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骠骑大将军 >

第273章

骠骑大将军-第273章

小说: 骠骑大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任亲自登门,黄琦很高兴,满面红光一点生病的意思都没有:“苏长史能光临,寒舍蓬荜生辉,长史乃是当今陛下所封,老夫是先帝所封,说起来我们都得到了陛下的认可。”

    “老将军说笑了,小子年纪小,此事力不从心,然陛下差遣不得不受,小子岂能与老将军相比?老将军镇守大汉南疆十几年,此等功劳,即便绛候复生也不过如此吧?”

    “哈哈哈……”黄琦大笑:“过了,过了!”

    苏任的马屁拍的黄琦格外舒服,两只眼睛都眯了起来。苏任也淡淡的笑笑:“老将军,小子给您介绍一下,这几位都是小子的朋友,李当户,当朝卫尉李广将军长子;公孙贺,平曲候的公子;卫青,卫夫人的弟弟。”

    无论官职大小,黄琦的年纪在那里放着。来的时候苏任已经给三人打了防疫针,此次平叛主要就看黄琦,若能得到黄琦的全力配合,平灭越人轻而易举。所以,苏任告诫几人,见到黄琦之后要毕恭毕敬,只有将这个拥兵自保的会稽都尉说高兴了,接下来的话才好说。

    苏任介绍完,几人连忙施礼。黄琦早就知道苏任这次的队伍豪华,没想到豪华到了这种程度。几个人行子侄之礼,让黄琦瞬间觉得苏任嘴里口口声声的老将军并没有叫错。

    虽然黄琦自大,却也不敢真的让几人给他行礼,连忙将几人扶起:“诸位公子都乃栋梁之才,这般大礼真是折煞老夫了!”一转身接着对几人道:“这便是小儿,年纪比诸位小一些,从今往后,还望……”

    不等黄琦把话说完,苏任抢先道:“黄公子便是我等兄弟了,身为大哥自然要多多照顾。”

    黄琦心中畅快无比,和苏任这样的人说话,总能让人高兴。只要你稍微一个点播,立刻就会做出相应的动作。黄琦很喜欢苏任,喜欢这个满脸带笑的苏任。不仅因为苏任会说话,能引人发笑。最大的原因是苏任给他的郡兵弄来了粮草和铠甲。

    “有了这些粮草,大汉边疆便稳如泰山,苏长史真乃雪中送炭,这几日我正为粮草发愁!”黄琦敬了苏任一杯酒:“实不相瞒,太守府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给郡兵供应粮草了,总说要用在关键时刻,可谁知道什么是关键时刻?老夫是个粗人,只知道练兵用兵,没有了粮草便无法出兵!”

    苏任配合的点点头:“现在有了粮草,不知都尉准备何时发兵?”

    “呃……!呵呵呵!”黄琦干笑两声,没有回答。

    忽然间,客厅中没人说话,场面变的有些尴尬。黄琦的儿子黄悦,左右看了看,连忙端起酒樽:“听说苏长史要重修会稽城,不知何时动工?”

    “哦?这消息传的很快嘛!”苏任笑道:“不错,在下正有此打算,这会稽城小墙矮,作为边镇很不合适,咱们与越人的争斗就在眼前,这样的小城难以保护我大汉百姓,所以在下已经向太守禀报,准备择日重修会稽城,有备无患才能打的放心。”

    “这一边作战一边修城似乎不妥吧?”

    “黄老将军果然独具慧眼,正是这个道理,所以刚才小子才请教黄老先生何时发兵,修城之事迫在眉睫,所以小子恳请黄老将军以大局为重,暂缓发兵如何?”

    “哦!哈哈哈……”黄琦笑的很畅快:“此事好说,一切为了大汉,既然苏长史所请,老夫便等候几日又有何妨?”

    坐在下手的两名越人同时长出一口气,互相对望一眼。其中瘦些的一人,直起身子,对苏任拱手道:“修城耗费巨大,会稽地处群山之中,山倒也不高,运送物资多有不便,以苏长史预计重修会稽城需要多少时日?”

    苏任看了那人一眼,黄悦连忙介绍:“这位是南越大夫赵闻,是南越国主的堂弟,此次带来了南越国书,不日准备启程前往长安,向陛下称臣,听闻苏长史将来,便在会稽城中停留几日。”

    苏任对赵闻点头示意,赵闻回礼。苏任道:“刚才赵大夫也说了,现在这会稽城想要重修甚是困难,所以在下决定重新选址另造新城,南方常年温暖,修上个一年半载也不用担心天气问题,地点也有了初步规划,就在东北方,本意离海边近点,后来多方参详,近海而多水,所以选定的地点在城东五十里的沙坪。”

    “沙坪?此处多沙,如何能建城?”

