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28章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28章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才打发王贵出去,岳飞又走了进来,兴致勃勃道:“父亲,孩儿就是这样罢?”

    周侗笑道:“我儿目下且将就些罢!你兄弟们已都约定明日在校场中会齐。我明日与构儿要在你家中吃饭,同你起身前往校场。”

    岳飞苦笑道:“只是孩儿家中贫寒,怕是没有好菜款待。”

    周侗道:“随便吃吃就行了,你先回去吧!”

    岳飞答应一声,就辞别周侗,回到家中就对母亲说了。岳母乃是识大体,贤良淑德之人,听闻周侗与赵构要来做客,连忙准备起来。

    次日清晨,周侗与赵构两人一同过来,就在岳飞家吃了饭。当赵构看见岳飞所住的地方,家徒四壁,不禁叹息一声,他默默的从怀中取一百两,交给了岳母。

    不曾想,岳母拒不接受,还惊动了周侗、岳飞两人。当他们得知赵构要赠予一百两,不禁吓了一跳。不过,周侗心知赵构的身份,在他的劝说下,岳母才接受,岳飞感激的看了一眼赵构,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吃过饭后,周侗、岳飞、赵构三人起身出门。周侗骑着马率先上前,岳飞、赵构跟在后头。

    一路行来,直至内黄县校场,只见四处皆是人满为患,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边。各样赶集的买卖吆喝声,以及茶篷酒肆小二嚷嚷声,好不热闹!

    周侗挑选了一处整洁干净的茶篷,把马拴在门前树上,走进篷来,他们三人各坐一头吃茶。

    王贵等人父亲都是员外,在城中俱有亲友的,各个扛抬食物,送到校场中来,拣一个大酒篷内坐定,然后吩咐庄丁四处寻找周侗师徒三人。

    那人四处寻找,看见岳飞骑的马匹,认得那是先前自家老爷赠送的,故而识得是周侗,又见他们师徒三人果然坐在茶蓬内歇息。

    那人急忙返回向三位员外,以及王贵等人汇报。三位员外没有起身,他们让王贵等人前去,王贵等人跟随那庄丁身后,马不停蹄的来到茶蓬内,见了周侗,恭声道:“师傅,家父都在对面的茶蓬内,烦请师傅一同前去用饭。”

    周侗沉声道:“你们回去,告诉令尊,就说这里不是吃酒的所在,让他们不要用饭。另外,你们也各自准备一下;待会,会有人点到你们名字时,你三人上去答应一声。如果那县主问及鹏举,你等可禀说,然后再过来。”

    王贵闻言,知道这样几人就与岳飞分开了,不禁问道:“为什么不叫岳大哥同我们一齐上去?”

    周侗无奈道:“尔等不知,非是我不叫他同你们去,而是你们与鹏举的臂力差距太大,也只有赵构与鹏举相当。因此,他所用的弓箭要硬点,一般的弓箭拉开即断,这样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鹏举身上,对你们不利,故此叫他另考。”

    王贵等人才明白周侗的用意,心里为岳飞感到高兴,便辞别周侗,回到酒篷。又与众员外说了此话,众员外赞羡不已。

    不多时,那些各乡镇上的武童,纷纷攘攘的前来。赵构一眼望去,多是富家儿郎,穿著得十分齐整,都是高头骏马,配着鲜明华丽的鞍甲。

    一个个心中俱想考取前三甲,然后才有机会上东京去取功名。人山人海,说不尽繁华富丽;再一会,只见县官李春,前后跟随了一众衙役,走进校场方才下马,端坐在演武厅,左右立即送上茶水。

    赵构看着县官摆着十足的官架子,不禁皱了皱眉头,心想:“难道大宋官员都是如此?小小的县官就如此架势,那一品大员,不要上天了?”

    县官李春吃了茶,官威十足,扫视下方密密麻麻的武举考生,不禁喜上眉梢,道:“若是能从中挑选出数名人才进京,必定受到皇上重视,那时候本官也能抬起头!”

    “开始吧!”

    随着县官李春的一声命令,武举考核终于开始,众人跃跃欲试。岳飞等人兴奋不已,周侗脸色微变,凝声道:“终于开始了!”

    (本章完)

第44章 武举考核(三)() 
县官下了命令后,众人跃跃欲试。先关李春看着涌动的人群,期待不已。少顷,书吏送上名册。李春看了,逐一点名,点到名字的纷纷进入校场,取出弓箭,先看箭术,然后再看骑射之术。此时此刻,演武厅前,鸦雀无声,只听得嗤嗤的箭声,响声不绝。周侗、赵构和岳飞在茶篷内侧着耳朵,听着那些武童们的箭声,周侗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赵构、岳飞面面相觑,便问道:“师傅为何好笑?”

    周侗笑道:“鹏举、赵构,你们两人没有听见吗?那些比试箭法的,只能听到弓声箭响,却听不到如同鼓声的响声,岂不好笑?”

