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345章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345章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宗皇帝陛下,你没有想到会是今日的局面吧!”赵构居高临下的看着完颜晟,冷冷的笑道:“这便是你最终下场,当你决定攻打大宋就应该想到这样的问题,而这些只不过是利息罢了,接下来才是重头戏。”

    “我有一事不明,为何你们会有这样的神物?”完颜晟对大炮一无所知,他根本就不明白宋朝有这样的神物,要是知道的话,也就不会发动战争,就算发动战争也得盗取制造方法才行。

    “此物名为‘大炮’,在能人巧匠手中制作而成,只是之前一直未曾完善,不敢擅自拿出来。如果能向今日那样顺利,我军减少伤亡不说,而金朝也在我军手中,唾手可得,不费吹灰之力。”

    “成王败寇,朕败得不冤!”完颜晟仰天长叹一声,心里说不出的苦涩。

    赵构接着说道:“我有一事想询问陛下,不知陛下能否与我说一下?”

    “你想问的应该是徽钦二帝是否在我手中?”完颜晟开门见山地说道,“他们并不在我手中!”

    “当初不是你派人俘虏二帝前去,怎么现在又不在你手中,这事到底是怎么回事?”赵构有些诧异了,这事实在是让他难以费解,他也知道完颜晟这个时候也不会撒谎,徽钦二帝真的不在他手中。

    “现在金朝已经名存实亡,也就告诉你吧!”完颜晟如实说道,“八年前,有一人前来找我合作,说是他有办法让宋朝俯首称臣,那方法便是俘虏徽钦二帝来到大金朝,最后我答应他,与他合作,只要他真的做到了,那我便封他为国师,赐予他兵马大权,以此攻打大宋。”

    “当时,他的确飞鸽传书将消息传递给我,我也高兴不已,便派遣使者前来,只可惜那次谈判成为乌龙事件,而那个人自从以后便再无所踪,也不知他去了哪里,而我也不知道徽钦二帝在何处。若是真的在我手中,只怕你们攻打之时,我便将他们作为人质以此为要挟了。”

    “这个我详细你不会骗我!”赵构点点头,道:“那人到底是谁?”

    “那人名讳我倒是不知道,不过他自称自己是白莲圣使,也是听到他属下的人喊他‘玄武使’,看他容貌以及口音,应该是宋朝子民。”完颜晟回想起当日的情景,他也一并说出来了。

    赵构怒气难消,他没想到这件事居然与白莲教有关,早知道今日结果,那个时候就不应该放他离去,将他们彻底歼灭,没想到逃出去后居然又想兴风作浪,这让赵构气愤不已。

    完颜晟及其皇室宗亲子弟全部都被赵构下令送往下人居住的地方,女眷则成为婢女,男丁则是下人,全部都是做些难以启齿的粗活、重活,甚至有时候还会倒夜壶等差事。

    赵构并未大开杀戒,将他们所有人全部斩杀。如果真的那样做了,只怕历史上对自己的评价是暴君,而赵构不在乎历史所写,却也不想闹得那么不愉快。这些事情全部都是历史上徽钦二帝以及那些大臣做过的事情,只是让他们全部体会一遍。

    此外,赵构也不会真的让他们忍饥挨饿,或是衣不蔽体,仍然给予他们最基本的尊重,这也是宋人应有的礼节。若是真的不管他们死活,那便是真的惨无人道,只怕对金朝那些遗留百姓而言奇耻大辱,那么历史依然风水轮流转,做人不能做得太绝了,除非是真的不共戴天之仇,否则赵构也不会真的滥杀无辜。

    毕竟,这次俘虏的皇室宗亲之中也有一些年纪幼小的孩童,还有妇孺等人,赵构又将他们重新安排至另外的住处,还让太学生前去教育他们汉人文化,教他们读书习字。

    若是他们想要看自己的孩子,赵构也会特别准许他们前去看望,不过只能远观。赵构深深地知晓他们对大宋有极深的怨言,而那些孩童却不见得有多少,只要对他们好,那些仇恨就会淡去,而赵构的最终打算便是将他们彻底与汉人融合,成为汉人一部分。

    赵构又在金朝原本的疆域上张贴布告,只要正当平民百姓皆可以进入中原地区,甚至有些失去孩童的父母也有朝廷代为收养,全部统一管理,学习汉人文化,也是从根本上改变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更是让他们忘记那些仇恨,无论是女真人还是宋人都是一家亲,这样一来才是真正的断绝两国之间的战争。

    (本章完)

第674章 九王镇山河() 
赵构推行文化大一统,从根本上解决战争问题,让女真人与汉人混聚在一起,以汉人的文化感染女真人。女真人有自己的文字,赵构也命太学生前去学习、掌握,也算是一种继承。

