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色帝国1924 >

第35章

红色帝国1924-第35章

小说: 红色帝国19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旅长,李旅长,你两辛苦了!”看着几天不见有点消瘦的二人,李卫国连忙问候道。

    “总指挥,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就是部队伤亡太大!”说道后面,王尔琢神情也变得低沉起来,麾下的部队损失了一半,剩下的还都带着伤,对于他也是一个不好的消息。

    “牺牲的士兵都是好样的,你两带着队伍进城吧,我准备好了一切为你们接风洗尘。”李卫国先是对逝去的士兵表示了尊重,接着就把两位主力部队的旅长接进城了。

    看到城里给安排的一切,第三旅、第五旅的士兵都激动得哭了,这几天他们见惯了腥风血雨。几分钟前还在一起杀敌的战友,一会儿就离开了大家,这让活下来的士兵不禁感到十分伤心,这会他们在这享受的时候,而那些死去的战友,现在却长埋在潜江的土地下面。

    大部队在沙洋修整了一晚,第二天就继续开拔了,朝着襄阳赶去。而他们后面,在得到前面的叛军增援到了,再加上接到了唐生智的电报后,两个军的追兵也就没有那么拼命地追击了。可以保持着距离,但又给叛军保持着一定的压力,这让前面的李卫国也看出了一些名堂。

    七月十号,经过数天的长途跋涉,李卫国率领着自己的部队终于回到了襄阳。而此时在襄阳周围却驻扎着武汉政府军约有6万余人,分别在随州、荆门等地,呈大军压境之势。

    就在下面的李卫国下面的将领准备作战时,敌人却没有了下一步的动静,这让在襄阳的几个旅长都感到很纳闷。

    不过李卫国倒是猜出来一些原因,首先是他的部队现在还剩下好几万人,敌人若是想吃下他的队伍,估计得大出血,就凭附近的六万军队还差点事;还有就是现在局势变化的很快,首先武昌爆发了gcd人起义,让之前声望颇高的武汉政府颜面大失,现在汪精卫开始和南京政府勾勾搭搭了;还有就是南方各地的军队也不稳,特别是军队里有着gcd人的部队,都开始或多或少的防范起来。

    所以现在的局势十分不明朗,唐生智也不想妄动。他不想妄动,可是有人逼他动,之前大失颜面的汪精卫在唐生智到达武汉后,每天都在催着他快速剿灭叛军;除此之外,作为南京政府的老蒋,以及下面的李宗仁、何应钦等都在催促他尽快平息叛乱。可是并不想因为平叛而损兵折将的唐生智派出了和谈使者,来到了襄阳。

    “李学长,好久不见啊!”作为此次代表唐生智部来襄阳秘密与李卫国接触的代表,唐生明(唐生智的胞弟,黄埔四期毕业,现在是唐生智身边的警卫团团长)笑着对来迎接自己的李卫国说道。

    唐生明此时还真不好称呼李卫国,现在李卫国在武汉政府眼里是叛军,一切的职务也就没了,也就还有一个学长的身份在那,这样叫也能拉拢两人的关系。

    “季澧学弟,这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现在我们可是处于敌对阵营,你不怕我把你扣在这?”对于眼前的唐生明,李卫国之前见过几次,谈不上多熟。对于这位印象最深的还是前世的他,在抗战后长期卧底于汪精卫的南京伪政府,有些书还称他是抗战时期的最大间谍。不过现在的他,还只是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

    “李学长开玩笑了,虽然现在我们处于敌对阵营,不过对于学长的人品还是挺相信的。我这次来是代表家兄来跟学长商量一下目前的战事。”说道最后,唐生明低声说道。

    “既然季澧学弟有任务,请,我们去里面详聊!”这次唐生明的前来,是瞒着武汉政府的,所以此次行动不宜太过招摇。

    知道对面的有些话不方面在这么多人面前说,李卫国就把唐生明带进了会议室,恽代英、聂荣臻、徐向前、陈赓都跟了进去。

    “现在就我们几个人了,季澧学弟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来到会议室里,李卫国就开门见山道。

    “李学长,那我就直说了,这次来的目的是想让贵部退出襄阳!”唐生明直接说明了来意。

    “季澧学弟说笑了,现在我的部队在襄阳待得好好地,为什么要退出襄阳,貌似贵部也不一定能在我的手上拿下襄阳吧!”李卫国听到对方的来意之后,也没立即反驳,知道其还有话说,便一脸深意的看着对方。

    “学长,说句实话,若是真的到那一步,对我们双方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吧。学弟的意思是贵部只需要交出襄阳以及附近的枣阳、宜城就行,襄阳城以西的城市还是归你们,而且我们不会对贵部发起进攻,也不会封锁你们对外界的往来,汉江照常对你们畅通。

