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291章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291章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构等人快要抵达,宋徽宗传令让等候在城门上的乐师奏乐,随之而来的便是炮仗声。宋徽宗也亲自走出龙辇,站在百官身前,穿着龙袍、头戴龙冠,面带微笑地看着赵构。

    紧接着,赵构也从马背上下来,众人与他一起纷纷下马来,一步步的向前走去。

    “儿臣参见皇上!”

    “臣等见过皇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赵构开口,赵有恭也紧随其后,其他人则异口同声,然后众人一起称呼‘万岁’。宋徽宗大喜过完,还未等众人全部跪下,他已经上前去了,将赵构、赵有恭二人扶起来,笑道:“众卿平身!”

    “谢皇上!”众人恭敬地谢了一声,然后笔直挺挺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等候宋徽宗的旨意。

    “瘦了许多,也精神了很多!”

    宋徽宗第一眼便看见赵构整个都瘦了,就连赵有恭也都瘦了一圈。只不过他们二人的精神却好了许多,尤其是赵有恭身上的气质与他的父亲更像了,心里有些感慨却有些兴奋,不禁暗暗的点点头。

    “众位将军为国效命,临危受命奔赴前线,与辽厮杀整整一年之久。在这一年里,朕无时无刻的都在欣慰。因为诸位将军让契丹,乃至女真人都见识到我大宋的强盛。”宋徽宗慷慨激昂的赞道,“朕虽无上过战场,也知战场上的惨烈,更知道诸位将军的忠心。今日,朕为诸位将军凯旋而归,甚是喜悦,故赐御酒,聊表朕之心意!”

    “来人,上酒!”

    “谢皇上!”众人再一次道谢。

    宋徽宗的旨意下,一名太监拿出一坛上好的宫廷御酒,这等御酒一般是特殊且重要的时候才会拿出。但是,现在大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此乃真正的大喜事,故而宋徽宗直接命人拿了出来。

    众人正准备等待接过酒碗,可是拿给他们的不是太监,也不是宫女、侍卫,而是宋徽宗亲自将酒碗交到众人手中,然后亲自为他们斟酒,这等大礼让他心里一惊,尤其是种老、宗帅等老将,更是老泪纵横,情不自禁。

    “朕,敬你们!”

    宋徽宗亲自斟酒,又敬酒,众人连忙一饮而尽,当即谢恩。宋徽宗又命人斟酒,整整喝了三杯,这才作罢。虽说后面两次不是宋徽宗亲自斟酒,可是他对众人的关心以及敬重,足以让众人备受恩宠,隆恩浩荡。

    (本章完)

第577章 出乎意料() 
宋徽宗的恩宠,众人切身感受到了。这份恩宠乃是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不说皇帝亲自迎接凯旋而归的将领,就说赐御酒,皇上亲自斟酒等,这些都是极为隆重的大礼。

    通常来说,受到这样的大礼都是文臣,武将几乎是没有这个机会。现在也得偿所愿了,百官面面相觑,他们担心武将真正走出被贬低的局面,成为与文臣旗鼓相当的势力,这样一来,他们所谓的优越感消失不见了。

    与此同时,在百官身前,皇上身后的太子赵桓却是阴沉着脸,脸上露出冷笑来,双手拽的死死地,眼里满是嫉妒与羡慕,他身为太子从未有过如此恩宠。现在不仅仅是赵构得到了,就连跟随他一起出征的将领也得到了,如何让他不怒气冲冲,暗暗地想道:“现在让你得意吧!等你得意过了头,看你如何度过下一关……”

    “摆驾回宫!”

    接着,宋徽宗传旨回宫,他坐上了龙辇。本想让赵构一同上去,最后想想还是算了。毕竟,龙辇乃是皇上、皇后才能乘坐的,要是赵构真的坐上去了,怕是又是一番腥风血雨了。

    原本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朝堂上,再一次会搅得天翻地覆,最后作罢了。

    宋徽宗先行一步离开了,紧接着百官全部躬身迎接,待赵构等人入城后,他们方才紧随其后,直接入宫;赵构等人入城后,汴京城的大街小巷内全部都是夹道欢迎的百姓。

    百姓们脸上挂着笑容,满满的幸福之色,他们盼望多年的心愿完成了,心里如何不开心。因此,哪怕没有圣旨、讣告,他们也会亲自夹道欢迎。但是,接着他们却是跪地迎接,仿佛赵构就像是皇上似的。

    虽说这是宋徽宗的圣旨,不过百姓们也没有反驳,真心实意的跪地欢迎,口呼:“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口一词的呼喊声,着实惊天动地,就连离去的宋徽宗都听到了。当他听到这个喊声时,也是一愣,随即笑了笑。其实,‘千岁’这个称呼赵构还真的接受不了,他并未封为亲王,只不过是郡王。

    但是,老百姓哪里会想到如此多的事情,他们有感而发,全部发自肺腑之言。若不是宋徽宗尚在,只怕‘万岁’都会喊出来。若是真的喊了出来,怕是赵构的处境就真的万劫不复,朝中还有些蠢蠢欲动的势力,必定会跳将出来,说是赵构拥兵自重,霸占一方,有谋反的心,那就真的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众人昂首挺胸,跨坐在马背上,面带微笑地向前走去。

    “大元帅威武啊,有他坐镇,别说辽人就是金人也不敢南下攻宋!”

