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世黎明 >

第13章

乱世黎明-第13章

小说: 乱世黎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看了看重人道:“现如今两位袁大人入辽,对于辽东朕是放心了,而现在,sx出现叛乱,朕担心这帝国的北面蒙古人会趁机来给朕捣乱,所以朕想安排两个人,坐镇这北疆,这武的方面朕打算让曹爱卿前往,至于这文的方面,诸位爱卿给朕举荐举荐!”

    曹文诏听到这大吃一惊,陛下这是让我坐镇北疆?一下从一个游击升到封疆大吏,这。。。。。。。曹文诏有点不敢相信,而其他几个除了孙承宗,其他人对于曹文诏不是很了解,于是孙承宗不得不出来,肯定了曹文诏的才能,因此众人才认识了这个大明的名将,无不感叹我大明真是人才济济。众人又讨论了一下,最终还是首辅施凤来出来道:“老臣推荐王在晋!此人也曾经略辽东,而且和蒙古人关系处理的很好,臣觉得非他莫属。”

    孙承宗想了想,虽然此人和自己的政见不和,但确实是有才能,处理蒙古问题方面确实非他莫属,因此也附议首辅的提议,王永光看过他的个人资料,因此也是附议,而徐光启压根不对这个感兴趣,既然大家都说他有才,那他也就跟着附议,崇祯想了想,上次驳了施凤来一次,这次再驳肯定不好,而且这么多人都同意了,自己也不好说什么,要团结嘛!于是便道,既然如此,拟旨:“封王在晋为宣大经略,主掌政事,封曹文诏为宣大总督,主掌军事!这大明的北疆就交给你们了!”

    曹文诏愣了愣,反应了过来,叩头谢恩!之后崇祯便召来王在晋,熟悉后也满意,顺便请了各位大臣一起吃饭,跟着探讨了sx叛乱的事情,曹文诏和王在晋也知兵事,因此给的一些建议也都很中肯,崇祯让王承恩记录好然后给洪承畴送去以供参考。饭后散会,曹文诏和王在晋分别告退前去准备,其他几位也分别告辞,崇祯出殿望着雪花飞舞的天空,心里还是不太安心,唉!这历史是否还是自己原来的历史呢?名臣良将,良帅都提前安排了情况能好么?这大厦的基建已经腐蚀严重,自己是否能修补好?崇祯心里也迷茫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章 喜事() 
崇祯怀着忧郁的心情,一个人前往皇后的住处寻求安慰,很快来到了坤宁宫,今天的崇祯突然注意到了这坤宁宫的人不管是侍卫还是宫女,都有一股掩饰不住的喜意,个个行礼之后都是掩着一股笑意,怎么?今天有什么喜事吗?崇祯心里想着。

    进了房间,只见巧儿正在和皇后说着什么,很是投入,很是开心,于是崇祯便敲敲靠了过去,突然崇祯大声道:“你们在说什么呢?说出来也让朕乐呵乐呵?!”

    “啊!”两人同时发出惊呼!赶忙行礼。

    “臣妾参见陛下!”

    “奴婢参见陛下!”

    “都平身吧!”崇祯笑着道:“怎么?什么事这么开心啊?”

    巧儿看了看崇祯皇帝道:“陛下!还是让皇后娘娘跟您说吧!奴婢先出去做事了!”说完便笑着告退了,崇祯见她出去了,便上前拥住皇后,道:“来!宁儿!给朕说说!”

    周皇后没有回答崇祯的话而是幸福地道:“陛下怎么突然这个时间来臣妾这了?而且也不让王公公通报一声,门口的侍卫也和宫女也真是,都不来通报!”

    “呵呵!朕让王公公办事去了,朕是临时想过来的!门口的侍卫和宫女别怪他们,是朕让他们别通报的!好了!赶紧告诉朕什么喜事?”说着还在周皇后的脸上轻轻吻了一下。

    “陛下!今天臣妾突然觉得不舒服,便让御医来检查了一下,结果御医说。。。。。。。”说到这周皇后突然不说话了。

    “说啥?”崇祯一时没反应过来。

    “御医说臣妾有喜了!”周皇后娇羞的道。

    “哦!有喜了!啥有喜啊?”崇祯还是没反应不过来,这不怪他,之前是个**丝连个女朋友都没有,一下没反应过来也理解。

    “就是臣妾有身孕啦!臣妾怀有龙种啦!”周皇后突然怀疑崇祯的脑子是不是摔了之后有些事情变的迟钝了!

    “什么?你说什么?!”愣了一秒后突然大喊道:“你是说朕要当爹了吗?!”崇祯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做梦,朕要当爹了?

