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极品纨绔 >

第221章

盛唐极品纨绔-第221章

小说: 盛唐极品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16。第416章 神魂颠倒的陈参军() 
“泥碳腥臭,用以生火取暖,营帐里边不大会的功夫就会污浊不堪,长史您就算是用柴火,也比用那玩意强。 ”陈参军不禁好心地提出了建议。嗯,人品还真不坏,只不过道不同而已。

    “本官暂时用来煮盐,以后会想办法做炉子,用泥碳取暖,不仅仅能保持植被,而且火力更旺,取暖更舒服……”段少君示意陈参军与自己一块坐到了营帐前坐在小马扎上,一面解释道。

    陈参军给段少君的长篇大论给说得云里来雾里去的风中凌乱不已,不就是烧个柴火吗?招你了还是惹你了,生生在这里叽叽歪歪小半个时辰不带重样的。

    还什么植被保护,还什么水土保持,还什么环境保护,保护你妹啊保护。陈参军硬着头皮僵着脸继续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状,心里边是卧了一槽又一槽。

    好不容易熬到了泥碳被推来,陈参军赶紧起身。“哎呀,泥碳总算是运到了,你们这是怎么回事,不就两百斤泥碳,居然要费这么久的时间?”

    “官人啊,不是我们想拖时间,而是泥碳这玩意味太重,军营里边没有人烧,只能进城去买。”两个役夫只能苦着脸解释道。

    “无妨,买来了就好,咦,还真不错,都是上好的泥碳。”段少君打断了陈参军的报怨,打量了一番之后,捡起了一块拳头大小的煤来仔细欣赏。不得不说这两个役夫也算是用心的,弄来的泥碳分明都是精挑细选过的,全是拳头大小的块状,很好烧。

    #####

    “齐大,给他们一人一百钱,算是他们的辛苦钱。”段少君把泥碳块放了回去之后回头冲齐大吩咐了声道。

    这把这两个役夫给感激的,虽然一人一百钱不算多,但是在边塞之地,三四两银子就够一家子人好好的过上一年。他们这些役夫,可是没钱挣的,倒不是给这位长史弄来泥碳,居然还能拿赏钱。

    等这两个喜出望外的役夫千恩万谢离开之后,段少君叫来了亲兵。“把大营里的泥水匠给我叫来,让他给我围个炉子。”

    “长史,您若是要炉子,营帐里边不有吗?”陈参军越发地段少君了,炉子这玩意都想要打新的,还真不愧是勋贵家的纨绔子弟。有钱就是任性。

    “那玩意能叫炉子?叫火盆还差不多。”段少君对于那种能够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的玩意哧之以鼻。前几日段少君一直以房舍未好为由,住在云州城里。

    而这几日赶工军粮,不得已,只能住在这帐篷里边,每天晚上那股子碳味熏得这货两眼翻白。特别是偶尔半夜有好心的亲兵往那火盆里边添新碳,不小心添上一两块碳头,段少君被熏醒过来时,想死的心都有了。

    泥玛的,这样的日子简直快要让人活不下去,段少君现如今是无比地期待着自己的房子早日能够修成,那样,好歹也有个温暖而又舒服的地方躺着睡个安稳觉,不用每天晚上睡到半夜总会去做梦,梦到自己被身困火海,犹如化身追求真理至死不渝的布鲁诺一般。

    “那要不长史您去伙夫那边弄呗,为了两百斤盐还得另起炉灶,这也太浪费时间了吧?”陈参军揉了揉眉头,一脸黑线地道。

    “那种也能叫炉灶?连根烟囱也没有,不怕把人给熏黑了,对了对了,再把那铁匠也给我叫个过来,有炉没烟囱可不行。”段少君突然想到了一件重要的事,唤着那名跑去叫人的亲兵,让他再多叫能工巧匠过来。

    陈参军一脸无奈地又爬回了营帐旁边的小马扎上坐下,心中暗暗发狠。整,使劲整,陈爷爷我到要能整出啥子妖蛾子来。

    而段少君让亲兵去叫人,自己也没闲着,从怀里边掏出了一只碳笔,又让人拿来了一张宣纸和木板,就把宣纸夹在木板上开始写写画画起来。陈参军一开始还一脸鄙夷,天底下就没有人这么拿笔的,也不知道这小子是不是太过娇生惯养,连拿个笔都拿不行。

    可是等斜眼段少君画的玩意之后,陈参军的目光却再难以离开,一条条笔直的直线,还有浑圆的曲线从段少君的碳笔笔尖流出。一个造型颇为古怪的玩意,就像是炉灶,又不太像炉灶的玩意跃然于纸上。

    “这是什么东西?”陈参军忍不住凑上前去啧啧有声地问道。“这就是长史您说的炉灶?”