    在赵构登基二十年后,他推行的文化大一统当真是解决了两国百姓文化不同,习俗不同等问题,女真人经过二十年时间彻底融入宋人文化,而赵构也命官员前往金朝疆土,彻底接管。

    当地百姓有自己的文化与习俗,赵构给予尊重支持,下令地方官员不得干涉。此外,赵构也派遣大军前去镇守边关,使得大宋疆土面积进一步扩大,远胜于太祖皇帝时期的大宋,甚至比拟盛唐时期的国土。

    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赵有恭攻陷会宁府后,就将完颜晟等人交给高宠,让他押送进京。大军仍然驻留在金朝疆土,彻底解决那些散落的势力,最后他们被迫进入蒙古,远走北方,赵有恭并未继续追击。

    接着,赵构传旨命他们班师回朝,赵有恭遵旨而行。

    一个月后,赵有恭率领大军回到汴京城,赵构亲自开城门迎接,百姓夹道欢迎,这也是赵有恭等将领最高的礼遇,开国以来鲜少见到。自此以后,武将地位真正得到稳固,以他们之力攻破会宁府,将金朝灭了,这份战功着实前所未见。

    “楚王何在!”

    “臣在!”

    “自楚王担任北伐大军元帅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屡屡创建奇功,灭金朝乃是首功,此乃大宋之幸也,百姓之福,敌人之忌。大宋有楚王镇守,朕甚为欣慰,今赐予楚王为一字并肩王,世袭爵位,加封太师,位居右丞相之职,执掌枢密院。”

    “臣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岳元帅何在?”

    “末将在!”

    “岳元帅乃是朕的师兄,此事想必诸位爱卿甚少知晓者。回想当初学艺之时,那些场景依旧在朕的脑海中浮现。自封为元帅后,率领大军披荆斩棘,屡立战功,精忠报国,朕赐予汝鄂王,加太子太师,官封骠骑大将军之职,统帅河北东路大军,乾宁、永静、保定、信安四军皆归于汝管辖。”

    “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元帅何在?”

    “末将在!”

    “自种老仙逝,朕一直担心种家军后继无人,然张元帅勇猛果敢,智谋无双,朕甚是欣慰。虽说灭金朝之时遇到阻力,那也是人为因素导致,怨不得张帅。今日,朕赐予汝为循王,加太子太保,官封镇远大将军之职,统帅秦凤路大军,德顺、镇戎、通远三路大军皆归于汝管辖。”

    “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韩元帅何在?”

    “末将在!”

    “韩夫人何在?”

    “末将在!”

    韩世忠与夫人梁红玉一同回京授封,他们夫妻二人不是第一次见到赵构,不过梁红玉还是有些不好意思。毕竟,那个时候赵构跟她说过的话,还是历历在目,清晰可见。

    “前唐出了一个武则天女皇外,世人皆以为女子不如郎,然梁夫人却是巾帼不须眉,上阵杀敌,与夫君韩元帅一同抵御金兵大军,可歌可泣,朕甚是欣慰也!”赵构微笑的说道,“今日朕封汝为护国夫人,官居一品。若是可以,也不必再与夫君一同出征,安心的在家调养身子才是,为韩元帅开枝散叶才是当务之急。”

    “臣……谢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别看梁红玉上阵杀敌,依然无惧,不过这个事情乃是私密之事,却被赵构道出口,这让她脸上有些微红,却依然不减上阵杀敌的气势,赵构很是钦佩。

    “韩元帅,你为大宋当真是劳苦功高。不仅自身上阵杀敌,就连夫人一同,当真是夫妻齐心,其利断金!朕知道你经历丧子之痛,却依然坚守岗位,着实可佩可叹。”

    “今日朕赐予汝为蕲王,加封太子太傅,官封镇国大将军之职,统帅上京临潢府、会宁府两地的将士,抵御蒙古,保护我大宋疆土,朕将这个重任交托于韩元帅身上了!”

    “末将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韩世忠领旨谢恩后,又郑重的说道:“末将决不辜负皇上所托,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刘光世元帅何在?”

    “末将在!”

    “刘元帅与韩元帅二人乃是旧相识了,这些年刘元帅的功绩,朕都清楚。既然韩元帅镇守三京大军,抵御蒙古。那么朕将东京、中京交托于你,不知刘元帅可否答应?”

    “末将定然遵从!”刘光世如何不知赵构的意思,他这是将抵御高丽的任务交托于,就算是没有什么封赏的话,这些已经足够了。

    “好!”赵构大赞一声,道:“刘元帅果然勇敢,朕赐予汝鄜王,加封太傅,官封柱国大将军之职,东京、中京两路大军就交托于你管辖,务必防御高丽军,莫负朕所托!”

    “末将遵旨!”

