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335章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335章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伯父!高叔叔!”

    赵有恭、高宠二人都傻了,又见如此乖巧的孩子,还是赵构的儿子,这让他们二人听到那一刻,整个人都僵硬了,不过还是很快反应过来,纷纷答应下来,然后赵有恭、高宠二人都不知道如何做了。

    因为赵构将赵怀英放下来,直接来到了他们面前,好奇的看着赵有恭、高宠,这让他们两个大男人手足无措,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倒是赵怀英先开口,“伯父,抱抱!”

    赵有恭僵硬的身子,伸手抱住赵怀英,不过他很是担心自己力气过大伤了孩子,不过赵构却说没什么关系,他的儿子身子怎么会差。接着,赵怀英又从赵有恭怀中跑到高宠怀里,二人从原本的傻愣着,又是十分开心。

    “晚上再来补偿你!”赵构不顾众人在场,也不顾这里是寺庙,直接搂住方金芝,在她的耳边悄悄地说了一句。

    顿时,方金芝的脸上绯红一片,所有的哀怨一下子消失不见了。云心寺方丈看到这样的情景,瞪大着眼睛,气呼呼地,最后闭上眼睛干脆不看了,心里实在是接受不了。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以外的京城秦府内,金人细作假扮的商人来此作客。

    秦桧初登相位,他们又备上厚礼祝贺,被秦桧拒绝,不过他们并未放弃,又时不时地出现在秦桧府上,直接拜会,每次前来都有厚礼,不是字画,就是古玩,要不就是金银珠宝。

    秦桧开始时都是拒绝,后来从一两件到全部接受。因为金人赠送的字画,古玩等物,在其他同僚前来拜会时,都十分的赞赏他的目光,这让秦桧面子大增,也就理所当然的收下了。

    “不知秦相考虑的如何?”金人细作再次旧事重提,他们已经在京城待了一个月了,与秦桧接触越久,更知道他十分贪婪,只要是钱与权都能解决的事情,那一切都有转圜的余地。

    秦桧为难的说道:“此事本相也考虑了许久,只是困难重重啊!”

    “以今时今日的相爷在朝中地位,不说权倾朝野,也是深受皇上信任。”金人细作见有转机,连忙说道:“再说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相爷帮我大金除掉岳飞、韩世忠等眼中钉肉中刺,那便是我大金朝的恩人,我朝皇帝陛下必定会重重有赏,决不会亏待相爷相助之情。”

    “你们可知岳飞、韩世忠等人乃是皇上嫡系,更是在皇上尚是燕王的时候就跟随他南征北战,要是将他们除掉,还真的不容易。”秦桧话中意思就是说没有机会下手,要是有机可趁,那就可以了。

    那人笑道:“这点相爷你大可放心,这些我们都会有安排的,只要那个时候相爷‘秉公处理’就可以了。”

    “如此的话,那本相只能‘秉公处理’咯!”秦桧与那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相爷英名!”那人恭维的笑道。

    秦桧没有言明自己答应与金人合作的意思,不过他已经暗示了,那就是答应了。如果他一个当朝宰相去陷害一方将领,那也说不通,更会引来赵构的猜忌,甚至自己都会受到牵连,要是岳飞、韩世忠等人自己犯了事,那么他秉公处理,那一切也说得通了。

    于是,秦桧也正式答应了与金人合作,乃是名利诱惑力太大,他尝到了宰相的滋味,已经开始不满足了,渐渐地生出更大的欲望。只可惜秦桧如此做,也就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一座坟墓,无法回头。

    (本章完)

第659章 莫须有之罪() 
“大侄子,来二伯父这里!”

    “二伯父!”

    “大侄子,你有没有习武?”

    “尚未习武!不过娘也让怀英练练基本功,只是招式并未传授!”

    “既然你娘不教你,你二伯父来教你一套‘太祖长拳’!大侄子,你跟着我慢慢的学!”

    “好哒!”

    赵有恭与赵怀英这对叔侄二人玩得很开心,赵怀英很是聪慧,又十分乖巧。当赵有恭与之相处不到一个时辰,就喜欢上这个小家伙,二人拉上高宠一起爬上爬下,甚至赵有恭与赵怀英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这让那些侍卫以及高宠瞪大着眼睛,仿佛眼前的赵有恭根本就不是本人一样。

    方金芝也知道赵有恭身份,却不想他如此对待自己的儿子,很是开心,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嫌弃或是忌讳,简直就像是大孩子一样,带着赵怀英一起就跟猴子一样,上蹿下跳。

    “这样真的没事吗?”方金芝哭笑不得看着赵有恭与赵怀英玩的不亦乐乎的模样,又看了看赵构。

    赵构笑道:“没事,以他的年纪正好习武,而‘太祖长拳’本来就不是什么秘密,天下百姓很多人都会,用来打打基础也算是不错了,待过些时候我在给他好好地打下基础,传授武功。”

    “你传授他武功?”方金芝大吃一惊,道:“我准备待他五岁以后,便教他本教武功。”

    赵构道:“我的儿子自然要传授了,他学你们本教的武功,也要学我传授于他的武功。至于高宠兄,就让他传授怀英枪法吧!以我的内力为怀英打通经脉,加以引导的话,学任何武功都很快。”

    “这样的话,那就听你的意思!”方金芝知道赵构的武功当世无敌了,就算是他的父亲也难以匹敌,想起自己的父亲,她有些惆怅,要知道赵构是自己的仇人,自己却与仇人如此关系,这让她有些难以面对。

    赵构道:“这些事你就别多想了,你不怪我没有将你接回去吧!”

