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328章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328章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化。”

    “臣等遵令!”由于赵构不是皇上,也只是亲王,故而他的话不能作为圣旨遵从,却可以当成王爷的命令听从。

    大宋徽宗、钦宗二帝失踪被俘虏的消息很快传遍至大宋各个角落,这个消息不是朝廷发布的,而是有人有意散布出去的。并且,金朝那边也传来消息,说是徽宗、钦宗二帝已经被擒获,这让大宋百姓人人愤怒,那些不愿意参军的百姓,也都放下锄头,踊跃参军,哪怕是文人也都放下朱笔,拿起刀剑。

    当今大宋天子,太上皇二人都被生擒,还是被金朝俘虏了,这样的消息让大宋上下同仇敌忾。赵构等人也知道了,金人奸细俘虏了二帝后,不是走的陆路,而是水路,这也避开了所有人的耳目,从容地回到大金朝。

    赵构派出去的士兵,一路追击也没有发现敌人身影,就连江湖门派都出面了,还是没有办法追查到任何蛛丝马迹,犹如消失了似的。史书上记载曰:“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俘;国无宁日,人神共愤!”

    赵构、赵有恭二人率领文武百官,处理大宋没有皇上引起的骚乱,六部尚书这些日子都忙得焦头烂额。赵构、赵有恭等人已经整整半月没有休息过,累了就小憩片刻,然后接着处理政务。

    与此同时,赵有恭也接到了一份等待许久的消息,在看完这则消息后,皱着眉头也舒展开来,阔别已久的笑容再次挂在脸上。原本他也是担心不已,现在已经彻底放心了。

    殊不知,赵有恭的笑容却引来赵构的怀疑,只不过赵有恭没有看见隐藏在暗处的赵构,就连他烧毁字条等行为都被赵构看得一清二楚,喃喃自语:“二哥到底隐瞒了什么事情?……”

    (本章完)

第646章 登基称帝?() 
在徽钦二帝被擒获后,玄武使便立即传信让大金朝派兵增援自己。因为这个事情瞒不了多久,完颜晟得知这个消息,高兴不已,想也不想派兵前去支援。可他们不能走陆路,只能选择水路行走。

    完颜晟派兵从辽阳府出发,经过渤海迎接玄武使等人,当他们看见徽钦二帝被俘虏,立即八百里加急送往上京府,将这个消息禀报完颜晟。在完颜晟得知后,立即派遣使者前往大宋朝廷,与之谈判。

    金朝使臣不是别人,正是郭药师。

    当初,郭药师也跟随赵构一同抵御金兵,之后双方大战,赵构派人搜寻发现没有他的尸体,也不见他的踪影。今日相见,才知道郭药师已经投靠了大金朝,成为金军统帅,更是这次使者。

    “阎王殿下,别来无恙啊!”郭药师看见赵构,立即寒暄几句,他已经是金朝将领,也不惧怕赵构会对他怎么样,这次他可是有备而来,更加不在乎赵构等人看他的目光。

    “是你!”高宠咬牙切齿地说道,正准备上前将他拿下,不曾想到大宋居然出现了汉奸。

    “郭将军见本王,应该是有事要说吧!”赵构制止了高宠,淡淡的说了一句,“不知金朝皇帝到底有什么要求,不妨说出来吧!”

    “快人快语!”郭药师大赞道,“跟聪明人说话,就是不必说太多,节省大家的时间。今日我代表大金朝皇帝陛下来到汴京城,是奉了皇帝的旨意,让我与燕王殿下谈判。”

    “他要我们做什么才将二帝放了?”赵构直接了当地说出自己目的。

    郭药师回道:“我朝皇帝说,只要燕王答应三个要求,徽钦二帝大可安然无恙的回到汴京城。若是做不到,那么徽钦二帝便沦为最下等的奴隶,一切决断都在燕王手中。”

    “哪三个要求?”

    “第一个要求,那便是宋朝必须向大金朝每年缴纳岁币,比之辽朝还要多出十万贯银钱,十万布匹、绸缎等物,也就是向大金朝俯首称臣,见到金朝皇帝以君臣之礼。”

    “第二个要求,宋朝要割地赔偿此次南侵大宋我朝的损失,我朝皇帝也不想乘人之危,只是拿回原本属于辽朝的土地,只要燕王答应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大金朝,我朝皇帝陛下自然不会追究,也不再派兵攻打大宋。”

    “至于第三个要求,那便是燕王的项上人头!燕王殿下率领宋军杀了我朝将士十余万人,损失惨重,以燕王一人的人头祭奠那些死去的将士,这也算是给了宋朝一个面子。”

    郭药师顿了顿,又看了看赵构一眼,轻描淡写地说道:“只要燕王殿下答应这三个要求,那么宋金将不再开战,宋朝二帝也会平安的送回来。若是殿下做不到,那么二帝在金朝沦落成何种模样,那就不得而知了。”

    赵构瞪着眼睛,道:“你在威胁我?若是我不答应呢?”

