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156章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156章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构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赵有恭想了想也便与赵构一起进宫了。一路上他们两人都面无表情,因为他们的心中都认定此次入宫准没好事。虽然这件事情并非赵构指使,还是与他脱不了干系。

    与此同时,宋徽宗面带微笑,饶有兴致地看着桌案上的诗句,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身旁的侍奉的太监猜不透他心中所念,只觉得接下来这件事事情不妙了,在他们看来定然有人倒霉了。

    宋徽宗批阅奏章便发现了这首诗,其中朝中的一位官吏什么都没写,就在纸上写下了这首诗,还有将民间流传的情况如实相告。当时,宋徽宗并未在意,直到吟诵一遍后才看出来端倪。

    “德基?德基?……”作为业内大行家,宋徽宗赵佶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这首诗看了一遍便知道他是藏字诗,又看了奏章写的意思,大致猜到到底是怎么回事,淡然一笑道:“居然是这样的结果!……”

    于是,宋徽宗便命人传召赵构进宫。

    赵构、赵有恭二人大步流星的进宫,仔细观察发现御林军的布防更加严谨,比之前的要快很多。他们二人面面相觑,心下奇怪,却又不说什么,压下心中的好奇来到了御书房。

    “儿臣赵构见过皇上!”

    “微臣见过皇上!”

    宋徽宗淡淡的笑道:“免礼!”

    赵构开门见山地问道:“父皇,您匆忙召见儿臣所为何事?”

    “你不知道吗?”宋徽宗见赵构走进一眼便看见自己手中的奏章,还有自己抄写的诗句,心里明白了大半。赵佶猜到赵构已经明白,还装着糊涂,这让哭笑不得,寻思道:“凭你那点道行,也好意思在朕面前显摆,待会再收拾你!”

    “儿臣愚笨!”赵构依然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摇摇头,两眼无辜的看着赵构;乍看上去,的确有几分相像,觉得不像是在说谎。

    但是,宋徽宗何其人也!知子莫若父,赵构的那些小手段赵佶岂能不知!既然赵构想要装糊涂,赵佶也不着急,不急不慌的说道:“朕偶然得到一首诗,上面居然有你的名讳,还提到你是大宋未来的君主,不知你是否见过?”

    “没见过!”赵构信誓旦旦的回道,没有任何的犹豫。

    赵有恭看着赵构如此模样,还显得理直气壮,心里早已是被什么堵住似的,愣是震惊的说不出来话。他从未见过有人睁眼说瞎话,今日在赵构身上看见了,着实让他大开眼界。

    如果赵有恭没有提及,赵构是真的不知情诗中说的人是自己;如今,赵构说不知道,那不就是胡扯。赵有恭嘴角抽了一下,愣是无话可说,他算是见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厚脸皮。

    “既然你不知情,那朕不介意与你说上一说!”赵佶见赵构佯装不知情,他也不捅破,任由他继续装下去,自己也陪着继续演戏,嘴巴微微上扬揶揄道:“这首诗第一句是‘德之愔兮善澹多心’,说的是有人表里不一暗藏异心;第二句是‘营基才了又仓基’,说的是有人势力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暗中隐藏着更大的势力,让朕提防;最后两句说的意思是有人相助入主朝堂,直接登基为帝,这首诗还是藏字诗,道出了那人的名讳,还是你的,朕有些不解了!”

    “父皇,这有什么不解的,不就是有人恶意中伤!”赵构脸不红气不喘的气定神闲的看着宋徽宗,仿佛真的与自己无关似的。

    宋徽宗被赵构这副模样搞得郁闷不已,猛地拍着桌子,哭笑不得道:“行了,明人不说暗话;跟我直接说了,这件事是不是你做的?”

    赵构见装不下去了,也就是如实回道:“不是我做的,儿臣也是刚刚知晓;至于何人所为,想必儿臣不说,父皇心中有数!”

    赵有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看着他们二人,总觉得这件事跟自己预想的不一样,仿佛这件事在他们看来根本就无伤大雅。心里好奇不已,整个人都竖起耳朵,上前轻轻走了两步,想要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臭小子!不跟朕装下去了!”宋徽宗笑骂道,他也明白这件事到底是何人所为,只是不愿意提及罢了。若是其他时候提及兴许还影响心情,就算是现在提及都觉得有些别扭,在他看来这件事做得的确有些过分。

    不过,赵佶接下来的话却让赵构、赵有恭二人都傻了,“朕倒是希望这首诗是你做出来,要真的是这样的话,岂不是一举两得,也省去很多麻烦。不如这样,咱就一错再错你就直接登基为帝得了,朕也落得清闲,你看如何?”

