戚身边也有些宗教界的人士,或者道士、或者和尚,或者萨满。

    一是为了让这些人给自己祈福,二是出面做些自己不方便出面的事儿。

    比如,某官员要改换门庭,总不能亲自上门说,某某大人,您今后就罩着我吧,我唯您的马首是瞻。那也太掉价了,不到万不得以不会如此。

    他得让自己身边的出家人,和另一边的出家人商谈一番,谈妥了价钱,再投靠过来。在唐隆政变中,崔日用本来是韦后的人,他要反水投靠李隆基,就是先找的普润和尚。

    再比如,某位大人要收受贿赂,直接收钱太难看了。如果送礼的人进入寺庙或者道观,以献给“佛祖”“道尊”的名义,就好听多了。

    另外,出家人能言善辩又有神秘加成,很容易得到内宅妇女的迷信。他们出马,那些妇女的枕头风一吹,有时候能起到非常神奇的作用。

    所以,很多出家人和高官显贵的关系非常亲密,甚至超过那些高官显贵的亲近部属。

    听说素玉跑进了玉清观,而玉清观的观主是相王的人,崔耕又是一阵浮想联翩。

    一个时辰后,太平公主府三百侍卫已经将玉清观团团围住。

    朱法满深感莫名其妙,带着几个道士迎出观外,打了个稽首,道:“我玉清观乃朝廷敕建道观,一向奉公守法,从无作奸犯科之事。崔相何故发兵,围了我的道观?”

    “哼,从无作奸犯科之事?那你们观内窝藏女犯,又怎么说?”

    “窝藏女犯?”朱法满一听就急了,道:“崔相怎可如此污人清白?贫道这玉真观也不是没跟脚的。”

    “相王李旦嘛,本官当然知道。恐怕这次他自身难保了!”崔耕一挥手,道:“搜!挖地三尺,也得把素玉给本官找出来!”

    “喏!”

    那些侍卫如狼似虎一般,冲入了观内。功夫不大,玉清观内就传来了一阵哭爹喊娘之声。

    朱法满气的须发乱颤,道:“崔相好威风,好煞气啊!我倒要看看,待会儿找不着什么素玉,你如何对老夫交代!”

    朱法满同史崇玄一样,也有着朝廷授予的散官官阶。他是银青光禄大夫,秩从三品,仅比史崇玄低半级而已。

    如果没找着素玉的话,这老头儿不依不饶,还真够崔耕喝一壶的,更别提还有相王李旦了。

    崔耕见朱法满的样子不似做伪,心里也有点犯合计,难不成那李二娘在骗我?

    或者说,长安还有别的玉清观?玉清乃是道家的常用名词,那可真不一定啊

    怀着忐忑的心情,崔耕静待搜查结果。如果真找不着素玉,说不得要赶紧给人家朱法满赔礼道歉了。

    万幸的是,没得多久,就有侍卫冲出了观门,大叫道:“启禀崔相,幸不辱命,那素玉被我等找着了!”

    “啊?真有?快点儿带过来。”

    “是。”

    不消一会儿,一群军士将一个美貌妖娆的女子押了出来。太平公主府的人总不会认错,正是素玉。

    崔耕笑吟吟地道:“朱观主,事到如今,你还有何说?”

    “这”朱法满马上就变了脸色,赔笑道:“崔相大人不计小人过,千万莫跟贫道一般见识啊!实不相瞒,我是真不知道这事儿兴许兴许是有人栽赃陷害?”

    崔耕不以为然地道:“大活人怎么栽赃陷害?她要吃要喝,没你们道观的人配合,可能吗?”

    “配和”朱法满猛地一拍大腿,道:“我明白了,这事儿是姚世铎干的!”

    “姚世铎是谁?”

    “姚世铎是玉清观的前任观主,他原来是武三思的人。武三思死后,姚世铎没了靠山,贫道才能上位。我见他还有些道行,又表现恭顺,才没赶出观去,没想到他竟然做出如此事来。”

    “那他怎么”

    崔耕本想想问,那他怎么没有改投韦后?