    “不答应?”郭药师高傲的抬起头,俯视着赵构,趾高气昂地说道:“不答应,你就等着为二帝收尸吧!你就等着金兵大军铁骑再次攻打宋朝,亲眼看着宋朝覆灭吧!”

    “现在徽钦二帝都在我们手中,我还是奉劝你一句,想好了再回答,别让自己留下遗憾才是。若是徽钦二帝真的出事了,只怕燕王殿下落得弑父杀兄的罪名吧!”

    高宠指着郭药师的鼻子大骂道:“你这个狼心狗肺的狗杂种,我一刀杀了你!”

    “住手!”赵构大喝一声,“还不退下!难道你连我的命令都不听了吗?”

    “遵命!”高宠无可奈何地退了下来,不敢有任何动作,可他的眼里满是杀气,恨不得立即杀了郭药师似的。

    郭药师被高宠的行为吓了一跳,又再次说道:“另外再补充一点,这人对本使者无礼,到时候他与你一同上路,要不然的话后果不是你承担得起的!我就在汴京城留上几日,等待燕王殿下的回复。”

    郭药师无视赵构,看都不看他一眼,趾高气昂的转身离开了。

    “王爷,为何不让我杀了这个卑鄙小人!”

    赵构回道:“若是真的可以,我早就动手杀了。现在不是时候,他是金朝使臣,要是有什么万一,不好与金朝交代。若不是徽钦二帝在金朝手中,就算是杀了他,他们也无可奈何。”

    “九弟,这三个要求,我们不能答应!”赵有恭郑重其事地说道,“无论是哪个条件,大宋未来必定岌岌可危。无论是俯首称臣,还是割地赔偿,又或是自刎谢罪等,这些都不能答应。”

    “若是将燕云十六州全部给了金朝,那么金兵南侵大宋,就是去了最好屏障,中原地带予以予求,金兵铁骑可以在我大宋土地上任其驰骋,这事是万万不可答应的。”

    “九弟你率领宋军将士齐心协力成功阻挡住金兵步伐,这是他们忌惮你。若是大宋失去了你,那么大宋也将走向灭亡之路。所以无论哪条都不能答应,要是答应了,那么大宋就真的完了。”

    “楚王殿下所言极是,臣等皆反对这样的条件!”

    潘良贵、李纲等人纷纷出声附和赵有恭所言,他们都觉得这事不能答应,金人狼子野心,就算是答应了,也不能保证他们不背信弃义,毅然决然的出兵攻打大宋,那样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些我岂会不知!”赵构无奈的说道,“但是,徽钦二帝都在金人手里,他们握着我们的命脉,要是不答应,势必就会有危险。若是不答应,天下百姓又如何看待我,他们势必会认为我赵构为了权力,枉顾二帝生死,那我便是大宋的罪人。”

    “即便如此,那也不能答应!”赵有恭坚决的说道,“他们就是认为徽钦二帝对我朝很重要,只是眼前的情况根本就不是他们想的那样。国不可一日无君,他们认为徽钦二帝在他们手中,我们就被动挨打,不如重立新君,那个时候就不必担心他们的威胁,哪怕徽钦二帝真的有事了,也是为了大局着想,哪怕是天下人都不会说三道四的。”

    “登基为帝,重新立下新君?”赵构皱着眉头,道:“可是徽钦二帝并未死去,要是真的立下新君,那岂不是等同于犯上作乱。再说了,皇兄他并未立下遗诏,名不正言不顺啊!”

    众人再次沉默了,他们都清楚没有传位诏书,贸然登基称帝,那便是犯上作乱的罪名。若是徽钦二帝回京后,他们都是有罪之臣,名不正言不顺。即便事态紧急,也不得不慎重考虑才是。

    (本章完)

第647章 传位诏书() 
“王爷!”潘良贵大喝一声,“事情已经迫在眉睫了,一切都以大局为重,唯有登基为帝才行。即便是没有传位诏书,那又如何?若是大宋一日没有新君,那么徽钦二帝就可成为金人与我朝谈判的筹码,以金人的野心,我们都心知肚明。若是再这么拖拖拉拉,那么徽钦二帝的危险就会增加一分。”

    赵有恭苦笑道:“潘大人,我真的没想过做皇帝!”

    “现在不是你想不想的问题,而是你必须要去做!”潘良贵正声道,“燕王,你若不称帝,大宋无人敢称帝。现如今百官臣服,一切都顺理成章。至于传位诏书,现在哪里去找得到。”

    朱倬赞同道:“潘大人说的很对,这个时候哪里来的传位诏书,事态紧急一切都不能按照规定去做。若是再耽搁下去,那就真的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那样一来大宋真的完了。”

    李纲劝道:“这个时候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哪怕燕王殿下您不愿意登基,也必须登基,为了大宋江山,为了天下百姓,臣等恳请殿下一切以大局为重,择良辰吉时登基为帝。”

    “臣恳请燕王登基为帝!”

