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色帝国1924 >

第333章

红色帝国1924-第333章

小说: 红色帝国19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楠山将军,有些事我也没法做主,这样吧,等我们回去跟各自的长官商量一下。若是你们拿出了诚意,我们再进入下一轮更加深入的谈判也不迟,相信将军你不会以为我们见一次面就把事情定下来吧。”赵承绶笑着说道。

    “当然!”看着这晋绥军的代表也不是这么好糊弄的,楠山秀吉心里也在谩骂着对方不识抬举,不过想到上面对于劝降阎锡山的重视,也就没有生气。

    于是乎几人就这么在这谈了几个小时,并后面还一起用了餐,这才离去。不过双方并没有达成什么协议,毕竟这才第一次的正式接触,谈判哪有这么快就达成协议的。

    “苏桑,你觉得阎锡山是真心想要跟我们和谈吗?我看这个晋绥军代表有点诚意不足的样子。”

    在赵承绶走后,看着远去的晋绥军代表一行人,楠山少将问着旁边的伪山西省省长苏体仁,对方跟阎锡山共事那么久,对于阎锡山的了解肯定还是挺深的。

    “不好说,阎锡山这人早年可是袁世凯时期的人,后面经历了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北伐时期,还与老蒋争过中央大权,不过却失败了,后面又重新起来,不是一般人。

    不过阎锡山能主动跟我谈,说明在皇军赶走中央军之后,他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特别是他跟中共关系变差,估计连武器弹药这些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之前他的部队除了自给自足那部分,其他的都是通过重庆方面给他补给,现在交通道路被切断,他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了。

    其实我不明白,皇军的实力完全可以把他的晋绥军吃掉,为什么还要这么大费周折来劝降阎锡山。”苏体仁不解的问道。

    其实他也有着小心思,要是真的劝降了阎锡山,对方的位置怎么安排还不得而知。若是调到华北去那还没什么,若是待在山西,肯定会对他的职务产生影响,这不是他想看到的。

    “皇军现在的主要功夫是对付支那八路军,对于阎锡山犯不着让帝国大军去进攻。我们也走吧!”

    “是,太君!”

    说完几人就骑着马回孝义县城了,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楠山等人走的时候,远处的一个山坡后面其实有几个枪口正对着他,至于为什么没开枪就不知道了。

    。。。。。。

    “局长,为什么我们不开钱把他们解决了,那可是一个日军大官,还有两个汉奸。”

    那个山坡后,一个年轻的面孔问着一旁那个年龄稍微大点的人。而在他的周围,有着好几个人,虽然穿着百姓的服装,却是拿着武器,显然不是一般人。

    “急什么急!他们这才第一次见面,杀掉他们有什么意思?我这叫放长线钓大鱼,现在杀了他们,两边的人就会有防备了,不利于我们后面的举动,而且上面有吩咐,我们不能轻举妄动,只需要监视他们的行踪就行。”

    一旁的余保良淡淡地说道,通过手里的望远镜,看见日军的代表都走远了。

    “好吧,不就是觉得有点可惜!”旁边的那个士兵把手里的枪给收起来,用布裹着。

    而这时,一个穿着奴仆服装的男子跑到了余保良所在的这个山坡,而且动作也比较小心,深怕有人跟着。

    “把线人刚才听到的和看到的都说出来吧!”余保良淡淡地吩咐着来人。

    “是!线人胆子也不大,不敢冒着太过靠前去探查,只知道有个叫楠山的少将,还有什么苏商、向前、西桥的称呼,其他的就不知道了。”来人慢慢的说道。

    “没事,有这些足够了,我只是想知道日本那边都派了什么人。”余保良淡淡地说道。

    晚上,白壁关村西边的高阳镇的一处民宅里,余保良正在这里看着白天下面的人回报的东西。他现在是军情局晋西南一分局的负责人,由于这件事重要,他才亲自来跟踪,后面看情况需不需要他亲自出马。

    不过此时他正在纠结白天自己的手下传达的线人所说的那几个词:楠山少将很好猜,山西的姓楠山,又是少将的,只有一个,就是第一军的参谋长,不过这苏商、向前、西桥什么意思他就不懂了,日伪军里面都没听说有叫这个的高层啊。

    由于疑惑,他便把自己手上的那份关于山西日伪军有名有姓的大人物名册拿了出来,仔细研究着。

    “象乾?向前?原来是这意思!”原来当他翻开伪军那一夜的时候,就发现伪山西省省长苏体仁的字就是象乾,下面的人不懂这个,就成了‘向前’。

    根据这个,他就知道日军的代表都是谁了,日军第一军参谋长,楠山秀吉、伪山西省省长苏体仁,伪山西省公署参议的梁上椿。

    ‘苏商’就是‘苏桑’,日本人对苏体仁的称呼而已;至于‘西桥’就是‘西樵’,这是梁上椿的字。

    知道日军这边派了谁就好办了。因为日军那边不像阎锡山这边,适合安插情报人员,也知道是赵承绶代表去跟日军谈判;但是日军这边却不知道都有谁,也就不好跟踪行踪。

    随后,他就把这个消息,传达到上面了。

    。。。。。。

    “立美,拿好笔,手别太用力,不然钢笔会把纸给划破的。对,就这样,一横一竖都得好好写,练字的时候,不能图快,要有耐心!”

