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色帝国1924 >

第254章

红色帝国1924-第254章

小说: 红色帝国19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为了锻炼部队的作战力,八路军总部还做出了让第二纵队调回西安,让第十一纵队调至晋冀豫地区;驻守吕梁、绥德的67军与驻守潼关的38军对调。

    这只是一个八路军总部拟定的方案,要想真正完成这些调整起码也得两个月时间。虽然比较麻烦,但是却能让八路军的之前比较臃肿的编制变得更合理,至于下一次再作调整,那就得等后面军队编制又不够用的时候,才会在作出调整。

    上述也都是纵队等领导人的介绍,调整后的部队涉及很多的职务调换,至于更细的就不是李卫国几人的事了,他们只负责纵队、师级领导人的确定,其他的旅级、团级等的任命则是徐向浅这个参谋长的事。

    徐向浅负责带领参谋部的人去仔细考察下面纵队领导人提交上来的面单,经过仔细的考核之后,才做出更具体的安排。那也是一个非常繁琐的事情,旅、团一级,每个单位都有正副、政委三个职务,八路军现在这么旅和团。

    你就拿团来说,新的编制是一个师9个团;。八路军一共46个师,也就是414个团,团级就有1242个职务需要安排人,这都够徐向浅的参谋部忙活好一段时间了。

    这次的编制调整中,最惨的其实是独立二师,四个师级指挥员都被调到不同的军区去了。整个二师两万多指战员,除了四位指挥员带走的那一部分,剩下的都被五师给吞并了,组成了新的第十一纵队。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前线部队扩充的太快,后方留守的独立二师和五师,加起来才赶上前线的一个师。若是两个师不管不顾直接合并成一个纵队,那么本来之前跟前线师级干部平起平坐的他们,岂不是落他们一大截。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其中一支部队的中高级党员干部调出来,充实到其他部队去,这样对方他们也才算公平。虽然老部队被打散了,但是那些中高级指战员却得到了合适的安排。

    去的最多的就是第五纵队,因为这是由前冀东抗联以及一部分118师的部队编成的,战斗力也比较差,很多指挥员的军事能力也堪忧。因为第五纵队非常需要中高层的指挥员,二师的这些人也就有了去处。

    虽然新的编制只要被人传到老蒋那里去,肯定会让老蒋产生看法的,或许一些反共的行动就会提前,尽可能阻止八路军以及新四军的发展。

    不过李卫国心里比较担心的是,就是怕老蒋因为中共军队发展的够快,从而让他去跟日本达成一些和平协议。不过从汪精卫的叛逃,可以看出,老蒋可能私下是有跟日本在谈判,但是应该没有谈拢。

    不过在汪精卫叛逃之后,也让老蒋看到了一丝希望。因为英法等国在汪日勾结后,就开始发出声明维护“九国公约”,而美国国会则是在中国派到美国的代表的努力下,开始讨论对华提供贷款。

    之前老蒋因为要面对日军的大举进攻,没有空去管其他事情,对于中共军队的发展也是忍的态度。但是现在日本人放弃了正在对他的大举进攻,也让他缓了一大口气,便开始关注起中共军队的发展。

第三百四十一章 绥宁会战(一)() 
这个时期八路军暂时没有高层叛逃国民党的情况出现,所以很多八路军的事情,国民党了解的并不是很全面。只是得出了八路军和新四军现在至少有50万军队,分布在华北、西北以及长江淮河流域地区。

    对于华北地区的八路军他还能装作没看见,反正那里本来就不是他的传统势力范围,抗战前也都是晋绥军、东北军以及原西北军的部队控制着。但是长江流域的新四军他就有点不能容忍了,这已经威胁了他的统治基础了。

    在老蒋看来,日本人迟早是要被打败的,国共之后必定还有还有一战,而长江流域的新四军到时候就会成为他的心腹之患。

    不过现在他的部队刚刚打完武汉会战,还需时间恢复元气,暂时就没有其他的想法,至于华北的八路军,他可以授意那些费嫡系的杂牌军去做。比如说晋绥军,他可是听说阎锡山最近一直不怎么喜欢自己同意组建的,山西新军了。

    为了让阎锡山有底气跟八路军斗,他专门拨付了五万支步枪以及相应的弹药给处境不好的阎锡山。阎锡山也不傻,他知道老蒋为什么突然对他这么好,但是现在的他状况并不好,晋绥军也是缺兵少将,旧军人数都快被新军人数超过了。

