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骠骑大将军 >

第500章

骠骑大将军-第500章

小说: 骠骑大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内赶来。”

    苏任无奈一笑:“怎么这么大动静?”

    阿巽一笑:“还不止这些,蜀中商会已经出悬赏,只要知道您下落的人悬赏万钱,江苏也飞鸽传书,崔久明已经启程日夜兼程朝河内赶来,蜀郡也有动静,暂时还不清楚到了什么程度。”

    苏任笑了笑:“没想到我这么受欢迎,家中可好?”

    “您的消息皇帝严令封锁,书院尚不知道!”

    “这是按照我死了来办呀!不能继续留在这里了,回长安!”苏任呼的从椅子上坐起来:“派人通知崔久明和赶过来的李当户等人,如实相告就可,并派人去书院保平安,等蛮牛回来立刻启程。”苏任忽然想起什么:“怎么没听你提起老黄,他回长安不是回家吗?”

    阿巽的脸上露出苦笑:“黄十三先去廷尉府没进去,又去朱买臣和王朝家中,若不是京兆尹及时赶到,估计那两人就要被黄十三打死了,现在黄十三被关在京兆尹,皇帝亲自下令不可苛责。”

    “好大的面子!”

    从苏任住的地方出来,来福连拉带拽。墨雨有些无奈。来福知道他出自墨门,但他不知道墨家和苏任之间的关系。帮着来福处理匈奴中已经投靠伊稚邪的墨家败类,墨雨也觉得合适。但是要去找巨子问话,墨雨想想都头疼。巨子是谁?他住的地方乃是绝密,出了几位亲近之人外,连高级弟子都不知道。如果自己带着来福打上门去,他能想象得到会出现什么情况。

    走了没几里,墨雨不走了,将来福拉住:“来兄,你真的准备去找我们巨子问事情?”

    来福点点头:“既然苏先生说墨聪先生在场,想必知道些情况,问一问又有何妨?看先生的样子也没怪罪墨聪先生和那些人在一起,放心我绝不为难墨聪先生。”

    “你就没想过此事是苏任故意的?”

    “为何?苏先生是我家主人的学生,他绝不会骗我。”

    墨雨无语了。他觉得来福可教的原因就在于来福实在,不像以前自己身边的人那样心眼多,现在看来实在也不是什么优点。墨雨本想一走了之,看见来福清澈的眼神有否定了自己的这个办法。

    “找我们巨子不是不可能,不过你可想好万一是苏任骗你,你该如何?”

    来福笑道:“不会的,再说咱们相交这么长时间,也该去拜见墨聪先生,此事一了你跟我回楼观书院,我保证你会喜欢上那里的!”

    在河内郡的城门口,墨雨留下一个记号,便和来福住到了张家老店。躺在榻上,墨雨翻来覆去睡不着。他不知道这么做是不是已经违反了墨家的规矩?也不知道巨子知道这个消息会是什么反应?来福是他的朋友不假,可也是墨家的外人,更是敌人的人。如果真的将他带进墨家核心区是好是坏墨雨都不敢保证。

    来福口中说的好地方楼观书院他也去过。虽然苏任不让他去书院里面,但是他并不是没有办法进去。走的时候书院还处在起步阶段,但依他的睿智能看的见将来这座书院的成就。墨家之所以能一里这么多年不倒,即便是沧海桑田还是国家变迁,别的诸子百家眼看就要星散,只有墨家的凝聚力最强,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们善于总结。

    从公输家吸收了机关消息,从纵横家吸收了诡辩,从阴阳家吸收了神秘,从法家吸收了规矩,甚至从儒家吸收了哲学。这些别人的东西经过墨家的加工之后就成了他们墨家的,这么做不但救了墨家的命,还在为以后墨家东山再起做准备。

    书院也是这么一个地方,人家不像他们墨家偷偷摸摸的进行。人家光明正大,所有事情都摆在太阳底下,反而让诸子百家的后人趋之若鹜,就连巨子都有些向往,更不要说自己了。

    已经是三更天了,月亮已经偏西,窗外的天色黑沉沉的。墨雨翻个身,正好看见一道黑影出现在窗口,墨雨没有惊讶顺手将自己的短剑攥在了手里。

第777章 久违的书院() 
苏任再没有坐船,既然朝廷为了他失踪的事情正在大搜天下,苏任就想站在一边看看戏,看看是朝廷的鹰犬厉害还是墨家和那个老神棍厉害。不过苏任估计这一次墨家和邵翁一众很可能会遭受些损失,必定刘彻已经关注他们好多年了。

    过了浐河楼观台已经能够看见,一年多没回来,原本的小路已经被拓宽改造,路边甚至都有不少的村镇。今日不知道是什么好日子,三三两两的行人竟然都朝着楼观台方向赶。苏任回头看了一眼蛮牛,蛮牛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太平峪是通往楼观台的必经之路,原本这里就是一座峪口,别说人家连农田都没有一倾。现在来的时候竟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村落。两边的茅草屋顶上的茅草还是新鲜的,说明房子盖的不久。沿着大路两边有好几个做小生意的人,苏任看了一眼全都不一样。

