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色帝国1924 >

第327章

红色帝国1924-第327章

小说: 红色帝国19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任。

    重建的新四军下辖九个师,九个师长暂定为许继慎、王宏坤、刘明、傅秋涛、张鼎丞、谭震林、黄克诚、罗炳辉、李先念。

    双方的互不退让,可真的剑拔弩张,大有大打一仗的节奏。而日本人此时也没停着,公开发出声明,支持国民党对付中共,若是可以双方可以联合一起对付八路军以及新四军。

    这可把那些爱国人士吓坏了,包括国民党内一些不是很乐意看见内战爆发的高层人士也纷纷劝双方停止争斗,以和谈方式解决。

    看见中国局势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还没有与日本人签订苏日中日条约的苏联,还有暂时没有卷入对日作战的美国等国都表示了严重的关切,都让双方停止内斗。

    最后由于各方压力,加上国民党方面也有大量的人质在中共手上,最后只能坐在谈判桌上和谈,而且为了保证国共双方能和平解决此事,苏联、美国、英国的驻华大使都来旁听此时谈判,也算是给双方施加压力。

    但是第一次和谈刚进行不到20分钟,双方代表的剑拔弩张,直接让和谈终止,最后只能延期几天,在9月20号这天,再次开始了新一轮的谈判。

    会议上,南方局负责人周恩莱,首先就宣布了中共中央在皖南事变完善后的十二条解决办法。

    一、悬崖勒马,停止挑衅;二、取消之前的反动命令,即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并撤销其番号一事;三、惩办皖南事变祸首何应钦、顾祝同、上官云相三人;四、让开江南的道路,让叶挺部以及项英等人安全度过长江;五、交还新四军全部被俘人员以及武器;六、抚恤皖南事变新四军全部阵亡将士;七、撤退华中反共的军队;八、解除对西北的经济封锁;九、释放全国一切被捕的爱国政治犯;十、废除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治;十一、实行三民主义,服从总理遗嘱;十二、逮捕各亲日派首领,交由国法惩处。

    在周恩莱念完这12条方法后,国民党方面派出的谈判代表之一的何应钦脸色很难看。他就坐在这,中共还说要惩治他,而且还是两条,皖南事变的军事计划是他制定的,他也是亲日派的头头,所他的脸色一直就没好过,而周恩莱也没管他继续在那念着。

    “周主任,贵党这个12条解决办法也未免太苛刻了吧,我看这哪是解决办法啊,这不就是逼着中央政府服软吗?”在周恩莱念完后,何应钦不客气地说道,一点也没有留面子的意思。

    “这件事本就是你们之错,若不是你们不顾抗战局面率先对我新四军军部发起进攻,哪会有现在的事!”周恩莱冷冷地说道。

    “这要怪就怪新四军不听从号令,早就让它北上,可就是不听从,还主动进攻我军,所有惨事,也都是新四军咎由自取。”何应钦反驳道。

    “咎由自取?现在反正我新四军大部已经突围,我就不信你们一直能把长江给封锁住。再说了,你们的傅作义、沈鸿烈等人可都还在我们手中,忘了,还有韩德勤那一万多被俘的将士,看拖下去谁耗得过谁。”周恩来冷笑道。

    说到这里,周恩莱也不禁对李卫国感到佩服,要不是对方的这些举动,不然谈判还真没筹码去要挟国民党。

    “你。。。”

    “翔宇兄、敬之兄,你们二人都少说几句,现在我们既然坐在这,就是为了解决眼前的这些问题,不然我们两党交恶,高兴地是日本人。”看见二人又要吵起来,张治中连忙站出来当和事佬,上次的谈判他没参加,因此老蒋这次便让他也来了,就是想让他促使跟中共达成和谈协议。

    现在的局面说实话对老蒋很不利,先不说国内那些民主人士整天反对,就连宋美龄都亲自往老蒋那里跑。

    但更让老蒋担心的是美国那边。因为这件事引起了美国罗斯福政府的高度关注,加上事变之初重庆方面对重庆的外国记者隐瞒事变的消息,美国国内的左派人士也是在报纸上大肆说国民党坏话,中国驻美大使胡适把美国的情况一反映,老蒋就急了。

    现在美国已经开始放松援助限制,若是因为这事,让美国罗斯福政府因为民间压力而减缓援助,那就不妙了。这才让跟周恩莱关系还不错的张治中参与和谈,想尽快平息此次事件带来的影响。