    赵构、岳飞还是不明白周侗话中所指,不解地问道:“师傅,两者有区别吗?比试弓箭当然听到的是弓箭声,怎么会听到鼓声呢?”

    “你们有所不知,弓箭之术精妙者,射出来的箭矢,拉出来的响声都非常重,射程自当远甚一般好手。并且,射得越是精明,鼓声便越大,直接湮没箭矢声。如果鼓声没有,或是不大,也就中下水平,入不得县令的法眼。”

    周侗娓娓道来,意味深长得笑道:“只怕县官中意者寥寥无几!”

    赵构、岳飞的目光聚集在县官李春身上,只见他脸上的意气风发消失不见,有些失望之色。

    正如周侗所说的那样,李春看了他们射出的箭矢落在箭垛上,皆是摇摇头,略显失望,中意的甚少。李春看了看名册,点到了麒麟村,“岳飞”二字赫然排在第一位,大叫:“岳飞!”

    岳飞听见县官喊自己,想要回应,却被周侗阻止,摇摇头示意他不要回答。李春一连叫了数声,全无人答应。

    “难道还未来,或是有事耽搁了,忘记前来应考?实在是怪事!”武举考核乃是大宋大事,是挑选武将的途径之一,从来有过报名未到的情况,李春有些纳闷,然后又叫道:“汤怀!”

    汤怀连忙应声道:“有!”

    李春又叫张显、王贵两个人,他们两个也都答应一声。三个一齐上前,三人的父亲神色紧张,又有些激动,全部站起身来篷,瞪大眼睛,目不转睛地观看,都想自己的儿子能取得好成绩,好上京应试。

    汤怀、张显、王贵三人俱是上前一步,李县令看了他们三人一眼,觉得他们有些不同,不急不慌,气定神闲,心里有些期待。三人见李春,行了礼,开门见山地问道:“你们都是麒麟村人,理应还有一位岳飞,为何他没有到?”

    “果然与师傅说得一样!”王贵、汤怀、张显三人互相望了一眼,汤怀回禀道:“他在后边就来。”

    李春也没有多问,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便先考你们弓箭吧!”

    他们三人都来到了校场上,汤怀等人看着箭垛只有六十步,不能显示自己的箭法,故而说道:“求老爷吩咐衙役将箭垛摆远些。”

    李春惊讶道:“已经六十步,难道还要再远?”

    汤怀三人异口同声道:“还要再远些。”

    李县令遂吩咐道:“摆八十步!”

    张显又上来回禀道:“求老爷还要远些。”

    李县令无奈道:“摆整一百步。”

    王贵再次说道:“求大人再远些。”

    “你们三人确定还要再远些?”县主不觉好笑起来,惊疑不定的看着张显三人,见他们神色坚定,高声道:“既然如此,那就摆一百二十步!”

    王贵、张显、汤怀三人都没有说话了,那衙役听闻后,下去将箭垛摆后一百二十步。汤怀立着头把,张显立了二把,王贵是第三把。他们三人开弓发箭如出一辙,只因一个师傅教导的。

    周侗骑射之术大宋官员都人尽皆知,他们三人跟随在周侗身边学艺多年。虽然没有岳飞如此厉害,不过也都是一等一的好手,比之前的那些人要好太多了。看得众人齐声喝彩,就连李县令都看得呆了。

    王贵等三人射的箭与之前相反,箭箭上垛,并无虚发。但闻擂鼓响,不听见弓箭的声音,直待射完了,鼓声方才停止。李县令看见他们三人就像是看见稀世宝物似的,两眼放光,兴高采烈,便问道:“你三人弓箭,是何人传授?”

    王贵道:“我们三人都是一个师傅教的。”

    李县令好奇道:“你们的师傅是何人?”

    王贵沉默片刻,还是重复之前的话:“就是师傅。”

    李县令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道:“你武艺虽高,肚里却是不通。是哪个师父?姓甚名谁?”

    汤怀急忙上前回禀道:“家师是关西人,姓周名侗。”

    李县令恍然大悟道:“原来令业师就是周老先生,他是本县的好友,久不相会,如今却在哪里?”

    汤怀道:“现在下边茶篷内。”

    李县令听了,立即差人跟随着王贵三人前去请周侗前来,另一边就委托衙官看众人比箭。周侗听到鼓声越来越大,然后停止了,会心一笑道:“看样子,他们三人表现的不错,必然会被看中的,如此一来也就放心了。”

    片刻后,王贵等人领着衙役来到周侗面前。他们还未说话,周侗就已经知道他们的来意了。于是,周侗带着赵构、岳飞两人随他们一同前去,来到了演武厅。李县令四下张望,终于看见了周侗前来,急忙下了阶梯亲自迎接,两人见了礼,分宾主坐下。

    李县令疑惑道:“大哥既在敞县设帐,不蒙赐顾,却是为何?”