    “是的!陛下!”周皇后娇羞道。

    “宁儿,你拧拧朕的胳膊”崇祯突然道。

    “啊?臣妾不敢!”周皇后面露尴尬。

    “朕让你拧你就拧!”崇祯假装生气道。

    “啊!好痛!”崇祯大吼:“哎呀!宁儿!你不用这么用力吧?!不过这么疼说朕不是在做梦!朕要当爹了!哈哈!”崇祯笑的很开心!在之前的世界自己是个孤家寡人,陪伴自己的也就是五指姑娘,如今自己不仅有了三个如花似玉的媳妇,现在还要当爹了,他能不开心吗。

    周皇后被崇祯皇帝这一吼吓了一大跳,以为自己用力过猛把崇祯皇帝弄生气了,不过看着他大笑的样子,想想自己是多虑了!

    “啊!”周皇后发出一声尖叫,这回门外们有人冲进来,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所以没有出现之前的尴尬场景,周皇后定神一看,自己被崇祯皇帝横抱了起来,不由得惊呼:“陛下!小心!小心!”

    “对!宁儿说的对!朕要温柔些!免得动了胎气!”说着抱着周皇后走到床边,轻轻放下,之后便是一阵狂吻,以表达自己对她的爱恋,直到两人都开始喘气停下,周皇后娇羞的道:“陛下!臣妾现在几个月内不能侍奉陛下!陛下今晚就去袁贵妃或者田贵妃那吧!”

    “不!今天朕哪里也不去!今晚朕就拥着宁儿睡!”崇祯温柔地道。

    “陛下。。。。。。。”周皇后有些感动的说不出话来。

    突然,门外传来声音道:“陛下!王公公求见!说是有紧急事件要求见陛下!”

    崇祯听了!不舍的放开周皇后道:“等着朕!朕去处理下便来!”心里却道:“不会sx或者辽东有变吧?!不至于吧?”

    “嗯!”周皇后乖巧地点头道。

    忐忑地走出门外,之间王承恩跪在地上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徐大人来报,新式筑炮法研制成功了!恳请陛下前去查看!”

    崇祯听了松了口气,之后不由大喜道:“走!立刻摆驾!”说着便往工部而去。

    到了工部,徐光启亲自等候崇祯皇帝,见皇帝来了,赶紧跪拜行礼:“老臣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以后见朕爱卿就不用跪拜了!行礼就行了!朕赐你这个权利!”崇祯开心道。

    “老臣谢陛下!”徐光启得到了这样的恩赐自然也很开心。

    “炮在哪里!朕看看!”崇祯急不可耐道。

    “陛下!老臣带你去看看!”徐光启道,接着便带崇祯皇帝前往筑炮的地方。

    经过几个拐弯之后,崇祯头都快转晕了,终于看到了几门在做好的炮放在一边,崇祯满意的点点头,你们是怎么做好的?

    徐光启道:“主要还是一个老工匠想到的,老臣把陛下的想法跟他们讨论之后,一个老工匠便结合了陛下的想法,再根据自己的经验做了出来!”

    “哦?快请来朕瞧瞧!”崇祯开心道。

    很快!一个老人便被召了来,不过明显看出他过度紧张,整个人都发抖,连说话都不太利索:“草民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你是我大明的大功臣!不要紧张!”崇祯走过去,亲自扶起了这个发明了铁模铸炮的大工程,弄的老人更紧张了。

    “老人家!能和朕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吗?”崇祯温和的道。

    看着慈眉不善的皇帝陛下,老人渐渐地平复了激动的心情道:“草民也是根据陛下的想法再参考做农具的经验总结一番后便以铁为模,铸炮时,先将铁模的每瓣内侧刷上两层浆液。第一层浆液是用细稻壳灰和细沙泥制成的;第二层浆液是用上等极细窑煤调水制成的。然后,两瓣相合,用铁箍箍紧、烘热,节节相续,最后浇铸金属熔液。待浇足熔液,冷却成型以后,即刻按模瓣次序剥去铁模,如剥掉笋壳一样,逐渐露出炮身,再剔除炮心内的泥胚胎,膛内自然雪滑。”

    崇祯听了之后,满意的点点头:“因为有了你的新式筑炮法,以后火炮必定能成为战争之神。鉴于你对大明的巨大贡献,朕要好好表彰你,朕赐你千两白银,封为战伯!”

    老人听了崇祯皇帝的话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一时没反应过来,直到其他人呼唤他他才反应过来,顿时老泪众横地跪拜道:“草民谢陛下恩赐!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是你应得的!”崇祯笑道:“不知道老人家姓甚?”

    “回禀陛下!草民姓王!”老人家恭敬地道。

    “如此!新式筑炮法便命名为王氏筑炮法,载入史册!”崇祯道。

    “草民谢陛下恩赐!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王老汉已经无法平复自己的内心了,这一辈子算是值了,没有白活啊!他感叹道。

    “平身吧!”崇祯继续道:“以后不管是谁!只要是对我大明做出贡献的,朕都不会吝啬!在场的各位都要好好努力!另外徐爱卿!此筑炮法列为我大明最高机密!不得外传!如果朕发现有人将此法外传,必定严惩不贷!”

