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色帝国1924 >

第182章

红色帝国1924-第182章

小说: 红色帝国19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是军官,我只是在兰州教书,那些人是我丈夫派来保护我们的!毕竟去兰州一路遥远,国民党统治的地方也乱,所以得有人保护才行。”周雯耐心的解释道。

    “姐姐,那我那姐夫长什么样子,帅不?他是不在你们gcd里面是个大官?”周静追问道。

    “小雯,说说吧,你都回来了,也总得把事情说清楚吧,我看了门口那十二个人,不像是一般的士兵,很多国军的精神气都没他么好!”

    周父此时也非常的认真,他对自己那个未曾谋面的女婿也很好奇,凭他的直觉,自己这个女婿应该是有点地位的。

    “我丈夫你们应该听说过,报纸上也不是会有他的报道,他叫李卫国!”周雯平淡的说道,她其实不想因为丈夫的身份问题,影响到家人,但是从她嫁给李卫国开始,就注定了她和她的家人都会不平凡。

    “李卫国!好名字!(o)呃,不对,你说的李卫国不会是现在八路军的副总司令吧?”

    开始的时候,周父也没反应过来,但突然想到八路军里面倒是有个叫李卫国的,不会是重名这么巧的吧!说完,周父还有另外几个人都看着周雯。

    “恩,没错,就是他!”周雯点点头!

    “不会吧,姐!我的姐夫是李卫国?你是不知道我们那些同学有多么崇拜他吗?他居然是我姐夫,我没做梦吧!”

    见自己姐姐承认了,周静站起来说道,并捏了捏自己的大腿,确认是不是做梦。

    “所以你们能明白为什么十年来我不敢与你们透露的原因吧,要是让国民党知道了,估计你们的安危都是问题!”

    “那你这次回来,他也同意了?”周父问道。

    “恩,他不同意,我也走不掉啊,家里还有三个孩子呢,也幸好他从前线回来了,我才有时间回来的。

    这次我回来就是接你们去西北,若是嫌兰州远,也可以先去西安,现在西安到兰州也有铁路,一天就到也挺快的。”

    接下里的时间,周雯就是劝解自己的父母去西北了,中间周安邦、周静两个年轻人倒是非常的乐意,周母也担心武汉不安全,倒也同意。最大的困难就是周父,他在这里生活了那么久,这里也有着他的事业,他的学生,让他放下这一切,他还真的不舍。

    最后周雯把李卫国给她做的承诺也说了,只要他的父亲能去西北,去兰州或者西安都行,毕竟两个地方都有好大学。

    兰州有一个兰州大学,是中共建立的综合性大学,它是跟抗大齐名的大学。不过它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抗大主要是培养军事政治人才,两个大学有着明确的分共。

    除了这两个大学外,还有一些大学,不过剩下的大学名气大点的就是刚刚建立的西北联合大学。西北联大是北京、天津、太原等地一些不想去南方的大学一部分,联合组成的。

    这个学校有来自清华、北大的,也有来自南开的,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大学,人比较多,思想也多元化。也是西北目前学校氛围最为活跃的大学,一些南逃的大学生也一般喜欢去这个大学。

    李卫国其实更想让自己的老丈人去西北联大,那里比兰州大学少一些条条框框,适应的话也就快一些。

    当然在周雯的一番劝说,再加上她的母亲还有弟弟妹妹轮番做工作,周父最终还是答应去西安了,虽然不是兰州,但是周雯也觉得比现在的情况好不少,以后见面也方便。

    。。。。。。

    就在武汉这边周雯带着其父母准备启程时,兰州的李卫国直接来到了兵工厂,因为他得知自己想要的那款枪已经生产出来了,兵工厂方面觉得性能还不错,但是没有李卫国的批准,这款枪也无法量产。

    “这款枪就是你们生产出来的样枪?”

    李卫国看着面前的那款机枪,有点类似于德国的mg42通用步枪,看来兵工厂的人还是有点刷子,居然真的生产出来了,就是不知道性能咋样。

    “是的首长,这款机枪完全是根据你的要求设计的,它能作为轻机枪使用,安装三脚架就可以作为重机枪使用,也可以作为防空机枪。

    这个枪在制造过程中,由于采用了大量的冲压技术,不仅减少了材料损耗,生产的流程也缩短了不少。而且为了跟我们根据地的实际情况相匹配,我们后面的枪托采用的是木制的,也节省了不少钢材。”

    作为这个机枪的设计者,王浩非常认真地给李卫国介绍这款枪。

    “它的射速呢?子弹采用的是弹链,还是弹夹?射程这些怎么样,它还有什么优势?”

