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100章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100章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徽宗说道:“十三弟,你错了,他知道朕的意思,不愿意低下头,宁死不屈罢了!”

    赵似惊疑道:“此话从何说起?”

    “十三弟,你身上的伤是这厮留下的。若非你与他一战,留有伤势,又前往那里再次受伤,也不至于旧患复发,险些丢了性命。”宋徽宗目不转睛的看着赵似,沉声道:“以他的才能焉能不知我前去的目的,就算是给予最后的机会,他也不愿意接受,皆因他已经心死了。”

    “虽然那件事过去了这么多年,朕还是记忆犹新,那些年我们二人与他初次相遇的场景,以及那个人的存在。方腊已被构儿生擒活捉,本想给予他最后一次机会,却不愿意接受,唯有明日午时三刻凌迟处死。”

    赵似低头沉默不语,他也看得出来此时的方腊已然心死,胸中毫无任何的求生欲望,一心求死。在他们二人转身离去的那一刻,方腊又道出那人的情况便猜到他也不曾忘记曾经的过往。

    那件事发生在宋徽宗还未登基为帝之前,他还是一位端王,赵似也是楚王。此时,王安石变法随着宋神宗的死而烟消云散,宋哲宗也英年早逝,大宋没有合适的君主,朝中文武大臣都在为了日后大宋君主的事情烦忧,一方面支持端王赵佶,另外一方面也有大臣支持楚王赵似。

    明面上,端王赵佶与楚王赵似势同水火,只为争夺皇位;实际上,他们二人关系甚密,私交甚笃,一直不为外人得知罢了。当时,朝中的大臣都在为此事烦忧,然而他们两兄弟却相约离开京城。

    楚王赵似的心中一直觉得端王赵佶登基为帝实至名归,毫无争夺皇位之心,他是一位武痴,嗜武成狂,一心想要成为武术宗师。那个时候,周侗已然是武术大家。

    楚王赵似年少气盛,便与周侗挑战,最后败在周侗的手中。可是,赵似没有任何的怨言,反而与周侗成为朋友。那个时候,周侗并不知道楚王赵似的身份,只知他的身份不一般,而且武功也不弱,小小年纪就武功超群,这让他非常的好奇,久而久之二人的关系也非常的好。

    但是,那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便是方腊来到汴京城挑战各门各派的高手,最后与周侗交锋,败在他的手中。那是方腊第一次前来挑战,当时赵似听闻有人挑战周侗,好奇之下便前往周侗府中探望。

    “周老,何人有此本事?”

    赵似性质昂扬的来到周侗府上,便看见脸色苍白的周侗坐在椅子上,动弹不得,不禁有些好奇,从未想过居然还有人能与周侗交手,让周侗受伤,直接了当的询问起来。

    周侗面无血色,苍白无力地回道:“我也不知此人到底是谁,就连名号都未曾留下来,不过看上去与你的年纪相仿,或许比你要大上几岁。但是,此人的武功路数根本就不是中原武功,倒像是西域武功。”

    “若非师兄曾经叮嘱过西域武功诡异,要小心为上。当初,我不以为然,不曾想到真的有人学会了西域武功,相比之下西域的武功的确少了几分套路,多了几分攻击之力,没有固定的路数,一切都是信手拈来,当真是鬼神莫测,端是厉害。”

    赵似心里一惊,有些兴奋道:“居然真的有此人?那我倒是要去看看才行!”

    “我还是奉劝你,以你的武功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要是比武切磋只怕你必输,要是生死相搏也是你死在他的掌下,最好还是不要招惹此人。”

    周侗知道赵似嗜武成狂,就算是武功再高依然想去挑战,只是他担心那人的武功路数招招都是致命,只怕会伤及赵似,故而提醒道:“若是没有猜错的话,此人还会再次前来,应该走得不太远。”

    赵似听闻后顾不得其它,立即撒腿就告辞了,他兴致勃勃的想要前去找寻此人,脑海中只有那人的身影,哪里还顾得了周侗的叮嘱,俨然抛诸脑后,看得周侗无奈的苦笑不已,喃喃自语:“只怕你要受点苦了!……”

    赵似不管三七二十一,也没有询问清楚周侗那人的样貌,拔腿就跑,所有的事情都忘记了,只记得想要见识一下此人的厉害。但是,他来到了街上四处寻找还是未曾见到任何人的身影,反倒是看见了拜师前来的卢俊义。

    “兄台,不知你是否看见一位看上去受到重伤的人?”赵似直接了当的询问道。

    卢俊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愣了半晌,想了想回道:“之前来的时候好像看见一位身受重伤的男人,你要是寻找他可以循着这条路前去,料想应该走不远,必然能够遇见他。”

