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色帝国1924 >

第448章

红色帝国1924-第448章

小说: 红色帝国19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绝了。

    先不说四国瓜分会不会相互产生矛盾,就他们瓜分泰国的事肯定会是一件大事,到时候也就没多少人会关注,中国边境南移的事。至于后面会不会引起美国干涉,那就不是李卫国关心的事了,反正美国要真的干涉,他就会建议中央给这几国提供武器弹药,他还就不信,美国人能把这几国都给推翻不成。

    现在有南洋局存在,等日本人投降后,南洋肯定会爆发很多战争。南洋局扶持的都是gcd,英法等国肯定不想放弃对这些殖民地的统治,到时候肯定会有不少战争爆发。所以现在林标给这些开的都是空头支票,连中共自己现在还只是偏居一隅,除非能早日统一中国,不然很难给这些gcd援助。

    。。。。。。

    纳妙拉,缅甸西北的一个小城,位于胡康河谷的西北部,往东南方向,东边就是着名的野人山。野人山并不是单指一座山,而是整个以整个胡康河谷为中心方圆数百里地区的统称。

    胡康河谷,其实就是一个盆地,因为塔奈河等四条河流流过而形成的一处谷地。盆地地形自然周围都是山,又是密支那的西边屏障,因此这个谷地自然成了日军在缅北驻扎的重要地方,负责防守的就是日军第18师团一部。

    随着侵略战争越打越吃力,日军把开战前很多甲种师团都给拆分了,本来拥有四个步兵联队的18师团也没能避免,现在也成了三单位师团。

    不过即便是这样,18师团依然有两万余名士兵,战斗力也很强悍。所以这次卫立煌不仅出动了新一军两个美械师,还出动了对地形较为熟悉的200师从东边翻越野人山,配合行动。包括新编第六军的新编22师也随时待命,若有需要也会南下支援。

    纳妙拉并不是什么重镇,东南边的新平洋(今译欣贝延)、孟关才是日军防守的重点,这里只有不到一个中队的鬼子驻扎。在他们到来的时候,这些鬼子就已经撤退了。

    “军座,缅甸游击队的代表来了!”就当孙立人到达纳妙拉的时候,就听到了这个消息。

第五百七十八章 缅甸反击战(四)() 
“哦,这个缅甸游击队代表是什么来头?”对于缅甸游击队,孙立人听说过,但是没怎么接触过。

    “叫范永明,是一个师长,是缅北地区两支游击队之一的领导人。”旁边的新编38师师长李鸿说道。

    “师长?我对缅甸游击队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他们的编制怎么回事,还有他们可靠吗?”孙立人疑惑道。

    “军座,这些缅甸游击队算是很可靠的了,他们抗日,也反英,跟昂山、吴努等人缅甸独立军不对付。而且这些游击队有不少华人,本地人也不少,熟悉丛林,日本人对他们也很头疼,他们就像国内八路军那样上场游击战。军座你也知道,缅甸的这些丛林,山高林密,成百上千人进去都翻不起浪花,日军吃了他们不少亏。

    这次美军方面给了对方不少武器弹药,对方才答应协助我们。

    他们的编制很乱,缅甸大大小小有很多游击队,因为反日这个原因勉强联合起来(只是他们单方面以为),得有十几个师吧。不过这些师的人都不多,一般都只有几千人,武器也很缺,不少人都使用弓箭、长矛、大刀等冷兵器。”李鸿对于缅甸游击队显然也不是很看得上。

    这也很正常,现在他的新编38师装备可谓中国军队步兵师一级里面,最精良之一,所以有自傲的资本。但他不知道,在丛林里,弓箭这些的作用不比步枪等差,虽然攻城不行,但是打游击战挺合适。

    而且弓箭的好处就是容易制造,不缺原材料,丛林里这么多树,只要你有足够的工人,想造多少就造多少。而且南洋纵队这些游击队使用的弓箭,大多是弩箭,虽然制作麻烦点,但是威力却很大,很实用。

    特别是林标当初从国内带出来的那些特战队员,如今训练出来的那几百名特战队员,除了枪之外,每人都配有一具弩箭。驻印军只知道美国的5307部队是比较厉害的特种部队(姑且叫特种部队吧,它是美军特种部队的前身,总共2900人,分为六个小队),但若真的论丛林作战,南洋纵队这不到500人的特战队绝对能虐杀美国这个5307部队。

    “华人?为什么不收编他们,若是有他们这种熟悉地形的人加入我们的队伍,那肯定是一支极大地助力。”孙立人好奇道。

    “军座,这个事上面倒是想过,还接触过,甚至美军还说愿意给美械,可是人家不同意啊。别看他们装备差,不过人倒是挺硬气,虽然有一些游击队员脱离他们加入了我们的队伍,不过这种极少。”李鸿撇撇嘴道。

    在李鸿看来,这些人有点不识抬举,有军饷拿,有武器使,他们却不来,非得去在山林里钻。

    “有点意思,你这么说着,我倒是对他们有点感兴趣了!走,去见识见识他们这个师长吧!”孙立人笑着说道。

    。。。。。。

    “吴泰,你看他们的枪,那都是好东西啊,看看我们手上这枪,真不是一个档次。我们这枪还都是美国人给的,在咱们师算是好东西了吧,不过跟他们真没法比!”