    跑了一天一夜,屁股被马鞍子磨的都要起泡了,碰见这么个地方自然要停下来休息片刻。白马抖了抖身上的汗水,苏任翻身下马,立刻就有几个半大的小子过来招揽生意,有个灵巧的孩子竟然从后腰掏出块麻布,帮着白马擦拭身上的汗水,对于这样聪明的孩子苏任一项是喜欢的。

    将手里的缰绳扔个那个乖巧的孩子,笑呵呵的跟着他走了,其他孩子一脸的沮丧,嘴里开始嘟囔,有几个聪明的誓下一次也弄一块破布,这样好像更容易招揽到生意。另一个孩子鄙视了他一眼,说了句什么书院,然后几个人又是长吁短叹。这就让苏任更加好奇了。

    孩子将苏任领到一处凉棚,将马刷在树杈上,一边招呼苏任和蛮牛一边冲着屋里喊叫:“母亲,有客人!”

    正在里面招呼客人的妇人喜滋滋的出来门,在还在的脑袋上摸了一把,便将苏任往里面请。苏任刚一转头,那个孩子连忙笑道:“客官放心,我这就去打水刷洗您的马匹,再拌些好草料,等你吃饱喝足你的宝马也会吃饱喝足。”

    苏任这才满意的点点头,跟着妇人进了屋子。也是一间茅草屋,地方不大只摆了四张小方桌,里面已经有好几位客人。从穿着打扮上来看应该是从长安过来的人,但是苏任在门外没有看见马匹,却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来的。

    妇人将自己收拾的很干净,衣服破旧些不要紧洗的干净熨烫的也服帖,小屋也打扫的一尘不染,虽然简陋些胜在一个干净上。妇人给苏任和黄十三倒了两碗水:“二位客官想要吃些什么?本店的面饼是一绝,可是楼观书院的手艺,小妇人不才在书院苏先生家做了一年厨妇,别的不敢说汤饼还是勉强能吃。”

    隔壁桌的一个老客人立刻替妇人广告:“卜娘子这话不假,小老二最好这一口,客官可以尝尝,吃了保证你望不到,下次来还想吃。”

    苏任笑着点头:“那就来两碗汤饼,赶了一天路饿的荒。”

    虽然大家都是陌生人,听见口音都差不多,自然就有种亲切感。老头子的话比较多,趁着卜娘子去做饭的空挡,老头端着自己的碗竟然到了苏任的桌子上。蛮牛本打算赶人,却被苏任制止了。上次船上的事情让蛮牛心里落下了毛病,一路上看谁都不对眼。

    老头子看了看苏任又看看蛮牛:“后生也是从长安来的吧?”

    苏任一笑:“老丈怎么看出来的?”

    老头子嘿嘿一笑:“小老二虽然老,眼睛却好,后生一身锦衣,又骑着高头大马,绝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定然是长安城的公子,这位壮汉定然是您的护卫,这么看来后生的家中非富即贵。”

    苏任伸出大拇指:“老丈好眼力,小子的确是从长安来的。”

    老头点点头:“这就对了,今日是楼观书院休沐结束的日子,后生也是楼观书院的学生吧?”

    苏任摇摇头。老头还不罢休,看着苏任摇头叹息:“的确不太像,后生今年该有二十三四,这个年纪进学的不多!哦,想起来了,后生要去苏先生家?”说这话的时候老头子将声音压的很低。

    苏任笑着点点头。老头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难不成苏先生被人抓走是真的?”

    苏任一愣:“老丈听谁说的?苏先生不是在雁门关吗?”

    老头冷哼一声:“不用糊弄小老儿,现在长安城都传开了,苏先生打了胜仗却被小人诬告,陛下不明事理派人去抓苏先生,哼哼,半道上却被苏先生的故旧救走了!你说说咱们陛下干的这是什么事?好端端的打了胜仗的将军竟然都不护着,让小老儿心寒!”

    苏任心中一暖:“老丈怎知是苏先生是被故旧救走,不是被别有用心的人绑架?”

