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使命召唤 >

第45章

三国之使命召唤-第45章

小说: 三国之使命召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福道:“孟氏你上去辨认。”

    孟氏上前仔细的看了一会儿,突然指着一个大胡子士卒说:“是你。”

    大胡子士卒连忙辩解道:“不是我,你弄错了,我刚才根本不在这。”

    大胡子士卒惶急的看着周围,突然眼前一亮,指着一个西军士卒说:“刚才我还踹了你一脚,你记不记得。”

    大胡子士卒说完,立马就后悔了,自己找他证明,不是找死吗。

    那个西军士卒倒是个憨直的人,闻言说:“你放心,我记得你,虽然你打了我,可我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

    大胡子士卒感激了看了西军士卒一眼。

    孟氏指认第一个人,就指错了,本来不紧张的人也被她搞紧张了。

第八十五章 庆功宴() 
这样一来,每个人看起来都可疑,当孟氏走到第二个人面前,还没开口,那个士卒就哭丧着脸说:“我刚才也不在,可没有人给我证明。”

    孟氏看着他,先是摇头,再是点头,又是摇头,最后皱着眉头对任福说:“他们长得都差不多,我记不清了。”

    其实这也怪不得孟氏,这些人的胡化程度比较高,和一般的中原人不太一样,处于受惊状态的孟氏,脸盲也很正常。

    任福一看,就知道单靠孟氏指认是不行了。

    于是清了清嗓子道:“有人愿意自首吗?这是最后一次机会。”

    听到任福的问话,对面的士卒都惊疑不定,他们不明白任福是几个意思,难道是想把他们全都杀了,还是说有人愿意自首,就可以轻轻放过。

    好吧,任福也不知道自己是几个意思,如果不是官家在军中,这种小事,他看都不会看一眼,可问题是官家现在就在军中,还认识那个做豆腐的女人,依他对官家的了解,那几个犯事的士卒死定了,可那几个士卒不站出来,总不能把这一百多人全都砍了。

    任福踌躇了一会儿说:“既然没有人愿意站出来,你们就在这里慢慢跪着,等到有人愿意说出来为止。”

    任福说完对着所有人吼道:“看什么看,这里是军营,不是菜市,全都滚回去。”

    任福一变脸,所有的人都急忙回到各自的营地,除了那一百多人。

    而后任福带着孟氏气冲冲的走了。

    这就是整件事的经过。

    孙杨听完,沉默了一会儿。走到士卒中转了几圈,直接把犯事的几个士卒揪了出来。

    “冤枉啊,冤枉啊……”

    这几个士卒自然不肯认,大喊冤枉。

    孙杨指着他们的鞋尖说:“看看别人的鞋,再看看你们的鞋。”

    这几个士卒朝四周一看,才明白官家是怎么发现的,因为其他人的鞋都是脏兮兮的,只有他们的鞋是干净的。

    可为什么离开过营地的人的鞋都是脏兮兮的呢,那是因为古代的军营一般都沿着溪流驻扎,方便取水,而西军和前秦军恰好驻扎在溪水的两侧。

    任福在一旁称赞道:“官家英明。”

    孙杨看了他们一眼,说:“今天是喜庆的日子,我不想杀人,你们直接去苦役营吧。”

    苦役营,又称罪人营,几乎每个军队中都有,苦役的构成也是五花八门,像犯官的家属、违反军纪的士卒、地方上的青皮。

    这种情况在古代很常见,大军临行前,抓一批地方上的青皮、小偷、盲流,在军中效力,既可以维护治安,又不浪费人力资源,毕竟人口在古代是宝贵的资源。

    而孙杨的苦役营比较单纯,基本上是敌方俘虏,就像这次,被俘虏的八千多淮南军,会有相当一部分被留在苦役营。

    听到孙杨要让他们去苦役营,其中一名士卒愤懑道:“我等跟随陛下征战四方,流了多少血,现在,陛下竟因为一个民女,要把我们送到苦役营,我不服。”

    孙杨冷冷的说:“你们今天敢违反军纪,明天就敢造反,恶,都是纵容出来的。”

    其余的士卒见孙杨发怒,连忙捂住那个士卒的嘴。

    任福在一旁斥道:“还愣着干什么,退下。”

    这几个士卒走了之后,孙杨看了任福一眼,问道:“将军怎么看这件事?”

