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盛唐当驸马 >

第58章

穿越盛唐当驸马-第58章

小说: 穿越盛唐当驸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样是吴中四姓之一,吴郡陆氏十多年前起码还有个宰相、兖国公陆象先。张老出身的吴郡张氏,如今其族弟张齐丘也大有问鼎朔方节度使一职的可能性。”

    看顾元溪无动于衷的表情,李适之脸上浮现一丝怒意,大有怒其不争的拍桌道:“同样是吴中四姓之一,难道顾雍的后代会比陆逊、张温的子孙差吗?他们既然能做到这一点,为什么你不行呢?”

    顾元溪见李适之如此激动,苦笑道:“太子少保不必动怒,这种激将法对我而言,其实没什么作用。”

    “以李少保在朝廷上以及关陇名门内部的地位,总不至于闲到没事想扶持我们江左子弟吧?”顾元溪微微一笑道:“只是我好奇的是李少保与关陇怎么会看上我这么一个默默无闻的人物呢?”

    “默默无闻?”李适之哑然失笑道:“你可知道今日之后,你顾元溪便是长安有名的后起之秀了。”

    “至于你所问的,为何会看重你。你可知如今并非是魏晋南北朝的时代了。”李适之慨然叹息道:“世家名门以本族子弟而遨游朝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闭门造车已全然不可行之,故而联合有才能的寒人子弟便成为世家新的选择。”

    虽然李适之说的挺委婉,但顾元溪还是听出其中所含之意。像几百年前门阀巨族以自己本宗族弟子的实力而控制朝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世家大族若要适应时代的需要,便只有扶持能力超群的寒门子弟,以为自己家族的羽翼。

    从魏晋时期朝廷的顶梁柱,变成幕后操控天下的暗手。即便科举制已经逐步取代九品中正制,但依靠世家千年积累的文化底蕴,以及扶持寒门子弟入朝为官当利益代理人,世家的权势并没有因为时代的进步与皇权的加强而被削弱。

    这种手段,类似于明朝江南官绅大商扶持本地士子,从而掌握朝廷的话语权,导致明朝该死的商税制度到灭亡都没有改革过。

    而现代,资本家依靠雄厚资金扶持政党代言人,也是异曲同工之妙。

    如此能量,难怪以隋唐皇权之强大都无可奈何。

    顾元溪蹙眉问道:“只是你们具体打算是如何?”

    李适之呵呵一笑道:“顾郎若是答应与我们联手,到时自然知晓。”

    这个老狐狸,必要自己坚定决心答应成为关陇世家的傀儡,他们才肯透露口风。只是自己,难道当真会如他们所愿,束手就擒么?

    打定主意,顾元溪微微一笑道:“太子少保的好意,小子心领了。只是如此大恩厚德,我一个寒门商人子弟,实在无法承受。”

    李适之一怔,似乎没有想到顾元溪会如此**裸拒绝自己与关陇门阀的“好意”。

    如此天大的机缘,难道他都不动心?李适之怔怔许久,依旧无法看清楚顾元溪内心真实想法。

    两人都停口不言,一时间气氛很是尴尬。沉默许久,一旁的张旭起身做和事佬,打起马哈道:“好了。这种天大之事,我看顾小子也是一时间难以决定罢了。你难道就不能给顾小子几天思考?”

    李适之神情一动,点头大笑道:“不错不错,是老夫操之过急了。也罢,顾小子你好好想想,得到关陇世家的扶持,你的仕途会突飞猛进,二十年内成为一方节度使进而入三省六部,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诱惑,这是**裸的诱惑。顾元溪虽然心里痒痒的,只是知道这种“潘多拉魔盒”一打开,自己固然飞黄腾达,但恐怕这辈子都很难逃脱关陇大族的操控了。

    “这种卖身契一定不能签。”顾元溪双手攒紧,显然下定了决心。

    “这样吧。过几天已故赵国公长孙元翼侄女长孙璀将与太原郭氏订婚,你到时随我一同去往祝贺。”李适之捋须笑道:“到时关陇世家的人大都会齐聚一堂,你自己去见见他们,或许你的想法会改变也说不定。”

    “哦?赵国公长孙元翼,我听说他是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的曾孙。”顾元溪挠头问道:“如今的鸿胪卿长孙守贞又是长孙元翼的曾孙,那么他侄女怎么说也得六十多岁了把,怎么现在才订婚?”