    李卫国看着这款枪,兴致比较高,若是这款通用机枪真的研制成功,那么八路军的战斗力就能大大提升,毕竟马克沁重机枪真的很沉,在面临日军的掷弹筒等威胁下,也不方便转移。

    “首长,这款枪由于采用了木质枪托,加上两脚架的重量是11kg,采用的是50发的弹链供弹。

    由于它的原型mg34的射速较快,我们根据地的子弹产量有点无法承受,所以我们也调整了这款枪射速。它的理论射速为700发/分,在测试中,战斗的时候应该可以保持在250发左右,也比较符合我们根据地的情况。

    至于射程方面,作为轻机枪使用的话,有效射程在800米,作为重机枪可以达到1000米以上,它的标尺射程能达到2000米。”

    这对于这款枪,王浩是非常的满意,所以在介绍的期间,人也是信心十足。在测试的时候,他也跟目前八路军使用的捷克式轻机枪和马克轻重机枪做了对比的,他的团队设计出来的这款枪,具有很大的优势!

    最主要的是,这款机枪还是通用机枪,这才是它的最大优势!

第两百五十四章 新式机枪(二)() 
“它的产量如何?适合大规模生产吗?”

    产量也是李卫国担心的,这款枪总体来说非常的不错,要是产量能跟上就最好了。

    “首长,这得看您打算用多少生产线了!”一旁的整个根据地兵工厂负责人的何东认真地说道。

    “若是把根据地的所有生产捷克式以及马克沁的生产线全部换成这款新式机枪,每个月能给我提供多少成品的机枪。”

    李卫国思考了一会让说道,他也得看看这款机枪产量能否满足部队的需求。

    “首长,若是把根据地所有兵工厂的机枪生产线都换成这款机枪的话,每个月的机枪产量能达到800挺,若是等生产的熟练度上来后,这个数据应该还能增加!”

    何东想了想,说了一个大概的数字,毕竟准确数字还得等真正投产后才能知道。

    “你让我想想啊!”李卫国也得算一下这个产量的,部队得多久才能换成这种新式机枪。

    现在的八路军把轻机枪已经普及到班一级了,现在八路军的一个旅正规编制是8000多人,配备有350来挺轻重机枪,差不是平均20几个人里面有一挺机枪,这个比例若是跟国民党最精锐的那几个师,一个师一万余人600来挺轻重机枪,稍微差点。

    但是比杂牌军的活力倒是高了不少,这也得益于中共自己的兵工厂产量逐渐上升的缘故。

    每个月生产800挺,差不多每个月能换两个旅的到三个旅的机枪,整个八路军换下来估计得一年出头的样子,这倒是能接受。至于换下来的那些捷克式轻机枪、马克沁重机枪,还可以给根据的守卫部队或者前方的游击队使用。

    特别是那些游击队,若是有一挺捷克式轻机枪,对于日寇的破坏力也就更大了。

    在李卫国想的时候,旁边的何东,还有王浩这个研发的团队都在等着李卫国的决断,他们当然希望这个机枪能够量产,那样他们的努力也就没有白费。

    “先不急,毕竟是新武器,肯定得经过战场检验,你们先在这个兵工厂生产一批出来,我想给一个旅换装,让他们去检验这款枪到底是否合适,以至于完全取代捷克式轻机枪以及马克沁重机枪。

    而且在检验过程中,我们也能发现这款枪存在的不足之处,也可以及时改进!”

    想了一下的李卫国还是决定先生产一批出来试试,毕竟涉及全军换装,由不得他随便决定。

    “好的首长!晚点我就去安排,先小批量生产这款机枪,先放到战场去检验一下性能。那这款枪,首长你要不要给取个名字?毕竟是新式机枪,总的有个称呼吧!”

    听李卫国这么说,何东也知道该怎么做了!

    “名字的话,这得想想!今年是1937年,要不就叫做37式通用机枪,我也希望它是我军第一款量产的通用机枪!还有我之前说过,我想要的机枪研制出来后,这个团队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

    老何,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参与的人按照功劳不同,给制定一个相应的奖励方案。”

    想到之前自己说过的话,李卫国就把这件事交给了何东,让他去搞定。毕竟作为领导不可能事必亲躬,那样下面的人要着干嘛。

    “是!”

    。。。。。。。

    “卫国,听说兵工厂那边刚刚生产出一款新式机枪?你看了觉得怎么样?”