    “文白兄,我们已经说出了我党的看法,这也是初步的,具体的不是还得讨论吗?”见张治中出来当和事佬,周恩莱的语气也就缓和了不少,并客气地说道。

    “翔宇兄说的没错,那我们就看看我们各自的看法吧!敬之兄,你来吧!”张治中不是主负责人,所以无权做决定,只能让何应钦来。

    “周主任,既然我们是要谈,我就说说我们的看法。对于贵党的12条方法,我刚才仔细听了,也仔细看了,其中第二、第三、第六、第七、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这几条无需讨论,我们断然不会答应的。

    我们目前谈的,是如何交换我们双方的手中掌握的对方人员。我们的要求不多,第一、就是贵党释放傅作义部全部人和枪,并撤出绥西地区;第二、释放沈鸿烈等人以及韩德勤部的被俘人员;第三,归还之前战斗中40师被俘一众人员。

    我们的要求就这几点,只要你们能答应,我们就可以释放我军俘获的新四军人员,并放叶挺部过长江。”何应钦是傻子才会讨论自己是否应该被抓起来,他所提的也就是目前双方的人员交换问题。

    “何长官这是够厉害的,一下子就斩掉一大半,这么好的谈判手段,怎么没见用到日本人身上。”叶剑音在旁边嘲讽道,显然对于对方没有诚意,感到不满。

    “我们在谈论目前的事,麻烦别扯到其他方面,这跟我们现在的谈判无关。”何应钦看了一眼叶剑音淡淡地说道。

    后面双方无非就是围绕那几个目前双方的最迫切的问题进行讨论,很多问题根本谈都没谈。中共方面也知道对方不可能完全答应自己的条件,之所以开始提12条也是为了在舆论上得到更大的支持,并没有奢望国民党会答应。

    双方的口水战打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才最后达成了一个初步的协议。协议很简单,国民党没有恢复新四军的编制,只是在人员交换上达成了一致。

    中共手上握有四万多国民党军队的俘虏,国民党方面想要以5000多新四军交换这么多,显然不现实。最后达成的协议是,国民党方面愿意释放5000多俘虏以及让叶挺部过江,中共则是负责把傅作义部送到河南以及释放沈鸿烈等人。

    至于韩德勤那一万多俘虏,国民党就放弃了,至于什么抚恤问题,国民党直接没谈。

    这个所谓的协议,只是双方不想因此爆发内战而各自让步的一个产物,从国民党政府拒不撤销新四军叛军的身份,到中共强势重建新四军,就可以看出双方的矛盾早已不可调和。

    之所谓的封锁,虽然谈了,但是国民党仍然没有执行。在这之后,八路军、新四军的部队基本都重新挂着中共自己的旗帜,至于青天白日旗基本不怎么用了。两党实际上只是维护着表面的合作,私底下早已开始对立,因为国共关系彻底变僵第一个恶性事件就是不久后中条山国民党军队的惨败。

    。。。。。。

    绥西五原,这里本应该是傅作义的地盘,但此时城楼上飘扬的旗帜却是中共的镰刀锤子旗,至于放下武器的傅作义部队,则是在城外的军营里待着。

    八路军没有亏待傅作义的部队,吃喝也是照常供应,傅作义更是还住在五原城自己的家里,一点也没有成为俘虏的样子。

    “司令,你说这八路军什么时候才能把我们放了,他们不会说话不算话吧?”

    傅作义的家里,院子里照样有士兵站岗,也是傅作义的士兵,不过却是没有了枪支,而傅作义的一众手下也都在傅作义的家里待着,被限制了自由。说话的就是35军副军长叶启杰。

    “叶副军长过忧了吧,八路军要是对付我们,还用得着这么麻烦,早就在我们放下武器就动手了。”一旁的董其武倒是挺看得开,一边喝茶,一边惬意地说道,一点没有成为俘虏的样子。

    “其实你们也别担心了,相信国共双方的高层都在谈判呢,若是老蒋真的不管我们了,大不了我们投靠中共。但你们认为老蒋会放弃我们吗?

    其实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机会。自从八路军占领了包头以后,我们的军队发展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随着两党的关系变差,八路军进攻我们是必然。

    现在若是我们能借这次事件,调出绥远,那就是犹如蛟龙入海,我们发展的也就不会被限制。”对于此次成为阶下囚,傅作义显然也没放在心上,反而还在感谢中共让他有机会出绥西这个浅滩。

第四百二十九章 皖南事变(终)() 
“司令这句话倒是很有道理,虽然绥西是我们的根基所在地,但是现在被八路军给围着,补给这些都得从他们的根据地经过,发展真的很被动。”听到傅作义的话,一旁的叶启杰脸上的担忧之色也渐渐消失了,转而是认同傅作义的说法。

