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小农民 >

第8章

大唐小农民-第8章

小说: 大唐小农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或者从药铺买的,像花椒、胡椒、八角、桂皮等在这个时代还都是药材。买的时候把李老汉吓了一跳,还以为徐凡病了呢,后来听说是做菜,又嫌徐凡胡闹,说药怎么能乱吃呢,可等到一份红焖羊肉摆在面前的时候,李老汉啥话都没说,因为嘴里都塞满了,实在是没工夫说了。

    平时府里没有什么宴请,李大娘他们没有大展身手的机会,这次来了那么多客人,可是让他们有了用武之地,光看这些菜就知道了。

    随着一道道菜上来,众人的惊呼声就一直没断过,新颖的菜式、新奇的做法,还有满室的菜香,可是让众人开了眼界,纷纷称赞不已。

    “徐老弟,你们府里的这饭菜真是绝了,色香味俱全不说,单就这做法,简直闻所未闻啊,我老周也算襄阳城里悦来酒楼的常客了,可是那里的饭菜没有一道能跟这里相比啊,我真恨不得再胖上一圈,好让我这肚子再吃进去一些啊,呵呵”

    看着周掌柜一边卷着京酱肉丝,一边啧啧称赞,引得众人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徐兄,周掌柜说的不错,你府里的这些饭菜新颖别致、鲜香味美,如果在长安城开酒楼,都能把长安城最大的酒楼长安居给压下一头去。”长安兴隆斋的李继策也由衷的连连称赞,又犹豫的问道:“而且听徐兄连用料和做法都讲得头头是道,好似自己做出来一般,难不成这些菜式也是徐兄做创造出来的?”

    “呵呵,周老哥和李兄谬赞了,这些都是小弟闲来无事时研究出来的,难登大雅之堂,只要能让大家吃好,喝好,小弟就心满意足了,来,各位,我敬你们一杯,预祝咱们合作顺利”徐凡举杯,众人也纷纷回应。

    “徐公子,不是都说君子远庖厨吗,你怎么还会下厨呢?”一饮而尽后,姓云的女掌柜好奇的问道。

    “呵呵,云掌柜,其实世人曲解了君子远庖厨的含义,这句话出自《孟子》的《梁惠王章句上》,全句为‘君子之于**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讲得是一种不忍杀生的心态,并不是说君子不要下厨,相反,我认为君子更应该下厨,体味人生百态,并一技傍身,否则等到连饭都吃不上的时候,又何谈君子之道呢?”徐凡微笑的解释道。

    “徐兄高才,此番言论,甚合我意,世人断章取义,曲解圣贤之作,使得那些所谓君子不事劳作,眼高手低,泛泛空谈,终误人误己罢了,来,徐兄,冲你这番发人深省的话,我敬你”咕咚,又喝下一杯。

    当天,一顿酒宴喝的气氛热烈,杯到酒干,直到到日暮时分才结束,周胖子喝的醉眼朦胧,非要拉着徐凡去襄阳城的万花楼喝花酒,最后直接被两个随从架着扔到了车上,没办法,两百多斤的体重摆在那儿呢,谁也架不住啊。剩下的也都东倒西歪的,走路都费劲,唯一好点的是云掌柜和李继策,云掌柜是女的,没怎么喝酒;李继策纯粹是酒量大,看着挺斯文的一人,没想到酒量那么大,最后都快把徐凡喝趴下了,自己还跟没事人似的,走的时候还约徐凡去长安开酒楼;徐凡这时候虽然还算清醒,但离出溜到桌子底下也不远了,强撑着送走众人后,最后就被两个护院架回了竹楼。

第15章 万事俱备() 
十六个协议签订下来,徐府直接收入了三千两百两银子的定金,加上在县城被人哄抢的两百多块香皂和肥皂,又进项一百多两,一天就收入了三千三百多两银子,可把李老汉给激动坏了,这那是挣钱,简直就是抢钱啊。

    不到一两银子的成本,卖出了一百多两,上百倍的利润啊,就这想要你还得抢呢,没看见昨天跟着回来的十几个大客商上赶着给徐凡送钱啊。听了小宝讲了昨晚的细节后,李老汉是激动地一晚上都没睡好,今天十六个客商要派人送来三千两百两银子的定金,一早就拿着账本在那儿乐呢。

    徐凡醒来的时候都快午时了,头疼的跟用榔头开了瓢似的,胃里也是翻江倒海的一阵难受,虽说这唐朝的酒度数不高,才几度甚至十几度,可也架不住他喝得多啊。昨晚十几个人敬酒,加上谈成了那么一大单生意,徐凡也是高兴,拿出后世喝啤酒的方法,喝饱就往厕所跑,自己一个人喝掉了将近一坛子。这回要了命了,赶紧爬起来咕咚咕咚连灌了好几杯凉茶,又让小宝端来一盆凉水,一脑袋扎进去,半天出来后,总算清醒了点。