    “他们身上穿的也同样不错,你看看这军装,还有那胶底鞋。”

    新一军的先遣指挥部,范永明等人正在指挥部的一个会客厅等待。说是会客厅,其实也就是临时布置的,整个指挥部,之前都是那个日军小队的军营。纳妙拉本就是一个小城镇,人口也就千把人,说是个城都有点勉强。

    由于在等待孙立人的接见,跟随范永明一起进入指挥部的两个游击队士兵,则是在那一脸羡慕的盯着不远处新一军的士兵的武器看。二人能跟着范永明进来,自然也就是范永明的警卫部队,可他们二人身上背的枪也就两杆春田步枪。

    这两杆步枪,还是美国人给的,他们师也就分了300支的样子。可这些新一军的士兵,身上都是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或者是m1卡宾枪,比他们的枪不知道好了多少。

    而且在穿着上面,对面也比他们强很多,身上那一套也让这两个士兵很是羡慕。人家脚上穿的都是胶底鞋,他们穿的是草鞋,他们队伍中,也就少数人能穿上好鞋,不过都是缴获日军或者是之前从英军那打劫来的。至于布鞋,不太适合他们游击队穿,丛林里湿气太重,穿布鞋很快就湿了,还不如草鞋穿着方便。

    毕竟没法跟有着大量美援的国民党军队比,这待遇就是不一样。别说南洋纵队,就是八路军现在还有很多士兵穿的是草鞋,条件使然。虽然八路军正规军每年会给士兵发两双布鞋,不过这些士兵都在到了冬天寒冷的时候再穿,平时都是穿草鞋。

    八路军现在的对于胶鞋没法普及,主要缺橡胶,美国提供的橡胶要用于生产轮胎等军用物资。好在八路军对草鞋方面比较大方,一年好几双,穿坏了就去领,反正草鞋成本低。

    范永明是国内来的,当初红军时期吃过苦,也在西北根据地见过一些世面。他不像两个卫兵那样明显,他也在观察那些站岗的士兵,可以看出这些士兵不仅装备好,而且军容也很不错,看样子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应该很强。

    对于这些来自印度训练营的国民党军队,他有过耳闻,不过现在一见,果然是精锐。这样的军容,在国民党军队里面实在不多见,而且听说他们的步枪都可以连发,要是他的部队跟对方正面交手,恐怕会败得很惨。

    就在他在那静静等待时,一个威严的中年男子从外面走了进来。

    “想必这位就是缅甸游击队的范师长吧,鄙人孙立人,暂伪远征军新一军军长。”那位威严男子来到范永明面前,认真地问道。

    “见过孙军长!”听说对方就是孙立人,范永明连忙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看到范永明那标准的军礼,孙立人双眼眯了眯,这绝对是受过军事教育的,光从这军姿和军礼就可以看出来,“范师长不用客气,接下来我们会合作一段时间。范师长请坐!”

    “多谢孙军长!”

    看着眼前这位就是孙立人,范永明也有点疑惑,对方军装的军衔明明是少将,居然是个军长。其实他不知道的是,这也是因为一些现实问题造成的。

    由于这个时空美国对国民党援助很大,驻印军的几个师得以很快编成,这就面临编制问题。由于没人比孙立人更适合担任新一军军长,但是他的功劳还不足以晋升为中将,所以只能以少将军衔,出任军长一职。不过其他人也都知道,只要他个廖耀湘二人能够在缅甸打一场漂亮仗,重庆军委会就会立即给他们晋升军衔。

    “范师长,我知道你的部队经常在这些地区活动,这次我们的进攻也需要你们的帮助。你能大致介绍一下胡康河谷日军的军力部署情况吗?”孙立人也没有那么多废话,直接就开门见山地问。

    “没问题。胡康河谷以及密支那等地的缅北地区,主要由日军第十八师团负责防守。十八师团是个三单位师团,总兵力在两万多人左右,其主力在密支那防守,胡康河谷地区只有日军一个联队,加上一些辅助部队大约6000多人防守。

    他们的防守重点在于邦、德罗、孟关、太白加等地。不过你们现在应该已经被日军发现踪影,本来只有一个中队鬼子防守的新平洋估计会得到一些增强。

    你们要是想先拿下胡康河谷,我建议你们可以派几支轻装步兵,携带一些轻型火炮对日军发起突袭。这里的道路本就不好走,你们的重武器运输肯定不便,日军也一样,只要你们反映够快,或许能打个措手不及。

    你们进入胡康河谷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快速拿下新平洋,这里是胡康河谷的入口。拿下新平洋,后面的地形虽然复杂,不过你们的其他重武器应该能投入使用了!

