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文娱大制作 >

第140章

重生之文娱大制作-第140章

小说: 重生之文娱大制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边念一边回味。

    回味一遍,随即又从头念了一遍。

    再回味……

    “好一个浪花淘尽英雄!好一个是非成败转头空啊!”

    “古今多少事,都付笔谈中!大气,牛气!豪气干云!”

    “不过这首词,怎么从来没有见过?”

    “张教授?这词那小子有跟你说过吗?”

    “……”张教授摇头苦笑,“估计又是这小子临场即兴作的词吧。”

    “嘿,我说老张,你可不能不地道啊。我知道你跟这小子相处这一个多月来,颇为顺意,可一码事归一码。你可不能为了给他撑场面,诓我们老几个啊?”|

    张教授又苦笑:“我犯得着嘛我。别说是你们了,就连我跟他一起合作一个多月了,我还天天被他给刺激到呢。动不动就来一个金句,每次节目都问我——张教授,这首词您看怎么样?我一说还行,他立马又来一首……搞到最后非得我说就这首了!他才干休啊。”

    “……”

    这下边上的几个教授,是啥话也说不出来了。

    他们自然明白,张教授嘴里说的那些诗词,便是每次节目结束的时候那诗词。到目前,已经播出了二十多期节目了,那可是每期节目都有一首,而且还都是原创的!

    他们这些老学究,可是没少受了刺激!

    就连张教授,如果不是跟林风坐在一起,铁定会相信林风是翻看着书来念出来的。

    再说回这首词。

    其实这首词本身,和三国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只不过,林风一想到三国,非常自然地就在脑海里浮现了三国演义的主题曲。

    这词本来是明朝时期的杨慎写的。

    这杨慎是一个大才,在明朝正德六年的时候,一举夺得了殿试第一的名头。却是在十三年后,得罪了世宗朱厚熜,因此被发配到了云南充军。

    当时他戴着沉重的枷锁,被军士给押解到湖北江陵时,正好看到一个渔夫和一个柴夫在江边煮酒烹鱼。两人衣着都是非常普通,而且年迈。但两人却是谈笑风生。

    看到这一幕,杨慎突然就非常感慨。与是便请求军士找来纸笔,即兴写下了这首《临江仙》。

    说白了,这本来只是一首咏史的词,借助叙述历史的兴亡,来抒发人生的感慨。即是豪放,却也含蓄,读来高亢,却又不失深沉令人寻味。读来之时,不禁让人感受到了苍凉的人生,却又有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在里面。

    说是回味无穷,也一点都不为过。

    看现场的表现,就能看得出来了。

    整整五分钟之多,现场从嚣杂,竟然变成了沉寂!

    也不知道是谁先说了一声——

    “这词是好词,只是与三国有什么关系呢?”

    声音不大,不小,却是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对啊,再好的词,也只不过是一首咏史名志的词,这与三国有什么关系?

    林风讲道:“确实,他还真没有太多关系。

    但是硬要说的话,那就是这词中的意境,却是完全的道出了一整个三国的历程兴衰之真理。那么到底三国的兴衰,是如何的呢?今天我为大家呈现一个不一样的三国时代。

    就先说说,我为什么要讲三国吧。原本我是不知道要讲些什么的,只是后来走到了图书馆里,看到一本名为《三国传奇录》的书,里面记载的大都是一些野史秘闻之类的,完全没有任何历史文化的影子,竟也被列入了历史文化书库之中。这简直是大错特错,戕害历史尤其深重啊!”

    “……”

    在坐的学生,都不约而同的向着前面看了两眼。脸色有些异常,脑子里在想着些什么。

    看到这些,林风有些疑惑,怎么这些人都不思考一下?

    但是当他把目光落在第一排中间的座位上之后,瞬间觉得哪里有些不一样。

    一道不太和谐的声音传了过来,不是很大,但是林风的耳朵比较尖,恰恰听到了——

    “钱老,这小子是不是脑子抽了?他讲他的三国就好了,干嘛还要把您老的得意之作给扯出来?如果是纯粹的引用,那还罢了,这小子竟然说您是戕害历史,真是大言不惭!”

    “哼!我们不说话,我倒是要看看这小子能讲出个什么名堂来。如果他能有些建树,我倒可以放下身段来虚心求教,但如果只是信口雌黄,我一定会让他当众下不来台的。”

    林风偷偷瞄了一眼钱老,很是尴尬……

    这个时候,可不是表示、道歉的时候。还是先想想自圆其说吧……

    ——————

    2016年10月6日23:13:34

第0291章 豁出去了!() 
第0291章豁出去了!

