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奋斗在盛唐 >

第353章

奋斗在盛唐-第353章

小说: 奋斗在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周君臣的面色都无比难看。

    论功行继续道:“怎么样?找不出来吧?告诉你们,不是大周没有能人,是大周天子不能用之啊!比如这位封将军,如此英雄,你们的天子却还要和他耍心机,讨价还价,试问长此以往,还有谁肯为大周卖力?”

    这就是明着挑拨离间了,而且还说得非常在理!

    武则天一方面有些老脸通红,另一方面,也有些迁怒崔耕和封常清——你们为何非和朕的男宠争抢?放弃了两份报纸,朕还能亏待你们不成?这回可好,都丢人丢到外国使节面前了!

    崔耕一迎上武则天的眼神,就暗暗觉得有些不妙,经论功行一挑拨,君臣之间生了根刺,再想拔掉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为今之计,唯有快快把论功行的嚣张气焰打回去。

    但是,到哪去找第二个能举起黑石的人呢?

    诶,有了!

    崔耕灵机一动,想起一个人来。

第477章 恶贼咬一口() 
崔耕道:“启禀陛下,微臣举荐一个人,可以再次举起黑石。”

    武则天主要还是想赢吐蕃人啊,马上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哦?此人是谁?”

    “其人叫高仙芝!他是特意从檀州赶来,参加微臣婚礼的。只是高仙芝仅仅为四品的明威将军,不能进入大厅观礼。只要把他叫来,定能举起黑石。”

    其实高仙芝现在官居四品,官位相当不低了。但是,还是那句话,得分跟谁比。

    外地武官比京官天然就低一级,在洛阳,他只能相当于五品官。这个大厅总共才能盛一百多号人,当然轮不到高仙芝入内就座。

    人家封常清能进来,是因为他是崔耕的心腹,在这负责帮着招呼客人。高仙芝本身就是客人,得按规矩到别处用餐。

    武则天听了这话,对崔耕那点怨恚马上就烟消云散了,道:“还不快快将高爱卿请来!”

    “是!”

    功夫不大,高仙芝已经来到。

    其人英气勃勃,玉树临风,武则天一见就心生欢喜,道:“高爱卿,刚才封爱卿曾经举起了这颗黑石。现在崔爱卿又举荐你也可举起黑石,不知你可有把握?”

    高仙芝知道机会难得,道:“封兄弟能做到的事,微臣也能办到!”

    言毕,毫不拖泥带水的举起黑石,也转了五圈,气不长出面不更色。

    武则天大喜,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论功行总不能说话不算话吧?高仙芝举着黑石转了五圈,这岂不整好说明,这次吐蕃的发难,已经完全解决了?

    她高兴道:“高将军今日举石有功,加封密云县男。崔著作举荐有功,那神都时报也继续归你掌管,秘书监无权过问。”

    “谢陛下!”崔耕和高仙芝齐齐跪地谢恩。

    娄师德看出了便宜,冲着四位宰相一使眼色,也跪倒在地道:“我大周名将辈出,后继有人,此皆乃陛下鸿福齐天所致,微臣为陛下贺!”

    这言外之意,当然是把自己“不能识人”的名头摘下去了。

    群臣也纷纷跪倒在地,道:“臣为陛下贺。”

    武懿宗更是扯着脖子喊道:“微臣也有功啊,当初檀州一战中,微臣举荐的有功之臣里面,就有这封常清和高仙芝两位将军!”

    “好,好,好!”

    武则天心情甚好,道:“我大周能得封常清和高仙芝两位将军,乃朕之幸事,国家之幸事!呃当然也有宰相调理阴阳之功,河内王举荐之功!来,诸卿,咱们满饮此杯!”

    “喏!”

    “高兴什么啊!”正在大周君臣一片其乐融融之际,论功行忽然说起了风凉话,阴阳怪气得地道:”“诸位今日之举,让本公子想起了一个典故啊!”

    “什么典故?”

    “话说在你们中原东汉末年,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董卓手下有上将华雄,诸侯不能胜。最后,是马弓手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后来又有三英战吕布之举,刘备三兄弟自此名扬天下。不过,可惜啊,后来刘备做了皇帝,而当初的盟主袁绍,却身死族灭。大家想想,是不是跟今日之事,非常相像?”

    好么,这厮为了挑拨离间,不惜把自己比作华雄,也要说崔耕暗含不臣之心。

    但话说回来,这个可能还真是有那么一点点的。

    现在无论封常清还是高仙芝,都年纪不大,但一个官居六品,一个官居四品,又确实有过人之能,堪称前途远大。

    再过十几二十年,朝廷的军胆说不定就是这二位了。他们又都对崔耕忠心耿耿不是说崔耕一定会造反,但让皇帝头疼,乃至崔耕主动参加废立之事,那几乎是一定的。

    崔耕心说,尼玛这论功行也太阴险了吧?简直是贼咬一口入骨三分啊!这么一指责,我简直是浑身是嘴都说不清!

