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210章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210章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广等人遭受西夏军的埋伏,身受重伤,又有数百名侍卫围攻自己等人,哪里吃得消,众人各奔东西,真正活下来的怕是没有几人。此外,那名探子也查处陈广的身份是高家后人。

    赵似听闻后便让他将书信拿出来,他也想去找找陈广,不过没有机会了,只因有传言说是陈广已经死了。于是,赵似便带着探子暗中偷偷地离开了,自此以后便没有听闻过陈广的消息。

    赵似回京后,立即将事情的经过以及童贯所作所为悉数告知,宋徽宗赵佶恨不得立即斩杀童贯,碍于他的权势只得隐忍不发,还给童贯接风洗尘不说,更是摆酒犒赏。

    童贯也是聪明之人,他知道与西夏军战败,要想扭转局势,需要借助力量。于是,他想起了辽国使者,向他们求援,与西夏使者直接和谈,最后在辽国使者的干预下以此方法解决了。

    “那么这件事又与我做的事情有何关系?”赵构不解的看着赵似,他也明白了陈广为何一直不愿意回去的原因,不仅仅头上顶着叛国的罪名,而且暗中也有人追杀,为得便是这件事不能泄露出去。

    此时,赵构也清楚陈广身上的伤到底是怎么回事,要不是他的武功高强,怕是早已死在自己人手中。若是真的战死在西夏军手中,那也无可厚非,问题是死在阴谋诡计,不懂兵法乱指挥的人手中,实在是冤枉。

    陈广一生的痛苦,一生的愧疚怕是让他身体愈发遭殃,也不至于重病却不及时医治。或许是赵似将刘法将军的绝命书拿走后,陈广心里有愧,觉得枉费将军的信任,交代的事情没有办成,而他也无法回到原来的地方再次拿回书信,懊悔不已。

    若是取回了书信,以陈广的性子必定不会私藏,定然交给了赵构。此外,陈广一直很少露面,就算是回去也是偷偷摸摸的,一切都是因为童贯、蔡京等人存在,故而隐姓埋名,但是这件事又与自己做的事情有何关系,赵构不禁疑惑了。

    (本章完)

第405章 老奸巨猾() 
“父王,九弟说的不错,此事与我们接下来的行动有何关系?”赵有恭也是疑惑的看着赵似,仿佛两者根本扯不上关系,再说了童贯已经被处斩了,就算不死接下来对付的人也不是他。

    赵似笑眯眯地问道:“构儿,我且问你,此次准备行动是否针对高俅?”

    赵构没有否认,肯定的回答:“正是高俅!”

    “那我再问你,高俅可好对付?”

    赵构、赵有恭二人尴尬不已,赵似此话正中下怀,高俅行事谨慎不说,步步都是计算好,算无遗漏。自从蔡京、童贯等人死后,高俅更是低调许多,一直隐身在幕后,甚少走向台前与赵构等人正面交锋。

    若是出手也必定是假手于人,高俅的罪证虽有却不足,要想以大宋律例处置,那便是有些牵强附会。高俅能坐上太尉之职,必有过人之处,以他的才能必然逃脱干系。

    贸然行动,不仅打草惊蛇,还让高俅有所防范,要出手便一击命中,这是赵构追求的,也是一直在做的。此外,童贯的死,太子赵桓势力锐减之下,高俅早有打算,将之前所做的事情尽数抹除,要不就是转嫁于他人身上,置身事外,甚少有证据证明他的罪行。

    正因如此,赵构一直未曾行动。现如今,大宋朝廷只剩下高俅一人,只要剪除此人,势必会安稳许多。至于其他人不足为虑,高俅必须要除去,唯有他死了才能安心。

    赵构让赵有恭着手安排,便是派出山庄的人偷偷地监视高俅的一举一动。当他回京的那一刻起,这个计划便已经开始了。不过,高俅实在是老奸巨猾,想要扳倒他谈何容易。

    虽说赵似没有与高俅打过交道,不过他却十分清楚此人的本事,暗中观察过,的确是大才之人。可惜走错了路,赵似一直按兵不动,一来是因为自己隐身幕后,二来这事轮不到他出手。

    琥珀山庄的动静逃不过他的眼睛,赵似知道赵构展开行动了。原本此事也要说与赵构听得,正好他行动了,那便做个顺水人情,也好给予赵构帮助。因为他也知道时间不多了,唯有立即行动方能扭转乾坤。

    “高俅此人,不是你们二人能够应付的!”赵似淡淡的说道,“此人有本事成为权倾朝野,位列三公,却不愿意,甘愿做一个太尉。此人城府极深,又奸诈狡猾,以你们的本事还无法对付他。”

    赵构问道:“十三叔与他打过交道?”