    而我们这边得到就是一个名义上的好处,收复了失地,上面就不会要求家兄进攻贵部,这样其实是互惠互利,你们觉得呢?”在李卫国等人的疑惑中,唐生明说出了自己的建议,这让在座的几位也感到诧异。

    “季澧学弟,你这想法可是把学长吓着了,不过事情重大我这边也不能自作主张。”在得知唐生明的具体来意之后,双方就先离开了会议室,李卫国把唐生明送到了接待处,就回来找来聂荣臻几人聊聊这事。

    把几人聚在一起之后,众人表情也是各不一样,不过脸上的惊讶还是很明显的。

    “这事你们怎么看?”李卫国坐下之后就来了这么一句。

第六十六章 秘密协议() 
“我的看法是不要答应敌人,襄阳是鄂西北最大的城市,这里经济条件好,交通便利,放弃这里对我们影响很大,而且中央会认为我们故意妥协。我建议不要听信对面代表的这个不怀好意的建议。”运代英(为了不被和谐,用的同音字)在李卫国话一结束之后,就说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这样其实就在妥协。

    在运代英一说了之后,剩下的几人都在那思考着什么,不在轻易发表着意见,恽代英是中央委员,他说的话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力的,这件事要是被中央误解了,可就是妥协派了。要知道这段时间党内,因为陈都秀妥协造成的重大损失而不满的人可是很多的,这时候要是扣上一个妥协派的帽子,就有点严重了。

    “咳,我来说一下吧。”见众人轻易也不开口,徐向浅轻咳了一声,对着大家说道。“我觉得唐生智的这个建议可以考虑一下。对方说的没错,虽然我们现在是敌人,但他们有他们的顾虑,不想与我们死磕。而我们现在也是精疲力竭,部队刚经过几次大战,第三旅、第五旅已经被打残了,我们现在若是继续死战,对我们也没有多大的好处。若是把对方逼急了,把我们与外界的沟通给关闭了,对我们影响还是挺大的。”这是我的看法,你们要是有不同意见也可以提,今天我们几个在这开会不就是抱着一起讨论吗,最后徐向浅看了几眼在座的几人,微笑着说道。

    “我说两句。我知道你们担忧什么,不过既然敌人有心和谈,我们也别把人家赶回去了,谈判吗,不就是双方在一起谈吗!”李卫国其实对于和谈还是有点兴趣的,现在的他就是需要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

    “卫国同志,可是襄阳我们不能就这么交出去,这样我们会损失很多的。”运代英也不是看不清现在的局势,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底线……襄阳不能丢。

    。。。。。。

    在和几位主要领导人商量了一下之后,大家也达成了一致,于是便去找唐生明继续谈判了。

    “季澧学弟,我们这边也商量了一下。枣阳和宜城可以让给你们,但是襄阳城不行。你先别急,等我把话说完。”就在李卫国说到一半的时候,见唐生明想打断他的话,便制止道。“季澧学弟,我们的想法是,我们双方以枣阳、宜城为界,双方停战。。。。。。”

    就这样,双方经过几个小时的相互扯皮谈判,最后终于达成了一个口头协议。

    协议内容:一、双方约定暂时停火;二、李卫国的部队名义上让出襄阳城、枣阳城、宜城三个城市;三、唐生智所部只能在枣阳、宜城不超过3000人的驻军,襄阳城则是由李卫国部驻扎不超过3000人的军队,但部队在名义上属于武汉政府编制;四,唐生智部不能阻挡来往汉江的商旅来往。

    最后在协商一致后,唐生明就笑着带着这一份协议回到了武汉。当然由于这是秘密协议,并没有书面文字,不过这倒是给足了唐生智的面子,在私底下双方达成了停火协议。

    “季澧,你这次任务完成的不错,虽然没有占到多大便宜,不过免了我们去跟叛军血拼了。”虽然不是特别尽人意,不过自己兄弟毕竟还年轻,达成了口头协议也还能接受,所以唐生智也就没有责怪的意思。

    “大哥,那汪主席那边我们怎么回复他?”唐生明不确定的问道。

    “怎么回复你就别操心了,你把你的部队都训练好吧,我们后面估计会有更大的仗要打了,关系着我们在政府的地位了。”唐生智微笑地说道,说完进了书房,留下唐生明在那站着。

    。。。。。。

    在达成停战协议之后,李卫国的部队就根据协议撤出了宜城和枣阳,仅在襄阳留下了一个团的兵力。

    “卫国,我们就这么走了?”襄阳现在在名义上已经属于唐生智的地盘,所以指挥部放在这就不合适了,在协议生效后,襄阳的人和物都开始朝着十堰撤退了。路上,骑着马的陈更有点不舍,便问着比较悠闲的李卫国。