    王云、叶梦得等人也纷纷跪在地上,眼前的情况只能尽快登基,那些繁文缛节,全部都抛弃了。至于传位诏书,那是再正常情况下必须要有的,这个时候要是再谈论这些,怕是大宋真的无人成为新君了。

    宋徽宗共有三十多位儿子,早殇四人,还有三十四人,其中成年的皇子有十几人。除了长子赵桓成为钦宗外,赵构还有八位兄长,又有两人早殇,只不过他们几人根本就不受宠,也不过是授封于王爷,有些没有封为王爷,不过是郡王而已。

    若是按照顺位来说,赵构不是最有资格称帝,却是最符合眼前局势的,众人都相信唯有赵构才能扭转乾坤,而他的能力有目共睹。无论是文治武功,还是人品等都是上上之选。

    文武百官喝止百位,只是真正掌握权力的,唯有六部尚书,还有枢密院使,这些人全部都是赵构的人,对他忠心耿耿,继承皇位理所应当,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纵然没有传位诏书,百官也不敢乱嚼舌根子,心悦诚服地认同赵构的帝位。赵构见众人苦苦相逼,他是真的不愿意做这个皇帝,一来没有自由可言,二来琐事太多了。

    “九弟,你就别再推辞了,这不仅仅是六部尚书的心愿,也是太上皇的意思。”

    “二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赵构以及其他人都愣住了,他们都把目光聚集在赵有恭身上。

    赵有恭自知有些事情隐瞒不住了,索性将事情都说了出来,他看着赵构,又看了看六部尚书等人,气定神闲的说道:“九弟,以及诸位大人,是否觉得没有传位诏书,就名不正言不顺了?其实,传位诏书我这里真的有。”

    “什么?你说真的?”赵构惊疑地说道。

    潘良贵狐疑地问道:“楚王殿下,这事可不是玩笑话,切不可胡乱之言!”

    “传位诏书就在我的府上,未曾带在身上,待我前去取来,诸位一看便知了。”赵有恭说完,便转身离开了,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便是楚王府,由于他们不是皇上,也无权留在皇宫中,只能遇事入宫,又或是聚集在楚王府商议。

    片刻后,赵有恭回来了,他手中多了一卷金黄色的卷轴,将它交给了潘良贵等人,道:“诸位大人,你们在宫中任职时间也不短,想必这上面的笔迹是何人的,诸位应该知道是何人所书。”

    “太……太上皇!”众人震惊了,这诏书的笔迹明显就是宋徽宗的,他的笔迹乃是独树一帜,难以模仿,他们也曾见过赵佶的书法,故而一眼便知道了,而且诏书上还有玉玺印鉴的字迹,“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是真的,真的是太上皇的笔迹!”

    众人大吃一惊,又惊喜连连,他们本以为赵构登基也是在时局之下,迫不得已而为之。现在有了这个传位诏书,那么这一切都顺理成章,名正言顺了。纵然没有赵桓的传位诏书,不过有太上皇的,那更好。

    “朕膺昊天之眷命,在位二十五年。虽收复燕云十六州,遂了太祖皇帝的心愿,稳定大宋北方。然朕无力扭转乾坤,大宋日益衰退,纵然收复失地,也无法改变局势。

    今朕之嫡子燕王德基,文治武功皆胜于朕,收复失地,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深得朕心,必能克承大统,完成朕之做不到的事情,著继朕登基皇帝位。望吾儿莫负朕托,开创大宋之盛世也。”

    “钦哉!”潘良贵一字一句,恭敬地将诏书的内容宣读出来,猛地跪地高呼一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纲等人一愣,随即也跪在地上。

    赵构傻眼了,他将传位诏书拿来仔细的端详着,无论从哪种角度去看,怎么比较都是一人手笔,那人正是自己的父皇赵佶。从这个传位诏书来看,只怕赵佶立下的时间不短。

    “二哥,看样子你真的有事瞒了我啊!”赵构掷地有声地问道,“这传位诏书,你到底是从何得来的?为何会在你的手中?”

    赵有恭泰然自若,处事不惊地回道:“这诏书乃是太上皇交托于臣的,亦是太上皇的心愿。其实一直以来,太上皇最想要继承皇位的人是皇上您,奈何皇上屡屡不受,又有太子步步紧逼,迫于无奈之下,皇上只能禅让帝位,只是太上皇早有打算,这份传位诏书乃是皇上您从燕云之地回来,便交给臣的,只是一直没有拿出来罢了,现在时机到了,正好拿出来便是。”

    “真的是这样吗?”

    赵构咬牙切齿,脸色阴沉的看着赵有恭,他才不相信之前所说的那些,根本就不可能,唯一的可能就是这份传位诏书早就在赵有恭手中,他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