    “那里也不适合我!”

    方金芝不以为然的笑了笑,她真的对于成为赵构后宫妃嫔之一没有任何兴趣,江湖才是她的归宿,而她十分感激赵构没有要求自己的儿子进宫成为皇子,而她也清楚赵构尚未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如果赵怀英与赵构回去了,那就成为皇子,也就是皇长子,更是未来大宋的继承人。

    “委屈你了!”

    赵构猛地搂住方金芝,让她身子一下子僵硬住了,脸色绯红的低下头,又示意赵构还有人在,不过赵构根本就不在乎这些事情,又带着方金芝直接离去了,至于做什么事,想想也知道了。

    赵构与方金芝二人不见了,高宠也没有跟随,他自然知道赵构要做的事情,也不会自讨没趣的前去打扰,要是激怒了赵构,自己跟着倒霉。于是,高宠的目光聚集在赵怀英身上。

    “不愧是皇上的儿子,果然继承他的天赋!”

    高宠看着赵怀英依葫芦画瓢的学着赵有恭的打出来的姿势,居然似模似样,甚至后来打出来都是虎虎生威的,这让赵有恭喜不自胜。赵有恭尽心尽力的教导,赵怀英心无旁骛的学习,一套‘太祖长拳’很快被赵怀英熟记了。

    接着,赵有恭又传授赵怀英自太祖皇帝传下来唯有皇族子弟才能学习的拳法,叮嘱赵怀英这武功不可外传,也不可在他人面前显露,唯有真正熟能生巧以后才可施展出来。

    当赵有恭传授这套拳法时,高宠等人也不在了,这是皇家秘密,外人必须回避。

    与此同时,秦桧答应了金人的合作要求,他现在绞尽脑汁的想尽办法该如何处理岳飞、韩世忠等人。

    岳飞、韩世忠等人皆是镇守一方的大将,无缘无故的将他们召回京城,那便是违背了皇上的意愿,也就是将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公之于众,这条路不能走,唯有想其他方法。

    岳飞等人在军中地位,秦桧十分清楚,他要是公然行动,就会引起其他将领的反抗,那样一来就会引起皇上反感,最后吃不了兜着走。最后,秦桧还是主动写信给金人,告诉他们尽快想办法。

    金人回信说:“已经在部署行动了!”

    秦桧行事严谨,他将书信全部烧毁,就这么静静的等待着金人的回复。

    “九弟,为何你不将怀英带回宫?你与摩尼教教主到底是什么关系?”

    “自然是你们看到的那样,她是我的女人!”赵构笑了笑,又目不转睛的看着赵有恭,道:“二哥,你觉得皇宫大院如何?”

    “深不可测!”赵有恭沉思片刻,回了赵构这么一句话。

    赵构赞同的点点头,道:“皇宫的争斗不比江湖,也不比朝堂之上差多少,怀疑也不过是四五岁年纪,让他留在宫中反而约束他的成长,再说了他的母亲也需要他在身边陪伴。”

    “怀英是我的儿子这点无法改变,不过他也是金芝的儿子,我总不能自私的将他带回宫,而我也不能时时刻刻的在身边陪伴,在金芝身边却有母亲时刻陪伴、呵护,我又何必将他带回宫?”

    “世人都说皇帝好,却不知平凡才是真的好,只要他平安快乐,健康成长,那一切足矣了。”

    赵有恭叹息一声:“你已经决定的事情,再说也没用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次日,赵构亲自为赵怀英打通全身经脉,让他在习武之路上没有任何的险阻,而他也传授赵怀英独门内功,有着赵构不断地指点,赵怀英从不懂到自行参悟的道路,赵构便不再多指点。

    另外,赵构又让高宠传授赵怀英武功,高宠没有任何保留便将家传枪法悉数传授。但是,赵构也让赵怀英拜高宠为师,亦是高宠唯一的弟子,这件事除了这几人外,其他人都不得而知。

    赵构在云心寺待了足足半个月时间,然后才启程回京。因为赵构知道这次相聚已经很难得了,下次见面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由于赵构、赵有恭、高宠三人的传授,却让赵怀英的武功达到了超凡境界,也因为赵构的内功使他日后长大成人一次次的度过危险,再次相见却已经过去了不知多少年,那个时候赵怀英已经长大成人。

    “秦相,近日有官员参奏镇守一方的岳飞、韩世忠将军与金人暗中勾结,甚至秘密商议出卖大宋的行为。”

    秦桧闻言大怒,道:“岳飞、韩世忠将军乃是忠君爱国之人,他们深受皇恩怎么会如此做呢?你这是在诬陷忠臣,可有真凭实据?”