    李适之闻言哈哈大笑道:“长孙元翼是太宗长乐公主李丽质驸马长孙冲长子,长孙绚的儿子。而长孙璀的父亲长孙元适是长孙冲次子长孙延的儿子。”

    “真乱啊。”顾元溪额头大汗,心里感叹一声贵圈真乱,然后又是疑惑不解的问道:“那么这长孙璀说起来也是鸿胪卿长孙守贞的姑姑吧,我记得长孙守贞都是三四十岁的人了,他姑姑怎么说也得五六十岁了吧。”

    “胡说八道。”李适之忍俊不禁道:“世家大族子弟,往往同辈兄弟岁数都能相差几十岁,何况是不同分支的亲戚。这长孙璀若论辈分是鸿胪卿长孙守贞的堂姑,不过她是长孙元适八十多岁才生育的掌上明珠,今年才十四岁而已。”

    顾元溪目瞪口呆,虽然知道古代辈分极乱,兄弟姐妹间往往岁数相差极大。例如当今皇帝李隆基的儿子女儿,兄弟姐妹间岁数就宛如天地之差。早上那个刁蛮公主李婧宸,论排行她是李隆基第二十个女儿,但她的大姐永穆公主都已经四十多岁了。而同样的太子李亨才三十五岁,但他的儿子广平王李俶比姑姑万春公主李婧宸年纪还大两岁。

    “这么说来,我若是娶了李婧宸那臭婆娘,那么太子李亨不就得叫我妹夫,广平王李俶也就是后来的唐代宗,虽然年纪比我还大,但还不是得老老实实叫我姑丈。”

    一想至此,顾元溪傻傻一笑,随后才回过神来拍拍自己脑袋,懊悔万分道:“怎么想到娶李婧宸这件事情上了。我的妈啊,真娶了她,能否活到二十岁都难说。”

    不过这长孙元适也太牛了,八十多岁还能折腾个女儿出来。看来饭饱思银欲,圣人诚不欺我。这些豪门贵人,整天闲着没事就玩女人,加上有钱人补品又多,折腾下来晚来得子的比比皆是。

    传说曹操的儿子赵王曹干幼年丧父丧母,常呼比他大二十八岁的哥哥魏文帝曹丕为阿翁,也就是爸爸。而本朝太宗太子李承乾则跟叔叔荆王李元景岁数差不多,而高宗李治则自小跟魏王李泰的儿子玩耍,两人年纪差相仿佛。

    在古代,这些辈份年纪都是一团糟。即便同父同母的李建成、李世民兄弟都相差九岁,如此说来,倒也见怪不怪了。

    “也不知道这位长孙大小姐,是嫁给哪位高门世家的子弟呢?”顾元溪抬头问道。在他看来,以长孙家关陇名门的身份,长孙璀按理也得嫁给门当户对的士族子弟。

    “与长孙璀的订婚的,是太原郭氏的子弟郭晞,他如今才十三岁,却因为战功显著而授予正八品上阶的太子左赞善大夫一衔。”

    “十三岁就是正八品上阶的官?”顾元溪目瞪口呆,掩着嘴巴道:“我的天啊,我以为我年纪轻轻便入仕九品,已经是很难得了。果然人比人,气死人啊。”

    “这郭晞跟随他父亲征战沙场,故而立功快,升职也快。”李适之呵呵一笑道:“在大唐,沙场立功的确是升官涨职最快的方法。”

    “你说他跟他父亲征战沙场,不知道他父亲是谁?”顾元溪暗暗感慨,心道这天下能人辈出,果然不能随便心生骄纵。

    “他父亲便是单于都护府副都护、朔方节度使治下的振远军使、九原太守郭子仪。”李适之点头答道。

    “郭子仪?”顾元溪大吃一惊,走前几步问道:“你是说长孙家的女儿要跟郭子仪的儿子订亲?”

第八十八章 再遇崔大小姐() 
李适之与张旭走后,顾元溪独自走到帐外,心里犹如翻江倒海,难以镇定。

    关陇门阀的支柱长孙一族将与太原郭氏联姻,这在关陇世家内部可是一个不小的波澜。

    如李适之所言,关陇门阀内部一共分为关中士族、陇右军事贵族以及河东大族三大势力。长孙氏属于关陇军事贵族,而太原郭氏则是河东大族在军事方面的顶梁柱。

    而长孙一族联姻的人选,居然是未来大名鼎鼎的尚父汾阳王郭子仪的儿子郭晞。

    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后,历经四朝,富贵威望一时无两。其八子七婿,皆贵显朝廷。长子郭曜是太子少保、封太原郡公三子郭晞位至太子宾客、封赵国公六子郭暧娶唐代宗女升平公主,封代国公七子郭曙,金吾大将军,封祁国公。

    七个儿子里,有三个国公,一个郡公,一个驸马。更别说孙女还是大名鼎鼎的郭太后,历史罕见的三朝太皇太后。她的儿子唐穆宗是皇帝,三个孙子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都当了皇帝。郭氏家门之显赫,在中唐达到巅峰。

    只是如今的郭子仪还不是未来的尚父汾阳王,虽然他如今已经是单于都护府副都护、振远军使、九原太守,乃正四品的朝廷官员,地位其实也不算低。长孙家与郭子仪一家联姻,显然是看好郭子仪的前程。

    况且李适之离开之前,透露一个天大的消息。那便是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离职后,关陇世家将全力扶持户部侍郎、河南道黜陟使郭虚己继任新的剑南节度使。

    “长孙家与郭子仪的儿子联姻,然后关陇世家立马就全力扶持太原郭氏的郭虚己为剑南节度使,这可否看作是陇右军事贵族与河东大族已经达成联盟了呢?”顾元溪摇头道:“这么说来,莫非关陇世家内部已经达成一致,想要藉此抗衡山东大族的持续壮大吗?”

