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色帝国1924 >

第290章

红色帝国1924-第290章

小说: 红色帝国19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国,我们花这么大的精力,成立这个空降兵真的有那么大的作用吗?”会后,左权陪着李卫国在基地里散步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了问了这个问题。

    “怎么?我给你添加一股力量,你还不乐意是吗?要不我把它划归八路军总部直辖?”李卫国转过头来开着玩笑说道。

    “那怎么行,这可是我们航空部队唯一的一支地面部队,都已经划归我们管辖了,你怎么说变卦就变卦。我就是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空降兵部队的成立?”左权连忙说道,对于这么一支精锐部队,他可舍不得放弃。

    听到左权的疑惑,李卫国也就想起了他说服主席时的情况,便停住脚步,转过头来,认真地问道,“难道你不觉得这一支部队的作用很大吗?”

    “可是这就一个团的兵力,人数也就一千来人。规模小的战斗,投入它得不偿失,规模大的战斗,它又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岂不是很鸡肋?”虽然左权曾经留学苏联但是对于飞机了解的就不多,更别说现在成立的空降兵了,这也是不少人质疑的原因。

    “难道你以为这个空降兵就这么一支部队吗?万一后来变成一个旅、一个师、甚至一个军,你想想那个时候,有着一直很强的部队突然降落在敌人的要害处,会是个什么样子?

    还有你这个航空司令也有点不称职,你没发现他们装备的步枪跟我们现在装备的不一样吗?”

    李卫国一脸审视地看着左权,并从旁边的一个士兵拿过来一支步枪,递给了左权,让他自己看去。

    “这是什么步枪?怎么跟我们部队现在使用的步枪长得不一样?”左权看了一下手中的这支步枪,发现并不是现在八路军主要装备的莫辛纳甘、红四式、汉阳造等步枪,不禁很疑惑。

    “那边有个靶场,你去试试不就知道了!”李卫国没有解释,而是指着不远处士兵用来训练的靶场,让左权自己试试去。

    看着李卫国一脸神秘的样子,左权耐着好奇来到了靶场,不过当他一拉枪栓的时候,就发现了部队,转而是惊喜,“卫国,这是自动装填的步枪?”

    “你以为呢?试试吧!”

    砰砰,由于子弹是自动装填,左权一口气把十发子弹全部打完了。不过很久不用步枪的他,枪法退步不少,不过平均也有七环的样子。

    “好枪啊,我怎么不知道有这款步枪?”一口气打完十发子弹的左权,痛快的说道。

    “那是你自己没有去关注!这款步枪叫庆恩式半自动步枪,是我以前抢汉阳兵工厂得来的宝贝,也是我国第一款半自动步枪,是所谓的自装步枪!

    它有两个口径。7。9的也叫作36式半自动步枪,已经装备了部队,不过数量很少,只有纵队司令部直辖的特务连才有。你手上这款则是7。62口径的,叫作37式半自动步枪,几年前就生产出来了,但是一直没怎么装备部队,现在是第一次列装。

    你想想以它的射速,配合37式通用机枪,再加上其他武器,空降兵一个团的部队遇上敌人,会是什么情况?”

    “这武器的射速这么高,加上其他配置的火力。我觉得,一个团的空降兵,短时间能抗住鬼子一个联队进攻,并不落下风!”

    左权大胆地猜了一下,他也被自己的这个猜测给吓到了。一个团打一个鬼子联队,这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第三百八十四章 周昆事件和整风运动() 
“你说那种情况暂时肯定还看不到的。即便这个空降团装备比日军好,但是并未真正的成军,面对日军的精锐联队,要打的话短时间不落败有可能,久了还是会吃亏!”

    现在才40年,鬼子的军队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加上鬼子的枪法这些也很准,军队里面还有不少老兵。八路军一个团肯定干不过一个联队的鬼子,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不过真的到了这个空降团成军之后,倒不是没有可能。别看这个团只有一千来人,但是武器这些配备都很精良,空降兵也是从各个部对挑选出来的精锐之士。虽然赶不上特战队的选拔,但是一般的八路军的团来说,要强不少,至少在武器和人员素质上面来说。

    特别是李卫国把很多特战队的候补队员以及一部分正式队员也给调到了这个空降团。就像团长冷华,原来就是特战队的一个副大队长,,也顺便带来一些特战队队员,充实在这支部队里。