    他沉声道:“论公子,你如此挑拨我大周君臣之间的关系,不嫌下太下作一点了吗?告诉你,没用的!纵是我大周没有封高两位将军,你们吐蕃也绝不是大周的对手!”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崔著作这话,是不是太亏心了?”

    “一点都不亏心。”崔耕不屑道:“力气大,就能打胜仗了?那怎么可能!关键还是在这!”

    说着话,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道:“实际上举起那块黑石一点都不难,几乎人人可行。”

    论功行微微一愣,道:“什么意思?你总不会说,仗着大周人多,就用人抬吧?”

    “当然不是,我大周比你们吐蕃强的,不仅仅是力量,更是智慧!比如,用滑轮,就可以轻易吊起重物,又何须什么大力士?”

    滑轮在汉朝就已经出现,吐蕃的能工巧匠当然也懂滑轮的道理,但奈何论功行不知道啊,迟疑道:“滑轮?什么意思?”

    “论公子不信的话,本官现在就可以给你演示一番!”

    崔耕这里当然是没滑轮的,但工部有啊,反正清化坊离着皇城又不远。

    功夫不大,就有工部官员带来几个滑轮,拼凑成一个简易的起重装置。

    然后,崔耕轻而易举地将那黑石吊起一丈高,道:“怎样?本官一个人加点小小工具就能办到的事,让高仙芝和封常清呃,还有你论公子做到了,似乎也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吧?比什么关羽温酒斩华雄?过分了,实在是太过分了!”

    终于圆过来了,崔耕直到现在,才长松了一口气。

    本来么,力气大和名将就是两回事,但要真解释清楚,也不大容易——对,即便武则天是千古明君,也不容易。这位女皇陛下只擅长治政,军事上一塌糊涂。要不然,也不会手里攥着一把好牌,却被突厥和吐蕃收拾的没脾气。要不然,也不会让个人武勇厉害,却不擅军务的武悠宜一直领兵了。

    “那怎么能一样?”论功仁马上就识破了崔耕的小心思,道:“咱们刚才说的是两国沙场争锋,当然是大将的个人武勇非常重要。沙场上,哪有时间让你用什么滑轮?”

    “哼,见识短浅!”崔耕振振有词道:“滑轮的作用可不单单是吊起重物,还能用在投石机的身上。你敢说,投石机在战场上不重要?在攻城拔寨中不重要?”

    “还能用在投石机上?”这事儿论功行还真不知道,道:“好吧,就算你崔著作说得有理,打仗主要靠头脑。那你们周军为何屡屡败于我们吐蕃之手呢?总不会头脑也不如我们吐蕃吧?哈哈!”

第478章 二郎有宝物() 
论功行的逻辑,是封常清和高仙芝乃大周的名将种子,他们效忠崔耕,来日必成大患。

    这完全是诛心之论,完全辩无可辩。

    崔耕的应对之策,是另辟蹊径,说封高二人力气大,完全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本事,名将重智不重力,大家不必过分关注,以此化解论功行的攻击。

    不过,这也带来了一个后遗症,说个人的武勇不重要,那咋大周对战吐蕃,总是处于下风涅?

    论功仁兴奋地大叫道:“对,对!你们大周的内史是娄师德吧?他可是我爹的手下败将,难不成他不如我爹脑子好使?哈哈,崔著作这么认为,我们兄弟是没啥意见哩。”

    老娄头一听这话,顿时满脸黑线!丢人啊,朝廷一向视吐蕃、突厥这帮人为蛮夷,武力不如他们也就罢了,怎么脑子也比不上了涅?

    其他人也是担心不已,望向名扬天下的崔二郎,且看他如此辩解。

    但听崔耕朗声笑道:“不错,你们吐蕃是打了几场胜仗,与我们大周互有胜负。为何我大周兵精将勇,双方却打了个平手呢?主要是因为你们吐蕃地广人稀,经常千里无人烟。我大周胜,不但找不着敌人,还补给不足,难以扩大战果。相反地,我们一败之下,就得马上回军,把以前的优势完全丧尽。所以,表面上看起来,咱们双方才势均力敌。”

    这倒是正理,娄师德深以为然,缓缓颔首。

    论功行却不肯善罢甘休,摆了摆手,道:“说那些虚头巴脑的都没用,总而言之,现在是吐蕃是处于攻势,而大周处于守势。要么你崔著作承认自己的想法是错的,要么就承认周人的脑子不好使!”

    崔耕微微一笑,道:“其实还有第三条路只要我大周把你们吐蕃灭国,一切就都可以迎刃而解!”