    “只有数面之缘,还有他的行事风格得知,真正接触并没有!”赵似笑道,“或许是因缘巧合,要不是知道他之前所为,我也以为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他做错了一件事,正是与你们的行动有关!”

    “父王,不要打哑谜了,快点说出来到底是何事!”赵有恭急切地说道。

    以前的赵似可不是这样的,雷厉风行,说话从不转弯的,有话直说。如今的赵似闲暇下来后,整个人都变了,身上少了许多的戾气,多了几分儒雅,仿佛不像是之前那个嗜武成痴的赵似了。

    赵似笑眯眯的说道:“你们可知那次出兵攻打西夏还有何人?”

    “莫非是高俅?”赵构连忙回道。

    “孺子可教也!”赵似狠狠地瞪了一眼赵有恭,叹息一声,与赵构相比,还是差了点,又有欣慰,道:“不错,正是高俅!那一次出征,高俅也在随军之中,而且还是谋士之一。”

    “童贯刚愎自用,致死刘法将军的事情,高俅要负很大责任。若不是高俅一直鼓吹童贯,让童贯自信心暴涨,失去了冷静不说,好大喜功。如果刘法将军的死是童贯的责任,那么其他人被童贯安放‘叛国通敌’的罪名,便是高俅的责任,因为这个主意正是他建议的。”

    “童贯担心跟随刘法将军的士兵回来后,向皇上奏报他的罪行,正在愁眉苦脸之际,高俅却是建议,将所有人一并杀了。童贯出行带着数百名侍卫,故而这些行动都由侍卫出面。”

    “不过还是让有些人逃脱了,童贯便暗中买通杀手,追杀他们。至于,那些侍卫也全部被童贯灭口。”

    赵构惊道:“还有此等事情?如何不知?”

    “此事非常隐秘,想必童贯自己都不曾知道日后与他同朝为官,甚至权势在他之上的高俅正是那日献策之人。”赵似娓娓道来,“正因如此,我才发现高俅此人城府极深。”

    赵构、赵有恭等人不解,他们不明白此事如何得知高俅城府极深,不过是建议,也就是诬陷忠良,残杀同僚的罪名。不过,赵似又解释了一番。原来高俅此计策不是真的为了童贯,而是为了自己。

    当时,童贯深受皇上的宠信,风头一时无两,又有庞大的势力从旁策应。即便是刘法将军死了,他也可以颠倒黑白,说是刘法将军中了埋伏才死,而自己却没有任何责任,最多也就是被责备几句。

    刘法将军真的战死,童贯一时慌了手脚,没有任何主意了。此时,高俅出面建议他将所有有关人等悉数杀了,并不是真心为了童贯考虑,这是一个陷阱,要是童贯做了那便是中了圈套。

    出乎意料的是,童贯恍惚之间真的听从高俅的建议,彻底铲除后患。只是,这样一来就落下把柄,而且还是重罪。如果高俅拿起此罪证弹劾童贯,那就真的必死无疑了。

    那个时候,高俅用的是化名,就算是本来面目,这些年过去了,蓄了胡须与之前的模样大不相同。即便是站在童贯面前,与他面对面都不见得识得,而高俅做完这些事后便溜之大吉,消失无踪。

    高俅如此做的原因只有一个,那便是给童贯留下罪证,扳倒童贯,自己上位。但是,高俅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切全部都被人看在眼里。由于赵似暗中派人盯着童贯,这是山庄的职责,没想到收到意外之喜。

    正因如此,赵似对高俅的城府算是见识过,而且宋徽宗赵佶也知道此事。不过却没有下手,因为高俅懂得不可太过,以免引起皇上的猜忌,才会一直甘愿做自己的太尉,就算再高官也不愿意接收,这便是他聪明之处。

    (本章完)

第406章 谈谈情说说爱() 
“莫非十三叔有他犯罪的证据?”赵构心急如焚地说道。

    赵似点点头道:“不错,他的犯罪证据我这里倒是有!”

    “在何处?”

    “就在山庄中,到时候我交给你!”赵似笑了笑,道:“接下来,你便可以以此为根基,再去寻找他的罪证即可。”

    赵构谢道:“多谢十三叔!”

    “构儿,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做?”

    现在,赵构是无官一身轻,没有任何的官职,唯一的便是参与了科举考试,取得会试资格。至于,高俅的事情,完全交给了赵有恭处理。毕竟,他是暂时的庄主,一些事情需要他出面才行。

    高俅的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的,他的身后还有太子赵桓,有些事情不能做得太过了,不然的话狗急了都会跳墙,人逼急了更是做出你想不到的事情来,只得循序渐进。

    若是证据确凿,那么便可以收网了,到时候必定捕捉一条大鱼。只要除去高俅,相当于太子赵桓身边在无人可用,朝廷才算是真正的安稳,一切军政大事皆有宋徽宗处理。

    大宋政治稳定,才有资本与其他国家对抗。大宋名将辈出,又有强大的国力,焉能战败。究其原因,无非是政治不稳,君臣上下无法一心,宋徽宗手中没有实权,而且百姓对他怨声载道,只要改变格局,一切便好办了,这才是赵构的宏伟蓝图。

    “游山玩水!”赵构大笑一声,“现在,侄儿并无官职,唯一能做的便是游山玩水,修身养性,时常进宫见见母亲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其他事情交给二哥处理便是了!”