    其实那句话,倒是林风心底真实的想法。

    只是,林风没有想到,这本书却是眼前这位老教授做出来的……

    当着人家的面儿,说人家不好,而且人家还是一个比自己大出去三倍的老人,这下是糗大了。

    但这话是说出来了,人家也听到了。还能咋办?

    当众道歉吗?

    那可不行。

    自圆其说?

    他还真想过。

    不过略想一下,既然人都得罪过了,那就只好把他给得罪得心服口服!

    不是有句话说,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嘛?

    这个道理用到这个地方,也行得通!

    想开之后,林风大方的说道:“不只是这一本书,包括我今天在图书馆看到的《三国野史》、《三国之我见》、《通晓三国》这几本书,虽然都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观点,但是却没有一本能够将三国说得通透、客观的。”

    “哗……”

    这话一说出来,更多人哗然。

    这家伙真是不怕事儿闹大啊!

    这里是什么地方?

    这是京华大学啊!

    是京华大学文学系的公开课啊!

    毫不客气地说,能坐在这里的人,哪一个不是对历史、对文学有着深入了解的人?

    就算那些学生,可能对于这些东西知晓得不太通透,可前面两排那可是有着二十几位老教授的!

    再说,这一堂课讲出来之后,虽然现场没有录制,但这堂课里的主要思想,肯定会被人给传出去的!

    他这么说,难道不怕得罪人?

    刚刚得罪了钱老,现在又得罪了三位大家,他要怎么收场?

    “哼!这小子还真是大言不惭!”

    “原本以为他只是在综艺节目上才会浮夸,没想到站到了如此大的讲堂上,竟然还会这样口出狂言。”

    “说别人不客观,我倒是要看看,他讲的三国有多么客观!”

    “钱老,我看我们还是走吧?”

    “走什么?我还真要听听他这小子能讲出个什么名堂呢!”

    这一下场面热闹多了。

    林风权当什么事儿都没发生,继续着他的讲演。

    “三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是一个动|乱的时代,苦难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我们知道,自从秦始皇兼并天下,我们这个地方,就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国家。秦汉两朝,都是统一的国家,而到了东汉末年,西晋统一之前,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时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国。”

    讲到这里,林风停了一下。

    台下一片小声议论,这话倒是挺客观,不过这些谁还不知道?

    这些议论声,直到课件之上即时出现了两行文字,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场面一时平静了下来。

    许多人都在心里揣度着,这两句话说的真贴切!

    也有人心里止不住地激动,他们能来到这里,就是奔着林风的诗词来的!

    谁都知道,林风的每一次公众出现,都离不了题诗这么一个“环节”,只是他们没有想到,这才刚开始讲了两三分钟,就有了这么两句如此贴切的诗。这下不管他的三国讲的怎么样,这一趟是来值了!

    “当然,这首诗并不是我的,而是曹操的诗。一千里之内都听不到鸡叫,用这句诗来形容三国时期,可以说夸张一些,也可以说是十分贴切。但也足以见得这是多么残酷的一个事实。但同时,他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为什么呢?因为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比如说雄才大略的曹操,鞠躬尽粹的诸葛亮,风流潇洒的周瑜,坚韧不拨的刘备,都是这个时代的英雄。”

    讲到这里,林风特意停了一下,他知道这句话说出来,铁定会有人开始质疑。

    果不其然,下面很快就变得有些哄乱。

    “雄才大略的曹操?曹操不是个小人嘛?”

    “诸葛亮倒是说对了。”

    “刘备说得也不错。”

    “可周瑜什么时候成了风流潇洒之人了?”

    “这简直是胡说八道嘛!”

    林风暗笑一声,继续讲道:“刚刚我就说了,《三国野史》、《三国传奇录》这些著作,都太片面。大家学习文学的,必定是大部分都会通读。而且在电视电影方面,也出过一些关于三国的剧。民间也流传着一些关于三国的故事,小茶馆里也有说过三国的评书。

    “就比如说周瑜这个人。不管是出现在以上的哪个地方,留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小气,小肚鸡肠。对吧?比如说什么‘诸葛亮三气周瑜’,比如什么‘既生瑜,何生亮’的名言,再比如‘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样的典故。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听完前面,所有人都想,这没什么不对啊?

