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骠骑大将军 >

第503章

骠骑大将军-第503章

小说: 骠骑大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进来之后,边通将整件事从头至尾想了好几遍,得出的结论让他更沮丧,盟友的抛弃和利用,甚至于天师的谎言全都出现在他的脑子里。也恨自己为什么不多想几遍,这么多年下来自己总是低朱买臣一头,凭什么现在他要坐牢,而那个家伙却在外面逍遥。

    边通已经喊了好久,将朱买臣这个名字告诉过他所见过的所有人,只可惜直到现在也没有见到那个家伙被押进来。狠狠的将瓷碗摔在地上,碗摔成了七八瓣,而里面的东西竟然还是碗的形状,连插在上面的竹筷子都没有倒。

    对于边通的愤怒招来的只会是狱卒。一个长着络腮胡子的家伙手里提着一根棍子正在开门,最里面骂这很难听的话:“娘的,畜生又把碗摔了,阿爷好吃好喝的伺候着,竟然还摔碗!”

    一棍子敲在边通脑袋上,边通本打算将最致命的脑袋两侧迎上去,想了想还是放弃了。棍子打在身上太疼了,要是打在太阳穴岂不是要疼死。鲜血顺着脸颊往下流,边通立刻蜷缩成一团,两只胳膊死死的护住脑袋,任凭粗壮的棍子在后背上出嘭嘭的响声。

    一脚将边通踢翻,狱卒喘着粗气:“不吃嘴还,还给阿爷剩下了,有本事三天不吃试试?”

    牢门打开又关上,锁牢门的铁链子出金属的声音,边通躺在地上好久都没有起来。他觉得自己的后腰要断了,伸手摸索了好久,才扶着腰翻身坐起。被保护起来的吃食就在自己面前,既然那个狱卒说了三天不给吃饭,那就一定是三天没有吃食,所以眼前这一堆还不能浪费。

    天窗上的光线没有了,边通躺在墙根缩成一团,尽量将身上的衣服裹的紧一点,免得晚上被冻死。在他没进来之前,谁能想到七月份的天气会这么冷,当初在外面的时候,恨不得将自己脱光,现在不行了。

    一阵脚步声从通道的那一头传来,停在边通的牢房前。边通没有丝毫在意,依旧面朝墙壁躺在地上装死猪,天牢里经常有人来,从来没人看他,他自然就没必要起来。

    一双脚狠狠的踢在牢门上:“起来,边通起来,有人来看你。”

    边通没动,狱卒就要掏钥匙进去收拾人。苏任伸手拦住,挥手示意他可以走了,狱卒连忙弯腰行礼退了三步这才转身离开。牢房中竟然静悄悄的,只有墙上的火把烧的啪啪响。

    苏任将手里的食盒放在地上:“难道你就不想见见我?或者说你不好意思见我?”停顿了一会,边通没出声,苏任接着道:“给你送些吃的,这里面肯定过的不舒服,站在门口的时候本不打算进来,太臭了,也不知道你是怎么在这里面待半月的,哦,你就算不想待也不行。”

    “你就不想和我说些什么吗?”苏任又问了一句,边通依旧不声不响:“没脸了是吧?这样吧,我给你一个承诺,回答我一个问题,免你家眷一条命如何?”

    “你……!”边通猛然间翻身起来,如饿狼一样扑过来,两手抓着栏杆,本打算伸出手抓苏任,不知怎的手已经出了牢房硬生生又收了回去。

    苏任笑了笑:“原来你会说话呀!还以为你是哑巴呢!你家共有十一口,加上九族那就多了,估计我想知道的你全得说,因为杀人就要从离你最近的人开始,妻子就算了,你的两个孩子应该最亲,你说呢?”

    边通哭了,趴在地上哭的像个孩子。苏任就站在牢房外面静静地等着边通哭完,将食盒里的酒菜一样一样的摆在边通面前,叹了口气:“我回来的路上见到一个白胡子老头,他说他叫邵翁,和我说了你的事情,按照我的理解他已经放弃你了,条件是让我不要动朱买臣和王朝,我答应了。”

    边通收起眼泪,惨淡的笑了一下:“你想问什么?”

    “很好,这样的态度就很好,只要你好好回答我的问题,你肯定得死你的家人我不会去动,这算是我对你的承诺。”苏任说完这些话,给酒杯里倒上酒:“第一个问题,邵翁是谁?”

    边通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邵翁,没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七王之乱的时候我还年轻,在吴王府碰见此人,觉得此人有仙术,本打算和此人修仙,这一走就跟了他三年,王朝和朱买臣也是后来才跟他的,此人在诸王府都是座上宾,但是并没有教我们什么仙术,也没有将我们推荐给诸王,后来让我们三人来长安拜在庄青翟门下,就是这样!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是此人派人送来消息,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

    苏任点点头:“你跟了他三年就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

    边通摇摇头:“不知,我们只是他的外门弟子很多事情他都没有告诉,不过据我的观察此人身后有庞大的势力,因为……”

    “因为什么?”