    “你们这聊得够高兴地哟!”就在几人在闲聊的时候,只见郭希鹏、吴光浩一同走了进来。

    “没办法,没了自由,也得让我们找点事做吧!”看见二人的进来,傅作义心里也在担心刚才他们所说的有没有被听到,不过在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

    “你们现在自由了!我党已经跟重庆方面达成了和解,你们这就收拾东西,准备出发吧!”郭希鹏微笑着说道。

    “什么意思?出发去哪?”傅作义问道。

    “忘了,你们收不到重庆的电报。重庆方面现在已经把你们调到河南去了,至于具体安排,等出了陕西我们就会把电台还给你们,到时候你们自己问吧!”郭希鹏不好意思的说道。

    就这样,在郭希鹏通知之后他们之后,两万多傅作义的部队就踏上了前往河南的路上,路上有着八路军一个骑兵师的‘护送’,至于武器,则是在这些军队出了陕西之后才会给他们。

    傅作义是因为其能力强,老蒋才把他换出来的,韩德勤可就没那么好运了。本来他的嫡系部队89军就被打没了,加上其为人老打败仗,那一万多的俘虏,除了一小部分有劣迹的,大多都加入了新四军,这就让新四军凭空多了一万军队。

    。。。。。。

    八路军这边开始移交傅作义以及沈鸿烈时,南边的苏南溧阳,突围到这里的叶挺部也开始向前来交换俘虏的第三战区副司令官上官云相,在战后第一见面了。

    此时的上官云相带着三个师国民党军队,押送着全身伤痕的那些新四军俘虏前来。

    国民党军队显然也很隆重,移交一个俘虏都带了三个师来,不知道是怕叶挺部队呢,还是想图谋不轨。

    怕,倒是有可能。因为他们前前后后调动了差不多十万人来围攻新四军这不到两万人的部队,而且国民党军队占据的优势还很大,但是却让将近一半的新四军逃出去了。别看新四军开始的战斗死了5000多人,加上后面因为国民党不救治死去的近一千人,加起来一共死了有6000多人。

    但国民党也不好受,他们的死亡人数是新四军的两倍,伤亡人数也是一样的比例。国民党军队差不多是六打一(历史上九打一,8万对9千),却让新四军逃出近一半的军队,自己的伤亡数量还是对方的两倍,可见这仗打的,那叫一个差。

    新四军的装备可比国民党差多了,子弹这些也都不充足,而且还是在被包围的情况下都打成这样。

    这件事后面被抗大拿出来当成了军事案例,题目就是‘谈谈国民党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全歼新四军一万七千余人,其中还有4000人的非战斗人员。’

    当然这个课是放在政治科的教材上的,同时也被其他学科拿来当做了反面教材,来分析国民党以及新四军军部在各自行动上的失误。

    而这个伤亡结果在国内流传后,倒是让不少知识分子对于国民党更加不满,他们这些不懂军事的都知道这仗打的那叫一个字………差!于是不少知识分子,有想法的都离开了西南地区,转而去西北地区;即使还留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心里也都对国民党的未来不抱多大希望了。

    所以新四军这次的失败,也不能叫损失惨重。虽然人死了不少,但是在其他方面则是收获更多,这是主席以及李卫国这些人没能预料到的。

    怕的原因可能占了不小的比重,图谋不轨的话,则是有心无力了。先不说舆论上,国民党都快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了;就拿军队来说,国民党现在也有点吃不消。

    江北就有着十几万八路军和新四军在那里虎视眈眈,而且在苏南地区还有着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员刘明)的存在,这个部队也有着将近一万多人,再打起来,还不知道谁能打过谁呢,而且这里的鬼子也多。

    “上官兄,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们的人可没亏待你们的俘虏,你们这对我们的同志,也太不人道吧。”看着自己士兵的惨状,叶挺冷冷地对着上官云相说道。

    虽然二人都是保定军校毕业的,但是叶挺比上官云相大一届,算是对方的师兄,只不过年龄比对方小所以才称呼对方一句‘上官兄’。可看到自己士兵的惨状,叶挺心中也燃起了不明的怒火。

    只见这些被俘的新四军士兵,此时一个个脸上都很激动,显然在看到自己的军长来救自己,都很高兴,基本上每个人都激动得留下了眼泪。

    他们在这大半个月里,受尽了国民党军队的严刑逼供,有些同志甚至忍不住折磨早已投降,更有些人则是被国民党折磨死了。他们都以为自己被抛弃了,这半个多月的时间可以算是他们的地狱生活,当他们再次看到大部队的时候,一个个都热泪盈眶。

    不过这些人的身体状态却不是很好,先不说一个个都一衣衫褴褛,很多人的身上,都伤痕累累,有些明显是被严刑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