    李卫国的办公室里,李卫国正在叫自己的小女儿写字,非常的认真和有耐心。至于小姑娘,虽然已经到了会写字的年龄,可是字写的差,没办法为了能让自己的闺女成为了大家闺秀,只能亲自教导。

    就在李卫国在那认真地教的时候,军情局的丁晓鹏进来了,在其耳边说了几句。

第四百三十七章 阎锡山的动摇(二)() 
“立美,你自己按照我说的,自己练习,好好写,晚点我会检查的。”李卫国叮嘱了一下自己的闺女,然后就招呼着丁晓鹏离开了办公室,在外面的会客厅去了。

    “哦!”小姑娘无奈的点了点头,她现在看着这些字都头疼,要不是因为字写得差,估计她这会都在玩了,害得现在还得在老爸的监督下练字,那小脸要多委屈有多委屈。

    “总司令,这是军情局山西分局传来的。昨天阎锡山派了赵承绶,以及骑兵第一军军长温怀光等人,日军方面派出了第一军的参谋长少将以及伪山西省省长苏体仁,他们具体谈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只见丁晓鹏坐在李卫国对面,恭敬地说道。

    “这才第一次碰面,能弹出什么名堂,不急。你告诉山西那边的人,给我严加监视晋绥军以及日军的异动,暂时别惊动双方,以免打草惊蛇。

    现在阎锡山没有出面,抓住一个赵承绶根本没什么用,到时候阎锡山完全可以把责任往赵承绶身上推,不值当。先让他们谈,等阎锡山亲自跟日军谈判的时候,那才是我们动手的时候。

    到时候我倒要看看阎锡山会如何解释跟日军高级军官在一起的事情,到时候我们才有机会收拾晋绥军这个不稳定的队伍。”李卫国冷冷地说道。

    对李卫国所说,丁晓鹏并没有插话。他们这种作为情报头子的人,最好别带着主观态度,这样除了事情干不好,还会引起上级的猜测,他们的任务只是做好情报收集工作就行。

    “总司令,还有一个事。山西方面发现了两个日军挺进队的踪迹,他们的聚集地,包括训练、窝点等都找到了。而且他们打算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在祁县县城大德兴饭庄召开庆功大会。

    日军方面,占领祁县的一个日军大队长的,包括暂时驻扎在附近的那两个日军挺进队的队长以及全部士兵也都会参加。”

    “找到了?那还等什么?把这事跟彭老总说一声,让他派人特战队的潜伏进去,把这两个挺进队的鬼子给我端了。”李卫国坚定地说道。

    “是,总司令!”

    。。。。。。

    山西吉县克难坡,这里隔着黄河并不远,黄河对岸就是秋林镇。可是那里不再是属于晋绥军的驻地了,早在晋西事变发生后,中共就收回了秋林镇,镇上的东西都被没收了,阎锡山也算是损失惨重。

    虽然他也留了一手,在吉县、大宁等地还有着一些产业,虽然能养活现在不到五万的晋绥军,但想要扩张却是没有那么多财力了。晋绥军所处的地方,都在吕梁山脉的南段的山里面,这里有着不少县城,晋绥军现在就靠这些养活。

    现在的晋绥军早已不是当年坐拥山西、绥远二省的时候了,现在晋绥军兵寡将少,人数不足五万夹在日军和八路军的中间。

    本来他们现在的辖区就不是富裕之地,重庆方面的给养现在能不能送到都还是一个问题,这就让晋绥军本就不好过的日子愈加艰难了。自产的弹药武器无法撑起一场大战的战役,这就造成晋绥军,现在跟日军基本上没有战斗。晋绥军是节省弹药,日军却是为了好诱降阎锡山,晋西南就出现暂时的和平。

    老蒋借着抗战之名消灭异己也不是秘密,对破落的晋绥军经常克扣经费,之前为了鼓励晋绥军进攻八路军,倒是给了点武器,但都是杯水车薪,被八路军一打,家底都快打没了。

    阎锡山又把中共得罪死了,现在李卫国都在想办法吃掉晋绥军,可想在地方被中共党组织给团结起来的那些百姓能给晋绥军好脸色吗?征收粮食倒没法反抗,但是晋绥军招兵,却没什么人去。