    “回禀秦相,下官有证据,还请相爷过目!”那人将所谓的‘证据’呈交给秦桧,乃是一封书信。

    秦桧拆开书信,气愤不已,直接将信件丢了出去,潘良贵、王云等人吓了一跳,他们将书信打开,果然映入眼帘的是岳飞、韩世忠的笔迹,书中内容居然是他们二人与金人‘唱双簧’的计策。

    意思也就是说,金人入侵大宋后来又大败而归,乃是为了让他们二人得到更多的支援,获得皇上的信任,得到高官厚禄,镇守一方。只要时机成熟了,就可以打开城门,将金兵大军放入城中。

    这封信上的内容完全否认了岳飞、韩世忠二人赫赫战功,还背负起通敌卖国的罪名,谋逆之罪,这让潘良贵等人瞠目结舌,难以置信,他们始终不相信岳飞、韩世忠会如此做。

    不说韩世忠,就说岳飞,众人都清楚岳飞尚未担任将领之时,便与赵构关系匪浅,而岳飞又师承名师,这根本就说不通。于是,王云、潘良贵等人纷纷驳斥,认为这是栽赃陷害,莫须有的罪名。

    朝堂之上众人形成两派,一派是不相信岳飞、韩世忠等人与金人勾结,通敌卖国,另外一派就是相信他们所作所为是真的,更是落井下石。众人吵得不可开交之时,又有奏章送来。

    秦桧当着众人的面宣读,奏章上写的是,金人将领与韩世忠、岳飞二人都在城下见了面,甚至还出现看见他们二人纷纷跪地迎接的礼仪,就连武器都放下了,甚至金兵传言只要是他们二人就不必攻打,是自家兄弟。

    韩世忠、岳飞二人听闻后,气愤不已,更是带领宋兵一路追杀,可是金人居然不攻击,就这么让他们二人杀害,这事看在有心人眼中,那就是赤裸裸的杀人灭口。

    军心渐渐的不稳了,有些将领更是不愿意听从岳飞、韩世忠的军令,甚至军中流传下来,说他们二人已经通敌卖国了,最后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事是真的,军心不稳,岳飞、韩世忠皱着眉头,都猜到这是敌人的反间计,只是知道后发现这事已经难以控制了。

    秦桧见朝堂上争论不休,暗暗地窃喜:“他们果然是有方法!”

    当众人再次争吵起来时,秦桧悲痛欲绝的出面,义正言辞的说道:“本相相信韩将军、岳将军不会背叛大宋,不过此事已经闹得太大了,只怕人尽皆知,要是不做处理,恐引起朝堂上下不满,不如将他们召回京城,然后再相信盘问,要是真的被人诬陷,自然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众人也纷纷赞成,唯有潘良贵、王云等寥寥无几的人反对,要是将镇守边关的大将召回京城,万一金兵进攻大宋,又有何人带兵阻拦,而秦桧却说不用担心,就让副将担任将军,暂时接替一切军务。

    于是,岳飞、韩世忠二人都被冠上了莫须有的罪名,尤其是岳飞不仅仅是通敌卖国,更是想要谋反等罪状,而韩世忠也是被扣上了勾结金人的罪名,这事他们二人都不知情,而这也仅仅是刚刚开始。

    (本章完)

第660章 十二道金牌() 
“大帅,此乃秦桧这个奸贼的奸计,不必理会!”

    秦桧假借皇上的名义,下达旨意,传召岳飞、韩世忠二人回京。若是将刘光世、刘琦二人也一并传召回京,那便是最坏的打算,朝中大臣也不会赞同,故而秦桧秘密告知金人暂时剪除一二,不可操之过急。

    当圣旨抵达古北口,当着众人的面宣布传召岳飞回京,另外一边韩世忠也收到了同样的圣旨。岳飞、韩世忠及其麾下将领全部都愣住了,他们不相信这个圣旨是皇上下达的。

    现如今古北口、独石以及其它各个州都有百姓传言,说是岳飞、韩世忠二人勾结金人,通敌卖国,而他们所建立的功勋也都是与金人商议好的,身为当事人岳飞、韩世忠又怎么会不知。

    韩世忠从不在乎这些流言蜚语,岳飞也不在乎,在他们心里想着精忠报国,只要没有圣旨传来,他们就不会在乎这些。只是没过多久,圣旨居然来到了,这让他们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圣旨传来,要是不遵从,那便是抗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