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小农民 >

第22章

大唐小农民-第22章

小说: 大唐小农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是吗?常听人说棍棒底下出孝子,没想到你父亲这棍棒底下不止出了个孝子,还出了个才子啊,呵呵,这酒楼是你和继策两人开的?”这长孙皇后还挺会开玩笑。

    “是,是微臣和继策兄合伙开的”徐凡恭敬的回答道

    “呵呵,世人都说经商乃为贱业,那你为何还要经商呢?”长孙皇后又问道。

    “启禀皇上,皇后娘娘,微臣并不这么认为,臣认为这天下的行业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且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士农工商,士子读书,博览众长,高屋建瓴,为治国之才;农民耕种,为国家供给粮食蔬菜及丝织绢布等,且出工出力,为国家之根基,农为国之本,粮为天下先;工匠做工,凭手艺傍身,正是他们不断的钻研新技术,才使得我们的衣食住行越来越好,科技就是生产力,技术的发展才能带动国家的进步,历史上的四大发明就是工匠们的成果,故工为国家进步之动力;商人经商使得货物流转,商人重利,这是世人对经商之人的曲解,试问如果经商不谋利,那又有谁人去经商呢?商人经商追求利润乃为天性,但是正是因为他们,一来使得天下的货物流转开来,南方的货物能够到达北方,国外的货物能够到达大唐,不但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增广了见识,而且商业繁荣才能显示我大唐的盛世。二来,商人纳税,充实了国库,才能使得朝廷正常运转,全国调剂,商,为国之血液和盛世的晴雨表。故,无士,则无以治国;无农则无以养国;无工,则无以利国;无商,则无以兴国。因此,臣认为不应将天下的行业分三六九等”侃侃而谈后,徐凡做出如上结论。

    在场的大臣们纷纷点头,赞许的看着徐凡,李继策的眼光更是透着一股子崇拜,李大帝听得也是点头不已。

    “恩,听你的这番话说的那么透彻,层次分明、头头是道、掷地有声,看来确为国之栋梁,陛下,看来你又捡了个宝啊,呵呵”长孙皇后赞许的看着徐凡,跟李大帝说道。

    “呵呵,我就说这小子是个人才吧,怎么样,皇后也认可了?”李大帝微笑的问道。

    “恩,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呵呵”长孙皇后点头说道。

    “徐凡啊,听楼下那几个歌姬唱的曲子,又是出自你的手笔吧?怎么听着不像是诗句啊?”听着楼下传来的清灵的歌声,李大帝轻轻打着拍子问道。

    “呃,是,这是臣为了酒楼开业专门写的一首词,谱了曲子后,交给她们唱的,主要是为了吸引人气”徐凡有些脸红,这可是抄袭的人家苏轼苏大家的作品,连名都改了。

    “恩,你小子的这诗词是没的说了,你小子就是个怪才,这词曲做的也是不同凡响啊,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高处不胜寒,轻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好一个徐凡啊!”李大帝看着徐凡赞叹道。

    “不敢,只是微臣的信手涂鸦制作,不敢污了陛下的耳朵”徐凡恭敬的说道。

    “陛下,徐凡之才,可谓仙人之流啊,信手拈来即为极品啊”长孙无忌赞叹的说道。

    长孙皇后听了良久,轻轻叹息一声:“好一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词一出,恐怕又跟那首《将进酒》似的洛阳纸贵了,徐凡,你可愿把这首词写出来送与我,本宫甚是喜欢啊。”

    徐凡赶紧拱手说道:“承蒙皇后娘娘抬爱,微臣自当从命”

    话不多说,自有人端来书案,送上纸笔,研好墨汁,徐凡拿起一直中号狼毫毛笔站在书案前,沉吟了一会儿,待心情平复后,沾了沾墨,就开始下笔,手腕挥动,笔走龙蛇,挥毫而就,然后躬身退开。

    “好词,好字啊,骨力遒劲,结构严谨,点画爽利挺秀,纤瘦挺拔,刚劲有力又不是轻柔,浩然正气跃然纸上,虽有书圣王羲之之风,却又自成一派,别开生面啊”李大帝看后啧啧称赞,回头问道:“徐凡,你这书法是跟谁学的啊?”

    “启禀陛下,是臣的父亲交给臣的,家父一直说一个人的书法能看出一个人的气度,性格,而且练习书法,还能让人凝神静气,所以从小就让微臣练习,臣小时顽皮,为此没少挨父亲责打”徐凡恭敬的回道。

    众人听后都微微一笑,能写出这样的字来,没有个十几年的功力是不行的,严师才能出高徒,对于徐凡父亲的做法,也都很认可。

    “呵呵,陛下,徐凡的诗词、书法都可算是一绝,但是那么大的人了,光有名却无字,叫起来也甚是别扭,加之臣妾又得了他的墨宝,要不,陛下给他赐个字吧?”长孙皇后拿起徐凡写的纸卷,看后很是喜爱,加上徐凡自负而不自骄,自强而不自大,自信而不自得,自足而不自满,越看徐凡越是喜欢,就提议李大帝给徐凡赐个字。

    “恩,也是,那就依皇后”李大帝对长孙皇后甚是宠爱,当然不会拒绝,转头问道:“徐凡啊,你父母双亡,未能给你取字,朕赐你个字如何啊?”