    “你想得美!我吐蕃”

    “莫说废话了!”崔耕打断道:“本官给你看样东西。”

    说着话,他招呼封常清过来,耳语了几句。

    封常清听完了,兴奋地大叫道:“还是大人您厉害!就该这么办,是时候,让那些吐蕃蛮子知道知道咱们周人的厉害了!”

    到底是什么东西?

    见封常清如此兴奋,人们纷纷纷纷好奇地观望,就连武则天和论氏兄弟都屏气凝神,全场顿时鸦雀无声。

    蹬蹬蹬

    不消一会儿,全身贯甲的封常清迈着沉重的步伐,手托着一个锦盒走进了大厅。

    把那锦盒打开,里面赫然是一个罗盘样的物事。

    崔耕伸手一指,道:“此物名曰指南针,乃是本官制成,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指向南方。有了此物,我军再胜。纵然吐蕃千里无人烟,我军也再无迷路之忧。嘿嘿,此消彼涨,我看你们吐蕃还能经得起几场大败?”

    原来崔耕岭南道肃政使的时候,还要对指南针的来历保密,现在已经全然没那么多顾忌了。

    指南针只在海商中间秘密流传,就是大周那些高官显贵都不知道,更何况是论氏兄弟?

    论功行面色微变,惊讶道:“指南针?世间还有此物?本公子怎么从未听过?”

    崔耕道:“没听说过不要紧,现在不是见着实物了吗?”

    说着话,他已经把那指南针交到了论功行的手上。

    “这怎么可能?”

    论功行拿着指南针在大厅内来回走动,越走越是面色惨淡。因为他发现,无论自己走到哪,都可见那指南针一直死死的指向北方!

    他沉声道:“崔著作,你怎么能发明出如此诡异的物品?莫非你会什么法术不成?”

    “嗨!什么法术啊!”崔耕不以为然地道:“此乃格物致知之学,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类似的东西了,其名曰司南。本官不过是略作改进,使之更加灵敏罢了!”

    论功行强自镇定,道:“既然春秋战国时,就有类似的物品,可见崔著作的指南针也没多大用处。”

    崔耕也不争辩,微微摇头,道:“那却不然。长清,你再去取些沙子来。”

    “得令!”

    洛阳城中就有洛水流淌,沙子还不是现成的?封常清领命而去,功夫不大,就把一袋细沙带到。

    然后,崔耕随手将那沙子堆成了,河流山峦的形状。

    他缓缓地道:“此物本官命名为沙盘。有了指南针,我大周将士,就可以将去过的地形,都用沙盘标示出来。一次标不完就两次,两次标不完就三次七次,八次,十来次!终有一日,你吐蕃地形完全在我周军掌握。本官倒要看看,到了那时候,你们吐蕃该如何保全国祚?”

    “崔著作厉害啊!”

    “沙盘?崔著作怎么想出来的,此物实乃军国利器啊!”

    “有了沙盘和指南针,不但是吐蕃,还有其他不臣之国,都万难逃脱我大周的征伐啊!”好歹顾忌到拉达米珠,这位没把突厥说出来。

    现场的人都是人精,马上就意识到了指南针加沙盘的重大意义,赞不绝口。

    武则天更是眼前一亮,军事是她的短板,每次看着那十分不精确的九州图,都脑仁都疼。

    如果能命人把天下万邦的地形制成沙盘,那得省了自己多少心思啊!

    另外,还有最关键的。大周不明白吐蕃的虚实;而大周的虚实,对吐蕃来说却不是什么难事——中原人烟稠密,找向导还不容易?

    所以说,这沙盘只是增强了大周的国力,对吐蕃却是没什么好处!

    她高兴地道:“崔爱卿献沙盘有功,着即”

    “陛下!”张昌宗和张易之齐齐叫了一声,劝阻之意非常明显。本来么,今天明确让崔耕继续执掌那两份报纸,已经把二张的脸扇得啪啪直响了。再给崔耕加官进爵,这二位也太没面子了。

    武则天顿了顿,终是还是顾忌两个男宠面子,道:“赏崔爱卿食实邑五十户!”

    五十户一年大盖缴纳赋税两百贯钱,虽然不多,却是可传之于子孙的,也算很不错了。

    崔耕跪倒在地,道:“谢陛下隆恩。”

    “哼,你们以为有了什么沙盘和指南针,我们吐蕃就怕了不成?”

    到了现在,论氏兄弟已经发生了分化,论功仁面色惨淡,若有所思。论功行还是输人不输阵,叫嚣道:“两国相争,说到底最后还得是大军对撼,我们吐蕃战士勇武无比,根本就不怕你们周军。”

    “哦?是吗?”

    崔耕眉毛一挑,沉声道:“论功行,你这是给你们吐蕃招灾啊!实不相瞒,本官还有一物,让你们在沙场上占不着丝毫便宜。”

    “还还有?”论功行一口老血好悬没喷出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

    “此物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