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小农民 >

第11章

大唐小农民-第11章

小说: 大唐小农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啥,李广他们回来了?”徐凡噌的一声就站起来了,扔下算盘就跑出去了,跑了没两步又折回来“曹叔,那个算盘你给我做五十把,书院开学时我要用”不管曹木匠一脸的呆滞,徐凡拽上小宝和李老汉又跑了出去。

第20章 清香书院开学(二)() 
自从八月初,李广带着六百两银子和十几个护院去山西买煤炭,算算日子,这都快两个月了,总算是回来了。一开始是为了制作水稻插秧机的链条,熔铁的时候使用,现在马上就快进入冬天了,加上又开了个香皂工坊,正好赶上。

    徐凡提着长衫的下摆一路小跑,后面跟着小宝和李老汉,这古代的衣服真是麻烦,跑起来的时候还得提着下摆,远远看去就跟提着裤子似的,哪像后世的衣服啊,上衣是上衣,裤子是裤子的,徐凡一阵抱怨。跑到院子大门前一看,好嘛,四五十辆装满煤炭的马车、牛车一溜长龙的堵在门前,院子前的路都给占满了,李广和几个护院一脸疲色的正在那儿指挥马车和牛车进院子呢。

    回头看见徐凡跑过来,李广赶紧招呼着几个护院走向前

    “少爷,我们回来了”

    李广明显有些激动,三十多岁的汉子,有些哽咽。也是,这都出去两个月了,好不容易回来了,能不激动吗,情有可原。

    “总算没有辜负少爷所托,找到了您说的煤炭,先拉回来了五十六大车,将近四万斤,主要是这东西太沉了,一车装不了太多。”李广指着后面的车队,激动地说道。

    “好好好,回来好,这一路风尘仆仆的,大家都辛苦了,下午让厨房做些好酒好菜,好好地犒劳犒劳大家”徐凡也有些激动,盼了将近两个月了,总算是回来了,拉着李广说道:“李广啊,先让他们跟着李管家去卸车,你跟我去书房,好好的跟我讲讲你们这一路的经过”

    “好的,少爷,张虎,你带他们跟李管家去卸车,我跟少爷去一趟。少爷,我们这一路从襄州出发,途经。。。。。。。”李广安排一个护院跟李老汉去卸车后,跟徐凡一边走一边说着这一路的情况。

    一直到傍晚时分,徐凡在书房才听完李广的讲述。原来李广他们根本没到平城地界,从襄州出发后,骑着马一路不停,风餐露宿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到达了太原府。在太原府打听平城的时候,听说在太原府东边的一个叫受州的地方有他们所说的那种叫蝶的东西,他们商量了一下就决定改路去受州,毕竟平城在太原府北边,还远着呢。在受州西边,靠近太原府一个叫杨家集的地方发现有铁匠用煤炭生火打铁,就跟那个铁匠打听了一下,才知道是几个村民在取土建房的时候在地里发现了这种黑色的石头,一个经过的路人告诉他们这东西能烧火,比木炭好用多了,后来他们村很多村民就都用这东西烧火、取暖。

    李广他们决定就在杨家集购买煤炭,可是收购了几天之后,他们发现这玩意很多地里都有,而且还不少,几乎扒开一块地皮就能发现这东西,这么收购还不如买下几块地,雇人给自己干实惠。于是十几个人就在当地花了两百多两银子买了几百亩无主的荒地,开了煤场,又在村里雇了二十多个人挖煤,十几天时间就堆成了一座小山,怕徐凡等的急了,李广就让一个叫李三的护院在那边照看着煤场,自己带着几个人雇了五十多辆马车拉着煤炭先回来了,因为煤炭这玩意比较沉,一路上走得慢,所以这才到家。

    徐凡听得一愣一愣的,没想到这十几个人不但买回了煤炭,还在山西开了煤场,一转身,自己成了煤矿老板了。奶奶的,这要搁后世,老子也是腰缠万贯的煤炭老板了啊,开豪车、住豪房,想到这些徐凡两眼直泛精光,把李广吓了一跳。

    “少爷,我们是不是做错了啊?没经过你同意,我们就擅自主张在那边买地挖煤,您可别生气啊”

    “啊,生气,什么气啊”徐凡有点莫名其妙,回过神来后,看到李广小心翼翼的模样,忍不住乐了:“哈哈,你们做的很好,好的完全超出我的想象,我乐还来不及呢,怎么会生气呢”

    “嘿嘿,那就好,那就好”看到徐凡没有生气,李广也乐了。

    看着憨厚的李广,徐凡那叫一个满意,直接给了李广他们十天假,那么长时间没回来了,肯定也想老婆孩子了。再给十几个人每人赏了二十两银子,给自己办了那么大的一件事,咱得赏罚分明啊,下午又摆上了流水宴,犒劳李广和这帮子护院,交待他们休息好之后再带两千两银子回去,把煤场的规模扩大,买上几十辆马车,再雇上几十个人,源源不断的往回送煤炭,顺便也把他们的家眷带过去。最后将李广升为管家,专门负责徐凡在山西的煤炭生意。