    这每一条都是在说周瑜的小器,都一一印证了他的生性。

    你说这干什么?

    不是这样?

    不是这样是哪样?

    台下一阵阵质疑声,尤其是前排的几位老教授,眼神之中带着不屑。你一个毛小子,你说他不是这样就不是这样了?

    你觉得不是这样,那你说说是什么样子!

    林风却是波澜不惊,继续讲道:“周瑜,二十四岁的时候,就被任以建威中郎将。就在同一年,他和孙策一起,迎娶了当时东吴有名的美女——大乔和小乔。

    孙策是什么人?

    那可是当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孙策娶了大乔,那周瑜娶了小乔,也就是他的小姨子,那除了抱得美人归之外,更是一种殊荣!

    你们想想,如此年轻就有了这样的功绩,再加上抱得美人在怀。那可正是少年得志,春风得意。再说说他本人,被称为周郎。郎什么意思?你长得丑想称郎,那也只能结婚的时候——被人称个新郎完活了。真正的郎,那应该是赞美男人长得帅的意思,那周郎,也就是周帅哥……”

    “噗……新郎都给整出来了。”

    “还周帅哥……”

    “林风就是林风,说话从来没谱没边儿……”

    林风继续:“所以说,他怎么可能会去嫉妒别人?得别人嫉妒他才是啊!”

    ————

    2016年10月7日22:12:44

第0292章 哪有空城记!() 
第0292章哪有空城记!

    听他讲到这里,有不少人点头。

    这么一说,好像还真的是有那么几分道理的。

    不过钱教授却是一阵气结,你就胡扯去吧!

    他做那本《三国传奇录》的时候,可是参考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文学著作的。很多本书上都说出了周瑜的小哭,就凭你那嘴一说,他就可能大方了?

    他的脸色,林风不是没看出来。但心想,你不乐意了?

    你不乐意你可以说啊!

    就算你说的再响亮,那也没有我的声音大……我可是有话筒的!等我讲完了,指定让你没话说。

    “我知道我说这话,肯定会有人不认同,不认同那都是有原因的。就说吧,我们认识历史人物的方式,他就是不同的。比如说,有人认识周瑜是从电视上看到的,有是从评书听到的,也有人是听老辈人传说而来的。再好一点的,是从一些历史看到的,或者是从一些非官方文人的札记之中了解到的。

    “甚至于,有些人的认识他就是从历朝史官记载的。但不管是谁的著作,那都是片面性的!我们再说回这几种认识历史人物的方式。尤其是对于三国这段历史,他有三种形象。

    “第一种形象就是历史形象。什么是历史形象呢?就是历史学家所主张的那种形象,但是要明确的一点是,历史学家所认知的形象是从哪里来的?当然是从一些史料上面得来的,然后再统筹起来的形象。但即使是这样,那历史形象,也不能完全的代替历史真相。

    “那除了这历史形象之外呢,还有另外的两种形象。比方说那些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形象,这个形象便是历史人物的文学形象。在文学形象中的人物,通常都有着更大的偏差。比方说我喜欢刘备,我就可以把刘备形容的多么高端、大气、上档次。但再怎么说,他也就是一个卖草鞋出身的……”

    “……”

    “我去!”

    “这话说得太刺激人了。”

    台下哄笑一片。

    “噗……卖草鞋的。”

    “所以说呢,文学形象比起历史形象,更远离事实真相。那除了这两种形象,还有一种就是在民间流传的一些小故事,小传说或者个人心目中的或英雄、或小人形象。这就是我所说的民间形象。”

    “事实上,只要是热烈历史的人,他都会在以目中给自己认识的人定位一个形象。而且这个形象,他一旦认定之后,便等于是成型了,定型了。从此以后,他往往就不能接受别的形象。就比如现在,我说周瑜是一个风流潇洒,心胸宽广,胸怀天下之人,许多人都觉得我是在胡扯。”

    钱教授听完嘴角猛得一抽抽。

    许多人?

    我看你说的是我吧!

    “他就觉得我说的不对,我说的错了。或者有人在看电视看电影的时候,没看完呢,就想喷——这电视拍的是个什么啊!把周瑜拍成了个大好人,一点都不像!那这个时候我倒是想问一下,这个不像,那哪个像?难不成你见过?”

    “噗……哈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