    卢俊义指了指自己来时的那条路,赵似道谢一声便马不停蹄的向前奔去。果然,在卢俊义的指点下赵似看见了重伤的那人,只见方腊已然昏倒在地,奄奄一息,赵似也顾不得其它愣是将他扛起来直接离开了。

    “皇兄,皇兄!……”

    赵似扛着重伤的方腊没有回到自己的府上,他的府上人多眼杂,又没有侍卫、婢女根本就照顾不了他,最后他想了想还是将方腊带到了端王赵佶的府上。此地,并非端王府,而是一处别苑,也是赵佶诗词作画之地,外人根本就不知道,也只有赵似清楚。

    此时,端王赵佶正在研究历代的书法,正在沉思之际,便听到赵似的喊声,心里有些奇怪,见他声音有些焦急,也顾不得写字了,直接从府内出来了,便看见赵似扛着一个人前来,还是一个大男人。

    赵似急匆匆的来到赵佶面前,又将方腊放下,急忙说道:“皇兄,你快派人前去喊大夫前来为此人诊治一番!”

    端王赵佶苦笑道:“我说十三弟,你搞什么啊!”

    赵佶不明白赵似意欲何为,要是扛着的是女子,他觉得没什么,反而是重伤昏迷的一个男子,又见赵似满头大汗,焦急的模样,不由得苦笑不已。他着实被这个兄弟搞晕了,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皇兄,此事说来话长,容后再禀!”赵似急匆匆的说道,“皇兄,您还是快快传唤大夫前来,看看此人到底如何了。”

    端王赵佶无奈的摇摇头,还是立即传命让人前去找来大夫前来。毕竟,人命关天的大事,不可马虎。再说,此人是赵似带来的,故而也就没有太大的怀疑,赵佶相信赵似必然会告知自己此人到底是何人。

    (本章完)

第172章 初次见面() 
端王赵佶立即吩咐下人找来大夫前来为方腊诊治,大夫望闻问切结束后,赵似立即走上前去,直接了当的问道:“大夫,此人伤势如何?”

    “回禀楚王,此人伤势并无大碍,只不过需要调养数日便可痊愈!”大夫恭敬地回道。

    赵佶让他下去领取赏钱,便开口问道:“十三弟,你这是唱的哪出戏?为何他会身受重伤,还是你将他扛过来的?你可知自己的身份,要是被朝中大臣知道,只怕会影响你的声誉。”

    赵似听闻方腊没有性命之忧,也是放下心来,又听到自己的兄长教训,不以为意地回道:“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我才不会在乎。再说了,我的性格皇兄还不清楚吗?”

    赵佶又问道:“十三弟,此人到底是谁?莫不是你与他比武才会伤成这样?”

    赵似嗜武成痴,生平最喜欢的便是挑战各路高手,只要被他盯上的都会前去讨教一番,不论胜败一律以武会友,从未真正的动杀手,也不曾将人打成重伤的事情发生,心里故而有些奇怪。

    “皇兄,此人的伤势不是我造成的,而是周老先生留下的!”赵似回道。

    赵佶大惊道:“周老先生留下的?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是,赵似便一五一十的将此事经历说了一遍。

    赵佶听闻后,惊道:“看此人的年纪也不过与我们相仿,居然有如此高深莫测的武功,就连周老先生都受了伤,只怕非同小可。十三弟,你将他带到我这里意欲何为?”

    赵似笑嘻嘻的说道:“皇兄,此人的武功如此了得,我想与他赐教一番,且看周老先生说的是否属实。另外,此人居然学会了西域武功,汴京城各门派的高手我曾相识,却无从认识西域高手,也想见识一下西域武功到底如何?”

    赵佶哭笑不得道:“你还是想要与他交手?只怕你的武功不是他的对手,我可不想找大夫为你诊治。以我之见,你还是放下挑战的念头,不然吃亏的是你自己。”

    “皇兄,我生平最爱的便是练武,难得遇到如此好对手,岂能轻易的放过,就算是受伤也在所不惜!”赵似坚定不移的说道。

    赵佶无奈的摇摇头,他知道赵似下定决心做的事情一定会完成的,故而也就不再劝说他放弃比武的念头,无奈的说道:“十三弟,朝中只怕闹得不可开交,要是知道你在我这里,又是一番风雨,还是尽快回府!至于此人,你也一并带回府中,留在此地总觉得有些不好!”

    “别!别!”赵似连连摇头回道,“皇兄,此人就留在此地吧!再说这里寂静,又没有外人前来打扰,正好有利于他养伤。若是背着他回去,只怕肯定是被其他人看见了,要是那样的话,又是一番唠叨,已经够烦了,不想再他们多说什么。”

    赵佶想了想,也觉得赵似说得对,再怎么说赵似也是自己的亲弟弟。虽然不是一母同胞,却是同一个父皇,故而也就答应下来。赵似见时候不早了,也就告辞回去了,之前走得匆忙不曾询问周侗的伤势,故而此次回去又再次前去登门拜候。

    赵似离去后,赵佶方才想起不知此人的名讳,摇摇头便独自继续作画,唯有方腊一人躺在床上休息。赵似急匆匆的又来到了周侗府上,开门见山的问道:“周老先生,您伤势如何?”