    “是啊!是啊!有这样的元帅,我们大宋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没错!有他们保家卫国,我等才能高枕无忧!”

    ……

    大街上的百姓议论纷纷,全部都是赞扬赵构等人的功绩,说的他们心花怒放,心里很是欣慰。顿时,众人觉得自己等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这才是真正的将军理应得到的尊重。

    “儿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赵构双膝跪地,恭敬地高呼一声,众人也紧随其后高呼一声。

    “免礼!”宋徽宗微微一笑道,“诸位将军辛苦了,一年前你们遵从命令,二话不说奔赴前线;现在大胜而归,乃是大宋之福,百姓之幸。若无诸位南征北战,又如何消灭契丹,又如何震慑金人,这些都是诸位的功劳,朕铭记于心。”

    “楚王赵有恭何在?”

    赵有恭一愣,道:“臣在!”

    宋徽宗高声道:“此次大战你作为大军的副帅,身先士卒。虽然其中有些小波折,不过也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处理得当,以身作则。不仅扬我大宋国威,更是不负你父王的威名,朕甚是欣慰。”

    “朕赐予你辅国大将军、太尉兼枢密院副使,代为掌管枢密院。”

    “臣谢皇上隆恩!”

    赵有恭一愣,他不曾想到这次不是太监传旨,而是宋徽宗亲自封赏。并且,自己以前只不过是王爵,并无官职。本来他有官职,又因为其他事情被剥夺,如今直接晋升为正二品,这上升的进度实在是太厉害了,堪称古今少有。

    “种师道何在?”

    “臣在!”

    “种师道,你随军出征,差点因小失大,影响大军进度。然而,你及时醒悟,又在后续战争中相助于大军,功大于过。”宋徽宗微微笑道,“你已经在战场上为国效忠长达数十年,这份功绩堪称少有,今日朕赏赐汝‘少保’,以表彰你们种家一门对大宋的功绩。”

    种师道感激涕流的高声回道:“谢皇上赏赐!”

    “宗泽何在?”

    “臣在!”

    “宗帅乃是大宋栋梁之才,今日又建下这番功绩,朕赐你‘观文殿学士’。”

    宗泽高兴不已,他本是东京留守。官职说高不高,说低不低。但是,观文殿学士乃是正三品,位列朝堂。自此以后,每日上朝不必站在最末或是人后,便可以站在人前了。

    接下来,韩世忠、岳飞、刘琦、刘光世四人却是同时上前得到晋升,他们的官职也都是一样,全部被加封至从三品诸卫上将军,而且被授予‘护军’,这是战功显赫之人才能拥有的,故而他们四人高兴不已。

    卢俊义、宋江、呼延灼、四人也得到晋升,他们直接升至正三品,卢俊义、宋江呼延灼三人则是左右散骑常侍,还赐予他们三人‘怀化大将军’;唯有吴用赐予翰林学士文官。由于吴用是军师,故而他不授予武将官职,直接授予文官。并且,卢俊义、宋江二人也被加封‘上护军’。

    凡是有功勋之人,又被皇上亲自承认之人,入宫可以不解兵器,随身佩戴即可,这是一种信任,亦是一种恩宠。

    牛皋、汤怀、张显、王贵等人全部被授予从四品官职,可以说鱼跃龙门;关胜、李逵等人则被授予正四品官职,唯有吴璘、吴玠、杨沂中等人被授予从三品官职。

    此次封赏整整持续了一个时辰,所有人都被赏了,唯有赵构一人没有点到名字。即便是高宠也被授予官职,只不过高宠的官职与众不同,而且也是最让人不解的,因为高宠被授予‘辅国大将军’,与赵有恭一般无二。

    并且,林冲也被授予同样的官职,可以说他们三人全部都被授予从二品,宋徽宗直接给予林冲、高宠二人不上朝,不点卯的恩赐,这让他们二人都不懂是什么意思。

    可以说,参与燕云十六州的将领,无论官职大小一律连升三级,甚至手握大权。之前他们管辖的城池,宋徽宗亲自下令准许,也就是说他们得到的不是虚名,全部都是有名有实的官职。

    此时此刻,众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赵构,因为这一切都是赵构带领之下取得大胜。众人得到皇上的封赏,也多半是赵构的功劳。虽说他们冲锋陷阵,不过也是赵构的信任以及指挥得当,否则也不会凯旋而归。