    “杨将军何在?”

    “末将在!”

    “汝为杨家将后人,亦是开国功臣之后,将门出身,却不曾蒙受祖恩,自立门户,建功立业,朕甚是欣慰。汝与岳元帅等人皆是同一批参加武举考试之人,朕赐予汝为和王,加封太子太师,官封安西大将军之职,镇守成都府,怀安、广安两路大军皆由汝统帅。”

    “末将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吴璘将军何在?”

    “末将在!”

    “吴玠将军何在?”

    “末将在!”

    “吴璘将军汝本在延安府抵御西夏大军,跟随兄长扼守和尚原、饶凤关、仙人关等地,屡败西夏与金联军,为保卫秦陇、屏障巴蜀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外,又与令兄二人率领五千精兵渡海进入辽阳府腹地,与大军里应外合,方能攻破辽阳府。”

    赵构接着说道:“吴璘将军朕赐予汝为信王,官封奉国军节度使、抚远大将军之职,镇守大宋南方,广南东路大军由汝统帅;吴玠将军朕赐予汝为涪王,镇守大宋西南方,广南西路大军由汝统帅。”

    “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琦将军何在?”

    “末将在!”

    “刘将军跟随朕身边多年,在朕尚是将军、燕王之时,便骁勇善战,屡建功勋。朕又派遣汝抵御西夏大军,与吴璘、吴玠二位将军很好的保护大宋蜀地百姓安危,朕心甚慰!”

    赵构大声赞道:“赐封汝为吴王,加封太子太保,官封天策上将军,镇守真定府,河北西路安肃、永宁、广信、顺安四军皆由汝统帅。”

    “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宠何在?”

    “臣在!”

    “朕知晓汝一心想要进入沙场上阵杀敌,一直让汝留在朕身边,成为禁军大统领,掌管十万大军,这些年的确是委屈你了。今日,朕赐封汝为护国公,官居一品大员,另外朕再赐予汝母亲为秦国夫人,令尊追封为秦国公,以表彰汝之一门对大宋朝廷的贡献!”

    提及高宠,赵构的确是心中有愧,要不是身边无人可用,也不至于让堂堂的将帅之才的高宠留守在京城,担任禁军统领之职,他也清楚高宠心中有些苦恼,最后又接着说道:“另外,朕特准许汝今后哪里有战事,汝尽可以前去戍守,你可满意否?”

    “谢主隆恩!”高宠感激涕流,他一心所愿便是上阵杀敌,偏偏赵构没舍得放他前去,实际上也是赵构知道高宠要是真的上战场会死去,而高家便后继无人,这样做他于心不忍。

    于是,赵构宁可让高宠留在身边,也不愿意失去统帅一方的大将。其实,深意也就是将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职位交给高宠,由他统帅大军镇守大宋边关。众人都心知肚明,也没有人反对。

    若是论功绩,高宠不弱于九王之中的任何一人;论武功,除了赵构以外,哪怕是赵有恭都不见得是他的对手,偏偏高宠乃是忠孝之人,他的母亲尚且在世,又听从母亲的建议,留在赵构身边守护,实际上这些年老夫人的身体每况愈下,高宠也无心前往前线,迫不得已之下才甘愿前往。

    若是老夫人仙逝,而高宠又有后人,那么赵构也就自然愿意放人。当朝中有高宠带领的十万禁军镇守,无人敢动,这些年他也学习了不少兵法谋略,甚至赵构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这些都让高宠感激不尽。

    赵构登基六年时,邢秉懿便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这让朝野上下很是开心,唯有赵构哭丧着脸,他都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两个小家伙。再说了,那个时候他的心思都在研究大炮上,要不就是思考如何灭金上,无暇分身前去探望两个孩子,而朝中大臣更是纷纷上奏让赵构立下太子,而赵构却不愿意如此做,以孩子年幼不懂事回绝,也正是那一年高宠成亲,完成了老夫人交代的事情,次年便生下一子,老夫人也不知怎么的,身体居然好了,这让太医都觉得有些惊讶,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现在大宋气势如虹,国泰民安,又有赵构分封的九位王爷,其他有功将领也都一一册封官职、爵位,除了楚王赵有恭是皇室宗亲外,其他八人都是异姓封王。虽说不是大宋先例,不过同时分封八位异姓王爷还真是没有过的事情。

    后世之中将此事记载在史书上,曰:“上封九王,定鼎天下;九九之数,天命所归!”

    (本章完)

第675章 迁都幽州() 
金朝在宋军的大炮之下,纵有千军万马也难以抵挡,最后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此次宋金大战,赵构封赏了所有将领,那些将领理所应当的成为首功之臣,而他也不曾吝啬,大大的给予奖赏,封王、封侯等。

    赵构亲封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