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最强吕布之雄霸天下 >

第128章

最强吕布之雄霸天下-第128章

小说: 最强吕布之雄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吕布是将各养殖场的利润压得很薄。

    肉价不高,如此,哪怕百姓养猪再售卖,也根本赚不到几个钱。

    如今肉食过剩,确实还是个麻烦。

    而吕布也知道,现在有得剩,但不久的将来又会出现不够吃的情况。

    吕布道:“朕当初既然给过承诺,就不会让养殖场亏损。既然销路不通,就由官府出资买下。将这些肉食以福利形式发放给贫困百姓。另外也可多供给一些给奴隶工,让他们尽心尽力为我朝贡献劳力。元龙、公台,此事由你二人负责处理。”

    “臣遵旨!”陈登陈宫双双领命。

    其实吕布还知道,滞销的另一大因素,还是交通问题。

    交通费用若是过高,就导致运输成本加大。如此一来,利润就没了。

    要知道,刚刚征服的吴国和各殖民地,许多人还是缺肉吃的。

    所以,许多产品,大都只能自产自销。

    可要造就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又谈何容易。

    除了益州地界之外,现在的华夏已经基本一统了。

    所以吕布决定,要好生发展一下工商。

    科技他已经提升得差不多了,接下来,他要重新规划一下工商业,使其真正带来财富。

    年前三百亿的税收,着实让吕布脸寒。

    平均一人一年才能创造一千钱的税收,相当于一个月才不到一百块的税收。就这么点价值,如何支撑他大发展。

    随便造几个工程,钱就花光了。

    如果不是几乎所有的产品都是国营企业,这些钱财都进了吕布腰包,吕布根本就发展不了。

    吕布做出了几条规划,一是更大的信息平台,二是物流。

    再来,便是私有化。

    只有私有化,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商业创造。

    当然,一切的前提,还是道路。

    为了修路,吕布不得不再次暂缓了征蜀计划。

    就让刘备在益州多苟活一段时间吧,待他有了更强大的交通网和科技,打刘备也会更轻松。

    既然计算机开始有了,吕布便准备搞下一个科研项目。

    互联网。

    本章完

第257章 举世大工程() 
是的,互联网。

    只有吕布知道,互联网能够带来的改变有多大。

    虽然以现在的计算机技术,可能还支撑不了网络技术,但吕布先将这个概念提出来,再让下面的人朝着这方面去研究。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所成就。

    再来,网线、光纤、交换机、液晶显示器、crt显示器等等等等。这些,都是重点科研项目。

    一句话,但凡吕布见过的事物,都能够作为开发项目。

    世上无绝对的一帆风顺,华国确实是蒸蒸日上。

    然而,就在今年,却是发生了大灾难。

    “启奏皇上,自立夏以来,我国北方数州已经连续一个半月未曾下雨。如今旱情严重,庄稼多有旱死。据粗步估算,此次旱灾已造成上亿钱的损失。”陈宫肃声相禀。

    吕布又如何不是心情沉重:“百姓如何?”

    “回皇上,自从大运河贯通之后,北方水源得到大量缓减。加上广修水利,深挖了地井,百姓饮水问题还未受到威胁。目前受灾严重一点的,主要是并州。并州人口众多,若再不下雨,怕是百姓饮水困难。”

    陈宫并没有谎报瞒报,因为他知道,一旦瞒着吕布,保证吃不了兜着走。

    有问题提出来大家商量解决,吕布不会怪罪。

    敢瞒着不报,只报喜不报忧,绝对会挨批。

    此时此刻,听闻灾情的群臣也不由窃窃私语。

    面对天灾,谁都会感受到无力。

    自古以来的蝗灾、震灾、旱灾、水灾、雪灾等,更是困苦了无数先贤。

    如今华国虽然日新月异,科技大发展,但面对天灾,依然力不从心。

    而吕布,又如何不知北方缺水的大问题。

    这是自古由来的问题,华夏数朝数代,都深受苦楚。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后世天朝。

    吕布将运河挖得更深,也只是保证了运河一线的水源问题。可北方那么大,又岂是只有运河这一线的人口。

    如今并州要挖煤,这里的人口,也是仅次于冀州的大州。

    北方夏天缺水,冬天又冷,真是苦楚多多。

    雪灾吕布虽然对付不了,但由于吕布挖出了无烟煤,创造了暖炕和棉花被等事物,现在北方冬天基本不会冻死人了。

    就算有,也只是个例,根本算不得什么。

    未来吕布还会创造暖气,所以北方御寒问题,吕布已经完全不担心。

    然而,缺水问题,却是由来已久的大问题。

    若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将会世代受此困苦。

    忽然,想到什么的吕布精光一闪,立即一喝:“展开世界地图!”

