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88章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88章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士们的生死只能听天由命了。

    唉,家里有出事了,家人受了工伤,自己这边也是焦头烂额,真是郁闷,心情极度差~~

    (本章完)

第149章 大战乌龙岭(一)() 
赵构亲自率领宋江、军师吴用、关胜、花荣、戴宗、李逵、鲁智深、武松、林冲、柴进、朱仝、岳飞、汤怀等人攻取睦州并乌龙岭;另外,李俊、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率领水军,随军征进睦州。卢俊义管领正偏将领,收取歙州并昱岭关,即孙立、呼延灼、史进、杨雄、杨志、燕青、石秀、杨沂中、刘琦、吴璘、张显、王贵等人。

    当下,卢俊义率领正偏将领共计十二人,随行军兵三万人马,辞别了赵构,带领将士从杭州出发直取山路,经过临A县直接朝着目的地进发。赵构整顿船只军马,分拨正偏将校,选日祭旗出师,水陆并进,船骑相迎,取路沿江望富阳县进发。

    赵构亲自率领大军进攻富阳县,此时镇守此地的人,乃是宝光国师邓元觉并元帅石宝、王绩、晁中、温克让五个,引了败残军马,守住富阳县关隘。他们便是方腊逃城之时,让他们先行而去的军队,听闻赵构领兵来犯,立即派人前往睦州求救。

    右丞相祖士远立即派遣两员亲军指挥使,率领一万军马,前来救援。正指挥白钦、副指挥景德,两个都有万夫不当之勇,来到富阳县,和宝光国师等合兵一处,占住山头。赵构等大队军马,已到七里湾,水军引着马军,一发前进。邓元觉见了,上马拿起劈风刀,离了富阳县山头,来迎宋军。

    “何人前来送死!”邓元觉大吼一声,冷冽的目光直视赵构。

    赵构看见此人是一位和尚,便问道:“鲁将军,你可知此人?”

    鲁智深回道:“回禀元帅,洒家不知此人底细,不过他的确有些本事,之前我与他交过手,斗了五十余回合仍不见胜负,端是厉害。元帅,不如末将再前去与他会上一会,还请元帅准许!”

    赵构还未说话,关胜便坐不住了,叫道:“兄长莫急,看关胜和这厮斗上几个回合。”

    赵构在门旗影里看时,关胜一骑马,一柄青龙偃月刀,直取邓元觉,那石宝使劈风刀相迎。两个斗到五十合,关胜力怯,柴进见了,便持枪纵马,前来夹攻,那邓元觉一口刀,战一刀一枪,没半分漏泄。

    正斗到至处,方腊军急鸣锣收军。原来见大江里战船乘着顺风,都上滩来,眼看就要上岸了,害怕他两处夹攻,因此鸣锣收军。关胜、柴进缠住邓元觉,那里肯放过,又是一阵厮杀。接着,敌军又杀出石宝来;宋军也再次杀出一位将领,乃是朱仝,他一骑马、一条枪,又去夹攻。

    邓元觉是安然无恙的撤回,不过独留下石宝一人独自面对三人,时间久了也是坚持不了,只能撤退。赵构眼见好机会,立即发起进攻命令,众人纷纷杀入富阳县中。石宝军马,于路屯扎不住,直到TL县界内。

    赵构连夜进兵,过白蜂岭下寨。当夜差遣解珍、鲁智深、柴进等人进攻东路;李逵、关胜、岳飞、汤怀等人直取西路,各带一千名步军,攻打TL县赵构又命令李俊、阮氏三兄弟从水路进攻,两面夹击。

    解珍等引着军兵杀到TL县时,已是三更时分。

    宝光国师正和石宝计议军务,猛听的一声炮响,众人上马急急地看去,只见三路火起,诸将跟着石宝,只顾逃命,那里敢来迎敌。三路军马,横冲直撞杀将来。温克让上得马迟,便望小路而走,正撞着岳飞、汤怀,他二人合力将温克让横拖倒拽,活捉去了。李逵等人只顾在县里杀人放火,赵构听闻捷报,立即拔寨而起,将大军驻扎在TL县次日,赵构调兵,水陆并进,直到乌龙岭下,过岭便是睦州。此时宝光国师邓元觉率领众将,都上岭去把关隘,屯驻军马。那乌龙关隘,正靠长江,山峻水急,上立关防,下排战舰。

    宋江军马近岭下屯驻,扎了寨栅。赵构便差李逵、柴进、汤怀率领五百牌手,出哨探路。到得乌龙岭下,上面擂木、炮石,打将下来,不能前进,无计可施,回报赵构。赵构又差阮小二、阮小五、岳飞三人,沿着水路,走到一半便上滩。

    当下阮小二带了两个副将,率领一千水军,分作一百只船上,摇旗擂鼓,唱着山歌,渐近乌龙岭边来。原来乌龙岭下,那面靠山,却是方腊的水寨。那寨里也屯着五百只战船,船上有五千来水军。

    为首的四个水军总管,名号ZJ四龙,即玉爪龙都总管成贵、锦鳞龙副总管翟源、冲波龙左副管乔正、戏珠龙右副管谢福。他们四人原是钱塘江里艄公,方腊起义后,便投奔了过去,授封三品职事。