    “当然,这样的炉灶,不但可以烧泥碳,也能烧柴木,也能烧秸秆,而且火力猛,还能节省燃料。”段少君洋洋得意地道,为自己超强的记忆力再一点轻轻而又温柔地点了个赞。

    记得几年前回老家的时候,恰好遇上亲戚家的炉灶和火炕改造,所以细节方面记得十分清楚。

    #####

    不大会的功夫,泥水匠过来了,一听说要给长史造炉灶,自然没口子的答应,不过一听说需要建筑由长史亲手设计的炉灶,不由得有些黑脸,这分明就是赤果果的不相信我的技术。

    但问题是有想法归想法,一听到段长史说只要能够按着他的法子建出这样两个一模一样的炉灶,就能够拿到一两银子的赏钱后,泥水匠直接就抛弃了自己的职业道德,狂吹猛拍长史大人是那么的英明神武,画的图是那样的帅,就连那小模小样跟棋杆似的玩意儿也特顺眼。

    听得一票亲兵鸡皮疙瘩狂冒,陈参军更是一脸黑线,总有一种想要抄起泥碳块往这个厚颜无耻的泥水匠脑门招呼的冲动。

    段少君倒是笑呵呵的拍了拍这位泥水匠那满是泥灰的肩膀。“好好干,有啥不懂的问我就行。”

    泥水匠赶紧去叫来了两个搭手去,一块就在营帐前开始动工,反正砖石和泥灰都是现成的。不过就是泥碳灰找不着,最后还是段少君的亲兵提着个两个大口袋子骑马回了一趟云州城弄来了两大袋子的泥碳灰。

    回来之后这厮一脸郁闷,别人一打听才知道,这货被段少君勒令花钱去买,结果别人非但不要钱白送,还多送了小半口袋泥碳灰,并且很好心地告诉这哥们,生活不易,别瞎败家。

    乐得一票亲兵东歪西倒的全没个正形。少君唏嘘不已,现在是没时间,日后有了时间,一定得好好的操练这票亲兵,成天就跟那游手好闲的地痞流氓似的,以后得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可是要靠他们来保全的。

    搭灶不难,有了段少君这位优秀的建筑设计大师的亲自指点,再加上材料直接从修房子那边直接弄过来就齐活,所以干是十分的快捷。也就大半个时辰,一坐很是符合段少君心意的炉灶就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而铁皮烟囱这玩意自然要比搭灶更简单,碾压烧得半融不融的铁,很快就得到了一张铁皮,里边塞根大木棍子,敲敲打打,不费多大的事就成了一根烟囱。

    对于段少君的各种奇思妙想,实在是让陈参军魂颠倒,似乎就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得倒这位年轻得过份的段长史。太神奇了吧?

    搞得一开始就是诚心诚意专门过来君笑话的陈参军现在都有一个隐隐的念头,或许,这小子真有办法,将那些盐给熬制出来。

    呸!熬盐谁不会熬,可问题是这活计完全就是个体力活,想要熬出夜,非得大批的人手,而且还得注意火候,更重要是还得有老练的盐匠来锅的盐料是否合格,是不是杂质太多,这些,可不是你个小年轻突发奇想就可以解决得掉的。

417。第417章 让你见识什么叫真正的面食() 
“来来来,先吃点面条,这都中午了,先填饱肚子再熬盐。 ”段少君端起了亲兵递过来的面条,冲那陈参军招呼了一声之后,大口地吸溜起爽滑的面条。

    面条是用羊肉和羊骨一块熬制的,里边掺了去腥的韮菜花,还有香葱和香菜,羊肉的腥臊味早已经不见踪影,有的只是那喷香的味道。

    陈参军碗面,嗅着那诱人的香味。也懒得客气,直接抄起了筷子一如段少君一般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干掉了一大碗的羊肉面,这才满足地打了个饱呃。

    “长史,您的亲兵手艺可真不错,这碗羊肉面,可是下官有史以来吃得最香的一碗面。”陈参军打了一个大大的饱呃,将最后一口汤也喝得一干二净,就差没舔碗底了都。

    包括那两个匠人还有前来帮忙的役夫也同样享受了一大碗美味的羊肉面,吃得一个二个意犹未尽,啧啧有声,反正夸奖之言也跟陈参军差不多。

    那名端面过来的亲兵不太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这手艺,还是我家公子教的,可惜还是做不出那种味道来,若是你们尝到我家公子做的面,你们就会觉得我做出来的面,实在不值一提。”

    “行了,你小子快收拾东西去,本公子用不着你在这拍马屁。”段少君瞪了一眼这厮说道。

    #####

    吃完了午饭,一直有着良好的饮食习惯的段少君又煮了一壶茶,与陈参军分享,黄色的茶汤,嗅着那股子醇厚的茶香,陈参军愣了半天,才敢确定这是茶。“长史,您这是什么茶?怎么色泽如此奇怪。”

    “这是红茶,来,尝尝,这北地苦寒,绿茶饮不得,最好的还是红茶,既可养胃,又同样能够去腻解腥消食,最是可口。”段少君笑眯眯地举了举杯,呷了一口红茶,实在舒服。

    这红茶就是段少君这个闲得蛋疼的段某人给弄出来的。因为这个时代只有绿茶,但问题是绿茶容易变质。上一次在闻知诗见得师伯的老茶之后。

    段少君觉得像他们这样的老年人,实在不适合饮用过于伤胃的茶,于是就试制了一些红茶,毕竟红茶是发酵茶,不但不会伤胃,而且能储藏很长的时间。

    又想到了师尊也喜欢喝茶,所以这厮一弄就整了二十多斤的红茶,结果自己被扔到北方来,自然也就私藏了一半,剩下的一半里,五斤送给了闻知寺的师伯,五斤让人捎给远在江南的师尊。

