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奋斗在盛唐 >

第594章

奋斗在盛唐-第594章

小说: 奋斗在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耕右手一划,沉声道:“多说无益。卫王千岁,你若愿意悬崖勒马,我可以为你向陛下求情。多了不敢说,保你一条命还是没问题的。否则的话,大军一至,玉石俱焚!”

    呼野利插话道:“哈哈,大军一至玉石俱焚?有大军一至的功夫,我们早就把该杀的人都杀光了!”

    “哦?是吗?那可不尽然!你看——”说着话,崔耕伸手往朱雀大街的西边一指。

    啊?

    呼野利顺着崔耕手指的方向望去,但见旗幡招展号带飘扬,又有五百余骑向着朱雀门飞驰而至!

    为首的是一个的美少妇,脸若二八少女,身材无比妖娆,正是闻名天下的安乐公主李裹儿!

    在她身后的,自然就是公主府的侍卫,尽是精锐中的精锐。

    当初李显令太平、安乐、长宁等几位公主开府,允许她们自辟僚属,拥有侍卫,被大臣们广为诟病。今日安乐公主凭府中的侍卫平叛,不知他们该做何感想。

    李重俊见状,不由得暗暗琢磨:崔耕手下的五百人,再加上李裹儿手下的五百人,这就是一千大军,可以试着攻打一下朱雀门了。

    父皇这边虽然护卫损失殆尽,但是朝中大臣乃至孔武有力的太监还是很有一些的。

    里应外合起来,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他面色骤变,讶然道:“你你怎么来了?”

    李裹儿道:“当然是我家夫君事先安排的!他为了防止有人趁着泼寒胡节作乱,让我提前集结人马准备应变。没想到,这作乱的人,竟然是你!”

    好吧,事实上,崔耕受思维惯性的影响,没料到李重俊会在今天起事。这是他为了哄李裹儿回家,让曹月婵和自己一起看泼寒胡戏,找的一个借口。

    没想到,歪打正着,这个准备真用上了。

    李裹儿一直派人观察朱雀门附近的动向。一出现异常,就带着兵马来援!

    至于说,可能搞错了,其实朱雀门附近没人作乱?错了就错了呗,当今天下,谁能把李裹儿怎么样?

    李重俊简直有种要崩溃的感觉,恶狠狠地道:“崔耕、李裹儿,你们莫逼我,真把我逼急了,我我跟你们玉石俱焚!”

    呼野利哈哈大笑,道:“王爷,就是要这样做!现在皇亲国戚俱在此地,咱们先把李重福、李重茂杀了,再杀了相王父子,除了您,陛下还能把这江山传给谁呢?”

    “好啊,好啊!”

    李裹儿在下面拍着手道:“把他们都杀了,就只有我有资格继承皇位了!二郎带领羽林军平叛,我就是第二任女帝!”

    “我擦!”

    呼野利还真没想起来这茬,顿时目瞪口呆。

    李重俊对李裹儿的了解却比他深得多,道:“李裹儿,少来这一套!你不在乎别人的死活,还能不在乎韦香儿的死活吗?现在我命令你,立刻带兵离开此地,否则,我就要她的命!”

    “裹儿别走!”韦后高声叫道:“你这一走,咱们母女就都得死无葬身之地!事到如今,莫管我的死活,全力攻打朱雀门!”

    然后,又对李显道:“陛下,你赶快下旨,立裹儿为皇太女吧。”

    李重俊手持利刃,大喝道:“父皇,你莫逼我!现在,还请父皇下旨,立我皇太子!要不然儿臣恐怕有不忍言之事!”

    “你你敢弑父么?”

    “”李重俊没有回答,不过,却是强打精神,丝毫未退,局面就此僵持起来。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再这么僵持下去,吃亏的一定是李重俊这边。

    崔耕高声叫道:“羽林军的将士们,本官知道你们是受了李重俊的蛊惑,才参与了这场叛乱。现在,我以自己的列祖列宗发誓,只要你们弃暗投明,朝廷绝对既往不咎。”

    李显也道:“崔相的话,就是朕的话。你们都是朕爪牙,为何跟随那逆子作乱?若能反戈一击,朕定当与尔等富贵。”

    呼野利急眼了,道:“殿下,迟则生变,还请早作决断啊!”

    “好!”

    李重俊一咬牙一跺脚,道:“动手!”

第917章 皇图成泡影() 
“动手!”与此同时响起的,还有崔耕的声音。

    李重俊的优势在于:一,占着地利;二,距离李显等人非常近。他的劣势在于,人数过少。

    崔耕这边人数虽多,却有远水解不了近渴之嫌。

    表面上看,双方是势均力敌,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然而实际打起来,却远非如此!

    噗通!

    噗通!

    顷刻间,就有两颗人头落地。一个是呼野利,另外一个却是右羽林将军李思冲!