    任福想了一下说:“官家说的对,不能姑息养奸。”

    孙杨拍拍任福的肩膀,就走了,他刚洗完澡,还穿着便装,这是很失礼的。

    任福在后面喊道:“官家,庆功宴准备好了。”

    孙杨扭头道:“知道了。”

    两刻钟之后,孙杨带着吕玲绮和小冉来到溪流边,已经数万名士卒已经聚集在这里,每五个人围坐在一个篝火堆旁,火堆中间架着一个烤全牛或是一个烤全马。

    孙杨端起酒杯(这是宋代的军队,酒杯很常见了)说:“大家随意,放开吃,随便喝,今晚不醉不归。”

    周围的士卒都欢呼起来,随着欢呼声传出去,几万人都知道了孙杨的命令,就是今晚随便吃,随便喝,管够。

    任福叹道:“就是辛苦骑兵的兄弟了。”

    孙杨点头道:“明日给他们补上。”

    孙杨说完扭头一看,小冉和吕玲绮已经开始在烤肉上面涂酱。

    一旁的任福急忙道:“这种粗活怎劳公主和夫人。”

    小冉蹙眉道:“停,你别动,你弄的,我不敢吃。”

    任福讷讷的把手缩回来,在他看来,烤肉就是把酱涂在上面,再撒点盐,没什么难的。

    孙杨在一旁笑道:“小冉,不得无礼,快向任将军道歉。”

    任福摆手道:“不碍事的。”

    任福称小冉为公主,是因为孙杨说小冉是他妹妹,官家的妹妹自然是公主,可据任福所知,官家(宋仁宗)的两个妹妹,一个是惠国公主,早夭了;一个是升国大长公主,据说入了道,那眼前的这位是?任福觉得自己的脑袋不够用了,唉,天家的事太复杂了。

    吕玲绮从另一个架子上的铁锅里盛出一碗羊肉汤递给孙杨,孙杨尝了两口,赞道:“味道还不错。”

    小冉傲然道:“料可是我配的。”

    小冉说完吐了一下舌头说:“嫂子学的也很快。”

    孙杨端起碗,噙了一口酒,哑然道:“这是酒还是水?”

    任福捻须尴尬道:“酒里面兑了水。”

    孙杨直立起身子说:“这怎么行!”

    孙杨朝一旁的护卫耳语了几句,护卫走到不远处的人群里说要去买酒,呼啦一下,站起了好几百人,簇拥着护卫就朝县城里去。

    不到半个时辰,就用骡马驮了几百缸酒回来,一时间,几万人沸腾起来了,终于不用喝兑水的酒了。

    很快那几百个拉酒的人被撵了出来,因为他们每个人都醉醺醺的,很明显偷喝很多酒。

    当孙杨把那个买酒的护卫叫到身前询问的时候,买酒的护卫回答说他们不但把全县的酒肆都搬空了,还把很多大户人家的酒窖搬空了。

    孙杨干咳了一下问道:“你们是用什么跟他们交换的。”

    护卫有些晕乎乎,想了一下说:“好像打了白条。”

    孙杨顿时头大了,他完全可以脑补出明日的场景,会有几百个人拿着白条来要账,算了,今朝有酒今朝醉。

    孙杨递给护卫一个烤的牛腿,护卫捧着烤的香喷喷的牛腿去一旁啃了起来。

    小冉不爽的回答道:“哥,那是我和嫂子烤给你的。”

    孙杨朝依旧站在身旁的其他护卫说:“你们也别站着了,下去吧。”

    护卫们闻言一哄而散,他们早就受不了了,试问当其他人都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时候,你不想加入他们吗?

    至于孙杨身旁的任福早就走了,他也觉得自己碍眼。

    看看人都走了,孙杨伸手把吕玲绮拉到怀里,问道:“怎么了,整晚都不说话。”

    吕玲绮在孙杨怀里扭了扭说:“这样不好”

    孙杨笑道:“周围有屏障挡着,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小冉在一旁道:“就是,嫂子就是太闷了。”

    吕玲绮在孙杨怀里拱了拱,像个小猫咪。

    孙杨夹了一块羊肉喂给吕玲绮,吕玲绮吃了之后,幽幽的说:“我觉你和以前不一样了,我都不敢和你随便了。”

    孙杨捏了捏吕玲绮的脸说:“以前只有我们两个,可以随便,现在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当然要严肃一些,安心,我还是我。”

第八十六章 见闻() 
小冉干咳道:“你们两个当本姑娘不存在啊!”

    孙杨端起酒杯递给小冉,小冉瞟了一眼孙杨面前的碗说:“我要用碗喝。”

    孙杨虎着脸道:“喝一点就可以了,一个女孩子家变成了酒鬼可不像话。”

    小冉嘴一撇说:“我就喝,你说话不算话,答应我的五千兵马,到现在连个鬼影都没有。”

    孙杨嗤笑道:“我不是给你盖了印。”

    “我拿着任命文书到军营调兵,根本就没人理我。”小冉一脸委屈。

    孙杨严肃地说:“以后不准乱跑,今日孟氏的事情值得你警惕。”

    小冉夹了一块鲜嫩的羊肉放到嘴里,嘟囔道:“你放心啦,我随身带着两三百名护卫。”

    吕玲绮笑道:“夫君在下邳的时候,出门至少带三千名甲士。”

    孙杨朝吕玲绮的额头上弹了一下说:“竟敢揭你夫君的老底。”

    小冉捂着小嘴道:“哥,你这么怕死!”

