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奋斗在盛唐 >

第394章

奋斗在盛唐-第394章

小说: 奋斗在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同丁令威”的本意是,丁令威乃神话记载中的神仙人物,曾经在修仙有成之后,骑着白鹤返回人间。现在,张昌宗的表现,就跟这位仙人是一样的啊!

    但是,苏味道呢,硬生生得将“今同丁”当成了一个名词,化为“金铜钉”,整好还跟“银合花”对仗地挺工整的。

    至于讽刺的么当然是说崔融谄媚张昌宗了——我就算真是写小黄诗的,也不过是私德有亏而已。但你谄媚张昌宗,就是路线错误,知识越多越反动!

    当然了,崔耕总不会傻到,直接把“金铜钉”那个寓意说出来,这么简单的寓意大家一听都懂,但真说出来,可就有点挑衅女皇的意思了。

    说实话,这个笑话属于文笑话,好笑是好笑,也耐人琢磨,但绝到不了忍俊不禁爆笑的程度。

    尤其是这笑话有讽刺张昌宗和崔融之嫌,真笑出来,会不会把这二位得罪死了呢?

    所以,笑话讲完,大家都面色古怪,也不知是当笑还是不当笑。

    “哈哈哈!”可正在这时,忽然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道:“金铜钉?好玩!实在是太好玩了!哈哈!很好笑啊!”

    哈哈哈

    有人带头就好办了,人们顿时一阵哄堂大笑。

    张昌宗则气的一阵肝儿颤,指着那始作俑者,道:“万万想不到啊,主动给本官拆台的,竟然是你!”

第543章 模棱不模棱() 
张昌宗所指之人非是旁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宰相苏味道!

    事实上,其他人也纳闷啊,这苏味道怎么敢第一个带头讽刺张昌宗?他不是从不得罪人,人称苏模棱吗?

    还有更关键的,在此之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苏味道是张昌宗的人啊!

    “啊?”

    苏模棱自己好像也被自己的行为吓了个不轻,赶紧捂住嘴,道:“六郎,你听老夫解释啊,我不是想讽刺你,是因为这事儿是以我为主角,一时没忍住。”

    然后,又跪倒在武则天面前,涕泗横流,道:“陛下,老臣岁数大了,这脑筋一时没转过来,还请您大人有大量,开恩啊!”

    言毕,“噗通噗通”连磕了几个响头。

    事到如今,武则天能怎么办?总不能因为堂堂宰相听了个笑话笑了,就治他的罪吧?就算商纣王都不可能那么干啊!

    她意兴阑珊地摆了摆手,道:“苏相何罪之有?起来吧!”

    “多谢陛下,多谢陛下!”

    苏味道又磕了几个响头,像个犯错的孩子似的,闪在一边。

    不好治他的罪,崔耕的罪就更不好治了,再者,武则天还指望他弥缝武李二氏之间的关系呢,现在把他治罪又有何用?

    想到这里,她问道:“诸卿可吃喝好了?”

    “吃好了,多谢陛下厚赐。”

    “吃好了诸位不必着急走,大家可以玩乐一番。围棋、双陆、象棋、扑克,朕这里应有尽有哩。”

    女皇陛下让大家玩儿,谁敢不玩儿啊?其实说白了,这年头的“玩儿”,无论何种方式,最终都会落到是赌博上面。

    赌场无父子,功夫不大,袭芳园内顿时热闹喧嚣起来。

    忽然,武则天、张昌宗、张易之带着几个生面孔起身,来到崔耕的面前,道:“崔著作,咱们玩儿两把如何?”

    “玩什么?”

    张昌宗道:“当然是玩双陆啊,上次一败之后,我可是不服得很呢。”

    武则天打圆场道:“二郎莫听他胡说。呃你和五郎、六郎都是朝廷栋梁,这斗来斗去的,朕看着都闹心。这样吧,朕今天就做个和事佬,你们以后,要衷共济,莫再斗下去了。”

    女皇陛下当然也知道,这样强行压服效果不好。说不准,二人无奈之下,不敢明斗了,改为暗斗,甚至生死相搏,最后弄得无法收场,自己可怎么办?

    所以,她不待二人回答,就道:“你们不是都爱玩双陆吗?这样吧,崔爱卿和六郎一边,宋霸子和张由一边,朕做裁判,倒要看看谁输谁赢。”

    双陆既可以两个玩,也可以四个人玩。四人对战里面,又分为四人各自为政和两两对战。

    老太太想的挺好,崔耕和张昌宗精诚合作,赢得赌局。这合作的多了,双方惺惺相惜,关系不就缓和了吗?

    然而,世事岂能尽如人意?

    崔耕心中一动,道:“啥?宋霸子?张由??”

    一个面色粗豪,身着锦衣的汉子点头道:“不错,俺正是宋霸子。”

    另外一个脸色略显苍白。身着儒衫之人微微一躬身,道:“张由参见崔监正。”

    崔耕咬着牙,道:“要穿衣,去永祥;要姑娘,上张舫?永祥布庄的东家宋霸子,张舫的东家张由?”