    周侗见赵似去而复返,不禁有些诧异,微微一笑道:“多谢惦念,已经好了许多。”

    赵似见周侗脸色好了许多,苍白的脸色上浮现一丝红润,气息也渐渐的稳定了,不禁有些诧异,道:“周老,您这是练得什么武功,居然好的如此之快?”

    周侗笑道:“哪里是练了什么武功,这是吃了千年野人参才有此效果,失去的元气才会好的如此之快罢了。”

    “千年野人参?那可是贵重之物!”赵似忍不住羡慕地说道。

    周侗见他如此好奇,也就将事情说了。赵似才明白,他离去后有一人前来拜师,本想是拜师学艺的,却见周侗如此重伤,故而想也没想就将自己身上的千年野人参给了周侗,让他补血益气。

    周侗见他如此仗义,拜师时一方面,真正的还是此人的仁义本色,着实让周侗有些惊讶,欣然答应下来收下那人为徒,此人便是赵似之前遇到的卢俊义。赵似听闻后,也觉得真是有缘分,也是恭喜几声,然后与周侗聊了一会便告辞离开了,他知道周侗需要静养休息,故而不敢多做打扰。

    “看样子,他还真的找到那人了!”周侗喃喃自语道,“以他的性格,必然是与那人赐教几招。若是没有猜错的话,只怕那人已经被他救起。若真的是这样的话,还必须提高自己的武功才行,不然那人再次前来挑战,只怕武功更加厉害,只是没有想到那人居然会内劲,却与中原的内劲有些不同,要想战胜于他必须拥有内力才行,不然仅凭招式还是无法与之相抗衡。”

    虽然方腊首次挑战失败了,周侗还是探知出他的武功中蕴含着内劲。即使不是很明显,还是被周侗看出来了,故而他知道自己此次战胜于方腊也不过是借助自己的战斗经验,也知道方腊的内力还未练成,要是成功了,只怕自己败了,故而周侗也决定认真的去研习内功的锻炼法门,而他所能练习的也只有佛家内功,其他门派的却不知如何下手。

    赵似得知周侗伤势并无大碍,自己的心愿也达到了,心情大好的回到自己的楚王府。现在,他正在满心欢喜的等待着方腊伤势好转,然后便向他挑战,也想见识一下西域武功。

    次日,方腊从昏迷中苏醒过来,恰逢赵似不再,唯有赵佶一人在院内练习书法、作画。

    方腊舒展着身子,来到前面看见赵佶一人在那里全神贯注的作画,皱着眉头,心想:“此人到底是谁?我怎么会在这里?”

    “兄台,你醒了?”赵佶见方腊醒来,也放下手中的笔杆,微笑的走到他面前,道:“来,坐下吃点点心!我原本以为你还需要一些时日才能好起来,没想到这么快就好了,不愧是练武之人,体魄果然强壮。”

    方腊见他彬彬有礼,又见他身着华服,料想此人的身份不简单,躬身道:“在下多谢兄台救命之恩!”

    “救你的人可不是我,乃是另有其人,想必他一会便会回来了。”赵佶微笑道。

    “不知兄台高姓大名,日后定当报答!”方腊躬身问道。

    “赵佶!”赵佶如实报出自己的名讳,又问道:“不知阁下姓甚名谁?”

    “在下,方十三,歙州人氏!”方腊也报出自己的名讳,他本来的名字便是方十三。

    “十三?”赵佶听闻后大吃一惊,笑道:“看样子,你真的与他有缘,他也是十三,不过是排行十三,也是我的弟弟!救你的人也是他,并非是我,我只不过是提供休息之地,是他将重伤的你救回来的,等会你便可以与他相见了。”

    台风又来了~~

    (本章完)

第173章 切磋武艺() 
赵佶没有任何的王爷架子,也没告诉方腊自己的身份,反而以礼相待,更没有看不起方腊。在他看来,不论是文人还是武夫都是平等对待。再说,眼前的方腊是赵似一直想要挑战的对手,身为兄长的他也得好好地招待才行。

    方腊与赵佶面对面坐着,自始至终赵佶都是面带微笑,不时地拿着点心给方腊,无奈之下也只得吃了几块点心,味道的确不错。但是,在他人府上也不敢做得太过,还不是非常熟悉,以他的江湖经验来说,还是对赵佶有些防备。

    并且,方腊都在观察赵佶的言行举止,对他的身份也非常的好奇。无论是赵佶的待客之道,还是气质都显示出他的身份非富即贵。但是,方腊也没有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