    是的,吕布想到的点,正是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最大、储水最多的淡水湖。其储水量,相当于全世界淡水的20%。

    自汉唐开始,这里就曾经是华夏的领土。

    汉武大帝征服过,苏武牧羊所在之处,就是这里。

    而唐朝时期更是作为领土直接管理。

    然而,在那所谓的大清朝,却是将其割给了俄国。

    每每念及此处,吕布就心痛至极。

    傻逼皇帝干的蠢事,竟然还各种鼓吹圣明。

    后世更还各种清宫剧、小说等简直多如牛毛,完全各种跪舔。

    舔你妹啊舔,还各种争宠宫斗。

    斗你妹啊斗!

    汉人跪舔满人,你特么还斗得很开心是不是。

    贝加尔湖在华夏正北方,和华夏在同一个经度之内,海拔也相差不大。只要挖一条运河过来,保证能让华夏北方地带缺水问题得到大量缓减。

    如果吕布舍得花大力气各种挖建水库,整个北方的水源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一念至此,吕布就不由激动。

    他庆幸,他重生到了一个极好的时代。

    他要在这个时代,将贝加尔湖之水引满华夏。

    大地图很快展开,吕布指着贝加尔湖道:“众卿家可知此处?”

    世界地图已经在华国普及了,百官大都知道了世界有多大,有许多国度。

    只不过,吕布所指的地方,许多人还并不知晓。

    他们又不没学过地理,哪里懂。

    陈宫回道:“臣看过史书,如果所料不差,此处应该唤作‘北海’,汉武帝时期曾经征服过此处。”

    是的,汉隋时期,此处唤北海。

    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唤于巳尼大水。

    唐朝将其征服之后,又改名为小海。

    直到清朝时期,被割给俄国之后,就改成了白哈尔湖、柏海儿湖等。

    吕布笑道:“不错,正是北海。只要将北海之水引入我国,我国北方地带缺水问题将会得到极大改观。它名为北海,但实际上是淡水湖,而且水质非常干净,直接就可使用。”

    陈登皱眉道:“皇上,此水离我华国北方州郡如此遥远,何以引水?”

    吕布指了指凉州道:“挖,挖一条运河出来。将北海之水引入凉州盆地,继而顺流向东,我华国北方地带将不会再为缺水烦恼。”

    陈登咕噜一声,颤声道:“皇上,这工程量怕是……”

    吕布点头:“确实是浩大工程,其工程量甚至不比国内的运河工程量小。但这是千秋万代之举策,我等不能不做。元龙,此事由你工部全权负责,先测绘运河路线,两年……,不,一年之内必须给朕答复!”