    因为整个八路军里面,有空降经验的只有特战队,有特战队的加入,这个空降团才才能更快的成军,不至于站在飞机上,都没人敢第一个带头跳。

    李卫国对于空降兵的期许还是挺高的,作为战略空军的重要一环,空降兵必须有。现在趁着有条件,先把基础打好,以后等建国后,才不至于从零开始,而造成严重落后于人的境况。

    不过现在就是飞机不给力,tb…3这款运输机,除了运载能力让李卫国满意外,速度却是一个很大缺陷。这飞机采用的是四台am…34发动机,由于其马力只有800匹,造成平飞速度最大只有250公里,不仅耽搁时间,在面对敌人的飞机进攻时也很容易出现损失。

    而为了减少损失,就必须得加大护航战斗机的投入,对于其他航空部队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不过暂时也没办法,因为苏联自己都没好的运输机,李卫国也不可能从其他地方搞到更好的飞机。虽然李卫国想要里…2运输机来作为他的航空部队的标配运输机,不过这玩意苏联自己都还没装备,所以中共自然也就没有了。

    说起里…2飞机或许很多人不知道,但是若说c…47运输机,估计就比较耳熟了。两款飞机都是由dc…3客机改进而来,最大载重达到11吨,不仅可以装28个非机组人员,还能带几吨重的物资,

    对于起点本来就低的八路军来说,绝对是一款非常好的运输机。不过几年内估计八路军都别想装备这款飞机,苏联那边后面都不一定会给,只能看后面能不能美国人那里去敲诈一些过来。

    不过既然苏联人也把tb…3轰炸机当作伞兵空降使用,也还是有其优点的,那就是发动机的功率虽然不给力,但是性能稳定。这样的话就非常适合拿来作为空降兵使用的飞机,毕竟空降的时候,飞机若是不稳定,也会造成很大的麻烦。

    现在空降兵初次成立,暂时肯定也没法投入实战,先这么训练着,反正这个汉中很隐蔽,国民党和日本人也不会猜到这里会有一支不一样的秘密武器。

    。。。。。。

    回到西安的李卫国,刚带着家人去华清池度假的时候,两件事的发生,让他的这个假期又泡汤了。

    先是一个大学老师惹了点事,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这些知识分子本来出身就好,说白了家里就是地主或者资产阶级,不然哪有钱读书。

    因为家庭条件好,所以作风上就有点散漫,在不少穷苦出生的中共高级干部看来,这些人就是作风上严重有问题。之前在兰州还好点,一到了西安,就有一些党的高层觉得不太合适,甚至看不惯,经常向上面反映。

    不过这个事由于李卫国跟主席商量过,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最近偏偏出了一个知识分子,西北联合大学的老师,因为喜欢上了一个学校女学生,就大胆地追。

    有钱人家追女孩子肯定手笔大,加上又是老师跟学生的关系,就闹得沸沸扬扬的。在这事被捅到上面后,有些人顿时就觉得不太合适,有损师德,就派人把这个大学男老师给抓了,说他思想有问题,,要思想教育。

    当然这事还值不得让李卫国放弃与家人的度假赶回西安。李卫国回去是因为另外一件事,第三纵队的参谋长,周昆带着一半三纵队的军费跑了。这件事一出,直接把主席惊动了,听说还大发雷霆,要知道周昆当初是参加了秋收起义,跟着主席一起上的井冈山。

    这事一出,李卫国才想起自己居然忘了这事。当然也怪不得他,本来他的事就多,哪里有空去管下面的一个参谋长。更别说历史上这个周昆在38年就捐款失踪了,而这个时空,周昆并没有在38年失踪,所以李卫国就认为不会再发生了,也就没去关注这件事,没想到真的发生了。

    不过这一次,他带走的不是三万钞票,而是10万元的钞票,第三纵队一年军费的一半,数目可不小,加上老毛又觉得丢了他的人,所以才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对政治很敏锐的李卫国也知道这件事在这个时候发生,会带带来什么后果,所以他连忙告别家人,率先回到了西安,看看如何解决这件事。不过回到西安的李卫国只是听到闹得沸沸扬扬,老师取学生的事,而周昆的事一般人显然并不知道。

    当然这件事不是什么光鲜的好事,肯定会压下来,现在也就局限于一些高层知道。

    嘟嘟

    李卫国坐着小车来到了主席居住的止园,看到警卫的行礼,他都没回直接就进了主席的家的大门,并在主席的书房外看见了主席的妻子和警卫员。

    “嫂子,主席是在里面吗?”李卫国问着门外焦急站着的杨,而旁边的警卫员手上则是端着刚热好的饭菜。

    “卫国,你去劝劝老毛吧!从昨天他得知那个事之后,到今天都没吃饭了,我着实担心他的身体。而且他不开门,我们根本没法进去,你也知道他的脾气,我们根本不敢硬闯。”此时的杨仿佛抓到救命稻草一样,把希望放在了李卫国身上。

    “把饭菜给我吧,我去劝主席!”