    当日阮小二等,乘驾船只,从急流下水,摇上滩去;水寨里四个总管,早已知晓他们前来了,当即准备了五十连火排。原来这火排,只是大松杉木穿成,排上都堆草把,草把内暗藏着硫黄、焰硝引火之物,把竹索编住,排在滩头。

    此时,阮小二等三人还不知危险降临,只顾得摇船,想要上岸。那四个水军总管在上面看见了,各打一面干红号旗,驾四只快船,顺水摇将下来。阮小二看见,喝令水手放箭,那四只快船便立即撤回。

    阮小二便叫乘势赶上滩去,四只快船,停靠在沙滩边,四个总管,却跳上岸,许多水手们也都走了。阮小二看见滩上水寨里船广,恐防有诈,不敢上去,正在迟疑间,只见乌龙岭上把旗一招,金鼓齐鸣,火排一齐点着,望下滩顺风冲将下来,背后大船一齐喊起,都是长枪、挠,尽随火排下来。

    阮小二见大事不妙,立即命令岳飞、阮小五二人撤退,不允许他们再前行半步。岳飞、阮小五也看见敌军将自己等人团团围住,又有火排袭来,胆战心惊,岳飞想要前去搭救阮小二,却被他直接推了出去,让他们二人弃船而逃。

    阮小五见自己兄长心意已决,强忍着内心的悲痛与岳飞二人弃船而逃,阮小二则独自率领士兵抵挡,只见火排连烧将来。阮小二心知逃不过,只能潜入水中,以此避开火势。可是,敌军水军见他跳入水中,便乘船而来,想要生擒与他。

    阮小二心里有些惊慌,又怕自己被敌军擒住会受辱,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了当的扯出一把腰刀,自刎而死。顿时,鲜血染红了江水,又变得浑浊起来,阮小五、岳飞二人亲眼目睹阮小五自刎的过程,痛心不已,强忍内心的伤痛,立即逃回营帐,又立即向后方的阮小七、李俊等人传递消息,让他们二人率领大军撤退,不得再上前。

    再说乌龙岭上宝光国师并元帅石宝,见水军总管旗开得胜,便传令乘势率领大军杀下岭来。由于江水湍急,深浅不知,路程又相距较远,无奈之下只能放弃追赶,退兵守在乌龙岭上,宋军也只得退守在桐庐驻扎。

    阮小五、岳飞等人悉数回来,将之前发生的事情告知,赵构听闻阮小二自刎而死,脸上有些伤痛,又怒气冲冲的吼道:“不杀他们四人,誓不罢休!”

    (本章完)

第150章 大战乌龙岭(二)() 
赵构见折损了阮小二,必知水路进攻已然行不通,敌军早有防范,心里也是一阵伤痛,出征以来兄弟们一个个战死。虽然他不像宋江那样,与这些人是同甘共苦的兄弟,仍然有些心痛,烦恼不已。

    “元帅,末将原是猎户出身,爬山度岭早已习惯,不如让末将装做此间猎户,爬上山去,放起一把火来,教那贼兵大惊,必然弃了关去!”解珍站出身来,躬身说道。

    赵构摇摇头道:“此计可行,只是你一人前去还有些不放心,要是敌军发现又没有任何的掩护,如何脱身?”

    “元帅,末将愿与解珍兄弟共同前往!”有一人站出身来请命道。

    赵构惊疑道:“你又不是猎户出身,如何爬山度岭?”

    那人笑道:“回禀元帅,末将虽不是猎户,不过我也不惧高山险岭。”

    “哦,且说来听听!”

    “末将自幼生活窘迫,为求生计不得不学些活路的技巧!”那人讪然一笑,道:“曾经有段时间乃是梁山君子,我的武功在兄弟们之中算不上厉害,不过论起这个,自当首屈一指,故而爬山度岭也不过是小儿科,对我来说不算什么。”

    此人便是“鼓上蚤”时迁,赵构率领大军围攻宋江之时,恰逢他不在军中,也就没有参与其中,就连赵构都不清楚还有时迁。不过,宋江投降宋朝后,时迁也没有跟随大军前往汴京授封,而是镇守水泊梁山,一直未曾露面,故而赵构不知也情有可原。

    石秀接着笑道:“回禀元帅,时迁兄弟说的正是,论及武艺的确排不上号,故而大军出征之时,也就没有让他共同前行,都是让他镇守城池罢了。时迁兄弟偷盗本事末将与杨雄兄弟那可是佩服得紧啊!”

    宋江也笑道:“元帅,时迁兄弟这份本事的确是厉害。”

    赵构疑惑道:“为何之前从未见过?”

    “元帅有所不知,时迁兄弟最厉害的便是偷盗之术,武功只不过是比普通人强点。当初,末将聚众起义之时,都是派遣其他兄弟进攻,唯独将他几人留在水泊梁山镇守。末将归顺朝廷后,便立即修书一封告知战况,还未来得及让他进京,我们便一起南下剿灭方腊,他也是独自一人来此地一直等候着,直到前不久才与兄弟们见面,那个时候元帅一直未曾见过,也实属正常!”