    众人都非常期待赵构所得的赏赐,就连牛皋等人也被提拔至从四品的诸卫将军,要知道没有赵构的指挥,又怎么会有他们这么大的功劳。因此,众人都相信赵构会得到远远超过他们的封赏。

    但是,事实上赵构却是什么都没有,这大大的出乎众人意料之外。

    “至于广平郡王,你在此次大战指挥得当,又屡建奇功,更是率领大军势如破竹的攻下城池,仅仅用了一年时间便做到了前人做不到的事情,此等功绩乃是大宋开国以来头等大功。”

    宋徽宗大肆褒奖一番,接下来的话却让众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全部都怔住了,目瞪口呆的看着宋徽宗,还以为他们听错了。直到赵构谢恩后,他们才明白这是真的,“但是,朕决定暂时不予封赏!”

    赵构轻描淡写地点点头,躬身道:“谢主隆恩!”

    “这是为什么呀?”众人心里百思不得其解,他们全都傻了,明明是立下不世之功,却是什么都没得到,也没有任何的赏赐,只有几句赞赏地话,众人心里都是不服气,还有一丝愤怒。

    (本章完)

第578章 父子反目() 
“皇上,为何郡王没有封赏?”

    赵构愣住了,赵有恭也傻了,就连皇上也是一愣。因为说出这句话的不是赵有恭,他本想为赵构不平,奈何还有一人比他的速度更快。那人便是种师道,铿锵有力地说道:“若无郡王殿下,北伐之战又如何迅速解决;若无殿下,我军不知死亡多少。”

    “现在臣等都有封赏,为何首功之臣却不曾有任何封赏,老臣以为实在不公。如果皇上不封赏殿下,老臣这个功绩也受之有愧啊!老臣斗胆叩请皇上,该赏有功之臣;若是不封赏殿下,怕是寒了天下将士的心啊!”

    宋徽宗冷冷地说道:“种老,你这是在威胁朕?”

    “老臣不敢!”种师道也知道自己失言了,不过这些都不顾了,要是赵构这个头等功绩的元帅没有封赏,他们只不过是从旁辅助,却是高官厚禄,种师道心里着实不好受。

    种师中、宗泽二人紧随其后,叩请皇上给予赵构封赏,他们也不想看见赵构明明首功一件,却是什么都得不到,这真的有些不公平。紧接着,赵有恭、高宠、岳飞、韩世忠等人也纷纷跪下。

    他们的意思很明显了,要是赵构没有封赏,他们这个功勋也不过是笑话,那是赤裸裸的打他们的脸。因此,众人无一例外全部都跪倒在地,请求皇上收回成命。

    只是当事人的赵构却佁然不动,风轻云淡地看着众人,他的心里没有任何埋怨,也没有任何的意外,甚至这些都已经考虑过了。只不过让他意外的是种师道的态度,他本以为种师道不会真心归附自己,没想到这件事看出来了,种师道也成为自己的人,这不知是好还是坏。

    宋徽宗大大的封赏有功之臣,却对赵构置若罔闻,这不仅是跟随赵构一同出征的将领不理解,就连朝堂上的大臣们也怔住了,目瞪口呆的看着宋徽宗,他们也不知该如何去说,只能静观其变。

    在场的人只有太子赵桓最为开心,他听闻自己的父皇将他们全部都都赏赐了,心里很是不舒服。偏偏出现这样的一幕,赵构居然什么都没有得到,这让他大为开心。

    并且,又看见众人全部跪倒在地恳求皇上,身为太子的赵恒当仁不让的借此机会落井下石了。

    “你们好大的胆子,居然公然威胁皇上,身为臣子,理应遵从皇上旨意,你们这些成何体统,简直是反了,公然威胁皇上不说,甚至是以下犯上,触怒龙颜,当真是罪不容恕!”

    太子赵桓气愤不已,恳求道:“启奏皇上,儿臣以为他们这么做定然是有人暗中指使的。现在他们公然违抗圣旨,其罪当诛。儿臣以为他们功绩也抵不过这番大罪,理应革职查办才好。”

    “微臣以为他们这是在违抗圣旨,理应重罚!”

    顿时,太子赵桓的话刚落,便得到一些不安分的大臣赞同。他们都是文臣,巴不得武将一直在他们之下。若是这些人全部得到封赏,那么武将的权力将与文臣拉得很近了,时间一长也就失去了最大的优势。

    “唉!……”

    宋徽宗阴沉着脸,面色铁青,他恼怒的不是种师道、宗泽等人的行为,而是太子赵桓的态度。本以为太子经历上次的事情学乖了,经过此事他才知道赵桓根本就没学乖,甚至笨得一塌糊涂,简直就是蠢极了。

    帝王之道乃是平衡方是最主要,他想要扶起太子赵桓与赵构抗衡,只不过太子赵桓根本就是扶不起来的烂泥。如果是聪明的人,这个时候根本就不会将种师道、宗泽等人处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