    于是蒋阎二人一拍即合,就开始在密谋如何给八路军找麻烦了,而一件事情的到来,也给阎锡山制造了一个特别好的机会,让他把时间给提前了。

    这次事件的爆发,也给本就局势不明的中国抗战增添了很多的悬念。

    。。。。

    1939年2月19号,这天刚好是农历春节,日军开始了密集的军事调动。

    首先第十师团,调至大同,伪蒙军、驻蒙军也开始集合,日军第26师团以及一部分伪蒙军,在两天后从大同出发,来到了包头。

    随后,日军第32师团,调至太原,原驻守太原的日军109师团开始移师北上。除了这几个师团,日军第4师团、第35师团、第110师团也开始从北平、天津等地出发,前往张家口。

    于此同时还有一部队也发生了改变,原日军独立第一混成旅团撤销了编制,组成了第一战车团(并不是第一战车师团),指挥官是原第一旅团旅团长安冈正臣中将。

    新的战车一团,辖三个战车联队以及若干的辅助炮兵以及步兵部队,拥有各类战车200多辆。战车第一团之所以提前成立,就是为了对付八路军的装甲旅,也是想看看苏联的坦克到底性能如何。

    开始的时候,日军只是调了一个师团去大同,中共以及重庆政府都以为日军是想发起对绥远的扫荡。因为之前的扫荡,因为八路军的相助,日军最后以失败告终,不得不退回包头,所以这次增加兵力。

    但是随后的军事调动,就让双方都发现不对了,日军突然让6个师团朝着晋北、绥远移动,明显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事。

    六个师团有四个都是两旅团制的甲种或者乙种师团,加上两个三单位师团,这人数都破了十万了,明显是发起一场大的战役。而且出了日军主力部队的调动,新组建的皇协军也抽掉了一部分前往察哈尔以及绥远,分驻铁路两边,而且伪蒙军的几个骑兵师也在调动,这就引起了八路军的重视。

    此时的八路军总部,忙成了一片,因为编制调整正在进行,本来事情就多,但突然出现这么一个事,让整个八路军总部的气氛变得很紧张。

    “你们说,鬼子这是想干什么?集中六个师团,十几万人,就是为了打绥远?”

    此时的八路军总部,程云看着那一封封电报的内容,不禁的说道。

    “你也太高看傅作义了,他的军队现在也就十万左右,即便他的能力不错,但是日军出动两个师团就可以解决掉他,明显不是针对他的!”

    徐向浅摇了摇头,否决了程云的意见。

    “我感觉要坏事,日军这次图谋很大!”李卫国仔细看着地图,皱着眉头说道。

    “怎么了?你看出了日军的意图了?他们不可能打苏联吧,绥远可是挨着外蒙古的!”

    徐向浅开着玩笑说道。

    “日军不是想打苏联,而是想打我们!你们看,现在日军集合的地点都是都是在平绥铁路,很明显是想通过铁路,把军队运至包头,然后西进。

    西面的可能被日军进攻的目标就是傅作义部,但是已经被排出了,他还没那个资格。剩下的就只有一个,就是我们的西北根据地。

    绥西的傅作义,这次肯定会被牵扯进来。在日军打下河套平原后,就可以沿着黄河,南下进攻宁夏,最后占领兰州。”

    李卫国一脸凝重的说道,连他都没有想到日军真的会这么干,简直有点出乎意料!

    “不会吧,现在日军已经战线拉得这么长了,在进攻我们西北,战线岂不是更长,他们的物资补给如何满足。”

    旁边的孙德清说道。由于编制还没有调整结束,他的部队暂时也没有跟十一纵队轮换,所以就还在前线待着,这么大的事,他肯定不能缺席。

    “我感觉有可能日军是基于两点,愿意冒着这么大的危险发起这次战役。

    首先,现在日军已经切断了我国所有的海上港口与外界的联系,我党无所谓,但是重庆政府现在却是只能依靠西北这条通道,接受苏联提供的援助。若是切断了河西走廊,我们双方的外援通道都会被全部切断,到时候说不定重庆政府会出大问题。

    其次,我感觉是因为上次玉门油田的影响,那次国民党给宣传的太厉害了,让日本的情报机关,开始着重关注我们后方的根据地。要知道日本的本国的石油产量并不高,很多都靠进口,之前在东北找了很多次石油都没找到,去年还想进攻山西,就是为了延长。

    而去年我们发现石油的事情,让日本相信西北还有更多的石油资源,加上我们在西北有着一套比较不错的工业体系,所以才让日本铤而走险。”

    李卫国心里也非常的震惊,但现在也只有这个合理的解释来说明日军的异常调动。要知道,历史上可没有这次行动,现在突然出现,也让他感到措手不及。

    “卫国,那现在怎么办?既然明知日军是针对我们,我们不可能不有所行动吧,六个师团?就算进攻的只有三个师团,我们西北的现在的部队也挡不住啊!”