    啊?

    这个变化实在太惊人了,双方顿时一滞。

    杀呼野利的,乃是一个身形高大,形容丑陋的太监。

    他举起呼野利的头颅,高叫道:“羽林大将军呼野利已然伏诛,尔等还不快快投降,更待何时?”

    李显当然认得,这个人是自己身边的一个太监叫杨思勖,官封宫闱令。

    万没想到,他竟然有此勇力,一击建功!

    李显高兴地道:“好,杨思勖你平叛有功,朕加封你为银青光禄大夫,内常侍。”

    “射射谢陛下!”

    别看杨思勖刚才杀呼野利的时候,面色丝毫未变,但是,听了李显的封赏之后,话都说不利索了。

    无它,李显是真大方啊!

    银青光禄大夫,那是三品散官之职。换言之,现在杨思勖就算正式进入了大唐高官的序列。

    内常侍同样不简单。

    太监的主管机构,就是内侍省,负责内侍省常务工作的,就是六名内常侍,算是标准的实权派。

    什么叫一步登天?杨思勖从八品的宫闱令,一跃而为银青光禄大夫,内常侍,这就叫一步登天!

    顿时,有个人的眼珠子都红了,高声道:“陛下,我杀了右羽林将军李思冲,你有何赏赐?”

    此人是原来跟着李重俊谋乱的羽林军士卒,趁着李思冲不备,在他身后突然动手,砍了他的脑袋。

    李显道:“你叫什么名字?”

    “末将名叫王欢喜。”

    “你杀李思冲有功,朕封你为五品游击将军。”

    这个官职可比杨思勖的官职差得远了,但是,考虑到他刚才还是叛军,也算相当不错的结局。

    众多随着李重俊造反的羽林军将士,目光顿时开始诡异起来。

    说到底,就算李重俊造反成功,他们这些大头兵也不过是得个五品散官而已。

    而现在,政变成功的希望,已经非常渺茫!

    “不好,卫王您快走!”右羽林将军李承况用力把李重俊往旁边一推,自己却身中数刀,倒伏余地。

    李重俊已然明白,自己这场政变彻底失败了,道:“随我来!咱们杀出长安,以图后举!”

    然后,紧跑下了城楼。

    到了朱雀门下一看,仅仅有四十来人跟了下来。与此同时,城门上响起了无数凄厉地惨叫声。

    看来独孤祎之、沙吒忠义等人,俱皆遭了毒手。

    李崇俊顾不得悲伤,和自己的心腹抢了几十匹马,冲出朱雀门。

    “拦住他!”

    崔耕一挥手,众羽林军一拥而上。

    多亏了李重俊武艺高强,硬生生地杀出重围,往长安城外疾驰而去。

    当然了,这也与他的身份有关,毕竟是李显的亲儿子,众羽林军士真有些束手束脚的。

    崔耕也不想干这个脏活儿,没有让封常清等心腹出马,而是随便点了一支人马去追。然后,他迈步上了朱雀门。

    朱雀门上的叛军内部分裂,继续效忠李重俊之人,绝大部分被砍死,唯有成王李千里被五花大绑,站在李显的面前。

    只听李显道:“李千里,朕甚是奇怪啊。别人跟随那逆子谋反可以加官进爵,你李千里官封成王,已经位极人臣,究竟是图啥呢?”

    顿了顿,又道:“千万莫说什么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你干的那些破事儿朕都知道,可有一点是为大唐的江山社稷着想的?”

    “呵呵呵”

    李千里发出了一阵诡异的笑声,道:“半刻钟前,我还琢磨着,是不是继续委屈求全,让你饶我不死呢。不过我儿子都死了,我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了,这就直说了吧。”

    李千里的儿子就是天水王李禧,刚才和独孤祎之、沙吒忠义等人一起,被乱刀砍死了。

    李显道:“你讲!”

    李千里冷哼一声,道:“你李显凭什么认为,位极人臣,我就应该满足?你想想,自从这大唐江山,交到李治一系手中以来,可有过一天消停日子?先是一个被太宗皇帝宠信过的女人,要当皇后。没过多久,她竟然成了女皇了。天下沉沦近二十年,好不容易,李治的儿子当了皇帝了吧,那绿帽子还戴的天下皆知。你奇怪,我还奇怪呢,帝位乃有德者居之,你怎么就那么大脸,还坐在这皇位上,而不把它让给我吴王一系!”

    “原来俊儿造反,是你在使坏!狼子野心,实在是狼子野心!”李显勃然大怒,道:“来人,给朕把他拉下去算了,不用拉下去了,就在这,杀了他!”

    “喏!”

    杨思勖刚刚升官,急于表现,毫无顾忌地手起刀落,将李千里斩首。

    李显尤不解恨,道:“传朕的旨意,李千里不配以“李”为姓,从今日起,改为“蝮”氏!”