    宋江一番解释,赵构方才点点头,就准许解珍、时迁二人结伴同行。他们二人去除身上的装备,换上了虎皮套袄,腰里各跨一口快刀,提了钢叉。两人都辞别了宋江,便取小路朝着乌龙岭走去。

    此时,方才一更天,路上撞着两个伏路小军;二人结果了两个,到得岭下时,已有二更。听得岭上寨内,更鼓分明,两个不敢从大路走,攀藤揽葛,一步步爬上岭来。当晚,夜月光明朗,如同白昼,两人爬了一阵又听了一会查看情况,只见岭上灯光闪闪。

    两个伏在岭门边听时,上面更鼓,已打四更。解珍暗暗地说道:“夜又短,天色无多时了,我两个上去吧!”

    两个又攀援上去,正爬到岩壁崎岖之处,正是悬崖险峻之中。他们二人只顾攀爬上去,手脚都不闲着,又将钢叉束缚在胳膊上,拖在背后,刮得竹滕乱响,惊动了山岭上的人。他们闻声而来,解珍正好爬到山凹处,只听上面喊道:“着!”

    那人的长矛正好搭住解珍的胳膊,然后用力一拉,猝不及防之下,一脚落空,直接从半空中坠了下来。可怜解珍做了半世好汉,从这百十丈高岩上,倒撞下来,下面都是狼牙乱石,直接摔得粉身碎骨。

    时迁见解珍被敌军逼得坠下悬崖,急忙退了回去,只可惜上面早已准备好大小石块,以及弩弓箭矢。时迁稍有动静,上面就将石块滚了下来,又拉杆弩弓直接射了出去。时迁整个人都石头打中,又被箭矢射中,整个人就像是马蜂窝似的,也是紧随解珍的脚步,一命呜呼了。

    天明时分,邓元觉为了重创宋军的军心,命人从乌龙岭上下来谷底,将解珍、时迁的尸体拖了上来,直接绑缚在岭上,直接风干了。探子远远看见早已死去的解珍、时迁,见他们死后又惨遭敌人如此虐待,心里一阵气愤,怒气冲冲的赶回来,禀告赵构。

    赵构听闻又折了解珍、时迁,死后还不得安息,又被敌军如此侮辱,当真是气得肺都炸了。当下,赵构顾不得其它,直接命令关胜、花荣点齐兵将直取乌龙岭关隘,却被吴用、林冲二人制止。

    吴用说道:“元帅不可性急,死者已矣!若是取关,不可鲁莽行事。若是再攻取失败,势必影响我军军心,还需从长计议方可调兵遣将,以目前的情况来说,要是莽撞进攻死亡必定惨重,还请元帅三思而行。”

    赵构怒道:“一日之内连损我军三元大将,如何不怒?解珍、时迁两位兄弟死后又惨遭如此侮辱,身为一军之帅,若是不将他们的尸首抢夺回来,好生安葬,那我赵构也就愧对兄弟们的信任了。”

    盛怒之下的赵构哪里还听得进去那么多,心里只想着将敌军悉数杀之,此乃他第二次真正动了杀意。接着,赵构命令宋江等人继续镇守此地,然后自己亲自率领带领关胜、花荣、林冲、岳飞四人,点齐千余人士兵,连夜进兵,到乌龙岭时,已是二更时分。

    探子说道:“前面风化起两个人在那里,敢是解珍、时迁的尸首。”

    赵构纵马亲自来看时,见两株树上,把竹竿挑起两个尸首,树上削去了一片皮,写两行大字在上,月黑不见分晓。倏尔,那人准备点起火种,却被赵构制止,沉声道:“此处的字迹是什么,不用看我也清楚。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敌军必定隐藏四周,只要我军将火种点起,他们必然会进攻,将两位兄弟尸首带走,一定要缓慢的撤走,不可又太大的响声,不然大家就危险,你们先行一步撤退,我留下来殿后。”

    花荣、林冲等人急道:“元帅,这……”

    赵构厉声道:“不要多言,你们尽皆撤离此地,不可逗留,此次我亲自前来,定然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愤怒’,你们先行一步撤退,切不可回头,以免大战时,我还要分心去照看你们,不必多言,尽快撤离,时间不多了!”

    今日是国庆节最后一天,决定爆发三更,或许是四更,看兄弟们咯~~家里的事情还是无法放心,唉,明天就要正式工作了

    (本章完)

第151章 大战乌龙岭(三)() 
花荣、林冲等人见赵构下达了军令,唯有听命行事,心不甘情愿的撤走,独留下赵构一人留在此地殿后,唯一庆幸的是之前上山来的人也就十余人,人数不多,没有惊起太大的动静。

    若不是曾经看见过传记,赵构也无法想起这是一个奸计,之前就有人使用过,以灯火为信号,只要看见光亮便立即采取行动,故而赵构让众人不允许点火,以免出现真的惊动敌军,只要他一人便有机会逃生,以他的武功根本就不惧这些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