    酒是穿肠**,色是刮骨钢刀,千古名言,一定得牢记啊。

    就着小菜,吃了两个花卷,又喝了两碗稀饭,这胃里总算舒服一些了。扭头看了半天,竟然没发现李老汉,徐凡有点纳闷,往常要是睡到这个点,李老汉早就过来喊了。问过小宝,才知道李老汉激动了一宿,现在正拿着账本在那儿收钱呢,徐凡一阵苦笑,也是难为李老汉了,这段时间一直在花钱,好不容易看见回钱了,能不激动么。

    吃完早饭,想到自己还要负责建肥皂和香皂的工坊,就带着小宝在院子西边转了一圈,建院子的时候在那边留了很大一块空地,二十多亩地的院子,除了清香书院、三亩多地的种子田,还有三进院子的中庭和西南侧的牛栏马厩也没有其他的建筑,这才百十来间房子,占地有个十几亩,当时西边怎么规划还没想好,加上赶工期,所以就空了一块,现在刚好用一部分来建工坊。

    找来几个人,用五尺度(唐代测量工具)围着一片空地测量了一下,徐凡拿着数据就钻进了书房。先是按照后世流水化工厂的建筑画了几份工程图,然后又用素描的方式画了一下完工后的想象图。最后又画了一个类似脚踏翻车的传送带的装置图以及香皂和肥皂的花样图。徐凡将肥皂和香皂分开设计了两条生产线,分为仓库、配料室、锅炉房、搅拌室、成型室、包装室,为了保密将原材料仓库、配料室、锅炉房相通,锅炉房、搅拌室、成型室、包装室以及成品仓库以传送带传送,共计七间房,两个大仓库,又在西南侧靠路的地方开了一个门,便于成品运出。

    徐凡写写画画在书房忙了一个多时辰,又将注意事项什么的写清楚,搁下笔正想让小宝去喊李老汉呢,毕竟建造工坊还得花钱啊,结果就看见李老汉捧着账本,兴高采烈的冲了进来

    “哈哈,小凡啊,十六家客商的三千两百两银子已经入库了,加上昨天从县城拿回来的一百二十多两,咱们现在账上有四千多两银子呢,嘿嘿,至少得有个几年不用老汉发愁了。”

    “呵呵,李大爷,您老这么容易满足啊,您放心,以后每个月进的都会比咱们现在有的还多,保证您老嘴都能乐歪喽”

    看到李老汉兴奋的跟个老小孩似的,徐凡也是很高兴。

    “对了,李大爷,这是我设计的肥皂和香皂工坊的图纸,就建在咱们院子西边马厩后面的空地上,您老还得费费心,找一些咱们上次建院子的人手给盖起来,咱们府里的庄户们还在垒筑梯田呢,几个小山头都得在明年开春前整好,就别喊他们了。建好工坊还得招募一些人手,估计这几项又得花不少钱,您老可别心疼啊”

    徐凡将图纸交给李老汉,又将自己的想法仔仔细细的跟李老汉讲了一遍。

    “行,没问题,你放心,用不了多久,保证建的好好地。”李老汉拍着胸脯,保证道。

    惹得徐凡一阵白眼,难怪人都说,兜里有钱胆气壮啊,有了那么一大笔钱的进项,李老汉这都拍上胸脯了。

    ————————华丽丽的分割线————————————

    账上有了四千多两银子,李老汉也放开了手脚,找了上百口子工匠,一车车的砖瓦、木材等用料也一个劲的往院子里运,考虑到建好工坊后工人和八十多口子护院的住宿,徐凡又决定沿着西墙盖上一溜瓦房,使得院子西边的工地上又是热火朝天。

    徐凡这时候正在书房里写信,建好工坊之后府里的人手就会相对短缺,还得招一些募仆工杂役,可是小李庄附近村镇的人口本就少,不大好招,几天下来李老汉才招了十几个杂工,徐凡就给县城周记胭脂铺的周胖子写了一封信,希望他在县城帮忙看看,周胖子豪爽的个性让徐凡挺欣赏,也乐意找他帮忙。

    没过十来天,工坊和瓦房正在进行室内装修收尾的时候,之前跟着周胖子来签协议的一个管事就带着七八十口子人来到院子,顺带着还有周胖子给徐凡的一封回信。

    原来周胖子住的宅子附近,有一个大户人家要准备搬到长安去,将原来的宅子给卖了,很多家丁仆役也都解聘了,刚好周胖子收到徐凡的信正在给他招募人手呢,就帮徐凡接了一部分下来,加上之前招募的有八十多口子。这八十多个人里,有两个管家,三个账房,六个管事,十几个仆妇,四十来个杂役,最后还有两个十几岁的丫鬟,看的徐凡苦笑不已,信的最后周胖子邀请徐凡到家里喝酒,商量一下茶叶生意,顺便带着徐府的厨子教教自己家的厨子。自从喝了徐凡的茶和在这吃一顿饭,周胖子现在吃喝都不满意,一直惦记着徐凡宅子里的茶叶和饭菜呢。得,徐凡又让跟来的管事给周胖子带回去半斤茶叶和李大娘做好的一些红焖羊肉、醉蟹和用酒、糖、盐及八角和花椒等腌制的五花肉等可以存放一些时间的食物。