    不过,他转念一想,韦后身边有道家高人叶静能,同行是冤家,恐怕姚世铎挤不到跟前去。、

    崔耕改口道:“来人,把姚世铎拿来!”

    “喏!”

    姚世铎的胆子着实不大,一见崔耕就双膝跪倒,道:“崔相恕罪,收留素玉并非我的主意,而是受了纪处纳的指使。他捏着我的把柄,我没办法才干了这事儿啊。”

    纪处纳?

    这事儿跟他有什么关系?

    但是,想到纪处纳也是秦州上邽人,和素玉的籍贯相同,崔耕又觉得这姚世铎确实没说假话。

    崔耕看向素玉道:“你也是受了纪处纳的指使?本官劝你实话实说,也好少受些皮肉之苦,要不然本官可是刑讯的行家。”

    素玉道:“不敢欺瞒崔相,小女子的确是受了纪处纳的指使,是他让我偷的玉叶冠。”

    “你和纪处纳究竟是什么关系?”

    “奴家自幼父母双亡,是纪相把我抚养成人,可以说,他对我有天高地厚之恩。后来,纪相投奔了武三思,并且娶了武三思的姐姐。武三思命纪相在相王府埋一颗钉子,纪相就把我派了出去。可惜奴家虽然姿容出色,相王一家却都把我当普通舞姬看待,甚至赠给了吴国公。”

    崔耕猜测,可能是李旦发现了素玉的身世有隐秘,却一直隐忍不发。直到武三思死后,才将这块烫手山芋扔给了武攸暨。

    他又问道:“那你是如何害死吴国公的,还不速速招来。”

    “吴国公?”素玉连连摇头,道:“奴家确实受了纪相的命令,偷太平公主的至宝玉叶冠,但绝无害死吴国公之事啊!”

    嗯?

    这妮子说得到底是真是假?

    说是真的吧,因为自己的蝴蝶效应,武攸暨在与历史上不同的时间地点和素玉欢好,得了马上风,也不是完全说不过去。

    说是假的吧,没有确切的证据,杀人凶犯怎么会承认自己杀人?当然要避重就轻了。

    要不要对素玉动刑呢?

    正在崔耕为难之际,忽然有一骑从远方疾驰而来。

    那人在马上高声喊道:“传太平公主口信,还请崔相速速入宫。陛下已经要下旨,要公主和亲吐蕃了!”

第964章 轻松来翻盘() 
让“重病”中的太平公主去和亲吐蕃?李显还要不要脸了?

    崔耕甚是奇怪。

    然而,前来报信之人,乃是太平公主府的总管李千喜,这总做不了假。

    怀着满腹狐疑,崔耕翻身上马,往皇宫方向急驰而来。

    到了宫门口一看,已经聚集了好几百号人了。非但有太平公主、相王李旦一系的官员,就是平时打酱油的官员都来了不少,其中甚至有扶桑、吐蕃、新罗使节的身影。

    粗略计算,这些人达到了朝廷高官数量的八成。

    无它,公道自在人心,今日之事李显干的太不地道了,谁都想说道几句。

    崔耕递上鲤符请求入宫面圣,半个时辰后,宫门大开,高力士走了出来。

    “陛下有旨,诸位臣工到勤政殿叙话。”

    “遵旨。”

    群臣鱼贯而入勤政殿,但见李显和韦后已经等候多时了。

    此时勤政殿内还有两个大臣侍立,一个是门下侍中纪处纳,还有一个则是右骁卫将军、知太史事迦叶志忠。

    所谓知太史事,就是太史局的最高领导。而太史局,换成后世的话,就是钦天监,负责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等等。