    “父皇,您是在开玩笑吗?”赵构大吃一惊,难以置信地大吼一声;乍听到宋徽宗的话,赵构整个人都呆住了,他真的相信宋徽宗说的话是在玩笑。可是看见赵佶坚定不移的眼神后,赵构闪烁其词,根本不敢看他,生怕他真的直接下道圣旨传位于他,那他真的无话可说了。

    赵有恭也是吃惊不已,他知道皇上对赵构与其他皇子不同,不仅仅是宠溺,就连大权都下放了。如今,听到赵佶说的话,他也傻了。并且,赵有恭听得出来赵佶反而有些失落,他相信皇上说的是真的,没有半点掺假。

    赵佶没好气地瞪了一眼,气呼呼地说道:“朕在开玩笑吗?你这个没出息的东西,一国之君乃是掌控天下,掌握生杀大权,多少人盼着你居然以为朕再跟你说笑,气煞我也!”

    赵构、赵有恭二人石化了,赵佶的话让他们二人都不知道该怎么接下去了,只得杵在原地一动不动,直愣愣的看着赵佶。毕竟,这件事他们目前真的没有想过,哪怕是扳倒******,赵构也未曾想过登基为帝。

    若是按照历史记载,太子赵桓的确是继承大统,成为宋钦宗;至于他自己还是后面一位,理应不可能跳跃。赵构又想起之前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已经超出他对历史的了解,还真的有些说不准宋徽宗会将皇位传给他,苦涩地笑了笑:“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早知如此就该提前制止!唉!……”

    九五之尊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步履维艰。若是真的登基为帝,指不定事情繁多。目前来说,赵构的确没有这样的想法。至于以后,那时以后的事情,不愿意去想太多,主要还是解决现在的矛盾才是关键。

    当初,王黼放出消息时,赵构便知道了,没有阻止便是看看到底玩什么把戏。不曾想,还没有看见王黼地把戏便看见了自己父皇的,这让他情何以堪。若是他回答想要,指不准宋徽宗真的废黜赵桓另立他为太子;若是不想要,那么他努力为国为民又是为何,这让他不好回答,只得沉默以对。

    宋徽宗深深的瞥了一眼赵构,叹息不已,他是真的想另立太子。若非赵构一直没有表现出这样的欲望,赵佶也不至于偶尔逼迫他主动出击。这首诗彻底点燃了赵佶内心的想法,赵构却不愿意接受,这让他笑得有些勉强。

    太子赵桓与赵构二人都是他儿子,身为一国之君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自从赵构出生以来,所作所为,赵佶一清二楚,更知道他的性子,以他来看日后的大宋江山交托在赵构手中比赵桓要强很多,势必带领大宋强大,这也是他一直坚持的想法,从未动摇过。

    不仅仅相信着,赵佶更是付诸行动帮助赵构,不然也不会将琥珀山庄传于他,让他接替山庄庄主之位。赵佶转念一想,沉吟片刻,终究还是放下心中的那份固执,只得顺其自然才行,有些事情硬来会适得其反,不能操之过急。

    赵佶叹息一声:“唉!……罢了,这件事就这么说吧!至于后面的事情,你已经做好打算了?”

    赵构见赵佶不再纠结传位之事,转移话题,心里也舒了一口气,敏感的话题暂时还不能去说,自信满满地笑道:“一切准备就绪,只要他出击,那便再无后悔机会,这一次倒要看看到底有什么底牌。”

    “如此甚好,没什么事你们退下吧!”赵佶紧锁眉头,轻轻地揉了揉太阳穴,然后继续批阅奏章。

    赵构、赵有恭二人告退下去,他们走出御书房整个人都变得轻松许多;之前,那个话题二人不约而同的闭口不谈。毕竟,皇位之事太敏感了。赵有恭咋听到也是吓了一跳,不过事后却又会心一笑。

    只是赵构一路上都皱着眉头,不知再想些什么,唯有他自己知道。这是他们二人首次一路出宫不苟言笑,一言不发,看得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何事,纷纷猜测起来。

    “唉,十三弟他为何不愿意呢?”赵佶有些伤感的摇摇头,他实在是想不通,人人期盼的皇位,只要赵构需要只需要一句话的事情,为何不愿意接受。

    赵似苦笑道:“皇兄,你应该知道我为何不愿意与你争夺皇位的原因吧!看似唾手可得,实际上却远隔千山万水;看似一国之君,行事多有顾忌,现在的他不是更好吗?”

    赵佶不解的看着赵似,又听到他继续说道:“皇兄,皇位或许是众人梦寐以求的位置,只是这个皇位坐得不安稳,你觉得有谁敢做?现如今大宋局势,你我皆知,他也一清二楚;此时,你提出这个不就给他造成庞大的压力,要是真的答应了,皇兄你又如何想?”

    赵佶低头沉思不语,叹息一声:“还是朕操之过急,朕唐突了!”