    “我说你能不能别这么舍不得,襄阳实际上还是我们的,虽然我们在明面上放弃了襄阳,但我们却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西边的汉中、再远点的四川,将来都是我们的活动范围。”李卫国对于襄阳就看重其交通便利,现在对外交流得到了保证,也就不在乎明面的东西了。

    更何况现在自己有着数万军队,还有着后世不少能打仗的将领,元帅的就有三个,大将里面最能打的都被自己拉过来了,这害怕什么。除此之外自己有着初具规模军工体系,我还就不信拥有这么的条件还不能在这乱世打出一片江山。

    还有一点李卫国没有跟自己的部下说,就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还会有不少我党的武装发动起义,到时候国民政府就会对gcd的忌惮加深,若是自己太过招摇则会引起敌人的大加打击,到时候就只能每天想着如何打退敌人进攻,还怎么发展。

    而且再过一两年,那时候国民…党内部,不出意外还会像历史上一样,会出现大规模的内斗,那可是上百万军队的战斗,华北、华南、华东、华中都会打的天翻地覆,不出意外老蒋仍然会统一全国。历史上在国民…党内乱的这段时间,gcd发展的特别快,都在大战,谁去管山区的gcd军队。直到中原大战结束之后,南京政府才意识到gcd的威胁,这才有了后面几次的大规模围剿。

    其实李卫国的想法也很简单,通过几年的闷头发展,在反围剿前拥有5万的正规军,这样敌人就不会把自己作为重要要打击对象,让国民…党好好去中央苏区玩玩。而且以后他的发展方向也不会朝着东边发展了,越往东说白了就越威胁了老蒋的统治,这也是历史上老将为啥出动那么多自己的中央军来围剿中央苏区的原因。除了中央苏区太强是一个原因,中央苏区离着江苏、浙江等老蒋的统治核心的地方。没看见到了后面,中央红军被迫长征之后,老蒋基本没有出动自己的中央军,而是调地方军阀去围剿。除了对老蒋的威胁不大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想利用红军来削弱各地地方军阀的实力,好让他的中央军势力扩充到这些地方。

    所以往西边的发展主要就是跟两支队伍打交道。一、西北军。经过中原大战之后的西北军已经是四分五裂,加上里面党组织的特工、卧底不少,即便是战斗力强悍但不是特别想跟李卫国打仗,到时候只要抓住西北军的弱点,分而歼之。二、则是川军。川军也不用太过担心,原因不是瞧不起川军的战斗力。抗战时期若说战斗力,有几个部队赶得上出川抗战的川军,武器简陋的情况下,跟日本人浴血奋战,让其他的部队不得不甘拜下风。而国共内战则不一样了,川军常年处于交战状态,早就不想打仗了(民国时期,四川号称民国最混乱的省份,一个省的军队拥有6、70万,军阀众多,相互之间常年战争不断,导致四川并没有真正实现过统一。),所以只要做做川军的思想工作,再把其打疼几次,不信刘湘、杨森等还会有脾气跟他硬碰硬。

    所以对于未来几年的发展,李卫国还是信心挺足的。

    十堰距离襄阳有着100多公里,所以指挥部彻底搬到十堰的时候,已经是7月14号的事了。

    此时的李卫国部队活动范围被迫仅限于十堰以及襄阳一部,几个部队的编制也被打乱了,所以之前的军事部署也要改变一下。不过这个事也得慢慢来,毕竟涉及的东西太多,一搬到十堰,李卫国等诸位主要领导人都忙得要命。

    除了编制需要改之外,部队番号也得改了,现在都没有一个正式番号。

    。。。。。

    此时武汉政府已经得知第三十六军、第十七军已经“收复”襄阳,叛军李卫国部已经远遁鄂西北的山区了。虽然汪精卫得知没有彻底消灭叛军,还是让匪首之一的李卫国逃走了,虽有不甘,可是奈于唐生智的故意不出兵,手上没有军队的汪精卫只能作罢。

    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回到武汉的汪精卫就开始在湖北以及湖南大规模清除gcd人,很多没有来得及躲藏的党员以及革命人士就这么被武汉政府给抓了。要只是抓了还好,但由于脸面大失的汪精卫,下令把抓获的gcd党员以及革命人士都给残忍的杀害了。短短十来天,湖北以及湖南的许多党组织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还好之前李卫国建立的情报网在李卫国的吩咐下,护住了不少优秀的党员,这才免于被一网打尽。

    随着武汉政府也开始清除gcd人,党中央也知道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武装暴动来反击国…民党反动行为。

第六十七章 南昌起义以及工农红军第四军() 
江西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