    孙杨没有回话,只是放下筷子说:“今天发生的事情绝不是偶然现象,必须解决,可总不能设营妓吧!”

    “不可”吕玲绮和小冉齐声道。

    孙杨楞了一下,笑道:“当然不会设营妓,我在想能不能把士卒的注意力转移一下。”

    吕玲绮道:“夫君,不如就仿照你在宛城的做法,让他们上擂台。”

    孙杨摇头道:“不妥,擂台太过血腥。”

    小冉建议道:“不如把唐代训练骑兵用的马球和宋朝的蹴鞠推广一下,我上次看到几个休息的禁军在踢蹴鞠。”

    孙杨拍手道:“更进一步,再加上标枪、铁饼、跑步、箭术、技击、马术,然后按照名次的优劣给予奖励,奖励的内容包括金银、粮食、牛羊、布帛、兵器、马匹、盔甲、名位、休假。”

    吕玲绮提醒道:“夫君,你说的这些虽好,可也要等到打败袁术之后。”

    孙杨一脸轻松的说:“没错,慢慢来,不急。”

    孙杨说完突然心中一动,换上一身士卒的衣服,走了出去,小冉和吕玲绮面面相觑。

    孙杨很随意的在人群中行走着,手里还端着一碗酒,每经过一个篝火堆,都会停下来,听他们的谈话,有的篝火旁的士卒发现之后,也没有在意,有人甚至扒着孙杨的肩膀请他过来喝一杯。

    孙杨路过一个篝火堆的时候,听到一个声音说:“这个仗也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我的同乡都死的差不多了。”

    孙杨开口道:“等天下平定了,就不会再有战争了。”

    那个说话的人扭头看了孙杨一眼,下意识的问道:“天下何时才能平定?”

    孙杨不假思索的说:“少则一年,多则两年。”

    那人笑道:“你又不是官家,你怎么知道?”

    孙杨只是笑笑,就走开了。

    过了一会儿,那个人恍然道:“刚才经过的好像是官家,糟了。”

    周围的人宽慰道:“官家并未生气。”

    孙杨又往前走了几十步,听到一个声音伤感的说:“聪明的人都死了,厉害的人也都死了,只有我这个最没用的人还活着!”

    孙杨寻声望去,是一个秃顶的中年男人,一边喝酒,一边摇头说着战死的袍泽。

    他身旁一个瘦削的年轻人说:“小叔,你不是没用,你是懂得保护自己,一个军队中既需要替官家死战的人,也需要保全自己的人,不然人都死光了,谁来替官家作战。”

    孙杨听完不禁失笑。

    孙杨再次往前走了一段,就听到一个士卒抱怨说:“昨日只领到七成的口粮,徐黑子刮的太狠了。”

    另一个士卒开解道:“比以前好多了,以前只能领到五成的口粮。”

    还有一个士卒说:“我听说那帮番军(前秦)更惨,上官要克扣六成。”

    坐在最里面的一个士卒说:“我亲眼看到那帮番军把趁休息的时候,把官家赏赐的布帛拿出去卖,不然填不补饱肚子。”

    第一个开口的士卒叹气道:“最可怜是官家,被这帮王八蛋蒙在鼓里,还以为士卒们过得很好。”

    第二个说话的士卒也附和道:“谁说不是呢,我们隔壁营有一个叫李道华的,跑去告发上司,然后人就不见了,他们营的营指使还假惺惺的说李道华战死在汝水了,骗鬼去吧!”

    孙杨在一旁听得怒目圆睁,这帮蛀虫。

    系统出声道:“军官是一个军队骨架,你不要冲动。”

    那几个说话的人似乎注意到孙杨,开始压低声音,孙杨听不到他们接下来说什么了。

    孙杨也没有心情再走下去了,上次在宛城,已经放过他们一次,没想到这帮人依旧我行我素,看来他们真把自己当成了宋仁宗。

    系统问道:“你连用贪官和反贪官的道理都不懂?”

    孙杨道:“怎么用?”

    系统道:“你想要别人给你卖命,就要给人家好处,而你又没有那么多钱给他们,只能给他们权,叫他们用手中的权去搜刮,这样一来,你们君臣的关系才能稳固。”

    孙杨道:“为什么还要反?”

    系统道:“用贪官,维系统治,杀贪官,骗取民心,总之,皇帝永远都是伟光正的。”

    孙杨哼道:“这就是你的治国驭民之术?”

    系统得意道:“这是根据你们数千年的历史总结的结果,同样适合治军。”

    孙杨道:“你要真把治国驭民用在治军上,这支军队就完蛋了,一个国家得过且过,还能撑个几十年,一个军队,尤其是一支处于战斗中的军队,是绝对不能得过且过,溃烂了的部位,只能割掉。”

    系统恍然道:“原来如此。”

    孙杨穿过无数的篝火来到溪边,见到了任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