    赵似没有接话,这件事本来就是赵佶太着急,怨不得别人,是有些唐突了。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必定不会说出这番话来。在后面赵似看得一清二楚,赵构的脸色骤变,浑身僵硬,皱着眉头,他便知道赵构被赵佶的话震惊了;抬头看了一眼苦恼的赵佶,无奈的摇摇头。

    (本章完)

第290章 苦恼() 
“王大人,这一次做的事情本宫甚是欣赏!”太子赵桓赞赏地看着王黼,笑容满面,难掩心中的得意之色。

    王黼强压心中的喜悦,恭敬地回道:“谢太子殿下赞赏,此乃太子之功,微臣不敢居功!”

    赵桓听完后,心里更是得意洋洋。如今,整个汴京城都在谣传那首诗,风声转向了赵构,这是他乐意看见的事情。赵构的风头实在是太强盛,无论是官场或是军中,亦或是民间都有较高声望,这一次在他的身上大做文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目的已经达到了。

    ‘德基’乃是赵构的字,他自己不记得,只因事情繁多也未曾联想到,加之之前年纪尚幼不曾记得。凡是参与那次宴会的官吏都清楚,这个字还是当今皇上亲自赐予的,故而赵桓、王黼等人都知道。

    王黼暗中派人散布谣言,引起皇上的忌惮。本来这个算盘打得极好,偏偏漏算了皇上对赵构的喜爱超乎寻常,根本就不是他想得到的,故而这一次看似闹得沸沸扬扬,实则无伤大雅。

    此外,这一次事情赵构在幕后推波助澜,无非就是下套让他掉进去。果然,王黼不仅深陷其中,还自鸣得意,自认为毫无破绽,实则漏洞百出,赵构早已洞悉一切一直按兵不动,便是等待时机一举歼灭。

    王黼散布赵构谣言,说是他有骑兵谋反的意思,含沙射影又没有直接说明,这便是高明之处,让百姓纷纷猜测,朝中官吏早已知道一切,故而有些大臣按耐不住性子,直接参奏赵构一本,有些则是赵桓等人受益为之,双管齐下让赵构退无可退。

    殊不知,这样一来反而更是坚定了皇上将皇位传于赵构的决心。若非赵构一时接受不了,也从未想过这件事,只怕赵桓这一次自己砸了自己脚。只是这些他都不知情,自从李邦彦死后赵桓在宋徽宗身旁的眼线已经全部消失了,只得胡乱猜测皇上的想法,从未得到证实。

    根据他自己对父皇的了解,就算宠溺赵构也是有底线的,赵构这个传言让他深陷舆论风波,又有大臣推波助澜参奏,必定引起皇上警觉。若是所料不差,赵构势必会受到严惩,就算不处斩也得收回手中权力,就像是赵有恭一样,那个时候他早已登基为帝,还惧怕赵构不成。

    “九弟,休要怨我,一切都是你自找的!若非你想要与我争夺皇位,我也不愿意兵行险招,你一次次的紧逼,要是再不采取行动只怕父皇眼中根本没有我的影子了,那我这个太子又有何意义!”

    王黼等人看着赵桓脸上的阴狠,眯着眼睛,诡异的笑容,浑身泛起一阵寒意。赵桓的狠辣别人不知,他们自然知晓,为了皇位不择手段大有人在,成王败寇,他从未想过正大光明只要牢牢占据太子之位,日后必定继承皇位,此乃赵桓毕生追求,从未动摇过。

    此时此刻,赵构却没有赵桓那样兴奋,整个人看上去心事重重,满脸愁容,耷拉着脑袋,低着头一直向前走,惹得众人纷纷侧目,就连赵有恭都有些诧异的看着赵构,喊了数次都未曾回应。

    赵有恭知道皇上的那番话影响到赵构,换位思考,换成是他也不见得比赵构好多少。若不是他知道些赵构不知道的事情,只怕赵有恭也会误认为这是一种考验,可他相信皇上之前的那番话是认真的,不像是玩笑话,更不是试探,赵构如此模样十有八九认为那是一种试探。

    “九弟,你在想什么?”赵有恭快步上前,拍着赵构的肩膀让他涣散的眼神恢复清明,微笑的说道:“莫不是还在想着皇上那番话?其实你不必烦恼,有些事情不是我们现在考虑的不是吗?若是想得太多,徒增烦恼罢了!”

    赵构木讷的点点头,呆滞地眼神有了一丝亮光,怔怔的说道:“堂兄,你可知父皇刚才说的什么吗?若是真的想过,我也不至于如此烦恼,只是真的不曾想过;正如你所言,目前来说我们考虑的并非此事,可我心里始终有些不对劲,总觉得父皇那番话不像是玩笑,倒像是真的!”

    “真也好,假也罢!那都不过是皇上的话,你切莫放在心中便是!”赵有恭笑了笑,淡淡地回道:“是你的谁也夺不走,不是你的莫不强求。无论皇上说的是什么话,你只要记得有些事情真与假不是现在,而是以后便知道了。”

    赵构眼神涣散地看着赵有恭,喃喃问道:“堂兄,你说父皇刚才所言是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