    没办法的阎锡山就开始动了跟日本人联合的意思了,之前日本人跟他联系过,但他没搭理对方。现在日子不好过了,便就恢复了很日军的和谈,第一次他就派出了自己的亲信赵承绶去探探虚实。

    十二月的山西也有点冷了,虽然没下雪,但那冷风吹着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不过此时的克难坡,阎锡山正在寒风中等候将要赶回来的赵承绶,旁边的晋绥军将领大多不知道赵承绶是去干什么了,只知道对方办的事情很重要。

    毕竟晋绥军的将领不是每个人都想做汉奸,在事情没有确定之前,阎锡山自然不会把这件事情说出来,但又是第一次正式接触,阎锡山也有点担忧,所以才会亲自迎接。

    “阎长官,要不我们进去等候吧,想来赵长官不会因此不满的,毕竟天气寒冷,阎长官肩负着我们晋绥军复兴的重任,还是保证身体为重。”旁边,阎锡山的副官看着被寒风吹得脸有点红的他,便不禁建议道。

    此时等候的众人,几遍都穿着厚厚的军装或者军大衣,但是他们一直在这里站着,寒气还是有人逼人。一个个的脸都被冻得有点发红,那些士兵还好点,都习惯了,这些文职人员则有点受不了了。

    “无妨,应甫是我们晋绥军大将,值得我在此等候。”阎锡山紧了紧自己的军大衣领口,让自己能暖和点,坚持道。

    旁边的副官知道赵承绶去干什么去了,见阎锡山这么坚持,也就没有劝说,只是在那陪着阎锡山一起站着,在寒风中等候。不过好在没有让他们等太久,十来分钟后,就见赵承绶一行人骑着马飞快的朝着克难坡而来,最后在离着阎锡山有几米的地方停住了。

    “司令,你怎么在寒风中等候,万一惹上风寒这该如何是好!”赵承绶来到阎锡山面前,担忧地说道。

    “应甫,无妨。快,到屋里说去,你这一路赶回,也辛苦了,屋里暖和!”

    “是!”

    或许是真的有点冷,阎锡山在见到赵承绶也没问其他事情,边立即招呼着对方以及周围的人往后面的建筑而去。一到屋里,那正在燃烧的炭火,就让几人感觉深处另一个环境了,几人进屋后,把大门一关,阎锡山就把身上的军大衣给脱了,可见屋里的温度有点高。

    “应甫,你这次去跟他们谈得如何?”一坐下,阎锡山就着急地问道。

    “只能说还行,那边的人没有答应我们的提议。想来这毕竟是第一次见面,都不清楚对面的情况,也很达成具体的协议,有些事情我也得回来向司令你请示。”赵承绶便把自己的看法给说了出来,虽然这个名声不怎么好,但是他也算是尽心尽力的为阎锡山办事。

    “那也是,看来是我着急了。现在这个情况,谁着急谁就占下风,后面的谈判肯定会吃亏。我的建议是,年前再跟日本人谈一次,到时候估计还得由应甫你出面,再跟日本人谈谈。

    我们的初步要求也别弄太高了,只要他答应让出几座县城让我们进驻就行,一步一步来。然后再谈武器以及更深的合作细节。”阎锡山听赵承绶这一说,心里也觉得自己有点着急了,看样子也真是八路军带来的压力比较大。

    “我本是晋绥军一员,这也是关乎我晋绥军能否再次崛起的关键,我劳累点也是应该的。”赵承绶认真地说道,也算是一个表态。

    阎锡山肯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去办,可见对方对他的信任,此时的他就有点士为知己者死的意思。

    “对了,你们这次的谈判,没有引起中共方面以及重庆方面的注意吧?”阎锡山担忧道。

    “放心,阎长官!日本人也不想我们的合作因此被破坏,选的是一个小村庄的百姓家里谈的。那户百姓的主人,是日本方面的一个工作人员,安全也都是有保障的。那个地方挨着孝义县,八路军的人再神通广大,也不可能知道我们跟日本人的接触。”

    赵承绶一直以为他的行踪是很安全的,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晋绥军对于八路军而言,现在都快没有秘密可言了。军情局对晋绥军渗透之深,连阎锡山自己都不知道,更别说赵承绶了。

    “隐秘就好,这个事毕竟还没定下来。万一提前暴露,八路军那边肯定会捣乱,到时候就会有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万事小心为妙!”阎锡山谨慎的说道,一双手也不禁在火炉旁边借着其温度,暖和自己的手。

    “司令,你就放心吧,我们都是乔装打扮,不会有事的!”赵承绶保证道。

    就在这次谈判之后,日军也就没有发起对晋绥军的进攻,双方又在腊月期间再次进行了一次谈判,并达成了一个简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