    “没错。”张昌宗插话、道:“要吃粮,找林堂;要穿衣,去永祥;要姑娘,上张舫;要克张,求二郎。嘿嘿,崔监正,今天这首歌谣里的人,算是差不多凑全啦。”

    崔耕顾不得张昌宗的讽刺之言,心中掀起了阵阵惊涛骇浪——原本以为宋霸子不过是一个普通商人,我找他的麻烦,没啥难度。现在看来,不行啊。这宋霸子在张昌宗的引荐下,可以和武则天直接对话。我要是非常粗暴的前去找茬儿,恐怕会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这可咋办?

    诶,有了!

    我最终的目的,只是要表现和宋霸子的不和啊,何必那么麻烦?现在正是在大庭广众之下,直接和他闹翻不就行了?

    这事儿的难点就在于,该如何既和宋霸子闹翻了,又不驳了武则天的面子呢?

    崔耕心思电转,忽然摇头,高声道:“宋霸子本官还真听说过你的名字。嗯,你不仅是永祥的东家,还开了个鑫鑫鑫钱庄,弄得不少聚丰隆分号家破人亡呢。”

    武则天一听这话头就不对,崔耕暗中持股聚丰隆银号的事儿,她怎么可能不知道?

    就是崔耕后来和曹月婵做了财产分割,她也认为那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

    现在崔耕一提这事儿,女皇陛下就暗叫了一声不好,朕怎么就没打听出这宋霸子的来历呢。宋霸子和崔耕本来就有仇,再让他和崔耕下双陆,那不是火上浇油吗?

    现在可怎么办?

    “陛下,老臣有本启奏!”正在武则天为难之际。忽然不远处,有个慷慨激昂的声音响起。

    武则天扭头一看,原来是自己新提拔的宰相韦巨源。

    女皇陛下当然是全场的焦点,事实上,她刚刚一带着张昌宗等人找崔耕,就吸引了全场所有人的注意力。

    武则天道:“韦相有本尽管奏来。”

    韦巨源把袖子一拂,指向张易之身后躬身而立的宋霸子、张由等人,道:“哼,什么永祥布庄的老板,张舫的东家,说穿了,不就是一些商贾贱类吗?此等人物怎能出现在陛下宴请重臣的宴会上?臣请陛下将他们摒退!”

    张昌宗又惊又怒,道:“他们虽是商人,却也是本官的朋友,带着他们参加宴会,有何不可?陛下都没啥说,姓韦的,你这不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儿吗?”

    韦巨源正色道:“是不是你的朋友本相不管,张常侍,我就问你一句话,他们是不是商贾?”

    张昌宗张了张嘴,最终无奈,道:“是!”

    韦巨源转向武则天,继续大声道:“既然果是商贾贱类,还请陛下秉公而断,将其摒退!”

    “还请陛下秉公而断。”群臣纷纷跪倒。

    其实,张昌宗带着宋霸子等人前来,确确实实是坏了规矩了、大家都是朝廷重臣,怎么可能和一个商人平起平坐?

    这是官员的集体意识,无关派系。

    功夫不大,群臣们就跪了一地,包括宰相李峤和苏味道,甚至包括诸位武姓亲王。

    这么多人的意志,说句不好听的,哪怕是用来逼宫也够了啊!

    武则天颇为无奈,最终微微点头,道:“把他们轰出去!”

    “喏!”

    当时就有四下里护卫的甲士们应了一声,齐往上闯,将宋霸子等人乱棍赶出!

    “哎呦!哎呦!哎呦呦”

    宋霸子等人的人的惨嚎声不绝于耳,疼在这些商贾的屁股上,却是烧在张昌宗的脸上!

    他暗暗下定决心:崔耕崔二郎,某与你势不两立!我就不信了,妲己能把纣王忽悠得把比干都杀了,我张昌宗枕头风连吹,难道就不能让你抄家灭族?你等着吧,嘿嘿你的好日子快到了!

第544章 又有毒计生() 
武则天今天非常郁闷,本来自己两手准备,自认为万无一失,必然能劝得崔耕和张昌宗和好。

    可万没想到,最终的结果,却是阴差阳错,一个准备都没发生作用。

    最终,她意兴阑珊,挥了挥手,命众人散去。

    崔耕却是非常高兴,闹了这么一出之后,自己再旁敲侧击自己和聚丰隆银号之间的关系,大家就都心中有数了。

    甚至有人准备在自己说了算的的一亩三分地上,好好难为一下这个鑫鑫鑫钱庄。

    最倒霉,似乎是苏味道。

    这老家伙不知为何发了昏,第一个笑了出来,被张氏兄弟怀恨在心,弹劾他为父亲大办丧事时,侵毁乡人墓地,役使过度。

    武则天马上就为小情人出气,将苏味道贬为眉州刺史。好在武则天看他可怜,没在圣旨上加上“即刻启程”四个字,他还能在洛阳赖上个十来天。

    武则天的外甥宗楚客捡了个大便宜、

    这苏味道一出外,就得再选一个人进宰相班子啊。宗楚客原来因为弹劾二张被贬官出外,这次学乖了,备了三份重礼,一份给姨妈武则天,另外两份给二张。最后,终于混进了大周的宰相班子。