    “微臣谢谢皇后娘娘偏爱,谢陛下赐字”李大帝要给自己赐字,徐凡也当然不会拒绝。

    “恩,你这一身本事承自你的父亲,朕虽然没见过你的父亲,但也敬佩他的为人,那就给你取字‘承之’吧,希望你能继承你父亲的衣钵,更好的为大唐尽忠,如何啊?”李大帝问道。

    “微臣,徐承之叩谢陛下赐字,臣愿为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没得说,这时候只能谢恩啊,徐凡双膝跪地,叩谢李大帝赐字。

    “恩,起来吧,听说你这酒楼的饭菜很是不错,朕和皇后及几位爱卿也来了很长时间,你这开业典礼也算是差不多了,那就吩咐下去,上菜吧,我们看看你这酒楼的酒菜是不是跟你的这个装饰一样,不同凡响啊?”说了半天,李大帝也饿了。

    “是,微臣这就去准备”徐凡拱手退出去安排酒菜。

第40章 酒楼开业(六)() 
下午送走李大帝和长孙皇后及几位大臣后,徐凡和李继策拿着李大帝赐的“天下第一酒楼”的字,终于松了一口气。随即又想起李大帝安排的任务,李大帝在富贵荣华吃的很是满意,跟长孙皇后和几个大臣对酒菜也是连连称赞,说酒菜和酒楼的装饰一样,都是不同凡响,赐了个“天下第一”。然后又下令让御膳房的几个厨子到富贵荣华来,跟着徐凡学做菜,还要徐凡把酿酒的方法写下来呈上去。酿酒的法子好办,自己用手机里就有很多,可是论起做菜,人家才是专家啊,那可是御膳房给皇帝做菜的御厨,徐凡自己充其量算个帮厨就不错了,想起来,徐凡就觉得压力山大。可是李大帝有旨,自己不敢不接啊,也只能在菜式和花样上想想办法了。

    “哎,兄弟,刚刚我爹走的时候跟我说,既然皇上赐了个‘天下第一’,我们就要做起表率,酒楼不但不能出问题,还要做的更好。交税要及时,酒菜质量要保证,否则那就是欺君啊,说起来,为兄感觉这压力好大啊,你说咱们开酒楼,皇上来凑什么热闹啊?”看着眼前‘天下第一’的题词,李继策也感到压力不小。

    “谁知道啊,唉”徐凡无奈的叹口气,突然又想起vip客户登记,转头问李继策:“李兄,今天登记的尊贵客户怎么样?”

    “呵呵,说起这事,兄弟,你真是绝了,一下午的时间,富贵荣华的最后两块金牌也被人买去了,收了一千两百两黄金。另外,登记的玉牌客户二十一个,入账四万两千两银子;银牌客户八十二个,入账四万九千两百两银子;铜牌客户两百二十六个,入账四万五千两百两银子。酒楼刚开业咱们就收了将近十五万两银子啊,加上各家送来的礼金一万多两,这简直就是抢钱啊,刚刚李掌柜给我报账的时候手都直哆嗦,说话都说不清了。这还只是富贵荣华的,五湖四海那边等到晚上李茂盛过来咱们才能知道。”说起vip客户,李继策滔滔不绝,两眼直冒金星。

    一听说光富贵荣华一家酒楼就收了那么多银子,徐凡也是很高兴,之前定价格的时候徐凡还怕价格太高,无人问津呢,没想到这长安城的有钱人还是不少啊。

    “李兄,既然有了这么多银子,那咱们就好好经营这两家酒楼,顺带着多开几家分店,富贵荣华和五湖四海一高一低搭配,在一些富饶的地方都开一些。保证装修与众不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保证酒菜的质量和干净,这个坚决不能出问题,而且还要推陈出新,时不时的拿出一些新菜式,让别人想模仿我们都赶不上趟儿。另外要叮嘱掌柜的,按时足额的上交税款。除此之外,咱们还要多做一些善事,成立一个慈善机构,有灾害的地方多捐助一些银钱和米粮,救济一些贫寒的士子,资助搞研究的工匠,再建几座养老院和孤儿院,雇人照顾那些老无所依的孤寡老人和无父无母的孤儿,树立咱们的好形象。还有员工的福利一定要保证,这样才能让他们用心的干活。银子挣多了也不安全啊,还是花出去的好。”手里有钱心里不慌,徐凡一连做出了好几项措施,有时候手里的银子越多越不安全,还不如花出去的好。