    “老将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沙坪虽然多沙,却是会稽最平坦的一块地方,北面紧邻大海,再修建一座码头,乃是天然良港,坐船三日便可抵达东海,十日可到长安,到那时无论南方有何边患,少则半月,多则一月,大军便可抵达,也免了在下这般千里奔波之苦。”

    又是一片安静,苏任的这个计划无论对越人还是黄琦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情。先不论能否真的如苏任所言这般快捷,若是码头建成,朝廷对他们的控制也会加强,天涯海角的土皇帝不好做了。

    黄琦皱起眉头:“苏长史所言倒是不错,只是修建这么样的城池耗费甚巨,会稽一郡恐难承担!”

    “是呀!在下也在为此事犯愁,建城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所以今日前来,希望黄老将军相助。”

    “呵呵呵,老夫一介武夫,筑城之事不甚了解,如何相助?”

    “请黄老将军调配五百郡兵保护百姓,如此民夫工匠才敢放心大胆的建设,必定这里是会稽,周边叛逆不少,当然,这五百郡兵也不白用,护卫期间一切粮草兵甲皆由我来提供,还请黄老将军准许。”

    不等黄琦回答,赵闻再次拱手:“苏长史所言的会稽新城可否允许我南越国派人参加?等城建好,只求苏长史留下些许空地,供我南越百姓居住则可!”

    苏任又看了赵闻一眼,这家伙把握很准,一下子就说到了要害处。苏任笑笑:“有南越相助,在下求之不得。”

    “一言为定!”

    苏任点点头:“一言为定,不过赵大夫要保证来的真是南越百姓,不是叛军的探子或奸细才行。”

    “在下明白,感谢苏先生。”

    黄悦想了想,忽然站起身:“父亲,孩儿愿做这五百护卫头领!”

    黄琦瞥了一眼自己的儿子,冷笑道:“太守最抠,修城乃是大事,不知派谁来督造,此事老夫得想想。”

    “老将军不用想,此事在下一人监管,太守不会派一人!”

    “父亲,你就让孩儿去吧!苏大哥大才,孩儿跟在苏大哥身边也能多学点,况且只是护卫工地,谅那些越人也不敢胡来,此事若成,孩儿也算是为会稽百姓办了一件好事。”

    黄琦一直闭口不言,等了半天,长叹一声:“话是不错,看来我儿的确长大了,只是五百兵卒似乎少了点,从明天开始我的营中可就要断顿了。”

    “啊!如此严重?”苏任心中冷笑,脸上却表现的很关心:“大战在即,岂能让兵士饿肚子,当户兄,今夜就让人给会稽郡兵送粮草一万石,若不足我再想办法!”

    “哎呀呀,苏长史真是福星也!既然如此,老夫替郡兵感谢苏先生,护卫新城之事没的说,只要苏先生下令,吾儿黄悦便会率兵相助。”

    “感谢黄老将军!”

    事情有了眉目,苏任便起身告辞,黄琦和众人将苏任等人送出门外。刚刚走出巷子,公孙贺便迫不及待的问道:“昨日刚给严助粮草一万石,今日又给黄琦一万石,再这么下去,你运来的那些粮草不等开战,恐怕就没了!”

    “没了就再运,这两年蜀地别的不行,丰收还是可以保证的,区区两万石粮草没什么大不了的。”

    “啧啧啧,口气还不小,你的这些粮草都是买的吧?等你倾家荡产的时候,我看你咋办!”

    李当户冲着苏任深施一礼:“子恒为国甘愿倾家荡产,李当户佩服,替天下百姓和陛下谢谢子恒!子恒放心,等咱们顺利回到长安,我定然奏明陛下褒奖子恒!今日花出去的,让他们十倍百倍的奉还。”

    。。。

第423章 虎口和狼窝() 
苏任起了个大早,匆匆吃了几口饭,便带着霍金等人出了长史府。 (。。 )会稽经年没有长史,连长史府都是借来的。大家都知道苏任在这里待不长,很多事情就没必要做的实在。

    这么些年,太守严助实际行使长史权利,苏任人虽然来了,倒也不与其争权,严助自然求之不得,更没有自己找上门来的道理。苏任也落得一个清闲,对此两人默契的保持了沉默。

    苏任一脚跨出院门,便父偃顶着两个黑眼圈站在门外。来的时间不短,身上被露水打湿,风一吹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来的挺早!很好!”

    主父偃连忙下拜:“属下拜见长史。”

    苏任笑笑:“称呼改的还挺快,在太守那里你是主簿,在我这里就继续做主簿吧。”

    “诺!”主父偃低着头,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不知道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苏任左右,吩咐霍金:“去给主父先生找匹马,今日咱们要去的地方挺远。”

    大队人马呼啸着从会稽的街道上穿过,正在行走的百姓连忙闪躲,有些迟钝的跑的鞋子都掉了,引得苏任在马上哈哈大笑。这才是人该过的生活,架鹰走马,标准的纨绔行径。放在后世,就连土豪土鳖想要这么干,都得考虑回去会不会被老子收拾,在大汉完全没有这个顾虑。

    苏任的耳朵有些发烧。据说这是有人在背后咒骂,刚刚在会稽城中纵马,没人骂才是怪事。一口气冲出东门,五十里转眼便到。沙坪是苏任选定的新城地址,这里的确多沙,一眼望过去,几乎多少绿色,映入眼帘的是土黄色一片。

    风卷起砂砾呼啸而过,白马连忙闭上眼睛,有些受惊,连连后退,好半天苏任才将其稳定下来。

    霍金吐出嘴里的砂砾:“这是什么破地方,这点风都能眯了眼睛,能住人吗?”