    张府,后宅,花厅中,一场秘议正在举行。

    主持会议的,当然是张昌宗和张易之两兄弟,

    郑愔、宋之问、宋霸子等二张的心腹手下,侧坐两边,冥思苦想,该如何对付崔耕崔二郎。

    众人自对上崔耕以来,屡战屡败,士气低落,良久,都没人发言。

    最终还是郑愔勉强想了一条可行之策,道:“崔二郎智计百出,难以应付,咱们得承认。事到如今,咱们唯有徐徐图之、”

    张易之有些不耐烦地道:“哼,徐徐图之,怎么徐徐图之?”

    “我给您讲个故事,您就明白了”

    郑愔讲的这个故事,就是史上有名的“曾子杀人”。

    春秋的时候,有个与曾参同名的族人在鲁国南杀了人。有人向曾子的母亲报告说“曾参杀人了!”。

    曾子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绝不会去杀人的。”

    没过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子的母亲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

    曾子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

    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报信的人跑来对曾母说:“曾参的确杀了人。”

    曾母心中骤然紧张起来,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端起梯子,越墙而走。

    张昌宗听完了,沉吟道:“曾子杀人的典故本官当然听过,但这有什么用?难不成我整天跟陛下说,崔耕是奸臣,陛下能信吗?”

    “不是,您再想想”郑愔循序善诱,道:“曾母乃圣人之母,不比陛下贤明得多?为什么她会上当,而陛下却不会因为您和张少卿的话上当?”

    张昌宗模模糊糊地好像抓住了点什么东西,道:“你的意思是”

    “没错!关键就在于曾子没在母亲身边。您想想,如果有人说曾子杀了人后,曾子马上就回来解释此事,那曾母还会上当吗?”

    “我明白了!”

    张易之猛地一拍几案,道:“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把崔耕怎么样,而是要把他支得远远的。到时候,咱们在老太太面前说什么她就信什么,那姓崔的还不是任由咱们揉圆搓扁?”

    张昌宗也颇为高兴,拍着郑愔的肩膀道:“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那你说咱们该把崔耕支到哪去呢?”

    郑愔笃定道:“益州!”

    张昌宗问道:“为什么?”

    郑愔伸出了三根手指,道:“其一,益州富庶,仅在扬州之下,打击报复的意味儿不太浓,陛下应该会同意。”

    “其二呢?”

    “其二,此地乃是陇西李氏的地盘,颇多贪赃枉法之徒。诸位请想,崔耕到了那,是秉公执法,还是同流合污?同流合污,咱们就抓他的小辫子。秉公执法,恐怕就会掀起陇西李氏和博陵崔氏的内斗啊!”

    顿了顿,郑愔得意地道:“还有最关键的益州可有一个大人物,你说崔耕知道了他干的那些事儿后,该如何自处呢?”

    张易之不解道:“大人物?哪个大人物?”

    宋霸子却是马上就反应过来了,道:“也算不得什么大人物,不是他厉害,是他爹厉害。崔耕遇到了他,可就算倒了血霉了,无论如何处理,都是道德有亏!”

    “到底是谁?”

    “是”

    宋霸子在张易之耳边低语了三个字,张易之顿时眼前一亮,道:“哈哈,还有这种事儿?本官还是第一次听说。那没啥说的,这次的益州,他崔二郎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对了”

    张易之拍了拍宋霸子的肩膀道:“你是当地的地头蛇,想办法给两边各加一把火,让他们俩斗得越狠越好。无论谁死了,本官都开心得很呢!”

    “这您就放心吧,在下早就准备好了!”宋霸子狞笑道:“只要把崔耕搞倒了,曹月婵那小娘们就会无依无靠,这回俺姓宋的要人财两得!”

    三日后,通天宫。

    伺候的太监宫女都被屏退,偌大的大殿中,顿时只剩下了崔耕和武则天两个人。

    女皇陛下第一句话,就先声夺人:“崔爱卿,你费尽千辛万苦,从房州把庐陵王从房州接回来,后来,又在成均监救了朕一命。结果,连著作局的职司都丢了,有没有怨恨朕啊?”

    崔耕道:“雷霆雨露俱是天恩,陛下自然有陛下的深意,微臣唯有坦然受之,不敢有丝毫怨言。”

    武则天点了点头,道:“深意,朕当然是有的。我那个宝贝儿子李显负天下之望,不知多少人想把朕这个老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