    “因为他知道的事情很多,却都是朝廷和诸王的秘密,想必他在诸王和王公大臣身边都有眼线。”

    “这么厉害?”苏任呵呵一笑:“很好,第二个问题,就你知道的,在长安城中除了你们三个之外,你还知道谁?”

    边通摇摇头。苏任一笑:“那他们怎么和你联系?”

    “不用我去联系,有事的时候就有人提前在我家里放好竹简,至于谁放的不清楚。”

    苏任看着正在猛吃的边通:“你们还真是……,这样就被人家利用了,你们这么干总得有好处吧?”

    “呵呵呵。”边通看了苏任一眼,又看看自己:“这就是我的好处。”

    苏任有些无语,面对这样一个蠢蛋,他没了再问话的兴趣。边通就是人家抛出来的一个弃子,正因为这家伙什么都不知道,所以那个邵翁抛弃他的时候没有任何犹豫。看了一眼大吃的边通,苏任转身就走。当身影刚刚进入黑暗的时候,听见边通在后面大喊:“记住你答应我的话!若你想知道朱买臣是个好目标!”

    狱卒就在门外等候,等苏任出来给苏任施礼,苏任看了那个狱卒一眼,狱卒微微一笑,苏任点点头便往外走。在他来之前,牢中的狱卒已经得到了命令,为此苏任花了一千钱。这种事情不需要和皇帝商议,无论如何边通最后的结果就是个死,怎么死的无所谓。

    出了牢房大门,廷尉翟公背着手站在外面,老头脸色不好,他知道苏任来干什么。虽然翟公和苏任并没有怎么接触,见面的机会也不多。但是苏任凶名翟公还是略有耳闻,他不会相信苏任来牢房只是看看,虽然说边通必死无疑,那也得他廷尉或者皇帝下令才行,私自处理犯人那可是犯法的。

    苏任对翟公施礼,翟公冷哼一声。如果从官级上来说,苏任现在是将军,虽然比廷尉第一点也不会太多。若论年纪,翟公的年纪做苏任的爷爷都够,所以苏任行的是晚辈礼,并没有从官职上来论。

    “苏将军就不怕大汉律法吗?”

    苏任呵呵一笑:“廷尉此言从何而来,小子自认没有犯罪,为何要担心大汉律法?”

    “哼!苏将军干了什么事情你与老夫心中都清楚,何必装模作样?”

    苏任道:“若按大汉律法,边通该是个什么样的罪责?”

    “诬陷大臣,对陛下大不敬,按大汉律腰斩,夷灭三族!”

    苏任撇撇嘴:“这么算下来,因为边通一人,至少会死百十来口呀!老先生听我一言如何?”

    “哼!你还能说什么?”

    苏任道:“边通一人犯罪怎么死都不为过,然他家中老母妻儿有何辜?当然,我不是为他们开拓,更不是可怜,只因为他是大汉人死一个就少一个,所以我觉得边通还是死在牢里比较好,人死之后一切罪责烟消云散,至少不会连累旁人,廷尉觉得我说的可有道理?”

    翟公有些愣,他明白苏任说的话,但是却想不明白,苏任私自处置犯人犯了法反而是救人,而自己按照大汉律堂堂正正,却成了杀害一百多口老幼的刽子手。看着老头落寞的身影,苏任笑呵呵的给翟公行礼之后,出了廷尉府。至于边通是吊死还是碰死他不在乎。

第782章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直白的诗歌是大汉开国皇帝刘邦在平定鲸布叛乱之后,路过沛县与老家的父老乡亲喝酒的时候,临时创作出来的诗歌。≧ 虽然粗陋无比,但是意境却雄浑无比,流传两千多年来,被人们津津乐道。因为没有刘邦在唱的时候没说它叫什么名字,后人便起了一个霸气侧漏的名字,大风歌。

    刘邦不过一个亭长,既不是王侯之后,也不是世家大族,肚子里的墨水也就只够看个奏章写个名字。很难想想一个让一个村长都算不上的官去管理一个国家,这个国家能变成什么样子。但是大汉朝却在刘邦的手上一点点建立,然后走向辉煌,最终将汉这个字烙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上。

    大军通过朝阳门的时候不知道谁吼了一句,一传十十传百,数万人全都开始唱大风歌,那气势可谓是惊天动地,撼山跺地。全身铠甲,一手持剑一手持盾,每唱一句剑刃狠狠的敲击在盾牌上出震人心魄的声音,这就是大汉的军卒,威武而雄壮,不畏死骁勇善战。

    在苏任回到长安十天之后,韩安国的大队人马这才返回。不是韩安国走的慢,而是苏任跑的快。二十万大军从马邑回到长安,每天走不到三十里,因为是大胜战利品和俘虏彻底拖慢了大军的步伐,就算他们想快也没办法。