    两人说话的声音虽然不大,在这小店中还是没法隐蔽。说话的空挡,旁边的几个客人也都凑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议论。从他们的话中能听出来,对他苏任抱不平的居多,这就说明舆论在自己这边,长安城里倒也没人胡说八道。

    卜娘子端了两碗汤饼放在苏任和黄十三面前,苏任尝了一口,味道的确不错,夸奖了几句,引的卜娘子连连谦虚。老头子似乎还不放过苏任,又开始嘀咕关于苏任立功被抓的事情。话里话外透着对朝廷的不瞒,中间又有几个人帮腔,在苏任面前开起了批斗朝廷的大会。

    卜娘子想要阻止,但是他一个妇道人家根本插不上话。门外洗好马匹的半大小子进了门,一边洗手一边听着这边一群人说话。当其中有人说长安城中已经乱了的时候,那少年也洗完了手:“诸位,朝廷自有朝廷法度,陛下也是英明君主,苏将军大胜匈奴乃我大汉开国以来仅有之事,御史也没有错,陛下将苏将军押回来也符合我大汉律法,所以诸位没必要相互引论,另外苏将军失踪的事情诸位也不用猜测,长安城的乱象就已经说明朝廷正在全力寻找,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消息。”

    苏任不由的多看了那个少年两眼。老头子也点点头:“小式儿说的到有几分道理。”

    卜娘子连忙将儿子拉回到自己身后:“小儿胡言乱语,诸位别忘心里去,这等朝廷大事岂是怎么这些人可以谈论的,这两位一路风尘,还是快快用饭,吃完了好赶路。”

    主人家说了这话,其他几人也就没了再说的心思,朝廷的事情作为平头百姓还是不要议论的为好免得遭灾,几百年来都是如此,汉人自然不能免俗。没了听众,老头子也就没了再说的心思。苏任冲着卜娘子点点头,又看了看卜式。小子年纪虽小,几句话说的很大气,这样的人绝不会是普通人。

    苏任一边吃饭一边在脑子里寻找有关汉朝著名人物的名姓,可想来想去也没现有姓卜的。匆匆吃完了饭,付了钱,出门的时候问道:“这位小兄弟也在楼观书院吧?”

    卜娘子点头道:“正是,小孩子不成器,放在书院中历练一下。”

    既然是书院的学生,苏任迟早能查到这个人的出处。出门上马,放下卜式的事情继续往书院赶。越靠近书院,路上的行人越多,大包小包,有些还有马车。拐上书院的路,一个个年轻的面孔让苏任多了几层怀旧感,当初自己上学那会,星期天下午回学校的时候也就是这个样子罢。

    这次回来,苏任对谁都没有说,他是想看看自己一旦出事他一手创立的书院会不会出现大变动,也想看看家里会不会出问题。说起来自己算是个没名堂的人,既然自己来的蹊跷,再蹊跷的走也不是不可能。如果说自己失踪,辛辛苦苦创建的东西立刻出现问题,那自己也就不用折腾了。

    幸好,一路走倒也没现什么大问题。主父偃是第一个看见自己的人,当主父偃忽然间看见苏任骑着马出现在自己眼前的时候,这家伙几乎都要哭了。原本站在书院门口接受学生们问号的院判跌跌撞撞扑下来的时候,引起了不少学生的关注。

    再三确定自己没看错之后,随手抓过一个学生:“快去,告诉董先生、文先生就说苏先生回来了!”

    那个学生木讷的点点头,背着自己的包袱就往书院里跑。主父偃不等苏任下马,一把抓住苏任的袍袖,带着哭腔:“你可算回来了,吓死我们了!”

    苏任回来的消息在书院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整个书院一瞬间就乱了,急匆匆赶来的人一波接一波,差一点就把苏任堵在书院门口进不来。胡济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比死了亲爹还难过。等黄十三冲来的时候,破锣嗓子一声吼,匍匐在苏任面前再也不愿意起来。

    这些天将这个八尺高的汉子难为坏了,自己是苏任的贴身护卫,却在半道上将苏任弄丢了。回到家见过董仲舒、文党和董倩、冷月之后,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自杀谢罪。多亏董倩拦着,这才没自杀成,要不然早都埋了。

    能看的出来,董仲舒也是长叹一口气,虽然说话还是那么冷冰冰,脸色却好了很多。文党将众人推开:“好了好了,回来就好,让这小子先回家看看,其余的事情以后再说。”

第778章 家的样子() 
董倩和冷月全都瘦了,冷月的眼睛还是红肿的,这多半个月不知道哭了多少回。苏任回来之后,又是一通哭,只有地上两个风跑的孩子高兴的无以复加。苏任一把拉过儿子苏康和女儿苏惠儿,不顾脸上的胡茬在两人的脸上一阵亲昵,惹的两个孩子子哇乱叫。董倩和冷月拉着手站在丈夫身后一边笑一边流眼泪。

    好不容易打了多余的人,整个家里就剩下苏任和自己的妻儿,苏任笑了笑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哎呀,累死了!这一趟又是一年多,你们两个有没有想过为夫?”

    奔波一天一夜,苏任全身上下都是土。冷月温顺的将两个孩子领出去,将所有的空间留给苏任和董倩。董倩走过来,伸手拍苏任的衣服,一阵薄雾从苏任的衣服上飞起。或许因为尘土眯了眼睛,董倩的眼泪不自觉的流了下来。看着满脸胡茬的丈夫,董倩泣不成声。

    将董倩拉起来,一把抱在怀中,苏任舒服的长处一口气:“我回来了!”

    董倩的哭声更大了,死死的抱着苏任,眼泪顺着脸颊滴在苏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