    迦叶志忠坐在这个位置上,其能力大家还是服气的。他是天竺人,迦叶氏乃天竺“天学三家”(瞿昙氏、迦叶氏、俱摩罗氏)之一。迦叶志忠的祖父迦叶孝威曾帮助李淳风修过麟德历,迦叶志忠本人的天文学水平,更是在当世堪称第一。

    但是,与此同时,此人投靠了韦后,人品实在不咋样。见他在此,众大臣的心里都升起了一阵阴霾。

    “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参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诸位爱卿平身。”

    “谢陛下。”

    见礼已毕,众臣工文东武西站好。

    李显道:“关于令太平公主和亲吐蕃之事,朕知道众位爱卿心中颇多疑问。还请大家稍安勿躁,朕已经派人去传诏太平公主和相王了。等他们到了,朕自有话讲。”

    那就等着呗,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左右,太平公主和相王进了勤政殿。

    李显这才轻咳一声,道:“迦叶爱卿,你昨夜发现了什么,告诉众位爱卿吧。”

    “遵旨。”

    迦叶志忠正色道:“微臣夜观天象,发现摄提入太微宫,至帝座,主大臣宴见纳忠于天子。”

    李显叹了口气,道:“的确,朕昨夜与纪侍中有了一场深谈,想不到此举竟然上应天相。纪侍中,你说说,朕昨夜都和你都谈了什么啊?”

    “陛下昨晚为与吐蕃和亲之事,甚为忧心,召微臣问对。微臣以为,如今皇室之女除太平公主外,皆已婚配,也只有让太平公主和亲吐蕃,才能使两国永息纷争。当时陛下不忍兄妹分离,默然以应。”

    李显道:“确实如此。只是,昨晚天相示警,朕若再为了一己之私,不放御妹和亲吐蕃,岂不是要违逆天意吗?到时候,天降灾劫给大唐,朕又于心可忍?所以,为了大唐万千子民,朕万般无奈之下,今日才下了那道诏书。每每想起此事,朕真是肝肠寸断啊”

    话说到这,李显强挤出了几滴眼泪。

    “”人们面面相觑,都有点发懵。

    好么,这李显的脑子真够活络的,竟然选择了让上天背黑锅。现在大家可怎么办?

    辩论昨夜“摄提入太微宫”,是不是上天的旨意?讨论这个,谁是迦叶志忠的对手啊!

    为太平公主求情,乃至骂李显是无道昏君?没见人家已经甩锅给上天了吗?你再有道理,跟上天去讲啊?

    众人一筹莫展,都把希冀的目光,投向了善于创造奇迹的崔耕崔二郎。

    崔耕动了,他果然没让大家失望!

    “微臣有一事不明,要向陛下请教。”

    “你讲。”

    “太平公主之所以是和亲吐蕃的唯一人选,是因为皇室女子中,只有她一人没有夫君吧?”

    “正是如此。”

    “那若是吴国公并未撒手人寰,这次也不应让她和亲吐蕃?”

    “那是自然。你问这干什么,吴国公不是已经死了吗?”

    “吴国公的确死了,不过死因甚是蹊跷哩。”崔耕道:“就在昨日夜,太平公主丢了一样宝物”

    然后,他将今日查案的经过娓娓道来,只是到了最后,没有提及素玉矢口否认和武攸暨之死有关。

    哗

    崔耕的话音刚落,全场顿时如同开了锅一样。

    “什么?这素玉竟然是纪处讷安排的卧底?那吴国公到底是怎么死的?”

    “废话,刚才崔相说得清楚,吴国公不死,太平公主怎么可能和亲吐蕃?他肯定是被人害死的呗。”

    “纪处讷和太平公主远日无冤近日无仇,太平公主和亲吐蕃对他有什么好处?”

    “你这人怎么这么死心眼儿呢。对他没好处,对别人未必没好处。别人一高兴,纪处讷不就发达了吗?”

    人们议论纷纷,极少数人是真不明白,大部分人是揣着明白当糊涂。虽然没有明说,矛头却直指皇后韦香儿。

    韦香儿心里这个憋屈就甭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