    “恩,好,兄弟,为兄听你的,准没错”对于徐凡的提议,李继策双手赞成,徐凡这挣钱的本事,李继策佩服的那是五体投地。

    ————————————华丽的分割线————————————————

    “少爷,李少爷,李掌柜的还在五湖四海酒楼安排观赏的花灯和晚上猜灯谜的事项,让我过来跟两位少爷报一下帐。截止到我来之前,五湖四海共登记金牌客户二十六个,入账两万六千两;玉牌客户六十八个,入账一万三千六百两;银牌客户一百四十五个,入账一万四千五百两;铜牌客户四百七十个,入账九千四百两,共计六万三千五百两银子,另外收到礼金五千两百多两。统计完的时候,李掌柜都呆住了,呵呵,少爷,您真是厉害。。。。”王有才报完账后激动地语调有些都变了。

    “恩,知道了,你回去跟李掌柜说,晚上赏灯和猜灯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发生人群踩踏事故和火灾隐患,那么多人和那么多灯呢,每个花灯附近一定要备上几桶水!以防意外”听完王有才报的帐后,徐凡很平静,有了富贵荣华的账,徐凡心里有底,然后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注意安全,这个时候的上元节,百姓晚上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街上的游客相当多,甚至人推人,人挤人。加上所有的花灯又都是纸、布和竹篾扎成,明火点亮,很容易就被碰倒烧着,引起大火和人群骚动酿成惨祸。

    “就按徐兄弟说的,人多的时候,就让维持秩序的那些兵卒去帮忙,估计万年县的衙役也会在场,一定要注意安全,往年上元节也出过很多失火和踩踏事故,你们要引以为戒”听了徐凡的嘱托,李继策也是担心不已。

    “是,少爷,李少爷,一定注意安全,那我就先回去了。”

    看到徐凡和李继策千叮万嘱要注意安全,王有才也不敢怠慢,回报完后就赶紧回去了。

    在找工匠扎制花灯的时候,徐凡就要求底部的固定采用河沙,而不是砖石及木头,这样即便是有花灯被碰倒着火时,也能用里面的河沙当即扑灭,以免引起骚乱,但是即便如此,徐凡还是不放心,又让酒楼闲着的伙计在每个花灯附近都放了几桶水,有备才能无患,没有把握的事情,徐凡不愿意干。

    “徐兄,咱们准备的很周全,应该不会出问题,你不要太担心了,还是看看什么时候燃放礼花吧。”知道徐凡谨慎的性子,李继策安慰道。

    “恩,天色已经黑了,再过半个时辰就可以燃放了,然后就开始猜灯谜。走吧,咱们过去看看”说完徐凡就带着李继策和几个随从走下楼去。

    随着几十箱礼花被点燃,一个个礼花弹拖着长长的尾焰飞向黑色的夜空,然后又在半空中凌空爆炸,释放出光彩夺目的绚丽色彩,犹如朵朵七彩花在夜幕上猛然绽放,然后又化成点点星辰洒满夜空,最后消失不见。夜空下的人群随着绽放的礼花,发出阵阵欢呼,随后朝廷安排制作的几百上千箱礼花也跟着一起燃放,漫天都是绽放的五颜六色的花儿,整个长安城沉浸在花的海洋、灯火的海洋、欢乐的海洋之中。

    夜幕之下,长安城中,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宽阔的街道上观赏满街的花灯,漫天的礼花,阵阵的锣鼓和花俏的舞狮表演,享受着每年一次的上元佳节。

    今夜,无人入眠。

第43章 回家(一)() 
转念一想,自己现在也确实不适合谈这个事,徐凡就按下了心思,凑到李继策耳边小声的说了一个字。

    “奥,原来如此啊,我说怎么会是一张白纸呢,谜底竟然是这样啊,呵呵,兄弟,没说的,你这脑子啊!这灯谜出的也太刁钻了”听到谜底的李继策恍然大悟,竖起大拇指,夸赞徐凡的出题水平。

    “李兄,你这话说的,什么叫刁钻啊,咱这叫出其不意,没点智商,怎么可能让人随便拿走这六百两啊,咱的钱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徐凡斜睨了李继策一眼,理所当然的说道。

    “呵呵,也对,那咱们就看看那么多人,有哪个能把这谜底说对,拿走这六百两的赏金”

    说完后,李继策就和徐凡饶有兴趣的看着那边正在抓耳挠腮苦思谜底的众人。

    “‘纸’字,对吗,李掌柜?”

    “不对”

    “一张白纸,空无一言,难不成是个‘空’字?”

    “也不对,但是有点着边了,呵呵”李茂盛笑着摇摇头又否决了一个答案。

    “那就是‘默’,无言谓之‘默’,对吗,李掌柜?”

    “呵呵,还是不对,但是猜的方向很正确”看着下面给出的各种千奇百怪的答案,李茂盛笑着摇头,心里感叹着徐凡的智慧,这个灯谜出的太有水平了。

    过了一会儿后,众人还是没有猜出正确的谜底,跟在徐凡身后的小宝和几个随从冥思苦想半天也没有什么头绪,就撺掇着小宝过来询问。

    小宝看着正在和李继策说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