    此时的李卫国带着林标在老毛家里,这段时间他也比较忙,这边刚从兵工厂回来,老毛就把他叫道对方家里去了。

    “稀奇事啊,主席对武器方面怎么突然这么关心了?”李卫国跟老毛也是地位差不多的人,所以平时没事也开开无伤大雅的玩笑。

    “这不看你刚回来没两天,就跑去兵工厂,我才知道是出来了一款新式机枪。我也有点好奇,什么机枪让你这么着急的赶过去?”

    老毛主要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党内大的事情的决议,对于武器方面他不怎么了解,而且又不是带兵之人,所以基本不关注这方面的事。所以李卫国听到对方询问这个事,就有点惊讶。

    “是一款通用机枪,是我们兵工厂仿造从德国进口的那几挺德军现役的一款通用机枪进行设计的。不过我只同意先小批量的生产,毕竟这是一款新枪,还没有经历过战场的检验,等真的没什么大问题,这款枪倒是一款好枪,我的计划是让它全面取代我军的捷克式轻机枪以及马克沁重机枪。”

    见老毛都主动问及此事,李卫国便大概的解释了一番。

    “这件事卫国你就多费心了,只要这款枪真的好,我会让后勤那边全力协助兵工厂的。”

    老毛这种聪明人,不会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跟擅长的人深聊,那样只会给自己找不自在。

    “那就有劳主席还为这种小事担心!”李卫国笑着说道。

    “卫国,其实这次找你来,是想谈谈南洋的事情。南洋的工作展开不易,那边是英法的殖民地,民众也大多是当地土着,这对我们控制那里会产生不小的困难。所以我打算推荐一个人,让他去协助林标、张国套他们的工作。”

    老毛说道后面,看了看李卫国旁边的林标,淡淡的说道。

    “(o)哦,主席是打算推荐谁去,那边的工作主席也说了,一般人很难驾驭,不然我也不会把林标派过去了。”

    李卫国这哪里没听出老毛的意思,就是也想去南洋分一杯羹。这也很正常,以现在中共的实力,的确有那条件去想境外的事情了。而且以老毛的眼光,他不会看不出来南洋纵队的未来前景,国共在抗日结束后绝对还有一战。

    若是真的能在南洋拉出一支军队,到时候这支军队就可以直接威胁国民党的西南大后方,可以作为一支奇兵的存在。而且他也相信李卫国的眼光,不然对方也不会把自己的爱将派到南洋去,所以老毛也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先把自己的人放进去再说。

    “康部长,过来跟李副主席(军委副主席)、还有林司令打个招呼。”

    “李副主席、林司令!”

    只见老毛从身后叫出一个40岁左右的、带着眼镜的男子,李卫国之前就看见这个人了,他只是没想到老毛派的人居然是他,有点小意外。

    “原来是康部长,怎么主席,你舍得让他去南洋受苦去?”

    原来来人是康生这个后世的一个大祸害,此时的他是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因为是留苏的,以前也是王明的派系,一致拥护王明的错误主张。不过看样子,这个家伙应该是改换门庭了。

    “卫国你这说的,作为我党的优秀党员,岂能因为艰苦就不去,若是怕苦就不用做党员了。是不是康部长?”

    “是主席,我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安排!”康生认真地说道。

    “卫国,南洋纵队我觉得不能让张国套一个人把持党务,他之前在鄂豫皖的所做作为,你也知道,所以我打算让康生同志去担任南洋纵队的政治保卫局局长。你看如何?”

    老毛也不能说塞人就直接塞人,那样特也无法服众,所以他得经过李卫国的同意。

    “主席,你也知道南洋纵队接下来的工作。我只希望康部长去了之后,别把我们自己的同志给祸害了,毕竟我们若是想控制南洋的革命武装,只能把他们本土民族意识觉醒的给清理掉,所以我希望康部长去了之后能知道分寸。”

    对于康生这货,李卫国也不是没去了解过,以前学的王明那一套,没事就肃反,最喜欢冤枉优秀同志,排除异己。既然现在老毛打算让他去,但李卫国也得给他打打预防针,免得后面坏了中央的南洋大计。

    “康部长,卫国同志的意思也就是我的意思,去了南洋希望你能跟林司令、李副司令、张政委团结起来,一切以中央的大局为重,明白了吗?”

    老毛知道,李卫国一直不喜欢王明一派的人,也反感在党内搞什么肃反之类的行动,所以他也得给康生打打预防针,免得他不知道分寸。

    “主席,副主席,你么放心,我知道分寸,我会和几位同志好好合作的,保证不会坏了中央的大计。”

    见两位boss都这么警告自己,康生即便心有不快,但也得忍着。只见他站起来,认真地保证道,态度也十分诚恳。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