    赵有恭哭笑不得地抱怨一声:“你又想甩手掌柜?这可不行,你可知道这些日子以来,夜不能寐,食而无味,着实难受。不行,你才是真正的庄主,这些事情你必须担负起来。”

    自从赵构消失数月不见人影,赵有恭没有哪天睡过安稳觉,赵构还想如此,他岂能再次答允下来。上次是因为赵构不告而别,先斩后奏,这次说什么也不会答应了。

    “恭儿说的是,你是庄主,总不能对山庄一无所知吧!”赵似也觉得赵有恭说的对,“正好你完全空下来了,闲暇时间好好地了解一下山庄的运作,以及人员,还有卷宗等,也不会耽搁太久。”

    “这……那好吧!”赵构心不甘情不愿的点头答允,不过回想自己的行为,要是真的什么事情都不管不顾,全部丢给了赵有恭,那样做的确是有些不地道,又有赵似的劝说,赵构这才答应。

    赵似接着说道:“对了,你母亲一直催着让你父皇将那位带给她看看!”

    “那位是哪位?”赵构不解的说道。

    “就是你在七夕节与那人订下婚约的女子!”赵似调笑道,“你父皇早已将此事告知于你母亲,故而你母亲嚷着让你带去看看。不过,你一直不在京城,正好你回来了,下次别忘记带过去给你母亲看一下。”

    赵构傻了,要是赵似不提及他还差点真的将邢秉懿忘了;又想起母亲那迫切且热情的模样,赵构全身泛起一阵鸡皮疙瘩,总觉得没什么好事。再说二人还未成婚,要是贸然带进宫,怕是他人说闲话。

    不过,本人可以不带进去,画像倒是可以。另外,赵构也有好些时日没有见过邢秉懿了。于是,赵构决定在游山玩水时,也将邢秉懿带出来一起游玩一下,他可不想真的没有什么感情就成婚,那真的说不过去。

    赵构又在此地待了一会便与赵有恭二人离去了,赵有恭一脸哀怨地看着赵构,“要不是你,我又怎么会被父王责备一顿。”

    赵构辩解道:“怎么是我的错?明明是你自己的问题,不要赖在我身上!”

    “如果不是你找到了,又订下婚约,我又怎么会每次被父王见到都会数落一顿!”说起此事,赵有恭满肚子的怨气,他原本还没什么事,只要与赵似相见就会被说一顿,之前还好点,那是因为赵构不在,现在赵构在了,说得更厉害了,催着他尽快完婚,这让他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走也不是,只得点头哈腰的答应下来,谁让赵似是他爹,没办法。

    既然无法与赵似辩驳,那么赵有恭肚子里的怨气就全部转移到赵构身上。但是,赵构也不是省油的灯,直接将责任推卸到他自己身上,最后两个人一边吵闹着,一边往回赶。

    “九弟,说真的,未来弟妹我这个做兄长的都未曾见过,哪天你也带着我一同前去拜会一下如何?”

    “明日便去拜会,是否一同前去!”赵构想起此事就觉得尴尬,他这么久都没有去过一次,就连门都没有踏过,说真的有些过意不去了,只是一纸婚书就让一位如花似玉的女子等候自己。

    如果赵构再不做出点回应,于心不安。正好赵有恭提及,也就顺口提了出来,待会回府后便让下人前往刑府送拜帖,明日再登门拜会一下。赵有恭听闻赵构所言,想也没想便答应下来,他还真的想要见识一下能够让赵构愿意订下婚约的女子到底是何方神圣。

    赵构、赵有恭二人悄悄地回到楚王府,然后赵构也马不停蹄的起身回到郡王府,又亲自书写了一封拜帖,让赵震送于刑府上,拜帖的内容说的是赵构、赵有恭二人前来拜会。

    美名曰拜会,实际上是会见美人。

    “我这算是早恋了?”赵构想起只有十四岁,按照后世也不过是上初中,就订下婚约不说,还光明正大的与美人相约,这让他不禁有些感慨万千,着实没有想到自己有天会早恋。

    若是按照当时的年代来说,年纪刚刚好,正适合婚娶;只是赵构说到底还是来自于后世,骨子里还是难以融入此时的时代。纵然过去了十几年,还是觉得有些别扭,只得慢慢的去适应。

    并且,赵构已然没有太多的事情,正好有时间不如好好地恋爱一次。毕竟,后面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