    ——————————又见分割线——————————————

    有了煤炭的加入,香皂工坊的效率高了不少,成本也降低了很多,徐凡又让匠作房的工匠做了用铁制链条做了几十套水稻插秧机,放在库房里,等到来年开春的时候使用。

    三天后,十月一日,秋高气爽,万里无云,清香书院正式开学,徐凡在院子里举行了盛大的收徒仪式。一早书院里就围满了过来观礼的村民和庄户、以及府里的仆役,听说徐凡免费开放书院,免费教课,有教无类,不管男孩女孩都教,而且还免费给学生们印刷了课本和制作了算盘,村民和庄户们满怀感激,看到徐凡出来,纷纷给徐凡磕头拜谢。

    古代行拜师礼很有讲究,第一项就是祭告祖师,祈求祖师爷保佑自己学业有成。

    第二项是弟子向老师赠送六礼束修

    古时六礼包括: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心苦,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得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

    第三项是弟子跪拜,行敬茶礼。

    第四项是师傅训话,宣布门规并回赠礼品。

    “吉时到,行拜师礼,第一项,祭告祖师”充当司仪的老关头一声高呼。

    徐凡身穿白色的圆领宽袖长袍,腰束绣边的月白色革带,腰侧系一块方形的和田玉的玉佩,脚穿千层布鞋,温文尔雅,手捧三根香,带着身后四十多个男女学生毕恭毕敬的向孔子的画像上香,祈祷祖师保佑。鞠躬、磕头之后,旁边的仆役赶紧接过徐凡手上的香插在香案前的香鼎里。

    徐凡缓步走到平台上准备的太师椅,稳稳坐下,等到学生们上完香后。老关头高喊一声:“拜师礼第二项,弟子敬上六礼”

    四十多个五六岁到十几岁的学生,每人手里高举着一个竹篮,跪在徐凡面前,徐凡端坐在太师椅上含笑点头,一招手,二十多个穿戴整齐的仆役上前接过学生们送的六礼。

    “拜师礼第三项,弟子敬茶”

    徐凡按照老关头的交待,含笑接过每个学生敬上的茶,喝上一口,一连喝了四十多口茶水,撑得徐凡肚子疼。奶奶的,你说我收那么多学生干嘛,光喝水喝的肚子胀的难受,徐凡喝到最后一个的时候,实在是撑坏了,没忍住打了一个嗝,整得观礼的众人一阵哄堂大笑,徐凡有些不好意思,然后强撑架子稳坐在太师椅上。

    “呵呵,看来徐小哥这下喝饱了,嘿嘿”众人又是一阵大笑“嗯,拜师礼第四项,先生训话”老关头也是,你说你好好的当你的司仪,瞎起什么哄啊,徐凡一阵腹诽。

    徐凡撑着装满水的肚子,缓步走向台前,开始训话,无非就是一些劝勉徒弟要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等。然后又宣布了几条门规。

    一、要尊师重道、互敬互爱、相互帮助、好好学习。

    二、要按时上课,认真听讲,态度端正,不得迟到、早退。

    三、有事要先请假,先生允许后才能离开书院。

    四、要爱护书院的桌椅、花草,不得随意毁坏。

    五、每天要打扫卫生,保持书院清洁。

    六、要按时完成作业。

    最后,又将准备好的书本和算盘,一个一个的交到学生手里,看着孩子们满怀欣喜的接过,纷纷拜谢,徐凡也是很欣慰,虽然肚子还撑得难受。

第21章 清香书院开学(三)() 
清晨,当初生的太阳越过地平线,洒出片片纯净的光晖的时候,徐府,清香书院莫名湖的小道上,徐凡正带着学生们喊着号子在跑步“一,一,一二一,一二三四”清脆的童声透过淡淡的薄雾,传向远方。

    “少爷就是厉害,连授课的方式都跟别的私塾先生不一样呢”伺候徐凡起床穿衣后,知画、墨香和小宝就在竹楼上看徐凡带着一帮学生们围着清香书院的莫名湖跑步。

    “那是,按照少爷说的,这叫‘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呵呵,也不知道啥意思,但是少爷就是很厉害”小宝接过墨香的话,虽不知徐凡的意思,但也马屁拍的很响。

    “恩。。。,应该是道德、心智、体力、书画和劳作都要好好教,之前好像听少爷说过”稍大点的知画好歹读过一些书,学识比墨香和小宝好的不止一星半点。

    按照徐凡的授课计划,清晨带着学生们跑操,他可不愿他的学生们都跟那些文弱的书生似的,整天抱着书本,身体多病不说,柔弱的一阵风都能吹走。

    等到学会《汉语拼音》后,上午趁着精力充沛学习《三字经》《千字文》《常识》和四书五经等,中间再穿插一些美术和音乐课以及必要的课间操和眼保健操,下午教授《算术》和劳动课,以及一些其他知识。