    程云担忧的说道。

    “别着急,凡事都得一步一步来!马上把这事给中央汇报,尽快拿出一个决策来!”李卫国有条不紊的说道。

    “是!”

    程云也不敢耽搁,连忙把他们这次分析出来的结果,传达到中央,毕竟情况也是十分危急。

    当然李卫国能看出日本的企图,以主席的战略眼光,不可能看不出来。于是便命令即刻派出飞机,前往长治,把李卫国从前线接回来,一起商讨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而在这期间,八路军在山西、西北等地的军队,都开始进行战斗准备了,因为一场大仗不可避免。

    而回到兰州的李卫国很快就和主席、陈更等人拿出了一个初步的计划:

    首先第十一纵队、第67军、第38军即刻开往宁夏,第二纵队调回陕西,负责防备黄河东岸的日军;第九纵队抽调独27师、独28师,由纵队司令员李振华率领,开回陕西。

    此次战役由八路军副总司令李卫国亲自指挥。

    陈更出任西北卫戌司令,负责指挥第十一纵队、67军、38军、宁夏守备师、第一装甲旅、两个独立骑兵旅、第一航空旅,负责抵挡日军的进攻。

    贺隆出任晋绥卫戌司令,负责指挥第六纵队、骑兵第二军,在绥远一带负责袭扰、进攻附近日军。

    李振华出任预备部队司令,下辖独27师、独28师、中央警卫师、甘肃守备师。并从汉中、川北、关中等地再次抽调大量民兵,组建第十二纵队,由腾代远出任司令员,并在陕西开始整编。

    除此之外,组建炮兵师、第二装甲旅、第三航空旅。

    。。。。。。

    就在八路军开始做一系列调整的时候,日军也在快速的行动。日军第35师团进驻大同,负责指挥附近的近十万的皇协军负责主要城市以及铁路干线的防守。

    日军第10师团则是从大同出发,前往归绥县与在那里的日军第110师团汇合,此时日军的进攻态势已经很明显了。

    同时日军也正是公布了此次作战行动,称为西北计划,此次战斗,日军出动五个师团(不算35师团,它只是防守大同而已)、一个战车团、两个骑兵旅团、一个独立混成旅团以及4个伪蒙军骑兵师,一百多架飞机。一共出动了13万日军,2万多伪蒙军。

    这次作战,将有日军第一军军长梅津美治郎中将担任指挥官,负责指挥这次作战。

    消息一出,全国哗然!

    没想到四个月前日军才刚刚结束武汉会战,本以为日军会消停一会儿,没想到时隔几个月又卷土重来,集中了十几万军队对绥远以及西北地区发起进攻。

    有点战略眼光的人都知道日军不是为了一个小小的绥西,而是西北的宁夏、甘肃地区,占领当地的矿产资源、切断中国外援最后一条通道。

    对于这次日本人的发起的进攻,重庆政府内部也是各执一词,争得不可开交,无非就是看戏还是参与其中。

    主张看戏的认为,现在八路军发展太快,此次日军进攻他们无非是损失一个傅作义,但是八路军的却会损失很大。十几万日军的进攻,就算八路军挡下来,损失肯定不小,到时候就能减轻八路军对党国的威胁。

    万一中共的中央高层全部被日军消灭,那么中共肯定会分崩离析,对于国府来说,也是很不错的。

    主张参与其中的则是观点相反,他们并不是亲共,而是认为若是中共没有守住宁夏、甘肃,那么国府的外援通道将会彻底被中断,到时候虽然让中共损失惨重,但国民党自己的日子也会很难过。

    现在国民党军队的武器,自己尚不能完全满足,苏联的援助是他们现在唯一外援,若是西北的河西走廊被日军占领,他们将面临缺少弹药的困境。到时候,日军万一沿着陇海线东进,进而翻过秦岭或者进入四川,到时候他们自己会很被动。

    主张看戏的就说另一方亲共,主张参与的就说对方不管党国的生死存亡。反正是争了好几天,就是争不出结果,连老蒋自己也在犹豫到底要不要插手这件事。

    此时老蒋的办公室里,他的心腹陈诚、得力手下张治中、相互利用的何应钦、桂系的李宗仁四个目前在重庆政府军政两届影响比较大的四个人都在这里,商讨的无非就是对于日军的进攻,国府应该怎么做。

    “之前的会议上,那些人争了半天,也没争出个什么结果。你们几个也都是国府的要员,都说说你们的看法吧,这事我们国府总得拿出一个态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