    “老臣遵旨!”徐光启恭敬道,其他人也纷纷下跪,表示一定会守密。

    “徐爱卿!朕会当独圈一个地方出来!你们到时候火器研究就在那吧!周围朕也会派遣锦衣卫和东厂严加看管!严禁外人进入!”崇祯道

    “如此甚好!谢陛下!”徐光启道。崇祯点点头,只见徐光启继续道:“此筑炮法,虽然生产的速度一下提升了很多倍,但质量上臣还需要再和工匠们仔细研究下!争取做到最好!”

    “很好!大家都好好努力!另外爱卿有何需要及时跟朕说”崇祯高兴地道。

    “老臣定当努力!”徐光启道。

    下面的人也都跟着说,表示一定努力!毕竟有个实例在这,一下封了伯爵,奖励了这么多银子还能名留青史,一下让这些人感觉到了前途的光明!

    “另外几个研究也要麻烦爱卿看紧!对了!到时候这些研究就都整一个地方!朕就设立个研究所专门供爱卿研究东西!爱卿也不必如此到处奔波!”崇祯道。

    “老臣谢陛下!”徐光启感动道。

    “那朕便回宫!之后研究所的事让王公公去安排!再次期待爱卿的好消息!”说完便回宫了,身后众人跪拜行礼恭送皇帝陛下。

    倒也还是有好事啊,要都是坏事朕这日子还怎么过啊,崇祯心里感叹道。一步步来吧,总会好的!他想着。。。。。。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一章 辞旧迎新() 
时间一天天过去,进入了1628年,满朝文武根据祖制和历法,这年改为崇祯元年!新春的第一天,京城里的各户人家都会放点鞭炮,为节日增加喜庆,辞旧迎新!祭奠祖先,参拜神佛,祈求来年万事如意,一家平安!而这天,崇祯则按照祖制带领着百官在宫里举行繁琐的仪式,整的他自己都要崩溃了,具体如下:天刚蒙蒙亮,仪式正式开始鼓初严(又称头通鼓,标志仪式开始),由一名教坊寺乐手敲击奉先门侧的大鼓,先击鼓框一声,再用双棰连续敲击鼓心,一重拍一轻拍,节奏由慢转快再由快转慢,鼓声由弱转强,再由强转弱,接着由另一名教坊寺乐手重击奉先门侧的大钟一声结束。听到鼓初严,身穿正式朝服的百官开始列队于午门之外;

    鼓再严(又称二通鼓),方法和鼓初严相同,只是这时候,敲击鼓框,改为两声,表示鼓再严,第二次通知参与仪式的人员端肃,连续击打鼓心也改为两回,最后敲击钟声两响结束。听到鼓再严,百官由左、右掖门入,来到丹墀东西,朝北肃立;

    鼓三严,击鼓、击钟、头尾处都改成三响。听到鼓三严,执事官来到华盖殿(今中极殿),皇帝早在这里穿戴好衮服龙冕,端坐于大殿御座之上。执事官向皇帝行五叩之礼,叩首毕,请皇帝驾临正殿(奉天殿)。

    皇帝启驾,教坊司乐队开始演奏“中和乐”。尚宝司官员手捧皇帝御玺走在皇帝前面,由导驾官作为前导。

    皇帝来到奉天殿后,已陈设于此的明扇打开,珠帘也卷起,尚宝司官员将御玺置于预先设立于御座之东的宝案之上,至此,教坊司乐队停止演奏“中和乐”。

    此时,已预先安排好的四名鸣鞭者开始鸣鞭报时,对赞官员高喊:“排班!”,站立在丹墀东西的百官要马上整齐排列好队形。

    赞礼官员高喊:“鞠躬!”,教坊司乐队开始演奏大乐(韶乐)。百官朝北向端坐于大殿御座上的皇帝行四叩礼,官员起身后,典仪官高喊:“进表!”。由两名给事中来到文案前,引导序班官员手捧放置着“表目”(皇帝就新年伊始向全国发表的书面讲话,相当于现在国家元表的新年讲话)的小几案由东门入,放置于大殿之内,此时,韶乐止。

    内赞官员高喊:“宣表目!”。宣表官员此时要跪下匍伏于地等待“宣表”。展表官取表,宣表官来到皇帝御座前的珠帘外,高声朗读“表目”,百官跪聆“表目”。

    宣表结束,大殿内外的臣工集体跪拜,山呼万岁。

    之后,序班官员将宣读完的“表目”移到大殿东侧,外赞官员高喊:“众官皆跪!”代表百官向皇帝致贺的“代致词官”跪在丹陛之中,向皇帝致词:“具官臣某,兹遇正旦,三阳开泰,万物咸新。恭惟皇帝陛下,膺乾纳祜,奉天永昌。”说完这番话后,众官起身。此时,教坊司乐队再次演奏大乐(韶乐),百官再向皇帝行四叩礼,然后起身。

    音乐停止。传制官跪在皇帝面前向皇帝请示旨意(皇帝的旨意其实早已拟好,这只是个过场),然后传制官由大殿东门出,来到丹陛前,面朝东站立,高喊:“皇帝有旨!”(有制)。赞礼官高喊:“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