    “我说长史,这,这该不会也是你弄出来的吧?”抿了一口醇香回甘的红茶,陈参军叹了口气,忍不住抬起了手使劲地揉了揉脸,让自己清醒一点,少君问道。

    “算是吧?本官反正挺闲的,没事就喜欢瞎琢磨,不想经常还能琢磨出一些不堪大用的小玩意,倒是让陈参军你见笑了。”段少君保持着谦虚地态度说道,实际上陈参军的表情之后,心里边暗爽得就想要当场放声大笑不已。

    “另外有句话我想问问陈参军你,本官记得,云州城北数十里处,有一盐湖,既然食盐不足,你们为何不从其中取盐?”段少君呷了口茶,好奇地问道。

    “取盐?想必长史您不清楚,那是一个盐碱湖,周边方圆里许,连植物都长不了,牧民们也从来不会牵牲畜到那里去饮水,为何?就是因为那盐碱湖的水是有毒的,你居然让我们去那里取盐?”陈参军用一种病患者的目光来审视段少君。

    “等等,你说那是什么湖?”段少君坐直了身躯,一脸正色地道。

    “盐碱湖呗。每逢冬季,都会有一些不要命的穷苦百姓跑去那里捞碱来售卖,那玩意也就是拿来揉制皮革,又值不了几个钱。”陈参军如此说道。

    “……你们还真是。”段少君白眼猛翻。“你们还真不明白盐是怎么来的。就那水,就可以直接拿来煮盐,你们懂不懂?那个地方之所以草木不生,正是因为盐碱的浓度过高。”

    “你们之前吃的为啥都是死面饼子,就算是发酵好的面饼,为什么会吃起来有酸味,就是因为你们没有往里边搁碱来中和……”段少君气的差点连茶都喝不下去了都。

    难怪,难怪自己说那面饼子怎么那么难吃来着。也是,北方深秋寒冷,就算是想要发面也不是那么好发酵的,能有死面饼子吃就不错了。

    “面里边搁碱?”陈参军差点把喝进去的茶水给呛出来。“我说长史您没说错吧,那玩意能给人吃?”

    “你懂不懂化学反应,懂不懂中和反应?算了我懒得跟你说,等本官有闲暇再让你见识见识什么才叫做真正的面食。到时候盐不够,本官就弄那盐碱湖的水来熬盐,保证不花一分钱,就让咱们左羽林卫上下全吃上盐……”段少君轻松惬意地翘起了二郎腿哼起了小曲,过去呆在江南吃的都是米饭。

    来到了北方,住在京师里边,吃的要么是小米,要么是米饭,对于面食,还真的不太注意。只是觉得这个时代的面食总有股淡淡的酸味。

    还以为是这个时空的特色。泥玛结果是因为没搁碱,居然没搁?靠,碱啊,姐姐。,自己馒头祖师爷的称号是跑不掉了。

    陈参军一脸鄙夷地洋得意的段少君,心中暗暗腹诽,陈爷爷我要信你,我就是个棒槌。

    #####

    吃面的当口,就已经有亲兵在那里引火,先用木屑加上细柴引火,然后再添上煤块。就烟囱冒出滚滚浓烟,之后,待柴燃尽,煤燃旺时,烟囱里边冒出来的自然不再是滚滚浓烟,而是淡淡的青烟。

    这是无烟煤,而且还是品质很不错的无烟煤。不过,段少君着人煮上一锅水,然后开始加入盐矿粉进去缓缓的搅动,直到差不多完全融化之后,又再添新的盐矿粉。

    一口大铁锅,足足煮了三十来斤盐矿粉,这才停下,段少君凑到了大铁锅边闻了闻,果然,那股子刺鼻子的味道仍旧够呛。旁边,吃饱喝足的陈参军虽然没有冷嘲热讽,却也是一脸的早知如此。“长史,你这么弄,难道你以为就能够真能弄出盐?”

    “你急什么,这只是开始,很快你就知道了。那边的,木碳挑好了没?”段少君没好气地白了一眼这厮,走到了旁边问道。

    “已经挑好了,全是最好的木碳,没有一根有烟头。”那两名亲兵赶紧说道。

    “给我碾碎,越碎越好,然后用一块丝帛给我包好,对了,不许用你们的脚给我瞎踩,弄块干净的地方用布包好,用木锤子慢慢的碾砸,等全部成了碳灰那样的细末之后搁那个铺好丝巾的大竹筐里边知道吗?”

    段少君开始指挥人们又准备了一口干净的大锅,还有另外一个竹筐子,而这个竹筐子里边也同样铺上了一层丝帛。

    陈参军就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