    “臣遵旨!”陈登只得领命。

    既然吕布指定了引水入凉州,那就有了大方向。

    是的,吕布知道后世有引贝加尔湖入疆的大工程。

    因为贝加尔湖每年都会流大量的淡水到北冰洋,既然是白白流失的水源,为何不能开发利用。

    本来,中俄都有了相当的意向。然而,中间却又隔着一个蒙古。

    所以,这项大工程一直未能落实到实处。

    然而,现在不同,吕布重生到了一个全属于他的时代。

    在此时,他已经征服了北方。只要赵云等人彻底征服丁零,这片湖水的所有权自然就属于他了。

    吕布说过,他要全世界的资源来建设华夏版图。

    那么,北海之水,又岂能不调。

    就算海拔高,他抽也要抽上来。

    风力抽水、太阳能抽水,这些技术,足够保证永动力。

    前期电力抽水,也并不是大难题。

    除了北海之水外,还有西伯利亚的各种水源。

    吕布甚至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挖。

    将所有可能连通的水系,全部挖通。

    后世做不到,是因为有太多太多的国度,以及各种各样的工程预算。

    但现在不同,一切都是他说了算。

    而且,他还有大量的奴隶可以使用。

    当然,这些工程太过浩大,得一点一点创造。

    当务之急,吕布是要考虑如何保证北方百姓饮水问题。

    吕布很快做出指示,那就是桶装水。

    本章完

第258章 发生旱灾() 
是的,就是后世饮水机用的桶装水。

    用塑料桶一装,再运送到并州,至少要先保证百姓饮用水源。

    吕布恼火的是,是旱情这么严重了才上报给他。而底层官员又无太大作为,简直就是恼火。

    除了做好旱灾工作,还要预防未来的水灾。

    吕布知道,往往大旱过后便是大水。若不尽早预防,将来又是一大笔损失。

    而且这个时代黄河泛滥,那都是常事。

    这一次,百官都不敢懈怠,纷纷领命要做好灾情工作。

    同样,吕布知道引水入凉这项大工程的难度,而且前期肯定是见不到收益的。

    但他不能不做,为的,是千秋万代。为的,是子孙后代。

    好在这个时代沙漠化还没有后世严重,所以,吕布依然还有极大信心。

    吕布并没有想过直接去改变沙漠,而是保住那些没有被沙漠化的地界。

    如此一来,相信以后就不会有沙尘暴肆虐到内地去。

    而且这片地界的植被,吕布更是严禁有人私自砍伐。

    要用木料,他宁愿花大代价从内陆运输,也绝不允许砍伐树木导致沙漠严重化。

    相反,还要各种种树,保证植被扩大。

    只有保证了内循环气候,引过来的水才能长期保存。否则,引再多的水也不够用。

    吕布也庆幸他是皇帝,在这种制度之下,他一人就能决定所有的政策。

    敢不听,那就拉出来砍头。

    因为这些经济帐,只有他能算得清楚,当世人算不懂的。

    人往往都只能看到眼前利益,就算知道有不良后果,那又如何。

    那肯定是只顾自己,谁还管你后人如何。

    所以,只能靠法,靠吕布制订的强硬刑法。

    反正这片地界大都是异族,不服者,皆杀。

    旱情严重,吕布也不得不亲自出外察看现状。

    同时,也将吕天龙等人带上了。

    只有深入民间,才能真正知道百姓需要什么,才能真正知道,该怎样去治理国度。

    官员递上来的奏折,永远都是经过美化的。

    现在吕布这里还不严重,但未来呢。

    既要培养下一代,吕布当然要各种教导。

    再者,吕布也根本不担心夺权问题。

    因为吕布根本就没想过永远当皇帝,等吕天龙能独掌一面了,他就转移政事,然后再慢慢转移军事。

    他还要将这种制度流传下去,以后吕天龙也要为他的太子铺路。

    只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稳固江山。

    子嗣争权的问题,也能最大程度得到缓解。

    皇帝都铺路了,你其他人还争什么争。

    而没有官员支持,其他皇子也争不了。

    皇帝都在铺路,那百官眼神还不好使不成,怎么可能又去支持别的皇子。

    随着吕布这里普及了一些天文地理知识,现在华国许多人都知道了气候是怎么一回事。

    吕天龙作为太子,自然更是明悟。

    人类伴水而生,没有水,就无法存活。

    可以说,水源,就是真正最为重要的资源。

    所以,吕天龙才明白吕布为什么这么重视水源。

    可小小年纪的吕天龙自然没有什么主意,他只能听、只能问,然后一点一点记在心里。

    他终于明白吕布为什么要各种挖建水渠和修建水库,这是要尽量减少水源流向大海啊。

    如今华国各大主城的自来水厂也开始启动了,人类用水,已经朝着更自动化、更洁净化、更集中管理的模式了。

    相比巴蜀还得挑水过活,华国百姓的生活实在是好得太多了。

    华国劳力大解放,能够产生的工商,又是何其之多。

    虽然蜀汉远远比不过华国,但有了各种新物种,蜀汉国富民强,当真不缺食。

    而且军队也全都配备有了最好的武器和甲胄,按冷兵器时代的标准来看,完全是顶级配置。

    因为炼钢工艺,蜀汉早就偷学到了。

    现在蜀汉军,同样是上好的钢铁武器。

    没有热武器,这已经是到头了。

    听说华国今年闹大旱,全国都在忙着救灾。所以,刘备就捉摸着,能不能主动再搞点事情。

    但综合比较,刘备也知道蜀汉实在差得太远。

    很简单,华国有两千万的青壮汉人,以及不知道有多少的殖民人口。

    反观蜀汉,人口也才三百万,军队满打满算,也才二十来万。

    和吕布数百万大军相比,差得太远了。

    原本想征服南蛮多增加些人口和劳力,却又功败垂成。

    和南蛮相比,刘备更想的,依然是北方更广阔的大地。

    所以刘备便召集群臣商议,看能否出兵拿下汉中。

    因为只有拿下汉中,益州才算更为稳固。

    否则将来吕布征蜀,水陆两路大军齐攻,蜀汉当真难办。

    刘备这么一提议,一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