    。。。。。。”既然拿了人家的东西,范永明也没藏着掖着,就把自己知道的有关缅北日军的情况都给孙立人在地图面前一一标示出来。

    听到范永明的介绍,孙立人才知道自己的情报是有多不准确,要不是有范永明的介绍,他的部队即便突入胡康河谷也会损失不小。

    “范师长对缅北日军倒是挺了解的!”听到范永明的介绍后,孙立人心情很好,看来跟这些游击队合作,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没办法,我们就是日军眼皮子底下生活的人,自然得对日军的一些情况加强了解。不过即便如此,我们面对日军,还是损失不小。”范永明摇了摇头道。

    其实在此时孙立人已经做好了打算,要是后面战事顺利,这些游击队也真心帮忙的话,他倒不是不介意把缴获的武器弹药给对方一部分,算是报答他们的帮助之恩。

    接下来,两人谈了一些关于具体合作的事,包括游击队派向导给新一军的部队带路,并负责袭扰日军的补给线等。

    。。。。。。

    对于范永明的建议,孙立人很多都采纳了,因为他也是率军穿越过野人山的,知道缅北地形是有多复杂。胡康谷地有四条‘大河’流过,但是这几条河也有不少支流,让地形更加复杂。

    河流众多放在平原地区都不叫事,但是在山林里面那就是极大地障碍。本来胡康谷地的交通条件就很差,道路稀少,很多都是小道,根本就没有大路。

    当初日军之所以能把远征军和英缅军追的到处跑,就是靠的自行车,卡车之前在这里根本都没法开。后面日军占领缅北地区后,才开始在这里修建了一些道路,以方便日军的运输武器弹药。但那些路都在密支那通往胡康河谷的中间,至于印度通往胡康河谷,不好意思,没路!

    可以想象中印公路的修建工作会有多难,修路人员得在崇山峻岭里来个无中生有,从哪些山林里硬生生的修出一条可以供汽车行驶的路。

    “幸好没带重武器,不然还真不知道怎么运送过来!”38师112团团长陈鸣人看着这林间小路,不禁头疼道。

    他的112团是此次反攻缅北的先锋部队,在探查了前方20多公里外的新平洋的日军情况后,112团就从纳妙拉这个他们在缅北的前哨站出发。112团唯一的重武器就是那个拥有12门37mm反坦克炮的炮连,这是需要吉普车牵引的。

    不过这个路,连人过都费劲,吉普车想开也开不过去。现在他对新编22师这个负责掩护劳工修路的部队赶到同情,这可比他们打仗还费劲。虽然反坦克炮连没法跟随部队一起行动(其实日军也没几辆坦克,来不来意义不大,更何况他们还有巴祖卡火箭筒呢),但是陈鸣人还是把他的那个12门80迫击炮连(其实是81mm)带上了。迫击炮不需要车牵引,自然要方便不少。

    112团全团一共3000来人,除了反坦克炮连没有来,其他部队都来了。部队前面是一个40多人的搜索排,不过他们中间还跟随着10几人的缅甸游击队员。

    即便是有着这些游击队员带路,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地方就是安全的。日军的士兵也时常在丛林里偷袭游击队员,特别是这次远征军开始反攻后,日军肯定不会坐以待毙。

    砰!

    就在搜索排的士兵在小心翼翼的在为后面部队开路时,突然一阵枪响传来,一个搜索排的士兵就头部中弹并当即倒在了地上。

第五百七十九章 缅甸反击战(五)() 
突然然传来的枪声可谓把搜索排的士兵吓了一跳,他们已经够小心了,结果还是没有发现敌人。

    突突突

    很快搜索排士兵手中的枪就立即开火,由于他们的枪大多是加兰德半自动步枪,还有几挺轻机枪和一些冲锋枪,就朝着可能是敌人埋伏的丛林里打去。一下几十支连发枪一起开火,打的那片丛林树叶木屑到处乱飞,整个丛林都一片狼藉。

    不过就当他们以为敌人被解决的时候,一个靠前的搜索排士兵闷哼一声有倒在了地上。

    “狙击手!”连续两人牺牲,这些搜索排的士兵都意识到了什么。由于不知道敌人的狙击手在什么地方,他们也不敢轻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