    苏任早有准备,出门的时候就将一块绢帕围在嘴边,笑道:“不错,主父先生说的不错,这地方的确是个建城的好地方,平坦整齐,最妙的是离海不远,前面就是大海吧?”

    主父偃连忙道:“正是!前面十里就是大海,而且是个海湾,建造码头船坞最为理想。”

    苏任点点头:“那咱们的城就建造十里,一出城就能抵达海港,免得将来用起来麻烦,走,去海边”

    苏任当先,众人连忙跟上。苏任是个典型的宅男,从小到大,除了生长和上学的地方之外,连远点的城市都没去过。至于大海,也只在电视上。第一次面对真正的大海,苏任觉得这才是人间天堂,泛舟海上才是男儿该有的气概。

    海风中带着丝丝咸味,苏任张开双臂,闭上眼睛,尽量感受大海的气息。就站在断崖上,足足有一炷香的时间,苏任都没有离开。霍金等人对于大海的恐惧让其不敢往前一步,远远的任享受的样子,觉得莫名其妙。只有主父偃紧跟苏任的脚步,寸步不离。

    “就这里了,不找了,明日就让太守征调民夫,咱们开工。”

    主父偃惊讶道:“是不是太急躁了些?建城不是儿戏,需要方位,这是件大事,并非立起城墙便是城池?”

    “不用那么麻烦,城是我建,钱是我出,我想快些就快些,在这会稽我的时间不多,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多做些事情不好吗?”

    主父偃尴尬的笑了笑:“若太守……”

    “不必管他,你现在是我的手下,我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错了也是我的责任,这一点你要记清楚,除非你现在就想回去。”

    “不不不,属下不敢,属下这就去办!”

    苏任点点头:“还有一件事我要给你交代清楚,咱们征发民夫不是无偿劳动,要给工钱,若他们愿意用工钱换粮食更好,工匠和别人不同,要多拿一份,建城的事情交给你办,这些事情你必须记住。”

    主父偃疑惑的望着苏任:“这么做会不会……?以前可从来没有这个先例。”

    “从我这里就有了,去办吧!”

    “诺!”

    匆匆在沙坪转了一圈,大致确定了新城的方位和布局,一行人便赶回了会稽。主父偃自有苏任交代的事情要去处理,苏任带着人回到长史府。

    跑了一早上饥肠辘辘,一进门却被院子里的情况吓了一跳。李当户站在大堂前面的台阶上,正在安抚院子里的一群人。公孙贺站在一旁冷眼旁观,没有一点要帮忙的意思。最可气的是赢广济和荆棘,竟然坐在台阶上下棋,对院子里发生的事情充耳不闻。

    “苏先生回来了!”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刚刚还在听李当户说话的人,立刻调转身子扑向苏任。

    一个胖墩墩的家伙操着一口地道的蜀地话凑到苏任面前:“苏先生您可回来了,我们都要急死了,咱们的货物眼保不住了。”

    “别着急,慢慢说,天塌不下来!”

    这些人都是被苏任忽悠来的蜀地商贾,前几天还有崔久明镇着,没人敢到苏任这里来生事。自从崔久明走了之后,蜀地商贾没了主心骨,稍微遇见一点风吹草动,便火急火燎的来找苏任。

    胖商贾喘了口气:“今早忽然听说会稽太守要没收咱们的货物,这些货物可都是按照苏先生的意思送来的,若真的被没收了,我们这些人回去怎么向掌柜的交代。”

    “听说?你们都听说了?”

    不少人连连点头:“还不止这些,还有人说不仅要扣留货物,还要扣人,让我们继续运货抵押,要不然就不放我们回蜀中!苏先生,这趟生意咱就不做了吧?南人狡诈,惹不起咱们还躲不起了?”

    “啪!”苏任一巴掌拍在几案上:“何人放出来的谣言真该杀!”缓和了一下口气,接着道:“此事诸位不必在意,我在这里向诸位保证,此事纯属无稽之谈,有我苏任在,我动咱们蜀中商会的人。”

    此话一出,刚刚还焦急的商贾们一瞬间缓和下来,脸上也有了笑容,身子也放松不少。胖商贾一推身边的人道:“我就说苏先生不会不管咱们死活,你们都要问个清楚,这下满意了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