    郭虚己这个人顾元溪也有所耳闻。此人十岁即能诵读老庄学说,奉养母亲极为孝顺。虽然文官出身,却曾经在吐蕃入侵瓜州、沙州时亲率将士大破敌军。常年在河西节度使萧嵩帐下任节度使判官,又在朔方节度行军司马任职数年,开元末年为关内道采访处置使,回朝任工部侍郎。去年才以户部侍郎的身份充任河南道黜陟使。

    可以说,郭虚己这个人也是盛唐传统的出将入相的标准人物,此人文官出身,却以战场功绩而出人头地。这个时代所谓文武兼备的人才,大抵就是郭虚己这种。

    这么说来,在王忠嗣辞去朔方、河东节度使后,庆王、荣王、仪王一党将会扶持江南士族出身的张齐丘为朔方或者河东的节度使。而关陇世家将扶持郭虚己为剑南节度使。

    至于山东士族里的太原王氏则依旧拥有王忠嗣的陇右、河西两镇,还有北庭节度使王正见的一镇。

    仔细估算,天下十大镇,山东士族依旧拥有陇右、河西、北庭三镇。关陇门阀则操控剑南至于张齐丘则是江东士族的新起之秀。安西的夫蒙灵察跟高仙芝属于优胜劣汰规则的产物,并不直接受到世家阀阅的控制。范阳、平卢的安禄山虽然跟山东士族勾勾搭搭,但目前照理是属于李隆基或者李林甫一派,也就是勉强算是关陇门阀的势力范围。

    最后的岭南五府经略使张九皋,他是开元名相张九龄的弟弟,虽然先祖是汉留侯张良,但百多年前已经迁居到如今的韶关,形成曲江张氏,算是岭南本土豪族的代表了。

    “这样的话,山东士族拥有陇右、河西、北庭三镇关陇门阀则坐控范阳、平卢与剑南岭南属于本土豪族的势力范围,安西则是例外,而河东或者朔方在张齐丘成功接任后,江东士族也将拥有一席之地。”

    顾元溪仔细盘算后,啧啧道:“只看军权的话,现今山东大族与关陇世家联盟平分秋色,操控大唐半壁江山。而江东士族与岭南豪族则勉强拥有一席之地。而安西属于自生地,如此说来,新的势力要崛起,就只能锁定河东或者朔方的其中一个了?”

    顾元溪的盘算并非毫无道理,毕竟以张齐丘的资历,无论庆王兄弟一党如何扶持,至多只能担任一镇节度而已。

    无论张齐丘成为朔方节度使亦或是河东节度使,两镇之间一定会剩下一个无主之地。而这剩下的一个镇,就是关陇门阀与山东贵族决出胜负的所在。

    但以顾元溪的猜测,张齐丘多半是花落朔方镇。这并非顾元溪有先见之明,实则他记得历史上郭子仪曾经是张齐丘的下属,而郭子仪如今是朔方节度使治下的振远军使,如此说来,张齐丘大概会如历史发展的一样,到朔方担任朔方节度使。

    这么说来,河东一镇,便是关陇世家与山东大族的破冰所在,也是他们争夺优势的险要之处。接下来关陇门阀控制的剑南、范阳、平卢,与山东世家控制的陇右、河西,北庭三镇实力其实相差无几。那么财力、军力、地势都冠绝诸镇的河东节度使一职,就是他们最需要争取的地方。

    “不对。此处之外,我好像还忽略了安禄山的个人野心。”顾元溪忽然吁出一口凉气道:“安禄山这个死胖子,看似属于皇帝党或者关陇门阀的一员,实则居心叵测。借着关陇门阀的势力,想借机将魔爪伸到富饶强大的河东镇。”

    “不行,如此说来,情况堪忧啊。”顾元溪细思极恐,“若是仗着皇帝李隆基的宠幸,还有关陇门阀的支持,这安胖子或许还真能提前获得河东节度使一职也说不定。”

    “若是他得到富强的河东镇,再融合范阳、平卢的势力,经营个几年的话,安史之乱可就没历史上那么容易平定了。”顾元溪来回踱步道:“不行,一定得阻止安胖子这个无间道跟关陇门阀的联合。”

    “只是我人微言轻,如何跟这些大腕暗中较量呢?”顾元溪皱起眉头道:“高仙芝与封常清?不行,他们只能局限在碛西两镇,无法影响大局,顶多当个精神上的帮手。李适之?不行,别看这老头今天牛逼轰轰,恐怕在李林甫的打击下,也蹦达不了几天。”

    “如此说来,只能依仗李隆基了”。顾元溪眼睛一亮,拍掌道:“对啊,我若是获得李隆基的恩宠,如何不能借机壮大呢?”

    虽然自己的资历不可能跟河东节度使这样的要职扯上什么关系,但如果在李隆基身旁没事吹几个枕边风。哦,不对,是耳边风,影响安胖子的阴谋,或许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这些局势纠葛实在也很难说清楚,陇右、河西作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