    徐凡带着学生们围着莫名湖跑了十几圈,大概有个2000米左右,然后走了两圈,平复一下呼呼直喘的气息,最后宣布解散。

    学生们叽叽喳喳一窝蜂的跑到涮洗处,拿着毛巾找到自己的小木盆,端上一盆水就开始洗刷,然后用去皮的柳条沾着盐刷牙,徐凡要求学生们每天必须洗脸刷牙,做好清洁工作,好的开始就要有个好习惯。徐凡也是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必须带头执行,接过小宝、知画和墨香递过来的毛巾,脸盆和柳条,徐凡也去洗脸刷牙,跑了十几圈,脸上、身上也是有些汗珠。

    洗刷完后徐凡就带着学生们去餐厅吃早餐,为了保证学生们的饮食营养,徐凡让厨房按照自己制定的菜谱安排饭菜,不再让学生们自己带饭菜。一开始的时候,学生们来上课都是自己带饭菜,挎着一个个小竹蓝,装着一天的饭菜和书本及算盘,沉重不说,看着学生们吃着凉透的米饭夹杂着各式的咸菜什么的,徐凡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将学生的父母都叫来,开了个“家长会”,告诉自己学生的父母们,这样的饭菜对孩子们的成长很不利,而且还糟蹋身体,以后孩子们的早餐和午餐由书院来做,家长们只要每月提供一些米面、蔬菜、肉食类的材料就可以了,没有或者不够的由自己贴补,家长们自然乐意,纷纷同意每月定期送来,都是为孩子好,那个父母不疼自己的孩子啊。

    早餐很丰富,搭配也很合理,一个鸡蛋,一小蝶黄豆咸菜,两份青菜,一勺红烧肉或者红焖羊肉,一块鱼,一碗稀饭,还有热腾腾的馒头、米饭、面条、花卷、油条之类的。餐厅实行自助餐模式,想吃什么就让厨娘给盛什么,但是鸡蛋、咸菜、青菜和主食必须要有,晚上睡觉起夜和早上跑步流汗会导致盐分流失,而且孩子们正是长个子的时候,这些都是必须的营养。

    菜谱制定好了以后,徐凡还请学生的父母们一起跟着孩子们吃过一次,反响相当强烈,家长们满意的不得了,送米面、蔬菜和肉食都很积极。

    学生们端着自己的碗筷还有徐凡按照后世大学餐厅的的样式设计的木制饭盘,排着队挨个等厨娘们给自己盛上,自选的就自己过去盛,然后端着到饭桌上吃饭。桌子是后来徐凡让木匠们做的,依然仿照后世大学餐厅的模式,四个人一桌。吃完饭的,就带着自己的碗筷和木盘到取水处自己洗刷,每付碗筷和木盘上都有学生们自己的名字,洗不干净的,要罚扫地的,肯定会有些洗不干净的,厨娘们也都会按照徐凡的吩咐再重新洗上一遍,虽然要培养学生的勤奋和动手能力,但是毕竟健康才是首要的啊。看着学生们乖巧的排队,厨娘们也都很高兴,都是一些可爱的孩子,很招人喜爱,虽然也有几个调皮的,但是孩子吗,不管是可爱的还是调皮的,都是很讨人喜欢。

    吃完早饭后,学生们就陆陆续续的来到竹楼一楼的教室,乖乖的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从竹篮里找出要上课的课本和笔墨纸砚,当然,徐凡每节课前都会通知一声。这节课是上《三字经》,《汉语拼音》早在几天前就教完了。

    “上课”徐凡夹着书本,拿着戒尺走进教室。

    “起立”“先生早上好”伴随着桌椅的吱吱声,一阵整齐划一的童音响起。

    徐凡走到讲桌前,将书本、备课记录放在桌子上,抬头看了看,都到齐了,没有迟到的学生。

    “同学们早上好,都坐下吧。”又是一阵桌椅拉动的吱吱声。

    “同学们,昨天咱们学了《三字经》的第一段,今天要抽查一下大家的背诵情况,有谁想积极踊跃点带头背吗?今天表现好的同学将会得到一个老鹰风筝,现在开始计分。”徐凡基本上每隔几天都会准备一个小礼物,每节课给表现的学生计分,一天下来,得分最高的就会拿到奖品。奖品基本上也都是后世比较流行的玩具,是徐凡画出图纸找府里的匠作房和仆妇们给做的,有时候是竹哨、小木车、风筝之类的,有时候是玩偶、布娃娃之类的,毕竟男孩、女孩都有,这么做一来是为了让学生们一天下来都能集中精力认真听讲,提高教课的效率。虽然不像后世有校领导们检查评比,但是这是徐凡的第一批学生,徐凡教的很用心;二来是培养学生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徐凡说完后,下面就刷刷的举起好几只小手。

    “好,赵子阳同学,你来背一下,我看见你举手是最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