    刘彻一身冠冕站在城楼上,眯着眼睛看自己的大军进城。当开路的五千骑兵通过之后,韩安国的中军抵达城下。窦婴代替皇帝在城门口迎接,繁琐的礼仪让苏任觉得有些无聊,所以他就寻了一个阴凉的地方坐在地上休息。本来按照刘彻的意思,苏任既然是一路主将,这时候应该在下面的马队中才是,但是苏任拒绝了。有人觉得苏任傻,自然也有人明白苏任这么干其实最聪明。

    站在城门口接受皇帝检阅的确风光,自然也就将自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等以后再想干点什么事情就不得不考虑后果。作为大功臣不得私有兵器,亲卫数量不得过一百,为了避免皇帝猜忌,还不能随随便便出入丞相之类的高官府邸,因为大家的眼睛全都盯着你。现在苏任不去,自然很多人就把他忽略了。

    灌夫凑到苏任身边,一脸的歉意:“小子,这一次是老夫对不住你,欠你一个人情,你没有在陛下面前告老夫的黑状,情老夫领了,明日就将城外三百亩好地送到你府上。”

    苏任一笑:“老将军说这话就见外了,咱们看的是情谊,当时的情况就是那样,并非老将军不尽力,这一点小子还是明白的。”

    灌夫眼睛一转:“你到底看上老夫什么了?说出来,只要老夫有!”

    “嘿嘿,听说颍川现了一座黑石矿,小子准备做这个生意,当然老将军不能白合作,咱们对半分如何?”

    “哈哈哈……”灌夫刚笑了两声,立刻引来了御史的眼光,慌忙闭嘴,指着苏任道:“就知道你小子看不上那三百亩地,也罢!此事就以你,黑石不仅颍川有,河北一带更多要不要老夫给晋阳太守和中山王去个信,别这么看着我,老夫不占一分一毫,权当赔偿你了。”

    “那就有劳老将军!”

    两个人谈完生意,开始说一些无关紧要的屁话,城下的仪式还在继续,献俘才是这次凯旋的重头戏。俘虏很多,人头也很多。当一车车已经臭的人头从朝阳门运进长安城的时候,就算是感冒鼻塞的人也有些受不了了。好在终于送完了,这些都是军功,需要军曹司马一个个核对之后全部处理。

    接下来就是俘虏。走在最前面的竟然有几个熟悉的面孔。韩王、琅邪王、当归王苏任全都见过,和当初在狼居胥时的飞扬跋扈相比,现在这些王一个个比鹌鹑还乖巧。特别是琅邪王已经傻了,走在人群中昂起头看着城楼,一笑嘴角的口水都拦不住。

    俘虏真不少,除了崔久明弄走的那些之外,留下的最起码也是百夫长,按照匈奴人的兵制,十几万人从百夫长开始一层层上去还有千夫长、当户、裨将、小将、相、都尉,再到王,以苏任的眼光看没有三千也有两千五,排了四个纵队绵延一里多长,一个个走的有气无力,真正如斗败的公鸡一样。

    等到中午十分,韩安国率领此次出战的主要将领跪在城楼下:“臣等奉命出战,特向陛下交旨!”

    刘吉庆操着操着公鸡嗓子大声问道:“陛下旨意,尔等胜否?”

    “大胜!”

    “阵斩多少?俘获多少?”

    “阵斩两万八千,俘获七万余,牛羊兵甲无数!”

    “诸位将军辛苦,陛下旨意,大军卸甲!”

    这一通屁话就是给百姓听的,让百姓感受一下大军的威猛。军报上的数字可比韩安国嘴里说的详细,除了杀的和俘虏的,自己人也多有损失。冷兵器战争就是这个样子,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绝对不夸张。说白了,古代的打仗就是打群架,只不过人数众多有些章法而已。

    大汉建国以来,对于匈奴从来都是低头认输,不惜将公主送去和亲,以保护自己不受匈奴骚扰。北方的匈奴就好像压在汉人头上的一座山,时时刻刻都想把山搬到,只可惜没有愚公的运气,上天没派黄巾力士帮忙。这一次的大胜让所有的汉人扬眉吐气,司马相如掌管的大汉报明日会有专版介绍马邑之战,用不了多久整个天下都会知道。

    今日的建章宫灯火通明,皇帝设宴为得胜归来的将军们请功,作为三路主将,韩安国、李广、程不识、苏任最然是这场宴席的主角。一遍遍的大风歌在建章宫的上空传唱,虽然只有那么三句,却唱的荡气回肠,无论是长乐宫还是未央宫都听的清清楚楚。

    卫子夫也在设宴,她代表皇帝款待出征将士的家属。听着建章宫传来的声响,卫子夫微微一笑:“今日乃是我大汉军臣最高兴的一天,诸位虽然没有上战场杀敌,却在家中替父兄丈夫护佑家族,劳苦功高,我在这里替陛下替出征的将士谢过诸位,我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