    说着李卫国就接过了用木盘盛放的饭菜,就一个荤一个素,分量刚好够一个人的而已,菜的旁边放着一碗白米饭。

    咚咚

    “主席,我是卫国,你把门开开,我找您有点事!”

    咯吱

    在李卫国敲了门几分钟后,书房的门被打开了,露出了主席清瘦的面孔。不过门一开,对方就转身回到了书房里面,并没有说话。

    “你们就别进去了,主席就交给我吧!”李卫国转身跟旁边的人说了一句,就端着还在冒着热气的饭菜进了书房。

    。。。。。

    书房里,主席正在窗边站着,一动不动的,即便在李卫国进去发出了不小的声响,也没有回过头来。

    李卫国轻声把东西放在桌上,来到主席的身后,结果主席就说话了,“卫国,我在用人上是不是有失误。周昆是当初跟随我和先云一起上的井冈山,后面也是深受重用,没想到了出了这事。”

    “主席,其实你多虑了,这就是一个个例而已。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从秋收起义以来,这也十多年了,难道有些人的思想会出现腐化。时间是证明一切最好的工具,大浪淘沙,淘的就是这批意志不坚定的人,幸好他现在就跑了,不然以后等其身居更高位置的时候,岂不是带来的危害更大?”

    李卫国笑着说道,对于这些意志不坚定的人,他没什么好感,只是不想让主席因此迁怒其他人而已。

    “你倒是看得挺开!不过我就不明白,为什么以前他不逃,非得现在逃。逃就逃吧,为什么只拿走了一半军费,又留下一半?这算什么意思?”这两天主席一直都在思索这两个问题,此时见李卫国来了,便想让对方帮他解惑。

    “拿一半、留一半,或许他是想留一条后路吧,免得拿完了,我们去追杀他!至于为什么这个时候逃跑,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我已经吩咐下去了,让军情局严密监视河北南下的道路,希望能把他找到,这样我们不就知道他为什么要逃!”李卫国分析道,对于这个历史迷题,他也想知道,不过得看军情局能不能找到这个人了。

    “找到他很难,我了解他!从来不干没有把握的事,他现在都是纵队的参谋长了,不可能不知道你的情报网的实力,既然他已经决定走这一条路,肯定会想办法躲开你的眼线的。

    不过这个事倒是给我提了一个醒,之前跟你说的那个事,看样子得提前进行了。必须统一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尽量减少这件事的出现。

    对了西北联合大学那个事,你知道了吧?你怎么看?”

    “你说那个老师求婚女学生的事?我打听了一下,知识分子的作风不就这样,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那个老师也是单身,年龄也大不了那个女学生多少岁,就是二人居然是师生关系,这个有点不合适。我觉得可以开除那个老师的职务,免得其他老师也这么学;至于那个女生没什么错,就别处罚了。

    现在的男女提倡自由恋爱,至于那个男老师被开除后,二人还能不能走在一起,那就是他们的自己的事了。”

    李卫国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该处理处理就行了。在学生在校期间,老师追学生,这涉及师德问题,肯定不能提倡,肯定得按章处罚。

    不过这事在民国也有先例,鲁迅的第二任妻子不就是他的学生,不过就是毕业之后才同居的,所以才能被世人接受。

    在李卫国的开导下,主席走出了这个事的阴影,但这也促使整风运动的提前到来。后面没几天,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便开始了,不过在李卫国的干预下,并没有弄得太过,除了一些本来就有错的,其他有点小问题的都是批评教育。

    至于知识分子以及那些科研人员也受到波及,不过大多是思想教育,没有出现故意陷害并扩大化的趋势。

    不过与王明一派的那些人则是倒了血霉,经常挨批。至于张国套则是因为地处南洋,躲过了这一劫,不然肯定不会比王明好到哪里去的。

    而这次整风运动的导火线的主人公,周昆则是消失在了中国。他没有投靠国民党,也没有投靠日本,仿佛这个世界就不存在他一样,军情局都去了他的老家找过,也没有任何发现,这个人就这么人间蒸发了。

    不过他的出走,却让彭雪枫等人被彭老总骂了一个狗血淋头,连彭得淮本来也被上面批评了。不过对于空出来的参谋长一职,则是由倪志良暂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