    看来李显遗传了武则天喜欢给人改名姓的爱好,众大臣对此无可无不可,道:“臣遵旨!”

    直到这时候,李显才注意到崔耕的到来。

    他叹了口气,道:“这次要不是崔爱卿,朕与皇后,乃至谯王和温王,都得遭了那逆子的毒手。你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啊,你说,朕该如何封赏你呢?”

    崔耕现在官封户部尚书,爵封扶阳王,自己都觉得自己没啥进步的空间了。

    他说道:“陛下把安乐公主赐婚给微臣,就是对微臣最大的赏赐。若再求其他,那就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了。”

    李显不以为然地道:“赐婚那是一年多以前的事儿了,咱们一码归一码,该赏赐的,还是要赏赐的。不如呃朕刚把李千里,啊,不,蝮千里的爵位夺了,就转封你为成王吧。”

    崔耕这个扶阳王,全称是扶阳郡王。李隆基的临淄王也是一样,全称为临淄郡王。

    这个爵位还可以再进一步为国王。

    国王就是最高的爵位了,还能不能再升呢?可以。由双字王升级为单字王,也算一个小进步。升为单字王之后,也还可以再升,从小国国王升到大国国王。

    当初李显将武三思的梁王改为德静王,由单字王降为了双字王,是为贬谪,就是这种制度的体现。

    从理论上讲,李显今天办的事极其敞亮,给崔耕连升了两级。

    但是,全国封王的才有几个?这种级别的提升,对崔耕也就是有点象征意义,实质上没啥好处。另外,成王李千里刚被砍了脑袋,自己这个新成王多晦气啊。

    所以,崔耕还真不想接这个爵位。

    他不想接,有个人更不想让他接,那就是宰相魏元忠。

    刚才危急时刻,李裹儿说要继承皇位,言者无心,魏元忠听者有意。

    他心中暗想,崔耕受封一字王,这是不是李显在为封李裹儿为皇太女而铺路呢?

    魏元忠道:“陛下,万万不可啊!”

    “嗯?为什么?”

    “异姓为王,大为不祥。远的不说,就说近的,您封的五王中已有四王身故,德静王武三思尸骨未寒!微臣以为,不但不应升崔相的王位,还应降其爵位,以使其福泽绵长。”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说起来可就太刺耳了。

    李显有些不悦道:“那依魏相之见,崔爱卿立下了大功,朕不但不该赏,还该罚喽?”

第918章 乐极要生悲() 
魏元忠道:“呃,不能封爵,可以在其他方面进行补偿。”

    “怎么补偿?崔爱卿富可敌国,朕就是赏他上千户食邑,人家也不稀罕啊。”

    “可加封崔相之父的为国公,加封崔相之母为国夫人。崔相以自己的功劳和爵位,换取父母的的荣耀,说起来也是一桩美谈。”

    当初武则天为了酬崔耕解决漕运之功,追封其父为五品朝散大夫。现在魏元忠提出来追封其父为国公,可谓故技重施。

    但是,话说回来,如果说之前是等价交换的话,现在就有些强买强卖的意思了。

    道理很简单,崔耕为他爹挣一个“五品朝散大夫”的头衔,已经完全足够了,再追封为国公,没什么现实意义。更何况,这个追封还要崔耕用自己的“扶阳王”和这次所立的大功来换。不过,既然魏元忠拿出“孝道”的大帽子扣下来,无论崔耕和李显都不好拒绝,

    李显看向崔耕道:“崔爱卿,你以为呢?”

    “臣无异议。”

    “好,那朕就追封令尊为谷国公,令堂为谷国夫人!至于你么就为楚国公吧。”

    崔耕道:“谢陛下!”

    魏元忠趁机道:“既然崔相都降为国公了,那武姓诸王,是不是也应降为国公呢?”

    神龙政变后,李显已经降了武姓诸王一次爵位了,其中武三思为德静王,武攸暨为乐寿王,其余人等俱为国公。

    武三思是武则天唯一的侄子,所以受优待。至于武攸暨,则是因为他是太平公主名义上的老公。

    还是那句话,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说出来可就太刺耳了。

    李显皱眉道:“那就降德静王武三思为梁国公,乐寿王武攸暨为吴国公。”

    “陛下圣明!”

    以魏元忠为首,群臣呼啦啦跪了一地。

    神龙政变后,武三思等人依然得掌大权,有识之士无不担心武氏会卷土重来。现在好了,武三思已死,武攸暨也被降为国公,算了去了大家一块心病。

    不少人看魏元忠的眼光渐渐变了。

    说实话,这一年多来,魏元忠清流领袖的位置很不稳当。

    一是,吃了人家的嘴短,魏元忠被武则天的遗诏赐予食邑一百户,也就不太好意思对付武家。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