    周侗笑道:“非是为兄的不来看望。那麒麟村的居民最好兴词构讼,若为兄的到贤弟街里走动了,就有央说人情等事。贤弟若听了情分,就坏了国法;不听,又伤了和气,故此不来为妙。”

    李春道:“见谅了。”

    周侗道:“你我兄弟两人,别来甚久,不知曾生下几位令郎了?”

    李春叹息道:“先室已经去世,便没有续弦再娶,只留下一个小女,十五岁了。”

    周侗道:“既然没有公子,是该续娶了。”

    李县令苦笑道:“小弟因有些贱恙,不时举发,所以不敢再娶,未知大哥的嫂嫂好么?”

    周侗感伤道:“也去世多年了。”

    李春道:“可有令郎?”

    周侗把手一招,岳飞急忙上前,笑道:“我儿,过来见了叔父。”

    岳飞应声上前,向着李县令行礼。李春看了看岳飞,见他年纪年约十六岁,不禁笑道:“大哥又来取笑小弟了,这样一位令郎,是大哥几时生的?”

    “不瞒老弟说,令爱是亲生,此子却是愚兄螟蛉的,名唤岳飞。”周侗淡然笑道,李县令沉默不语,又见周侗说道:“请贤弟看他的弓箭如何?”

    李春道:“令徒如此,令郎一定好的,就不需要看了!”

    周侗厉声道:“贤弟,此乃为国家选取英才,是要从公的。况且也要使大众心服,岂可念及旧情。如此一来,岂不落人话柄,于贤弟不利。”

    李春想想也觉得周侗所言有礼,沉声道:“兄长所言极是,那便看看令郎如何,我这就叫从人将垛子取上来些。”

    岳飞自信满满地说道:“再要下些。”

    李县令心知周侗骑射之术的厉害,岳飞是周侗的义子,必定是得到周侗的真传,依从岳飞所言,道:“就下些。”

    从人连忙答应,将箭垛向下摆了二十步,距离已有一百四十步。李县令以为岳飞这样可以了,不曾想到,岳飞又说道:“还要下些。”

    李春大吃一惊,一百四十步距离,已经超出寻常人许多了,就连张显等人也是一百二十步。于是,李春转过头,低声道:“令郎能射多少步数?”

    周侗从容地回道:“小儿年纪虽轻,却开得硬弓,恐要射到二百四十步。”

    李春瞪大眼睛,满脸的不相信。不过,嘴上还是不停的称赞,心里有些不信了,便吩咐:“把箭垛摆列二百四十步!”

    李春不相信岳飞能在二百四十步外射中箭垛,也是正常人的想法。但是,赵构、张显等人满脸的平淡,像是早已知晓似的。只因周侗的骑射之术冠绝天下,岳飞是他亲传弟子,也是他的义子,传授于他的乃是“神臂弓”,能开三百余斤,并且左右都能射击。

    众人目不转睛的看着岳飞,只见他步履稳重的走下台阶去,然后站直身子立,稍微调试了一下手中的硬弓,然后拉开箭弦,搭上箭,飕飕的连发了九枝。

    那打鼓的衙役从第一枝箭打起,直打到第九枝,方才住手。那下边这些看考的众人齐声喝彩,岳飞这一手就九箭齐发的技巧,把那各镇乡的武童都惊呆了。即使是王贵等人的父亲,站在外面看了也都拍手称赞。

    只见那箭矢射出,九枝箭齐齐发射,并排一列,划破空气,直接射中箭垛。看得旁边的衙役震惊不已,他慌忙上前道:“这位相公,真是奇人也!九枝箭从一孔中射出,箭攒斗上,实在是神乎其技,甚妙!”

    李春大喜过完,他知道这一招箭法是周侗的成名技之一,又见岳飞小小年纪,有此箭法,不禁有些欣喜,问道:“令郎青春几岁了?曾毕姻否?”

    周侗微笑道:“虚度二八,尚未定亲。”

    李春直接了当地说道:“大哥若不嫌弃,小弟愿将小女许配令郎,未识尊意允否?”

    周侗心里高兴不已,嘴上却说道:“如此甚妙,只恐高攀不起。”

    李春有些怒气,喝道:“相好弟兄,何必客套。小弟即此一言为定,明日将小女庚帖送来。”

    周侗谢了,即叫岳飞:“可过来拜谢了岳父。”

    岳飞即上来拜谢过了,周侗暗自得意洋洋。如今,岳飞不仅箭法超群,得到李春的赏识,更是技惊四座,让他的面上有光。当即,周侗准备转身离去,又见李春望着转身离去的赵构,不禁问道:“兄长,此人又是何人?”

    周侗又转身看着李春,又见他目光看着赵构,不禁笑道:“此乃我的关门弟子,也是入门最迟之人,只因他是汴京之人,年纪尚幼,就不曾报名参加。”

    “他是你的关门弟子?”李春惊骇不已,又见赵构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