    有了这么多人手的补充,可是帮了徐凡的大忙,尤其是这些有经验的管家和管事。徐凡让李老汉跟这些人签了终身制的协议,也就是这个时代的卖身契后,简单的安排了一下,让李老汉升做大管家,两个叫贺贵和王有才的分别为二管家和三管家,几个管事也分给三个人负责,三个账房分给李老汉,十几个仆妇交给李大娘管理,两个丫鬟跟着小宝,又从四十几个杂役里面挑出七八个园丁、工匠等技术人员补充道原有的仆从杂役里,将剩下的都分到了工坊。

第16章 工坊开工(一)() 
工坊建造完了,所需的设备也都经过徐凡检测之后搬进去了,剩下的就是安排工段、工人和培训了,整个工坊实行流水化作业,徐凡先是按工段将60多个工人分成了十一组。

    采买组,负责采购制造肥皂和香皂的原料,主要是猪油、菜籽油或者桐油、烧碱、花瓣、香料、油纸、粗盐之类的,安排了4个人,让一个比较老实的管事负责。

    香料组,负责将采购回来的花瓣和香料制作成香精和花水,比较轻松,安排了2个人。

    配料组,负责肥皂和香皂的配料和配比,这一组基本上是整个工坊的核心,为了保密,徐凡从自己的庄户和府里找了4个可靠的人,其中一个就是书童小宝的父亲。

    锅炉房,主要负责烧火的,找了两个人。

    机械组,主要负责传送带的运转和维护,安排了6个人三班轮流上岗。

    搅拌组,主要负责在锅里搅拌和将析出的脂肪酸盐和香精的进行混合,徐凡安排了6个膀大腰圆的壮汉。

    成型组,主要负责将肥皂和香皂的装进模子成型,安排了8个人。

    包装组,主要负责油纸的裁剪和肥皂、香皂的分类包装,安排了12个人。

    理货组,主要负责将包装好的肥皂和香皂分类装进木箱并码放,安排了4个人。

    仓库,主要负责两个仓库的保管和货物的摆放,安排了6个人,成品仓库2个,原材料仓库4个。

    出货组,由一个管事负责,主要负责登记出库账目和协助仓库人员搬运、装车,安排了6个人。

    额外又给配了一个账房,整个工坊交给了比较憨厚的管家贺贵管理。

    按照工段的工作要求,徐凡又对工人进行了一次细致的培训顺带着将设备调试了一下,等到原料采购齐全后,剩下的就等挑个黄道吉日开工了。

    贞观二年,九月初九,天气晴朗,宜破土、开市。

    一大早,李老汉就开始准备,好歹这是府里的第一个生意,而且还是大生意,一定要好好准备,博个好彩头不是?

    洒水的、扫地的、铲土的,连门口的路面都重新用碎石头铺了一遍,又撒上一层细沙,就差把院子重新翻盖一下了,一帮子人被李老汉指挥的团团转。

    工坊那边,贺贵也没闲着,在工坊里一遍一遍的巡视,指挥着管事带着工人们又把所有的工具和设备擦拭了一边,锃光瓦亮的;仓库里的油缸、盐罐、木箱什么的也都摆的整整齐齐。

    管家王有才负责中午宾客的饭菜,和李大娘带着十几个仆妇、厨娘在准备,摘菜洗菜的、剁肉的、杀鸡宰鸭的也是忙的不亦乐乎。

    徐凡也被李老汉喊起来了,迷迷瞪瞪的洗漱完,让小宝和两个丫鬟伺候着穿戴的整整齐齐,闲着没事,一溜烟又带着小宝去放鞭炮了,今天就要用了,可得好好好检查一遍,这几天用着这个借口天天放,总算是找到了点童年的乐趣。

    前几天李老汉准备开工典礼的时候,找人准备了一捆竹子说是开工当天爆竹用,这可把徐凡雷得不轻。后世一些典礼都是鞭炮和礼花助阵,那场面相当壮观,可这个时代它没有啊,火药虽然发明比较早,但是像样的烟花鞭炮一直到宋朝才开始出现。

    徐凡就让人把竹子扔到厨房了,找人买了一些硝石、硫磺和红纸,带着小宝就在竹楼里研究,准备自己做。

    **,在后世随便找个学过化学的都知道,一硝二硫三碳粉吗,比例为7。5:1:1。5,找来碾石将硝石、硫磺和木炭都碾成粉,称出相应的重量,然后混合在一起就成了。用裁好的红纸卷成筒,填满**,两头用泥塞住了,插上根用硝石粉捻成的麻线就做成了,最后跟编辫子似的再给编上,就成了一挂鞭炮,晒干之后,用火点燃,绝对的噼里啪啦,徐凡带着小宝和俩丫鬟一口气做出了三十几挂一百响的。

    试验的时候,没有提前给院子里说一声,在清香园里找了个歪脖子树就给挂上了,点燃之后一阵劈啪啦,整的院子里是鸡飞狗跳,连马厩里的两匹马都给惊了,差点窜出来,牛栏直接给十几头牛给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